史书记载:“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长白山、高鸡泊、瓦岗寨,更是燃起了熊熊烈火。正向全国蔓延。
二征高丽,开始打得还算顺利,高丽在隋朝几路大军的猛烈攻击下,眼看就要撑不住了。不料,礼部尚书杨玄感,却在黎阳起兵造反。
中央的部长都造反,咋办呢?
被逼无奈
这是杨广万万没想到的,没办法,只好撤军,回去对付杨玄感。
撤军虽是秘密进行,但大把的作战器具、军用物资、后勤粮草,就全部成了高丽人的战利品和囊中之物。这次后院起火,狼狈退回,杨广又是搞得灰头灰脸,可是这位爷,意志坚强,还是不死心。
第三年,也就是公元614年2月23日,杨广又再次下诏,第三次御驾亲征高丽。
这一次,又如前两次一样,照旧征发百万大军,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杨广算是典型中的典型了。
可是不曾想,被迫来参军的有些醒悟了,都不愿当炮灰,纷纷当起了逃兵。杨广穿了一身威风凛凛的军装,亲自设坛祭祀黄帝,将抓到的逃兵一一斩首,并以人血涂鼓,以示警戒。但是,涂人血也没用,当逃兵的还是络绎不绝——不祥的预兆,杨广郁闷得很,只能是唉声叹气。
这时候,杨广心里清楚,国内已是一团糟,即便灭了高丽,又能怎样,还不是控制不住?可是伟大的杨广同学,就是要讨一个说法。
高丽终于给了一个说法,他们也打累了,人疲马乏,无力再战,不想打了,战争的结局,往往还是要靠政治手段来解决。
“小丑”高元遣使上表投降,杨广也就下了这个台阶,命令隋军停止攻击,班师回朝。
水军仍由来护儿率领,本来已经快要打到平壤了,却突然接到回师的诏令。
来护儿召集部下,说:“大军三次出征,都搞不定高丽,这次回去,恐怕就再没机会来了,劳而无功,是做武将的耻辱!如今高丽已经疲惫不堪,再打他一榔头,还怕搞不定?老夫打算打进平壤,把高元小丑逮起来,岂不更好?”
来护儿上表请求出征,还没等到杨广的回复,长史崔君肃怕担责任,催促来护儿快些撤兵。
来护儿仍是慷慨陈词:“高丽已是穷途末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皇上是充分信任我的,老子抓了高元回去,受到责罚,也一个人来顶,怕他个鸟?老子决不放弃这次成功的机会!”
崔君肃见来护儿铁了心,只好亮出杀手锏,恐吓大家:
“各位弟兄,要是真跟着元帅违抗圣旨,到时候,即使打胜了,还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众将起哄,来护儿无奈地长叹一声,泪流满面,只好奉诏班师。三征高丽,又是一无所获。
在回军路上,杨广御驾在河北邯郸时,遭到起义军杨公卿部8000多人抄劫,驾后第8队倒了大霉,杨广的42匹御马,竟然都被抢走。天子御马被抢,杨广也无能为力,可见,面子真是丢到家了。
时值秋风飒飒的八月,来护儿的心里,更是凉意阵阵。
哎,要是皇上给我个二三十万军队,老子放手一搏,高丽小儿,早就给灭了,还用得着这般狼狈?
可是,杨广信不过别人,不会用人,总想自己逞能。无奈心气太高,眼高手低,最后只能是惨败收场。
三征高丽,把杨广的威信彻底打没了,自此以后,谁都知道,杨广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于是,全国各地的造反派,都蠢蠢欲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为什么高丽就这么难打,直到唐高宗年间,才彻底摆平它呢?这个问题,以后我再慢慢细说。
大家都闹事了,有些胆大的,拉起杆子,百十号人,就造起反来,反正又不用办执照,只要胆子大,就他妈的干他一场。
天下大乱!
