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神脉

第21章


  看到我俩,唐朝山道:“铁兄感觉如何?”老铁正要开口咒骂,唐朝山将手里东西递过来,原来是一只小兽,毛刚刚长齐,月光下看不清颜色,还在呼呼大睡,这东西摸上去跟貂皮一样流光水滑。应该承认,此时我又想到,这小家伙做成围脖,估计和藏羚羊差不多值钱。
  唐朝山将小兽交给老铁,告诉他暖在腹部,很快就可以止住腹泻。老铁照做后,果然不到十五分钟,老铁喷出两个热屁,略微不好意思告诉我们——他又饿了。
  我这次纯粹出于好奇,问唐朝山这个小东西是什么,唐朝山道:“这是醺狗,常年食取山林腐烂水果所酿之酒,有时吃得多了就会醉倒。因为血内多酒,故而此犬身体四季温暖,正是驱寒良物。”
  看老铁好转,唐朝山接了小醺狗,起身便要离开。我问:“唐兄又去做什么?”唐朝山答道,这东西是暂时借用一下,用完自然要还回去,否则母兽发现没有归还,我们便有大麻烦。
  看唐朝山正要离开,我顺口问了一句:“唐兄,您能不能给我弄一只醺狗,用来防身护卫?”
  唐朝山停住脚步,正色道:“您保证会好好待它?就当作自己的兄弟。”我没想到唐朝山会如此回答,便也认真重重点头。
  我和老铁等了半小时左右,唐朝山才原路返回,身后跟着一只大狗。这狗耳朵奇大,爪子如同小孩手掌,眼神傲慢深邃,仰头定定审视我和老铁。
  唐朝山介绍道:“这是一只老醺狗,我们认识多年了,刚才就是跟它借的小崽,它来看看你有没有诚意收养它的小孩。”我第一次被动物这样审视,也手足无措起来,好像面对一个苛刻的面试官。
  这大狗看了一会,走过来绕我闻了一圈,随后舔了舔唐朝山手中的小崽,便不声不响走进丛林。唐朝山道:“它是愿意将崽子给你,你以后可要好好待它,像待兄弟儿女一般。”
  我一听迅速头大,这小家伙来头不小,收养它跟嫁闺女一般郑重,压力大啊。不过看它圆脑袋,肥呼呼的身体,睁着小孩一样的眼睛看我,我的心也柔软起来了,抱住它使劲亲了亲。小家伙也懂事,卧在我怀里舒服得直哼哼。
  此时再看东方,已是满天朝霞,更有一道阳光穿破云彩,利剑一般横在山岗。
  老铁还在昏昏欲睡,俗话说好汉挡不住三泡稀,一夜之间老铁蔫了许多。我拍醒他道:“老哥你老人家今天还能行动不?”老铁强打精神道:“不行又怎样,难道你会背我不成?”
  唐朝山笑道:“不如你先休息,我们四处探探入口。昨晚让你莫吃太多,却不听我劝告,那兔子味道虽好,却是寒物,吃多恐伤肠胃。”
  唐朝山无心之语,在我听来却是奇怪之极。《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性寒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热、利大肠之功效。但是,也不致于吃多一点就腹泻不止吧,莫非其中更有蹊跷?
  我将心中疑惑说与唐朝山,他也说不清楚,挠着脑袋道:“我只知道此物不能多吃,其它详情不晓。不如,我带你到兔子活动之所看看。”他带我爬上山梁,往下一指道:“诺,那边就是。”
  这一面山坡寸草不生,从上而下,犹如洪水奔泻,大大小小的石块成水流状铺满,大者如房屋,小者如篮球。站在这岭上,顿觉心魂震荡,大风猎猎,仿佛将要带领千军万马赶赴沙场。
  唐朝山解释道,这就是所谓的石海,顾名思义,石头组成的海洋。大约是远古时代一场洪水,将不计其数的石头冲刷至此。我说:“未必如此。如此地势,不需要洪水,只要发生大型的山崩,也会生成石海。”
  “那些兔子便是在此地生长。”唐朝上用手画了一个弧,指示这一片山坡。我仔细察看了地形,此处固然是低坡处,但是周围根本没有峭峰,所以我怀疑这石海是人为的,而非自然生成。
  唐朝山问道:“是何人建这石海,有什么意图呢?”我答道:“意图很简单,他就是为了掩盖此处性寒不生树木这一真相!试想在那冷风入口,必然是寸草不生,如此罕见地貌必然会引起别人注意,所以这墓穴建造者便弄了一个石海,石头上当然不生任何东西,这样谁都不会怀疑。”
  唐朝山道:“可是他没料到,这些兔子过于寒冷的秉性暴露了此地。兄弟你真是心细如发啊。”我谦虚道:“这也要感谢老铁,若不是他牺牲肚子,也没这么凑巧。”
  说话之间,我们手脚并用,已经到了石海的下游,这里石块分布散乱,无有规矩可言。看到石块旁边绿草如茵,我说:“唐兄,入口应该不在这里,我们再往左侧走走。”
  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无论我们如何努力的走,周围的景色只是周期性地发生着变化,换言之,我们是在原地兜圈子!
