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狂人

第195章


“我这可是在国内首发,欧美市场要等到我们国家全面铺开之后才会开发,这不是已经为国家的邮电通讯事业做了贡献么?”
李建说了首发一词,不过转而想到这些大佬们并不能理解首发的含义,又解释了一下,毕竟这可不是他生活的那个科技信息的时代,而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国家往往会被排除在一些国家最新产品的首发国之外,只能等待后期的陆续发售。
在那个时代的首发一词,才能有这真正的意义,不过现在李建,却是首先实现了国内首发,国际上需要慢慢等待的先河。
“好了,你们也去吃饭,我跟李董还有些事情要谈。”
谭永胜跟他这些老部下们似乎已经谈了很久,这会儿让他们去吃饭,而他跟李建则去了一间不大的单间,李建知道,这是谭老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他谈。
“很纳闷是不是?”
谭永胜坐好之后,抬头看着坐在下首的李建,李建抬头迎上谭永胜的目光,
“纳闷什么,你这次退不了了,应该是到更重要的岗位上了吧?”
“哦,为什么这么说?”谭永胜有些奇怪,疑惑的问到。
“因为你今天这样的举动,一点也没有拖孤的意思啊,当年刘备在白帝城拖孤,也不是像你今天这么演的,完全是放开手让他们自己随便发展的意思,按照我猜测,这些老前辈当中,就有接替你位置的人吧,而你今天这样做,应该是以后还能够制衡邮电部,即便他们的行为有可能影响你的既定发展方向,你依然可以在发生极大偏差之前进行调整,所以你才没有对他们做任何干涉。”
李建想起来当初谭永胜所说的,他就要退休的事情,想必是最近他做的工作,被那些更大的大佬们认可了,所以把他调整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来发挥他的才能。
“你呀,你呀,我们随便吃点什么,我就是希望,你今后在通讯方面,一定要跟邮电部保持好合作关系,有任何新产品,新技术,一定要记住,这儿是你的祖国,不能为了贪图利益,而学那些外国公司,对国内实行技术封锁。”
谭永胜叹了一口气,国内被国外的技术封锁逼的吃了无数苦头,尤其是那个什么巴统实行依赖,很多先进的东西都无法从国际上进口,那些列强就是要保持技术壁垒,这样才能从国内过去最大的利益。
“放心吧,谭老,您还不了解我,只要强华有的,一定会先从国内开始!”
李建刚想表功,谭老就看过来,
“你再说一遍?”
李建想了想,似乎自己这句话说的跟事实严重不相符啊,比如光驱,国内生产,国际上卖,国内用光驱的太少了。
比如显卡,硅谷生产,将来肯定也是美国销售,国内能用上估计还要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都是强华的,偏偏国内还真没有。
好就好在,这些都不是谭永胜关心的通讯产品啊。
“通讯产品您放心,保证国内一定有,其他的,国内现在用不到,你可别说您现在分管计委,还有电子工业部。”
李建回忆了一下,八三年从四机部改组成的电子工业部应该在八八年左右又变成机械电子工业部,而这个时候不应该换人才对,看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对这个异时空的历史延革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应该退休的谭老,竟然没有退休。
虽然谭老没有说他到底是否到电子工业部任职,是否到计委任职,但是这些不重要,只要他还没有退休,就依然可以发挥他的作用,与谭老这样有想法有魄力的人合作,李建感觉到十分之轻松。
“以后个人计算机方面有什么成就,不要忘了国内,等下个月吧,我让人跟你联系一下,我们国内的个人计算机市场可能很小,不被你的强华看在眼里,但是我们的潜力很大,市场很大,我们可以奋发图强,后来居上,为什么通讯业我们可以迎头赶上,电子信息产业,我们就一定要落在后面呢!”
谭永胜的话说完,李建觉得自己可以去天桥上摆个地摊算命去了,竟然真的猜准了,谭老到电子工业部去了,这是高层看中了他在通讯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首先是万门机方面,偌大一个万门机市场,原本拱手让人的几十亿的市场,在他的努力下,用时间换市场,只是延长了半年的更新换代,现在国内所有的万门机,都可以由国内自己来解决。
而寻呼机无疑又是另外一个亮点,从寻呼机开始,国内跟国际上的通讯差距,已经缩小到可有可无,起码在民用方面是这样,至于科研方面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已经不是以往的遥不可及。
至于刚刚推出的小灵通业务,则彻底颠覆了国内比国际要落后的面貌,起码移动固话这种业务,国际上还不能开展,而国内已经可以开展了,虽然只是单一的象征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却是非凡的,让其他行业也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追赶上当今世界领先水平的希望。
想必就是这个原因,高瞻远瞩的高层,希望国内能够在电子信息行业,也迎头追上,把浪费的十年时间,弥补回来,在这个充满无数可能的行业里,为国家出一份力。
而谭永胜当然知道,他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跟谁有关系,所以他才会特意去了解了李建的强华,最近在个人计算机方面的发展吧。
李建如是想着,这岂不也正是他想要的?
