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那个染缸

第55章


作为现代人一夫一妻的传统观念,天祚还是觉得,如果他真的遇到了他爱的人,那么他是绝对不会去碰除了他爱的人以外的任何人的。当然,前提是他得遇到,他要是遇不到╮(╯_╰)╭那就争取做一个比韦爵爷还要多老婆的男人吧,叉腰笑。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晚上十点左右,家里新换的热水器联电了……烧坏了电路,早上电工来修,一直修到现在才好TAT所以……更新有点晚了,抱歉啊><
49、    第四十八章三藩之乱。
    康熙五年底,后妃马佳氏生帝第一子,帝甚愉,取名承瑞,送至坤宁宫交由皇后赫舍里氏抚养。
    那是天祚第一次见到与他同居紫禁城的赫舍里,一身雍容大气的朝服,东珠悬挂,表情不喜不怒,气势逼人,稳步上前,进退有度。虽然还正是少女娇嫩如花的面容,一双眼睛却已经锐气锋利,性格一看就是不好糊弄的,全然当的起一国之母的位置。
    当时天祚随康熙一起看着她领旨谢恩,稍显喜悦的接过了大阿哥承瑞。
    天祚真心不明白她有何高兴的,那是她丈夫与别的女人的孩子,虽然交予了她抚养,但又能怎样?况且,这个孩子注定不会活很久,待康熙大事一成……
    所以,那一刻天祚对于他这位未曾谋面的小嫂子是动了恻隐之心的,想要告诉她,不要对这个孩子投入太多的感情,否则,到头来,伤人伤己。可惜,却被看出来的康熙用眼神制止了,在皇宫这个染缸之中,恻隐之心往往只会化作利刃,杀死自己。
    最后,天祚看着赫舍里亲手抱着承瑞离开,心想,也对,连他家那个看似温柔如水的董鄂妃娘亲都不一定是个省油的灯,更何况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国母的赫舍里。
    想必,赫舍里比谁都心里清楚这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康熙六年(1668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请老,帝许之,以其子尚之信嗣封镇粤,不许,令其撤藩还驻辽东。
    平南王尚可喜请老,请的早了很多年。天祚也就很遗憾的没能看到三位藩王世子进京的一幕,为大概彻底没戏唱了的韦爵爷默哀。以及,尚可喜请老一事大概就可以看做一个信号,一个真正要开战了的信号。
    天祚对此隐隐有些担忧,加速历史的发展,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是坏。
    “你在担心什么?”课堂上,与天祚、康熙一起选了外教南怀仁的历法课的常宁,偷偷借由杨康传过来一张小纸条。
    天祚开始反思,他就表现的那么明显吗?
    紧接着纳兰也传来一张小纸条:你竟然开始认真听课了?!
    ……= =魂淡啊,劳资难得认真听一次课,就可以成为你们推断劳资心里有事的证据吗?我勒个去,这个世界还有没有王法了?!
    最后,不论是谁传过来的小条,天祚都选择了一概无视的政策。
    晚上,天祚夜宿南暖阁,再次和康熙睡在一张床上。随着年岁渐大,他们彼此睡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虽然这样的年龄在天祚来看还只是小学生和中学生而已,但在清朝,这就已经预示着快要成人又或者是已经成人了。
    康熙抱着天祚依旧显得小小的、软软的身子,在耳边低语:“别怕,我会没事的,我永远不会输。”
    天祚微不可查的震颤了一下,果然所有人都知道他最近有烦恼,而康熙却可以一针见血的知道他到底在烦恼什么。战争,天祚曾经在中二的年纪时十分地心驰神往,甚至想要领兵灭掉11区(动漫叛逆的鲁鲁修中对于日本被殖民后的假想称呼),拳打东南亚,称霸世界,征服宇宙。但等他大了,达生的死讯传来的那一刻,天祚的愿望变了,他只希望他在乎的人能够平安快乐,不要离开他。
    但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康熙御驾亲征的意思也很决绝,也许天祚开口他会留下,可天祚并不喜欢康熙勉强,就像是康熙希望天祚高兴一样,天祚也希望康熙能够高兴。
    于是,不能阻止,就唯有空担心了。
    天祚转身紧紧的回抱住康熙,没有言语,他有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不太像是一般的男人干脆果敢,优柔寡断的时候更多,甚至被达生取笑过是圣父男保姆,但天祚觉得那样没什么不好,他一直不觉得心狠手辣就一定能够得来幸福又或者是开心。
    最后在临睡前,天祚很轻声的对康熙说:“一个爱新觉罗想要的,总会被一个爱新觉罗得到。”灵感来自达生喜欢的HP的同人中的Malfoy wans,Malfoy gets。
    那一晚,康熙彻夜难眠,满脑子都是那一句话。
    一个爱新觉罗想要的,总会被一个爱新觉罗得到。他知道天祚的意思是说,他想要这个天下,他就会得到,他想要打赢三藩,他就会。但是,康熙不可自已的拐到了别处,好比,如果他想要天祚,他又是否会得到呢?他又该如何得到?得到之后他又该如何?