李渊闪亮登场
既然天下已经大乱,混水摸鱼的人,可就要排成长队了。不但有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遍地开花,各地手上握有兵权的官府,也心急火燎地造起反来,“流感”大爆发!这时,杨广的姨表哥李渊,也受了传染,不甘寂寞,有些不安分了。
以前的历史,一直大力贬低李渊,目的就是为了抬高李世民。也不知道中国人怎么总喜欢玩这一套,难道一定要踩了别人,才能显示自己的伟大?
其实不然,不是还有一个叫双赢与多赢的说法吗?
现今的历史翻案风,从不理性地去分析问题,总是走极端,彻底打倒,一定要把以前黑的全说成白的,白的全说成黑的才甘心,以此来显示自己多么地高深和与众不同。
李渊也享受了这种“待遇”,有些历史学家为他翻案,又把李世民贬得一塌糊涂,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和不可理喻——历史学家,如果没有一种超然的历史责任和科学理性的态度,那就真的连狗都不如了。
其实,事实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两人,都他妈的特别牛,而且不是一般地牛。史书这样记载李渊:“帝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接待人伦,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山川冲要,一览便忆,远近承风,咸思托附。”厉害吧?简直就是百年不遇的大才。
以前提到李渊,总是说他嗜酒好色、昏庸无能,儿子打江山,老子坐天下,这其实是一个比窦娥还冤的千古冤案,今天应该说,要理性平反了。
理性平反,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根据各种历史资料,去还原历史的真实,实事求是地去评价一个人的对与错、是与非、功与过。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是怎样爬上这个位子的呢?
李渊的家世是神秘的,自称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西凉的陇西李暠的后代,而李暠也说过,他就是汉朝抗击匈奴,一箭射进石头的那个“飞将军”李广的后代。
李渊的祖先,一直在今天甘肃与陕西一带活动,属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所以史书记载他:“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或“其先陇西狄道人”,对于这个说法,后人也有存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老先生认为:“隋唐两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仍旧施行‘关中本位政策’,其统治阶级自不改其歧视山东人之观念。故隋唐皇室亦依旧自称弘农杨震、陇西李暠之嫡裔,伪冒相传,迄于今日,治史者竟无一不为其所欺,诚可叹也。”这里说得很明白,李渊与李暠完全不搭界,并非出自陇西李氏。陈寅恪先生进一步考证说,李渊其实是西魏弘农太守,鲜卑大野氏人李初古拔的后代,也就是说,李渊的家族,与鲜卑族关系密切。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争议,我以为,李渊出身于武川镇军阀衍生出来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是可信的。
有人提出,李渊不是汉族,进而推出唐朝也不是汉族建立的政权,这显然是错误的——汉族,历来就没有一个特别纯正的血统,一直以来,就是由许多不同的民族,在不断的通婚、同化与交流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所以李渊,只是有些鲜卑血统的汉族人。这就如同你的祖上,奶奶的奶奶辈,是个美国人,有些美国人血统,但你还是中国人是同一个道理。另外,在父系社会中,父系血统决定一切,说李渊出自蛮夷,完全是胡说八道。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一个很强悍的少数民族,李唐的血液中,带有鲜卑的基因,就势必形成李渊、李世民这样的强人。因为所谓正宗的汉人,儒化太厉害,多多少少都“训练”成了只会之乎者也、只会窝里斗、只会安分守己的人,没有了血性、没有了激情和野性,便少了许多积极进取的精神。
李渊出生在北周天和元年,也就是公元566年的长安,7岁时,就死了老爸,成了没爹的孩子。后来,他接班做了唐国公。李渊是个典型的贵族公子,史书称赞他“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
可见李渊不但是个大帅哥,而且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大帅哥,李渊讨老婆,却是一件趣事。
雀屏中选
当时的人们,极为重视门第和家庭出身,贵族往往通过相互联姻,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增强自己家族的势力。李渊的家人,在为李渊这小子选媳妇时,也打起了周围贵族的主意,根据综合情报分析,他们盯上了窦毅。
窦毅何许人也?
