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养成记

第44章


王夫人也不臊,早想着贾宝玉硬起之后贾母肯定会是这样的。她笑了笑,只道:“嫂子好生服侍着老太太,我就回去了。”
  “诶,你去吧,老太太这儿有我你放心。”邢夫人十分温柔地回,现在看起来真是无比端庄大气。
  王夫人走后,便是邢夫人王熙凤和李纨几个留下服侍。王熙凤是最会服侍人,也是最会讨贾母欢心的,哪里轮得到邢夫人李纨插手。贾母被她服侍得也是舒心,把以前王熙凤的好又都记了起来。她躺在床上,抓了王熙凤的手道:“关键时候,还是凤丫头贴心。”
  王熙凤看着贾母,笑着道:“我是老太太孙媳儿,我不贴心那还指望谁贴心?老太太好生歇着,不宜说太多话咱就先不说。等好完全了,我陪着老太太说上他个三天三夜。”
  贾母被她这一引就笑了,直拍王熙凤的手背,“好孩子。”
  贾母好了,人服侍一阵也就散了。贾母叫来鸳鸯,又叫她把宝玉叫来。鸳鸯坐在床沿上,只是不动,半晌道:“老太太,您都这样了,还操这个心呢?要我说,这事儿就让二太太自己去操心便好。”
  贾母这会子算是明白过来了,叫王夫人全盘管家管下来,她被王夫人哄着到现在,竟连贾宝玉的婚事都做不了主了!就连她身边最亲近的丫鬟,也处处叫她放手不要管家事。王夫人给了她一月多一两银子,没白给啊!
  贾母此番也不随意动怒了,只看着鸳鸯开口道:“照你这么说,这个家,我就真让给她了?鸳鸯你明白她也明白,这家里有我一日,才有她这样一日。我只需动一动嘴皮子,这家谁来当都是我说了算!”
  “二太太孝顺您,凡事都替您考虑着,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哪里又不好呢?”鸳鸯看着贾母,软声软语劝道:“若是换做别人,她能对老太太这般?别人没有的东西,二太太给您老太太您弄来,只为您高兴。如今就是因为宝二爷的婚事,您就非要争这口气而坏了您和二太太之间的和气?我也不是为二太太说话,只是老太太您老了,是该颐享天年的,不该为了这个事儿和二太太较这个劲,没了安宁。那宝二爷也是二太太肚子里出的,您是为了宝二爷好,难道她还能把宝二爷往火坑里推不是?宝姑娘怎么样,在咱家这么些日子,咱们都是看在眼里的,配得上咱们宝二爷。您若是只为了争林家那口气,而不顾其他,宝二爷怕是也好不了呢。”
  鸳鸯细细跟贾母把道理说了,贾母长吸了口气,竟没说出话。若不是出了这个事,她史太君都不知道自己陷入了这种境地。看上去她还是贾家的一把手老太太,但其实她尴尬地根本不好使手里的权力。遇到分歧,只要王夫人不松口,总有她史太君点头的时候。说起来,权力其实在王夫人手里。
  若她为了逞一时痛快,硬是使权压着王夫人来,那事情发展将不可想象。除了贾政王夫人,她还能靠谁?大房里的?被她偏心了这一辈子,再挪回正位,那能对她这个老太婆真心好?现在都哄着她,等目的达到了,就凭邢夫人和王熙凤那样的,能给她什么日子过?
  贾母又吸了口气,闭上眼睛道:“我累了,叫我歇会。随他们折腾去吧,我什么也不管了。”
  鸳鸯听得这话,只得帮贾母整理好被子,又放下帐幔,便关门出去了。她又一路来至王夫人院里,把事情跟王夫人说了。王夫人拿了些首饰银子要赏她,看着她说:“亏得你为我说话。”
  鸳鸯不要东西,原数放到桌上,开口道:“二太太,我这是为了老太太。二老爷与大老爷比起来,老太太跟着二老爷过更好些。你和大太太比起来,那也是不知好了多少倍。老太太若是跟您也闹僵了,叫大太太那边随了愿,事情只怕要坏上百倍,老太太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王夫人笑,鸳鸯是个心思缜密忠心为主的。她王夫人对贾母怎么样,全家子人都看着呢。只要贾母不折腾,有她王夫人在一日,必保这个老太太安康幸福一日。毕竟她是这一家子的长者,这么大把年纪了,是该好好孝顺的。
  +++
  贾政回来听说贾宝玉把贾母气晕了,又要打宝玉。贾母躺在床上,只有气无力道:“打吧,打死了干净,我也一并去了才干净,留下你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贾宝玉大逆不道这事儿,贾母还是怪在了王夫人身上。贾宝玉是她从小带到大从小疼到大的孙子,终究是难苛责的。
  事情闹至如此,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是妥妥成了。贾母终日躺在床上,诸礼暂免,不见家人不见外人。除了鸳鸯,只还愿意见见王熙凤。王熙凤嘴甜哄着她,她倒还高兴一些。贾母是想见自己那宝贝孙子的,怎奈贾宝玉觉得没脸来见,心里纠结着也就没往贾母这里来。
  那边黛玉和三春听说宝玉和宝钗定了亲,都去梨香院给宝钗道喜。平日里虽是口上不提这些事,到底人大了都有心思,也都瞧得出来宝钗对宝玉的心思。这番正是随了她的愿了,又怎么能不来道喜呢?