    趁着天祚沉睡之际,康熙悄悄的亲了一下天祚的脸颊,然后看着天祚淡色的嘴唇怔怔出神,想,什么时候才能够吻到那里呢?
    七月,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佯请撤藩,以揆朝旨。
    八月,帝遣官分至云南、广东、福建,进行撤藩。吴三桂杀传旨官员,举兵反叛。
    十月,吴三桂反对撤藩叛乱一事,讯传京师。帝执(拘捕)其子额驸吴应熊、其孙吴世霖下狱。诏削吴三桂爵,宣示中外。
    康熙看着上奏的折子,十分高兴,真让天祚说着了,一个爱新觉罗总会得到他想要的。三藩反的比他预料的还要早,吴三挂果然沉不住气了,就是不知道他在京中的儿子吴应熊他要如何,如果他真的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管的话,那么就杀了吴应熊来更加激怒吴三挂,好让他自乱阵脚吧。
    天祚陪着福全前往建宁公主府邸,请这位长公主去宫中居住,与太皇太后互诉母女之情。天祚真的觉得这事太过滑稽,虽然建宁公主是他们的姑姑,太皇太后是他们的祖母,但不代表这位祖母一定要和这位姑姑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建宁公主的生母庶妃察哈尔部蒙古奇垒氏,早在顺治二年就去世了。而建宁公主真的可谓是大清最倒霉的公主之一,不受宠,母早丧,又在13岁时就被迫下嫁,结果现如今,丈夫和儿子都因政治事件而下狱,她不仅不能营救他们,甚至哪怕是表现出任何一丁点的悲戚都要遭人背后嚼舌,现如今还因为不被放心要接进宫去与完全陌生的“额娘”互诉母女之情……
    天祚都不禁要咂舌,然后想到了他家傻爸对于子女的宠爱,让乌娜希获得自由嫁娶权,这在清朝公主中真的是属于独一份儿的荣宠了。
    本来天祚以为建宁公主会拒绝的,因为他实在是想不到这样的屈辱之下还会有人忍让。特别还是金庸笔下那个刁蛮任性的建宁。结果,天祚发现他果然是太天真了,此建宁非彼建宁,她一直很唯唯诺诺,丝毫不见公主该有的架子,对他们这种下辈都礼遇有加,接了圣旨之后也是毫无怨言的就表示随时可以离开。也就是说,她早就准备好了。
    =口=身为皇宫里出来的,真心有一根极其坚韧的神经啊。
    随后,福全和天祚一起迎着这位长公主去了慈宁宫,看着她与演技派的影后孝庄哭作一团,一个说,皇额娘,儿臣好想你啊,一个说,这么多年你受苦了。
    天祚真心的理解不能,建宁又没有真的远嫁云南,吴应熊一直在京为官,建宁的公主府也在京城,每年家宴上也是能够见到他们夫妻俩的,怎么她们现在营造的气氛就好像她们刚刚生离死别了好几十年呢?
    皇宫啊,永远是那么令人费解。
    福全现在已经不在学校里读书了,因为他成年了,成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一员,开始参政了,只是偶尔得空了才会来学校。而随着福全的毕业,他的那个班里的人也大都都参加了工作,入朝为官,又或者是入了太学打酱油。
    康熙的班正式变成了人班,天祚的班则变成了之班,初班则是天祚和常宁的弟弟六阿哥隆禧为中心组建起来的。
    对于这个弟弟,天祚是完全陌生的,他小了天祚三岁,在没有入学前天祚甚至都不知道他还有这么个弟弟,入学后,天祚也嫌少和他有交集,隆禧也和几位哥哥不熟,他只和与他同岁的七阿哥永干相熟,但永干则在康熙五年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