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幸福来敲门

第27章


两家大人关系好,自然也希望孩子们也亲近。再说,小一代的都是一两个,表兄妹也是很亲的。
  “家麟这孩子脾气不好,要是像晓虹就好了。”一边干着活,王翠埋怨道。
  “男女天性就不一样,男孩子嘛,就是应该皮一些,淘气的孩子都聪明,大了自然就好了。”张梅英虽然很满意女儿,但那个是侄子,也是自家亲人,自然维护。再说,她也不是虚言,家麟虽然淘气,但那孩子本性很好。
  “希望如此。”王翠也只是随口一言,孩子永远都是自家的好。
  “咱大嫂不知道你们今天搬家?”
  “知道啊,我前几天见她就给她说了。”
  “那怎么也不来看看?这么大的事,到时候都不好见着了。”
  “你还以为人人都像你这样实诚对人啊。不过她不来也好,她那人,虚头巴脑的,我也不耐烦和她多打交通。”
  到任何时候,妯娌关系太好的也不多见。再说从来都是长子养家,到她们这儿,却是自家独自供养老人。虽然作为老师,她有涵养地从不说什么,和婆婆处得也好,但这理不平啊。
  更别说,同样是兄弟,只有文山读书读了出来,眼看着自己一家就要搬走,平时大嫂就喜欢酸酸地说自己家两个人都能挣工资,比她家强多了,也不看自己一个农办老师才那么一点儿收入。这次搬走,她就不信那个大嫂心里没有嫉恨。
  她还一直哄着梅英,想把她家的儿子过继过去,她家那个老三,跟她一样只知道在嘴上下功夫的。也就是婆婆,想着肥水不留外人田,手心手背都是肉,才支持过继。对这事,夹在中间的她不好多说什么,好在李志军父女都不同意,梅英也不再想这个事,也省得她为难了。
  下午,张文山跟着一辆货车回来了。车上下来几个人,加上邻居帮忙,一会儿就把东西都搬上了车。
  大舅大妗也过来看了看,可是过来的时候东西都已搬得差不多了。
  “梅英啊,你看文山一家都要搬走了,如果你家有什么力气活,给我说一声,咱家里劳力多。”李晓虹瞧见大妗瞪了大舅一眼,大舅尴尬地不再说了。
  “没事,大哥,家里就那一点农活,我还忙得过来。”
  众人站在路边,看着车子去了。
  远远传来张家麟的声音:“我会给你写信的,别忘了给你写信!”
  “家麟和晓虹感情真好!”大妗酸溜溜地说。
  这个死丫头,自家二小子如何讨好她,她怎么就一付不愿答理的样子呢。要不然,两个孩子感情好,过继的事就多了把握。自家小姑子家生活越来越好,如果二小子过继过去,那份家业不都是自己家的了。咳,真是可惜!她还得想想办法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  可怜的家麟,终于离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远些了。
  话说早起作者就去刷后台,一看收藏涨了好几个,美滋滋地自言自语:“为什么睡一觉收藏就涨了呢?”
  儿子面无表情地说:“因为那些腐女们都是晚上上网。”
  “腐女?”惊讶的作者眼睛都瞪圆了。
  儿子怎么知道这个称呼,什么东西来腐蚀我可爱的儿子了?散去散去!
  “是啊,腐女,老妈,话说到底什么是腐女啊。”
  作者:“……”
  真得请网络大神来保佑JJ才成,评论总是抽呀抽没了很心疼,可是昨天连正文都给抽没了就让人很无奈,今天才终于看到这章,在晚了21个小时之后,太不容易了。
☆、沟通
  时光如梭,很快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
  老校长已经退休,现在是王松教师担着校长职务。李晓虹已经和王校长说了,再开学后她想直接跳级到五年级去。
  对于李晓虹要跳级的消息,大家都平静接受了。觉得李晓虹就应该是这样,和平常的孩子不一样。
  人情就是这样,当你比一个人条件差时,可能会受到轻视;条件相当时,更容易平等交流;当你比一个人只高出一点,会惹来嫉妒与羡慕;远远超出一般水平,在大多数人眼里,那已不是一个层面的人物,会对你崇拜不已,大多数人连嫉恨的心情都不会再有。
  村子里的人虽然淳朴,但也不少普通人的特性。原来隐约的风言风语听不到了,除了李丽,村里人对张梅英都更热情。从张梅英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就能看得出来,她这时候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最有意思的是两个王老师也跟着跳了级,看来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教着她了。也是,自从张家麟离开之后,只有她在学校里一枝独秀了。想到这里,李晓虹想,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女儿学习上的事张梅英从来不操心,反正现在女儿学的东西已远远超出她的水平,让她看也看不懂。