他是宇文泰手下的大将,也是北魏政权可以依靠的大人物,而且他与宇文泰是儿女亲家。要是谁娶了窦毅的宝贝千金,那可不单单是面子十足,恐怕还要天天躲在被窝里偷着乐。窦家有女初长成,是一个才貌双全的长发美女,就是刘德华爱的那种类型。
要选夫君了,终身大事,可要慎之又慎。送礼的、拉关系的、说好话的、走后门的,络绎不绝,窦毅家里的门槛,都被踩烂了。可是窦将军就是牛,谁也看不上,没办法,只好玩了一个花样,搞起了“海选”。
窦毅命人在一个大屏风上,画了两只漂亮的孔雀,然后请来几十个贵族子弟,让他们PK射箭技术,并且只能射两箭,而靶心,竟然是画在屏风上那两只孔雀的眼睛。
要射中孔雀都很不容易,还要射中眼睛?几十个贵族子弟,都叫苦连天,纷纷败下阵来,红着脸,咬着牙,唉声叹气地悻悻而退。
小说推荐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揭密苏联解体:大国悲剧
- 具有70多年辉煌历史的20世纪超级大国苏联瞬间土崩瓦解,带给世界巨大的震撼与无尽的思考。苏共为什么会瞬间垮台?苏联为什么会瞬间分崩瓦解 本书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0章
- 被时光揭开的秘密
- 有人说过,一件事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好的,如果不是好的,说明还没到最后 他们还是他们,只是命运本来就是个孩子,总在玩耍中不小心改变了什么 作者:纳兰文约所写的《被时光揭开的秘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纳兰文约完本
- 最新章:后记
- 史密斯夫妇:史密斯行动
- 卡特里娜磁带放好了吗 好的,嗯。把麦克风递给我。我是马克。威克斯勒博士,这些是我与史密斯夫妇上个月首次来访时的录音抄本。这些资料是我的助手卡特里娜编辑并打字处理的。其中,也包括我观察患者夫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后所做的一些注释等等,这些通常也是我的工作内容 当史密斯夫妇走进我的办公室时,我感到有点吃惊
- 网游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4章
- 清末四大奇案揭密[河边]
- 本书描写了清朝末年有影响的四大奇案(名伶杨月楼案、太原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张文祥刺马案)的来龙去脉,故事情节离奇惊险,可读性强。其中近期马上要上映的由陈可辛导演,刘德华三大当红男星主演的热门电影《投名状》就是根据其中的刺马案改编的 作者:所写的《清末四大奇案揭密[河边》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揭密医疗腐败 手术刀
- 医生收受患者红包,吃药品、医疗器械回扣,似乎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医疗腐败以及由此导致的司法腐败,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书作者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悬疑推进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惊险的侦破探案搅合着蹊跷医疗事件的曲婉故事,将医疗黑幕、司法腐败、官场陋习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种种社会痼疾,使人触目惊心,拍案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皇朝女帝史之明焕大帝
- 一代太女,惊艳绝伦,掌权如皇,红颜薄命,憾然离世;一座皇朝,分崩离析,覆灭不存,残留遗民,隐世百年;一家七口,幸福美满,天降横祸,连连遭灾,家破人亡;帝星现,预言始,太女还,隐族出,天地间,风云起,这天下,谁主沉浮 且看复仇之火,星星燎原,重生太女,剑指天下,掀起腥风血雨,成就一代女帝千秋帝王业 一
- 都市言情朝闻可馨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六章 预感坏,念头起
- 兰陵王之阿史那轶史
-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极力摆脱鲜卑旧俗,接受华夏文化,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据史书记载,他「身布袍,寝布被…后宫不过十余人。为得突厥之助灭北齐,宇文邕于565年遣使迎娶突厥木杆可汗之女阿史那氏。568年三月立阿史那氏为皇后。皇后美姿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