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云歌

第11章


云倦初微笑着叹了口气。他不能让她听出他的声音中包含了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怜惜。他的确欠她太多——先送她一个繁华锦绣,后又将她推至一片凄清落寞。他虽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确应将她留下来,因为绫罗绸缎只会带给她凄凉,亭台楼阁只会将她的灵魂深锁。可这个挽留是否已经太迟?她毕竟已成了三哥的女人,她还能否拥有他想还给她的自由?所以他才分外地想让她离开,离开过去的一切,在天涯海角寻一个知心良人,代他偿她一世情缘。
  “你打算怎么补偿我?”苏挽卿也开始微笑,清亮的眸光追随着纱帐起伏的皱折:他欠她的,欠她满腹的情愫,欠她不曾闲的相思,也欠她如今已无望的相守。
  “你说吧,我尽我的能力。”她肯让他偿还也好,至少让他的心不会丢得那么彻底,至少能让他还有在同一方天空下与她共存的勇气。
  “你答应我三件事。”她步步紧逼,不给他丝毫的逃避时间:如果只能用恨代替爱去接近他的心魂,那么她便不惜执着这把双刃的利剑去刺破他的心房,也割碎自己的内心,只要能让她触到他真实的心意,哪怕会嗅到鲜红的血腥。
  “我答应。”云倦初郑重的回答,但她若是能看见他的容颜,就必不会再想去用仇恨来强迫他面对——他已是如此的憔悴,憔悴得像耗尽了一切生气,憔悴得没有一丝光彩。
  “你真的答应?如果我要你的命呢?”苏挽卿苦笑着,他答应得真爽快,他就真的这么想偿清他们间的一切,让彼此从此再无瓜葛?
  “尽管拿去。”云倦初话中的笑意及轻松,她隔着纱帐也能听得分明。
  “若我要你的心呢?”她苦笑着追问,心中升起丝小小的希望来。
  “那便连我的命一块拿去。”云倦初的眼波中流出一种奇异的笑意:这或许是他交给她真心的最好方法。
  他为什么这样冷?为什么要这样伤她?她只是想要他的心而已,为什么他却宁愿给她命?他明知这只是一句“玩笑”,可他却连句谎言也不肯给!苏挽卿背过身去,因为虽然隔着层纱帐,她却也仍是担心他能感到她在因绝望而流泪。而她不能绝望,她要在他的面前微笑,在他的面前绽放,她相信她总有一天能等到他的直面相对!于是她说出了她的第一个要求:“我想开一家酒楼。”
  云倦初愣住了,他万没想到苏挽卿的第一个要求竟会是这样。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究竟是想再回到以前知己遍天下的生活,还是仅仅为了再测试他的心意?可她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她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表小姐了,她已成了太子的女人,这样的放浪形骸,只会为她带来杀身之祸。
  “你不用多想,我没有别的意思,这只是我从小的愿望。”苏挽卿说道,“也正是我的坚持:美丽是应该用来绽放的。”
  纱帐后面的云倦初久久地沉默着,让苏挽卿的呼吸都好像跟着他停滞:他明不明白她的意思?她这样做只是想告诉他,他将她留下来是对的,她宁愿在盛开之后接受一场灭顶的暴雨,也不愿在深宫之内冷清地老去。她依然是原来的她,对美丽的执著从未改变,对他的心也永不改变!
  “我答应。”云倦初终于开口,平静的语气中隐藏了他太多的感动和担心:她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在他面前绽放?其实以她的美丽,她可以明媚在世间任何一个角落!他宁愿她在一个新的天地中自由地盛放,让他独自去承担瑰丽背后的罪责。
  “谢了。”苏挽卿站起身来,任谁也看不出她此刻眼中藏的是悲是乐。
  “还有呢?”云倦初问。
  “等我想到了再告诉你吧。”苏挽卿露出狡黠的笑容来:他真的以为答应她三个要求便可以偿还一切?他错了,她会好好珍惜这三次机会,与他纠缠一生的。天地可以倾覆,沧海可以桑田,她却是不会放弃他的!今生可能永远无法得到他的怀抱,但只要他能与她真心相对,她便可以为他承担妇德的谴责,叛逆的鞭笞,上穷碧落,下隐黄泉!