第二五四章圆晶厂
“大型圆晶厂?您想要做圆晶?”李建跟谭永胜聊了一会儿,就听见谭永胜谈到了硅晶圆加工,不难想到谭永胜的想法,这跟他的想法同样不谋而合。
李建有这个想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开始对李红军的造纸厂进行改造,他就一直在为键一个圆晶厂做着准备,这半年多来的积累,也同样是为了这个目的。
因为李建知道,所有的近代科技进步,尤其是电子工业方面的进步,离不开大规模集成电路。
想必这一点,高层早就考虑到了,只是迫于现状和那无形的封锁,才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默默的努力。
现在如果谈永胜挟小灵通开创国际先河之势头,挑头电子工业部,那么李建觉得自己的目的,就可以提前实现了。
纵然是以国家的名义开设圆晶厂,李建也不吝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自己积攒了足够的力量之后,肯定也是会开设一家圆晶厂的,这两者虽然是竞争关系,但是整个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市场,两家圆晶厂也依然是远远不够。
谭永胜点了点头,
李建追问道,
“厂房选址建设跟原材料不需要担心,技术方面我们肯定掌握了,不过设备方面怎么解决,数控机床现在可还是在禁运名单之中,而且技术工人国内也并没有那么多吧,最关键的是,您老人家肯定不会来主抓这个工厂的建设。你们会派谁来,是否会像锡无的247厂那样,差点被历史使命和光荣的政治任务活活扼杀在成长之中。”
李建说的话其实很不客气。不过他跟谭永胜两个人很是熟悉了,这么说谭永胜并没有其他的感觉,知道李建纯粹是提醒他,将要面对的困难而已。
不过谭永胜觉得,李建这小子再聪明,这次恐怕也要猜错了。
“这些不是我操心的。”
“你不操心,但是你得费心去找这个人啊。被你挑中的人,恐怕要倒霉了,你在上面看着。他没办法中饱私囊,还得费心费力的解决这些难题,什么好处都捞不到,说不准干几天连原本到手的官帽子都要被摘掉。谁愿意来。”
李建想着谭永胜找到人之后。对方的窘迫,却有点幸灾乐祸起来,万一对方真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他还能省却不少力气,起码不用再琢磨数控机床进口的事情,工业母机可是下蛋的金鸡啊。
“这些就是你操心的事情了。”
谭永胜拿起面前的茶杯,用盖子拨了拨上面的茶叶,看着李建笑而不语。
“我操心?”李建有些想不通。电子工业部的事情,轮到自己操什么心了。又不是强华搞这个圆晶厂。
“部里不出面,你是外资企业,想办法趁着八六年这个好机会,把圆晶厂先搞起来,部里会给你一定的支持,不过要占一定的股份。”
谭永胜这才揭开谜底,李建没有立即回答,眉毛已经竖成川字,他在考虑这句话里面所蕴含的信息。
电子工业部要建立圆晶厂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要交给自己?因为跟谭永胜的关系?这一点只是在李建脑海里转了一下就立即被李建否定了,这根本不可能,凭借关系的话,无数人比他更适合。
自己比其他人强一点的地方,就是在于多懂那么一点点知识而已。
谭永胜看中自己的也无非就是这一点,外加自己本心里还有那么多对祖国的眷恋和梦想,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唯利是图的商人。
所以他才放心让自己来承担这部分责任?
或许是因为巴统的藩笠存在,国内并没有找到好的破局方法,不得以才把希望落到自己身上,尤其是国有资本要在其中占股,投入最多的也就是工厂的土地厂房设备,纯粹资金投入上并不会占多少比例。
这些固定资产即便工厂破产,也还会留在土地上,而设备也不会有当前比较先进的设备,所以无论成功与否,对于国有资本的损失都不会太大,而一旦成功,国有资本不仅仅赚取了利润,而且也获得了产品,而且还是被巴统封禁的产品,更可以通过工厂,获得一些精密设备的相关知识,他们来学习,自己总不可能一点面子都不给,尤其是国有资本还占股的情况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