  唐朝山也感觉到了不妙,用征询的神情看着我。我苦笑道:“我们大约是进了什么破阵了吧,难道就是这几块石头在搞鬼?”唐朝山道:“有可能,老人说诸葛亮还不是用几块石头,就制住了几十万大军。”
  我配合手势,语重心长告诉唐朝山:“这些都是骗人的,我就不信,石头是死的,怎么能困住活人?诸葛亮就是个大忽悠,别信他。”
  唐朝山虽然不知道“大忽悠”为何物,但是准确领悟了我对诸葛亮的不满,他双手一摊无奈地笑笑,意思很明显:“你牛,那你现在把我弄出去吧。”
  唐朝山的神情迅速激起了我和封建迷信做斗争的勇气,我弯下腰使出吃奶的劲,却奈何不了那些石头半分。
  看我累得可怜,唐朝山安慰我道:“我以前也遇到这种情形,那次是我的狗把我带出去的。”我点点头无奈道,狗在某些时候确实比人厉害,但是我那只小醺狗今天没带阿。
  我坐在地上看看四周,暗想这么一个地方竟然设计了如此之多的防范,看来是重地。这些石头大约构成了一种阵法,诸葛亮的“名成八阵图”难道就是这个?
  唐朝山突然略带激动道:“小兄弟你可发现,你我蹲下和站立所看景色是不一样的?”我有气无力道:“那是自然,视角不一样嘛。”唐朝山道:“这就是了,那狗所以能出去,是因为它所看方位较人要低很多。所以,如果你我蹲下,或许就可以出去了。”
  唐朝山话音未落,就看到我满脸通红指着他的脸喝道:“唐兄,你他娘的太牛了,你真是个神童!”他以为我生气了,急忙道:“兄弟你觉得不可,也无须如此生气吧。”
  多年来我的原则是,时刻不能忘记显摆自己浅薄的学识,我向唐朝山介绍道:“这狗的眼睛,据说是看东西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所以……”我拿出一副防雪墨镜戴上,继续道:“对方也可能用色彩在迷惑我们。”
  蹲下之后,果然看到周围景色不似刚才那样浑然一体连绵不断,有了明确的参考。我俩鸭子一样蹲着走路,一摇一晃,最后干脆四肢并用,就到了石海的南边下游。
  这里气候骤然干冷起来,鼻孔好像冬天上火了,每呼吸一下就疼痛难忍。我向唐朝山作了一个手势,表示肯定入口就在此地,风与水都被吸进了墓穴,所以才有这种异常的气候。
  唐朝山站起来去找寻洞口,却看到周围巨石嶙峋,哪有什么洞穴之类的东西。倒是在坡下不远处,有一株巨大的古槐,这棵巨大的龙爪槐两个人不能合抱,看来已有千年历史。由于地质阴寒,坡下只有少量的耐寒灌木生存,整个是一派高山草甸风光,和不远处的山林截然不同,似乎春冬之别,这样更显得这槐树的突兀。
  众所周知槐树乃是树木中至阴至寒,所以才在此生得如此巨大。我和唐朝山走到槐树下仰望上去,竟然看不到一丝的天光。
  唐朝山掏出怀里飞爪,荡了荡抛上树去,拉了几下确保抓稳了,招手让我上去。我一看这飞爪绳索,问道是否结实,唐朝山笑道:“大可放心,这乃是大熊之筋,可承千斤。”说罢自己先攀登上去,我也紧随其后,进入巨大的槐树冠内。
  树冠内充斥着一股发霉的味道,我们手脚所触之处因为长久不见日光,都腐败如稀泥一般,几乎站不稳。
  我拿出怀里的强光手电四下看看,槐树粗大枝干上,有虫鸟的尸体骨架,也有大大小小的菌苔。
  在我们正上方,有个方形的暗影,目测长约五米,宽约三米。我指了指上面,唐朝山会意,便取了飞爪抛上去,将绳索系在腰间,向上爬去。
  我在下面为唐朝山照明,因为工作单调,慢慢就走了神,忽然上面“哎呀”一声,一条黑影从手电的光柱中飞快坠下,这黑影下落速度极快,冲过我的面前时卷起一阵狂风,树干上常年积累的灰尘顿时弥漫开来,我在本能地后退同时,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那黑影从我面前穿过后,重重地撞倒下面树枝,发出“嘎”的一声怪叫。
  这时候另一个黑影接着落下,等到我头顶时,又闷哼一声,在树干一撞,弹向我对面,等它停稳了我一举手电,正是满头大汗的唐朝山。他一手抓着飞爪绳索,一手扶住树枝,眯着眼睛喘息不已。
  我小声问道:“上面可有异常?”唐朝山道:“上面……是一个石屋子,长久没有人住,却有……有一条大蟒在,刚才险些被蟒缠住,亏我提前小心,没有贸然进入。”
  我指指下面问道:“刚才掉下去的,就是那条巨蟒?”
  唐朝山道:“不是,巨蟒比那东西大了十倍,那只是蟒蛇吸来食取的穿山甲而已,大蟒尚盘踞在石室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