  就是小女儿,在大女儿的教育下,已经远超出村里人的小孩了,除了更干净,更有精神,张梅英也不知道是哪里更好。但不是她这当妈的偏心自家人,自己的两个女儿就是和别人家的不一样。家里经济也已有了明显好转,这怎么不让她心情愉快呢。没有儿子怎么了,女儿强了比儿子一点也不差呢。
  听了女儿的话,她把精力更多放在了小卖部上,家里只种了些菜和懒粮食,再也不费心思在种田上了。
  别说,就一个小卖部,算起来获得的钱就和原来辛苦种地的钱差不多。原来賖帐的人女儿说了让他们用粮食顶上,慢慢大家也就不賖了。再说,厚脸皮賖帐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其他村里人不过是看着欠她钱容易,都跟风
  才欠的。没想到她活了大半辈子,做人还没有女儿看得明白。
  她觉得女儿说得对,现在家里已挣的钱,再慢慢挣着的足够两个女儿上学了,她应该把更多精力用上家里人身上。原来她是只顾干活,像其他村里人一样散养孩子,谁知道忽略了两个女儿。
  听女儿说才知道,女儿心里有那么大的委屈。在知道自己将有哥哥的时候,又是那么害怕,怕爸妈不要她。
  她不是不对女儿好,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给女儿,而是她不知道要怎么才是对孩子们好,又如何表现出这分好来。用女儿的话说,就是缺少沟通。
  她就是缺少沟通,不知道要变化。就像原来家里贫穷,她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家里种的玉米在玉米粒没长硬实前是舍不得掰下来,觉得那样是糟蹋了粮食,总是让女儿眼巴巴看着别人家小孩吃。等到秋收的时候,女儿为了吃个嫩玉米在田里找来找去,希望能找到一个能煮煮吃的嫩玉米,可惜,到那时候都很难找到了。可是,那些玉米最后收了,有不少却是喂了家里养的鸡。难道鸡还没有女儿重要?不是这样,是自己的观念没改过来,还觉得是原来没饭吃的时候。现在的生活都和原来不一样了,她的老思想也要改变才行。
  还有就是,志军长得好,人又有本事,说话风趣。原来他在粮所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向面前凑,现在更不用说了。她得防着点,虽然她相信志军,因为他有了钱都拿回家来让她保管,对孩子又那么好,想来他是没有外心的。但他那么好,她自己也得跟得上才行,不能在外人面前给他和女儿丢脸。听人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她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照照镜子,身上的这身衣服,还是女儿说的样子,自己找了裁缝裁后,回来慢慢缝起来的。别说,穿上就是比其他的衣服好看,弄得现在村里人都照着她的衣服样子做衣服。皮肤也比原来白了,两只眼睛仍是大大的,是比原来穿着条下地裤子,裤腿卷半截好看,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李晓虹走进来时,正看到自己妈妈在扭着身子看镜子。
  “妈,这件衣服你穿上真好看,你是咱村里最漂亮的妈了。”
  “哪有你说得那么好,你这孩子,哪有这样自夸的?”
  “你是怀疑我的眼光吗?”李晓虹搞怪地手捧心脏,后退几步,做出很受伤的样子。
  小跟班李晓路赶快过来,扶着姐姐:“姐姐不疼,妈妈漂亮。”
  李晓虹想,妹妹是比自己有前途,看,这么小的时候就知道两不得罪了。
  奸臣也汪汪叫了两声,好像在附和小主人的话。
  张梅英被逗得笑了起来。
  “好,妈妈漂亮,我们虹虹和路路也漂亮。”
  “不要再喊我虹虹了啊,我已经长大了。”李晓虹又纠正妈妈。
  “好好,不喊了。这段时间,家麟给你写信了吗?你姥一家都好吧?”
  “嗯,他们身体都挺好的。妗子他们家搬过去后,妗子因为是农办老师,过去只能当集体工,花了好长时间才把关系转好,去了矿小教书,但没再担任主课,当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师。”
  “你妗子就是思想品德高,她当那老师正好。再说,那可是大城市,能有个工作干就不错了。”
  张梅英心里,一直觉得只要吃商品粮的都行。李晓虹没和她讲思想品德高尚和品德课不是一回事,只是道:“不错,二舅工作那么忙,如果妗子再忙,姥姥年纪又太了,就顾不过来。这样挺好,妗子只教思想品德,空闲时间多,也能照顾好家里。”
  “是啊,到时候你也像你二舅那样妈就放心了。”
  “放心吧妈,我们家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你家麒、家麟哥咋样?”
  “家麒哥正在读初中,家麟也适应了那里的生活,他说一切都好,就是矿上特别脏,到处都是粉尘,一天不洗澡就一身灰,像个熊猫似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