  到了梨香院中,宝钗正在做针线。黛玉没让下人向宝钗回报,进去后就一把夺了她手里的东西道:"可是做给宝姐夫的?"
  宝钗不知有人来,惊得回过神来时见是三春和黛玉就笑了。她把黛玉手里的东西又拿回来,也没接黛玉的话,只笑着道:"今儿约好的全来了,这是吹的什么风?"
  探春看着黛玉笑,黛玉开口道:"咱们是来给宝姐姐你贺喜的。"
  宝钗自然知道说的是她和宝玉的事情,却还是不大愿意接话,便开口说:"才刚定了亲有什么可贺的?林妹妹也是定了亲的,没见的你们贺她的。"
  提到黛玉的婚事,这事儿就玄乎了。人都知道东安郡王家有个嫡长子,是个有武有德袭爵位的。但黛玉定的那位嫡次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倒是没几个人知道。林如海到现在还没有回信,黛玉自己也还不知道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宝钗这会子提起来,她倒是不乐意接。
  听得宝钗这么说,惜春却突然开口道:"咱们都不知道林姐姐定的是谁,连老爷都不大清楚的,又如何贺她?若是个歪瓜裂枣的,那不是贺错了?"这是实话,且没有针对谁的意思。
  黛玉自己也知道这个理儿,只道:"我的还不知真假呢,亏得宝姐姐你记在心上还拿出来说。今儿咱们是来给你贺喜的,就别提上我了。宝姐姐能嫁到宝玉这样的人,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话也不是反话,想他宝玉为了宝钗做了多么荒唐多么逆天的事情?只要是个女孩子,都会诚心感动的。
  听得人都这么说,宝钗也就不瞎矫情了。她自己也是满意嫁给宝玉的,虽然宝玉行为荒唐,可那不正是证明了心里有她么?一直什么都比她好的黛玉终于在这件事上矮了她一截,她便是越发满意。
  黛玉婚事这宗谜案,不知道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呢。如果是林如海杜撰的,那黛玉名声就差不多了。如果林如海不是杜撰的,那这个几乎没人知道的东安郡王家的嫡次子那还能是个什么人物?必定是见不得人的才合理。若是个像样的人,何故没人知道这人?就是薛蟠那成日天在外头混的,也不知道这人这回事。
  却说宝玉和宝钗定了亲后不久就合了日子,日子和好只等嫁娶诸事。贾母从强烈的心理不平衡中缓过劲来,又把贾宝玉叫到身边,各种嘱托各种疼惜。对于宝钗和王夫人、薛姨妈,她是眼不见为净。
  王熙凤眼见着贾母对王夫人等人有了厌恶疏远之意,可就是不见贾母提当家的事情,她心里十分着急。和她一块儿着急的,那还有邢夫人。邢夫人早把用完的邢岫烟又送回了姑苏,只等着贾母转心大房。贾母是对她喝王熙凤亲近了不少,但根本没有一点要改变局势的迹象啊。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昨天是想为瑶非鱼小伙伴的手榴弹加更的,结果任务一压下来就加班到了十一点,有时间了我一定补(⌒▽⌒)谢谢
  ☆、第四十四章
  只说没过多少日子,就到了宝钗和宝玉的大婚之日。贾家张灯结彩,好不喜庆。贾母心里有些憋屈,但到底是老人了,不会无故使性子,也是面上乐呵呵的。李纨忙里忙外,王熙凤得贾母意帮衬着。
  一时大轿从大门进来,家里细乐迎出去,十二对宫灯排着进来,十分喜庆好看。傧相请了新人出轿,宝钗蒙着盖头从轿子出来,最后到莺儿手里扶着。宝玉见得这番情景,便是越发高兴喜悦,与宝钗一同按礼往屋里去。
  傧相赞礼拜了天地,又请出贾母受了四拜,后请贾政夫妇登堂,行礼毕,送入洞房。还有坐床撒帐等事,俱是按金陵旧例。
  也便是今日一早,王夫人和黛玉收到了林如海的回信。关于黛玉婚事的事情是真是假,林如海亲口说了才算。王夫人和黛玉看了信就傻了,这事儿竟是真的。林如海在信中提到,东安郡王家的嫡次子叫穆翊,是个文徳兼备的好青年。他见了甚是喜欢,遂为黛玉做主定了婚事。
  王夫人和黛玉看完信,你看看我我看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可以,王夫人真想把林如海逮着打一顿。虽说婚姻大事遵循父母之命,但也没这么坑女儿的吧?就这么定了?就这么他看着喜欢看着好就定了?!一面之缘不可靠啊,林大哥!
  王夫人心里揣着这事儿,宝玉婚事这一天她都是配合演,迎客接客还礼。只等宾客要散时,她找到了东安王妃,硬是殷勤亲热地把人带去了自己房里唠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