  “但愿你早些想到。”云倦初低低地叹息着,他不知道在他夜夜咳血、渺若风烛的有生之年还能有多少机会去补偿她的心殇,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有道深深的鸿沟,不知何时便会变为一座高耸的宫墙。
  “我会的。”苏挽卿笑着向门外走去——迎接她的是否真会是来年的春光呢?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西湖之滨便已多了一间华丽的酒楼,它是由方家建造,名为贝阙。于是如今的西子湖畔,最出名的便成了两座楼,一座自然是云楼,另一座就是贝阙。
  对于建贝阙,方明权开始极力反对,直到云倦初终于开口答应入主方家产业,他才不得不服从命令让贝阙完工。
  接着,苏挽卿走进了贝阙,成了它的女主人。
  她就像这春日里满树的桃花,初绽的羞涩,怒放的绚烂,飘落的风情,大大方方地展露于万里晴空之下,赢得贝阙永远不变的高朋满座,也为她自己赢得了谜一般的声名——
  有人说她豪迈,酒入柔肠,绣口一吐,竟“大江东去”;也有人说她妩媚,弦上玉柱,纤手一拨,便“寒蝉凄切”。
  有人说她千杯不醉,君不见陈年的女儿红,酒香四溢,醺醉了贝阙上空的晚霞,却染不上她的春风笑靥;也有人说她实不善饮,君不见云楼自酿的竹叶青,清淡如水,却只需三杯,便能映湿横波目,醉卧芙蓉台。
  有人说她冰清如月,闺仪出众,一向笑面迎人,喜怒从不轻易形于色;却也有人说她实则性情如火,奔放洒脱,一夜西湖细雨,竟有人见湖心一叶扁舟之上,有她白衣胜雪,临空飘举,沐雨而歌。
  在外人看来,她身世是谜,性情是谜,一颦是谜,一笑是谜,眉是谜,眼也是谜。
  谜得妩媚,谜得摄魄,谜得怦然,谜得只教人迷醉——迷醉得像八月十五三潭映出的湖心月,迷醉得像贝阙藏的香飘十里的女儿红。
  她是江南绿柳编织出的梦,是西湖清波荡漾出的美——是的,她便是美!美得不矫揉,不造作,无须脂粉,无须修饰。
  她开贝阙,将自己的美呈于冉冉浮生的街市,而鄙夷那些装饰精美的高墙深院。她更无视那些繁华镂饰的黄金枷锁,以无拘无束的美丽燃烧着自己的生命,无畏地向世俗、向礼教宣战!
  她的美,卓绝千古,惊世骇俗,就像惊雷一声,挟着闪电,绽放在浓云密布的天空——美得绝魂!
  可云倦初每天看着这种美,却只会心痛。
  他知道这一辈子他都欠她的——即使她永远在笑,笑得似乎很快乐。
  可云倦初却知道,她的内心其实并不像她的笑容那样洒脱。他常常注视着绣楼那扇紧闭的小窗,幽幽的灯火之下映出她倚窗独坐的剪影,凄清地在他的心上也添一抹暗色,他知道她此时一定不是在笑的。
  白天时,她是贝阙风华绝代的女主人;黑夜里,她却只是绣楼孤灯下寂寥的一缕魂。就像他,白日里,是众人景仰,智慧卓绝的云楼公子;夜晚时,却是独挑青灯,相照寂寞的断肠人。
  云楼的孤灯夜夜不熄,那是他仅能的安慰,悄悄地回应她的一片衷肠,期望她的漫漫长夜不致也像他的一样霜般清冷。
  其实,他多么想拥住窗上绝魂的身影,可他不能,即使她不是他三哥的女人,他也只能一如既往地逃避,平静……
  五年,一千多个清索的长夜,随着烛光的摇曳化为缕缕轻烟,飘散在轮回中仿佛不留痕迹,就像琴弦上永不停息地吟哦——
  云一互,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
------------
国难当头(1)
------------
  宋钦宗 靖康二年
  岁月斗转星移,云倦初的担心果然变成了现实:这年正月,金兵围困了汴梁城。
  在这样国难当头的时刻,江南的临安却依然是火树银花,庆祝着这年的上元灯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奇艳的烟花装点了夜空,在九霄云端绽放之后,化为醉人的花雨,倾其最后的光华如漫天星辰的清泪,撒向人间,点亮了上元灯节里每一盏璀璨的花灯。
  点点“星光”照亮了贝阙中云倦初凭栏的侧影,让他所见的满目繁华都流动成眼波里掠过的浮影。
  他永远是那么孤绝,即使在人再多的地方,他清浅的光芒下也只有他一人的投影。
  苏挽卿知道此刻他在想些什么,他一定在担心他的三哥。那她呢?苏挽卿笑笑:当那天赵桓离开的时候,她便知道等待已起了个头,虽然已过了五年,这场等待却没有结束的意思——赵桓似乎已忘了她,不曾来接她,也不给她任何名分。这却正是她所期盼的,因为只有这样,她的青春才不会被永远地锁入那深宫的高墙;也只有这样,她才还能与云倦初生活在同一片水波之旁,哪怕只能是冷漠相对。可这次的巨变却让她有了某种预感,似乎这场等待已将走到尽头,结局却谁也不清楚。
  想着,苏挽卿默默地给云倦初斟了一杯酒。
  云倦初没有回头,只说道:“你知道我不能喝酒。”一如往常的,他不用直面相对,也能知晓苏挽卿的每一个举动。
  苏挽卿道:“这是你们云楼的竹叶青,表哥临走前告诉我的。”方炽羽说云倦初不能喝酒,因为酒的辛辣会让他咳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