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皇妃媚倾天下

第132章


萧允垂下眸子,低声说道:“妾言语莽撞,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王婉站起身,笑道:“娘娘太小心了,不过是闲时说说话罢了。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
萧允见王婉有要走的意思,忙跟着站起身,道:“妾恭送娘娘。”萧允把王婉送出大门方回。
萧允回到屋里,不由沉吟不语:王婉话中有话,她此次来究竟有什么目的?
疏影站在一旁,见萧允的神色有些莫测,也不敢打扰,只是默默的倒了一杯茶,放在萧允手边的高几上。
萧允抬头看了疏影一眼,道:“我瞧着皇后娘娘这次的态度不尴不尬,不知道她究竟有什么用意?”
疏影劝道:“娘娘,依奴婢看来,皇后娘娘不过是怕娘娘心中苦闷,所以过来劝劝娘娘罢了。”
萧允听了疏影的话,心知王婉的用意绝不会这般简单,但是现在只能静观其变,也就吩咐道:“今后诸事小心些。”
疏影忙答应了。
一连数日,王婉那边不见动静。萧允以为不过是自己多心,也就不放在心上。
这日一早,天阴沉沉的。到了下午的时候,纷纷扬扬下起雪来。萧允倚着窗棂,推开窗户,看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
疏影一进屋子,就见萧允站在窗前,忙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萧允身边,关上窗子,道:“娘娘,这风甚是利害,仔细着了凉。”
萧允笑道:“瞧把你吓的,我只是许久没见到这般大的雪了,看一阵子罢了。”
两人正说着,就听守门的小太监禀道:“娘娘,皇后娘娘派人来了。”
萧允不禁有些愕然,今日的雪这般大,王婉此时派人来做什么?萧允虽然心中纳闷,还是说道:“宣。”
过了一会儿,就见听琴走了进来。
萧允自然知道听琴是王婉的心腹,在宫中甚是有体面。今日见她亲自过来,萧允忙笑道:“外面雪这般大,难为姑娘走来。”
听琴上前请了安,这才说道:“娘娘,皇后娘娘请娘娘过去赏雪,外面已经备好了暖轿。”
萧允闻言,不由一怔:王婉才学出众,倒是一个风雅的女子。只是她突然请自己赏雪,委实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但是王婉特意派了暖轿来,又让听琴过来相请,态度甚是殷切,自己自然不好推拒。
想到这里,萧允笑道:“皇后娘娘有此雅兴,我自当奉陪。”
疏影早就拿了萧允的斗篷来,却是一件青色绣梨花暗纹的白狐狸皮鹤氅。
萧允披上鹤氅,又在腰间系了一条青色的宫绦,这才出了屋子。
暖轿已经候在屋门外,萧允扶着疏影,就有小太监过来撑起一把青油伞。
萧允坐上暖轿,疏影将手炉放在萧允怀中,这才放下轿帘。
雪天难行,走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方才到了昭信宫。
暖轿缓缓停下,一个小太监上前打起帘子,疏影这才上去搀萧允下轿。
萧允下了轿,就有小太监撑着伞跟在萧允身后。
听琴在前面引路,转眼就到了昭信宫的后殿。
王婉裹着披风,笑吟吟的站在一处院子前。
萧允忙上前见了礼,又扫了一眼门上的匾额,上面却是“清芬小筑”四个字。
王婉携着萧允的手,笑道:“今日的雪却好,偶然动兴,就想着请娘娘过来赏雪。”
萧允忙谢过。
王婉携着萧允的手进了院子,院中种着几株梅花。那梅花或深或浅,或怒放,或半开,在雪中开得甚是热闹。淡淡的梅香萦绕在鼻端,萧允方知道这“清芬小筑”四个字的由来。
王婉引着萧允进了屋子,萧允扫了一眼,见屋内的陈设甚是俭素,不见金玉之物。不过诸般陈设却甚是雅致,让人不觉寒素,唯觉别有风格。
屋子正中的地上放着一张高几,高几上陈设着一盆冻石盆景;一个香薰,材质似玉非玉,香气袅袅,味道极淡;一个美人耸肩的花瓶,瓶内插着几支水仙。
王婉引着萧允在高几边坐下,萧允谦逊了一番,也就坐下了。
一旁服侍的宫女忙端着捧盒恭恭敬敬的走上前来,另一名宫女拿起捧盒的盒盖,听琴亲自上菜。
萧允看时,不过是稀稀落落的几个盘子,却甚是精致:一盘鱼脍,一盘冬笋,一盘糟鸭掌,一盘芦笋芽,一碟火腿,一碟梅豆。
一时,菜上完了。
听琴去一旁的暖炉上拿过一个青花瓷的酒壶,亲自斟上酒来。酒液倒入杯中,却是深琥珀色。
王婉端起杯子,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率先一饮而尽。萧允也喝了一口,只觉得酒液温热,入口微甜,且带着一点梅子的酸。
王婉笑道:“这酒却是女儿红加了姜丝、透糖和梅子一起煮出来的。”
“难怪妾喝这酒有一股梅子的清芬。”
王婉和萧允皆是才华横溢的风雅女子,见识自然不凡,谈诗论文,相谈甚是投契。
王婉劝了萧允几杯,萧允酒量本来就浅,几杯后早已双颊酡红。
两人边喝边谈,不觉已到了晚上。
萧允已是大醉,伏在桌上。王婉见了,忙让疏影扶着萧允去里间屋子歇下。
疏影见萧允醉得厉害,知道此时自然是回不去了。
王婉见疏影安置好萧允,就说道:“萧娘娘这般,只怕今晚无法回结绮宫了,你回去取萧娘娘的妆奁过来。”
疏影听了,忙行了礼,回结绮宫取东西去了。
王婉看着萧允,目光中带了几分深思。
恰在这时,听琴在王婉耳边回道:“皇后娘娘,陛下来了。”
----
咳,到底要不要推倒捏,捂脸。
    正文 第139章  帐暖君王不早朝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3-21 8:24:01 本章字数:3443
王婉听说皇上来了,略有片刻的迟疑,看了躺在床上的萧允一眼,吩咐听琴道:“你去把藩邦贡的异香点上。”
听琴答了一声“是”,可心中却有几分疑惑:那异香有催情的功用,皇后曾说过此香不宜宫中使用,此时为何会让自己点这种香?
