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处世之道

第72章


她一人独自坐在床边,陷入了沉思。
    自和珅被捕后,她悄悄地将消息传给了哥哥,她哥哥迅速将她平日搜刮来的财物偷偷藏了起来。然后,她就到狱中服侍和珅去了。
    现在丈夫死了,她一人独守空房,抚今思昔,往日众婢对她呼前拥后,甚是风光,而如今人去楼空,昔日繁华,今日烟消云散,一切都化作虚无。
    这凄惨的情形使二太太愁绪万千,缠绵悲切,她悲哀地唱道:
    谁道今皇恩遇殊?
    法宽难为罪臣舒。
    坠楼空有偕亡志,
    望阙难陈替死书。
    白练一条君自了,
    愁肠万缕妾何如?
    可怜最是黄昏后,
    梦里相逢醒也无。
    掩面登车涕泪潸,
    便如残叶下秋山。
    笼中鹦鹉辞秦塞,
    马上琵琶出汉关。
    自古桃花怜命薄,
    者番萍梗恨缘艰。
    伤心一派卢沟水,
    直向东流竟不还。
    她刚刚唱完,外面传来了叫更声,继而有人来报说她的哥哥被捕,财产被没收。她得知此恶耗,彻底的绝望袭上她的心头。
    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她的尸体悬挂在屋梁上。随后和珅另外几个爱妾,如江南名妓出身又是一代才女的吴卿莲等,不是自缢就是出家,也算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修身齐家实案:妻子如衣裳,兄弟似手足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由于得到乾隆的宠爱,和珅家族成员也就得以羽翼丰满。在整个和氏族中,和琳与和珅的关系较为特殊,二人之间既是政治同党关系,同时又存在着相当深厚的骨肉情谊。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皇帝之首相,即和中堂,其人乃是一鞑靼,出身颇微,然具有才学。”其他史料中也说和珅“少贫无籍为生员。”由此可见,和珅自幼家贫,他和弟弟和琳仅靠祖上积荫获得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此时和家已是家道中落,只是由于他们两人天资聪颖,双双被选入咸安宫官学就读。
    在咸安宫官学和珅和琳兄弟二人一起度过了他们的求学时光。其时,满清已入关多年,八旗子弟已成为统治势力中的核心力量,因此,官学的学员备受重视。在官学学员中,非名门显贵之后,便是达官子弟,像和珅和琳两兄弟这种“穷”人就很少。正如《啸亭杂录》中记载:“雍正中,设入八旗官学,凡三品。设有咸安宫官学在西华门内,择入八旗子弟之尤俊秀者,充补学弟子……其教习皆用进士,或参用举人,非旧制也。其次曰景山官学,在景山内,皆内务府子弟补充。”
    而此时的八旗子弟过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在官学中攻读的生员,由于大多数有权有势,所以平日里就知道游手好闲。因此在官学的学习过程中,和氏兄弟因为家贫常常受到纨绔子弟的欺负,他们也学会了守望相助,在共同学习中更增进了兄弟感情。由于二人潜心苦读,同学都讥两人为“书蠹”。但官学的老师却非常欣赏这对刻苦的兄弟,和珅也对这些老师也心存感激,后来他飞黄腾达之后,还有意提拔这些老师,其中包括吴省兰及其兄弟吴省钦。
    虽然环境如此恶劣,可和氏兄弟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他们依旧刻苦好学。经过咸安宫官学的厚积薄发,机会终于来了,和珅首先被吏部录用,正式踏上了仕途,和琳也以满洲文生员笔贴式开始自己的官宦生涯,后来因为两兄弟在同一部门任职不合祖法,弟弟和琳主动要求调动,后前往工部续任笔帖式。由于政绩卓著,累迁郎中、巡漕御史等职。
    与此同时,和珅已是乾隆身边的第一红人了,和琳在哥哥的帮助下更加如鱼得水了。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受乾隆派遣,和琳随军机大臣阿桂赴浙江查询杭州织造盛住贪污案。盛住乃乾隆小舅子,在进京朝见皇上时携带大量贵重财物,被御史发现,向乾隆参了一本。乾隆有心想包庇盛,可又不能做得太过火。于是和珅抓住机会,启奏派和琳一同去处理。果然,由于和琳办事妥贴,不久就升为为湖广御史,仍兼管巡视山东漕运与造漕船诸事。乾隆五十四年,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用官船运送私人木料给福康安,此事本来是小事一件,但和珅想抓住这次机会来打击政敌福康安,于是他授意和琳向乾隆弹劾李天培。最后,通过和珅的巧妙安排,和琳在这桩案子中显示出卓越的办事才能,使乾隆对和琳增加了好感,就这样,在兄长和珅帮助下,和琳的仕途一路飞升起来。