听琴去了片刻,就拿着一个雕花的红木匣子走了进来。
王婉亲自上前揭开香薰,从红木匣子中拿了两个香饼放入香薰中。不过片刻,屋内就萦绕着一股甜香,媚入骨髓,令人凭生出几分慵懒来。
萧允微微动了一下,似乎呻吟了一声。
王婉看了萧允一眼,随即垂下眸子,吩咐自己的心腹嬷嬷施妈妈道:“你去结绮宫,告诉疏影让她不必过来了。你就说萧娘娘醉得厉害,今晚怕是回不去了,我已经派人服侍萧娘娘了,就不用她过来了。”
施妈妈忙答应了,去结绮宫传话。
疏影听了施妈妈的话,心中满是疑虑,可却不敢违命。她不过是一介小小的侍女,不能擅闯昭信宫,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急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却又无计可施。
却说听琴也听到了王婉的话,心中虽然疑惑更深,还是催道:“皇后娘娘,陛下已到了宫门外。”
王婉闻言,嘴角边带了几分苦笑,扶着听琴迎了出去。
皇上今日设消寒酒,大宴群臣。自皇上登基以来,君臣励精图治,天下大治。
酒宴上,群臣齐声称颂皇上的功绩。皇上心中高兴,也就多饮了几杯。
皇上扶着魏刚进了屋子,脚步已带了几分踉跄。
王婉见了这般,忙快走了几步,迎上来扶着皇上道:“陛下慢些。”
早有小太监打起帘子,王婉和魏刚一道扶着皇上进了屋子。
皇上双眼已有些朦胧,看着王婉微微一笑,道:“如今天下大治,朕没有辜负了父皇所托。”
在皇上内心深处,对自己杀兄囚父一事,未尝不是心怀愧疚,因此皇上即位后,勤于政事,就是为了想向天下证明大晋的江山传给他宇文崇韬,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王婉笑道:“陛下一代明君,天下臣民无不称颂。妾身何幸,得以生逢盛世。”王婉说着,扶着皇上在桌边的椅子上坐下,又亲自斟了一杯浓茶来。
皇上接过茶碗,却并不喝茶,端着茶碗道:“大晋的江山在朕的手中才能国富民强,万国来朝。”
皇上为人素来自持,举止有度,冷静得近乎无情。王婉从未见过皇上失态至此,心中不由有些担心,忙唤了听琴去准备醒酒汤。
皇上放下茶碗,只是看着摇曳的烛芯怔怔出神。王婉不敢说话,只是默默站在一旁。
过了一会儿,听琴端着醒酒汤进来。
王婉接过汤碗,用勺子舀了一勺,吹凉后,方才送至皇上的嘴边。
皇上似乎回过神来,张口喝下。皇上喝了两口,就摇了摇头。
王婉见皇上的神色有些迷离,忙唤宫女服侍皇上梳洗。王婉知皇上最重礼仪,本来还担心皇上不肯纳了萧允。如今她见皇上这般,心中倒多了几分胜算。
皇上梳洗完了,王婉挥手让服侍的宫女、太监退下。
众人行了礼,就纷纷退下。魏刚似乎想留下,王婉看了他一眼。魏刚会意,忙随着众人一道退了出去。
一时,屋内只剩下皇上、王婉和听琴。
王婉走到皇上身边,低声道:“陛下,萧娘娘如今在后面,陛下随妾去看看萧娘娘?”
皇上听到“萧娘娘”三个字,心如被揪了一下。人本来醉中就最易流露真情,一时,皇上满腔的相思已是泛滥成灾。
皇上早忘了自己的骄傲,忘了萧允对自己的冷言拒绝,此时的他只想见见萧允,把心中的话告诉她。至于为何萧允此时会在这里,皇上早已忘了去问。
皇上一下子站起身来,也许是起的猛了,皇上的身子竟有些摇晃。王婉和听琴忙扶住皇上。皇上站稳了身子,就迈步朝后面走去。皇上的脚步极快,王婉不得不加快步伐,难免微微气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