    和琳在依靠兄长帮助的同时,他还是保持自己独立的处事方式,对此,哥哥和珅也表示赞同,这样就使他在与大臣同僚们相处中更加游刃有余。比如,和琳与福康安的关系,虽然和琳可以说是踩着福康安的肩膀上去的,而且福康安又一直是和珅的死对头,可是和琳却有办法化解福康安怨闷,并在与其共事中,彼此配合,甚至好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与其他官员的共事,和琳也完全显露出与兄长完全不同的处事方式。同僚均感和琳乃性情中人。其实,和琳并不是有意与兄长做对,在任何时候,他们的心意都是一致的。和珅采取威胁的高压手段,而和琳则委婉待人,以安抚为主,这样一来,两兄弟一个演红脸,一个演白脸,一唱一和,共同把持着朝政大权。
    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和琳被擢升为内阁学士。同年十一月,又兼工部左侍郎。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和琳又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在这一年二月,廓尔喀兵进犯西藏,和琳以汉军副都统的身份,被派往西藏,与大将军福康安共同抗敌。在西藏的几年里,和琳战功赫赫,赢得了乾隆对他的信赖,为了彰显和琳的功绩,乾隆先后授予他镶白旗汉军都统、工部尚书,并授予云骑尉世职。
    乾隆五十八年,乾隆颁发谕旨,表彰和琳处理西藏事务“已有端绪,仍宜趁此斟酌尽善,永远可遵”。第二年七月,又任和琳为四川总督。在乾隆六十年二月,贵州、湖南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苗民起义,此时,和琳正从西藏凯旋而归,在路过邛州时,得知义军已经攻打到秀山,和琳马上投入战场,击败义军。后又与福康安合作,一连攻下起义军七十余寨子,在镇压苗民起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随后,和琳又身先士卒,率兵攻击了岩碧山,生擒义军首领吴半生。乾隆大喜,赏和琳双眼翎,任命其为“参赞军事”,并晋封一等宣勇伯,“赏上服貂褂”,“赏黄带”。就这样,通过数场征战,和琳确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嘉庆元年五月,主帅福康安积劳成疾,在军中病逝。和琳认为这是自己掌握军权的绝佳机会,忙给哥哥修书一封,和珅自然心领神会,马上向太上皇乾隆启奏,让和琳暂代军务。乾隆本来就非常信赖和琳,所以想都没想来就提下了圣谕。有了和珅的撑腰和太上皇的支持,和琳作战愈加勇猛。同年六月,和琳挥师攻克乾州,俘虏义军领袖石三保,乾隆又赏之三眼翎。这样一来,和氏兄弟一将一相,一文一武,权倾一时。
    可惜,嘉庆元年八月,和琳率兵围攻平陇,受瘴气患病而死。为此,乾隆特赐白银五千两,并赐陀罗经被,赐祭葬,命配飨太庙,并允许其家建专祠祭奠,还晋赠一等宣勇公,谥忠壮。和琳之死,是和珅丧子丧妻之后的又一重大打击,使他顿时少了左膀右臂。和珅非常伤心,为了悼念胞弟曾做悼亡诗十五首。他在诗序中写道:“希斋(和琳字希斋)弟督军苗疆受瘴而卒,痛悼之余为挽词十五首。言不成声,泪随笔落,聊以当歌。”其中几首诗是这样写道:
    看汝成人瞻汝贫,子婚女嫁任劳顿。
    如何又为营丧葬,谁是将来送我人。
    吾弟功成名,遂惜年不永。
    既邀九重异,数殊荣复有。
    同胞较我三年少,幼共诗书长共居。
    宦海分飞五载别,至今音问藉雁鱼。
修身齐家实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儒家思想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社会中,人丁兴旺,传宗接代乃第一要务,和珅幼蒙私塾先生教诲,少入官学习得儒家伦理道德,当然更注重后代的兴旺了。而且,和珅潜心经营数十年的权力、财富众多,他不愿自己驾鹤西去之时,所有的繁华富贵瞬间化为乌有,他希望世世代代保持自己家族的地位。
    而且和珅自幼父母早亡,尝尽了人间疾苦,所以,他不希望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少年时代的覆辙。
    和珅妻妾成群,可有史可考的只有两个男孩,长子是丰绅殷德,乃嫡妻冯氏所生。
    次子生于乾隆五十九年,因为中年得子,和珅对他更是异常宠爱。可惜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个全家上下疼爱异常的和家二公子在嘉庆元年的七月初七早夭。当时,和珅正在热河避暑山庄与乾隆消暑,噩耗传来,和珅心痛不已,写下了十首诗来悼念幼子,在序中这样写道:“七夕节得家信,闻幼儿病势增剧,不意竟以是日夭折,悼惜之余感而成诗。”从和珅的几首悼念幼诗看来,他不仅像一般人一样疼爱老来所得之子,而且还对这个孩子寄予了更大希望,“痴心望尔继书香”,希望他能更加光大门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