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光二年(521年),原来与幽禁胡太后事件有关的大将奚康生反叉、腾不成被杀。叉、腾的气焰更高。刘腾出任司空,各部门的长官每天先去参见,察言观色,摸他的意向,然后回本部门,遵照他的意向办事。有人在他那里,等了一整天,还见不到他的面。元叉的父亲京兆王元继先任司徒,他倒嫌父子权威太盛,把司徒推给崔光,自任太保、侍中。但是这个老头最贪财货,他受了贿,向有关部门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谁也不敢拒绝,以致牧(州刺史)、守(郡太守)、令、长(县令或县长)等,绝大部分都是用钱买的官。吏治败坏到了极点,百姓也穷困到了极点。
正光四年(523年)三月,刘腾死。宦官戴重孝算做“义子”的有四十多人,高官贵族送葬乘坐的车马充寨道路,布满田野。同年十月,老臣崔光去世。他是孝明帝的老师,孝明帝在他病危时亲去探视,他去世,皇帝哭得很伤心,但是丧事远不及刘腾热闹。
就在这年里,导致北魏灭亡的六镇起义开始爆发。上文提到任城王澄讲过镇将不得其人的危险,这年,李崇的属员魏兰根更提出“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的建议(府户,边镇世袭服兵役的人户,详见下篇)。但在当时,根本无人重视。于忠的兄弟于景反对元叉,元叉就把他黜为怀荒镇的镇将。做镇将变成惩罚性措施,镇将地位之低,可想而知。柔然攻掠边境时,镇民要求发粮,于景拒绝,镇民愤恨,杀死于景,揭竿起义,接下去便势成燎原。争战不休了。
胡太后重新临朝的时机逐渐成熟了。刘腾死后,对胡太后的防范略见松弛,太后母子可以见面了。正光五年(524年)秋,太后对孝明帝和群臣说:“隔绝我母子不准往来,我呆在这里做什么!我决意出家,到嵩山庙里去住。”说着便要动手落发。孝明帝和群臣都叩头苦请,太后闹得更加厉害。孝明帝因此陪母亲住了好几天,商量废黜元叉的办法。但是孝明帝在元叉面前,又表示对他没有隐瞒,把太后发脾气是为了要和儿子经常见面,以及心中烦闷要出家等等言语,都告诉了他。元叉居然不疑心,答应对他们母子不再设置障碍。
胡太后已经解脱了被幽禁的状态,不过还没有权力。正光六年(525年)二月,太后与孝明帝出游洛水,丞相高阳王雍邀请二宫到他家中。他们三人秘密商议,定下对付元叉的策略。于是太后对元叉说:“元郎如果忠于朝廷,没有谋反之心,为什么不解除领军一职,以其余官职辅政?”原来太后之所以不敢对他下手,就是因为他握有兵权。元叉蠢到极点,不想想以往所作所为,决无生理,居然幻想与这位大姨妥协,听了这话,竟乖乖地当场取下帽子,请求解除领军将军一职。他的官职从此改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侍中、领左右。
元叉已经死在临头,但是他丝毫没有危机感。胡太后心里起初有点踌躇,他们毕竟是亲戚,左右却劝她赶快动手。孝明帝年已十六岁,前几年已经“还政”,有的动作需要他出手。于是一个宦官(显然是出于太后指使)向深受孝明帝宠爱的潘嫔说元叉要杀她。潘嫔向孝明帝哭诉时又加上一句,说:“元叉非但要害妾,还想谋害陛下。”孝明帝相信了,乘元叉回家住宿的时候,免掉他的侍中一职。次日,元叉要进宫,就被挡驾,进不去了。
四月初二,胡太后重新临朝摄政,下诏追削刘腾官爵,免掉元叉一切官职。于是有人上书为清河王怿申冤,有人告元叉勾结六镇降户阴谋造反,元叉终被“赐死”,父亲元继也被废黜。
胡太后拿到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北方战祸愈演愈烈,南面梁朝利用北魏内乱,又连年进攻。孝昌二年(526年,上年六月改正光为孝昌),梁取魏寿阳等五十二城。胡太后没有收拾时局的能力,她只喜欢打扮化妆,也摆脱不掉情欲:她以前与父亲胡国珍(初次临朝时,封安定公)的属员郑俨相好,再次临朝后,就任郑俨为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再带一个尝食典御的职务,以便经常留在宫里。有一个中书舍人徐纥,有点才干,先“紧跟”赵脩,赵脩失败后被贬;回洛阳后,依附清河王怿,再任原官;清河王死后,又再次被贬;后来拍上元叉马屁,又得发迹。元叉倒后,太后因他是清河王的亲信,仍用为中书舍人。他是个善观风向的人,看准郑俨可以做靠山,大拍特拍。郑俨见此人智谋出众,遇事可以请他出主意,于是两人结成一党,号为“徐、郑”。郑俨升到中书令、车骑将军。徐纥升到给事黄门侍郎,仍兼舍人,军国诏令都从他的手里出来。他整天工作不觉疲倦,有紧急文书,即令属员执笔,由他口授,不消多少时间便可完成:问题是他一味趋炎附势,不讲原则,这样,魏的政治就越来越腐败。
胡太后第二次临朝后,她和儿子的关系起了变化。孝明帝变成有名无实的君主,当然很不乐意。太后也不希望儿子了解外面的事,更不希望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儿子的亲信,她千方百计地把他们赶开,赶不开的索性消灭掉。有一个蜜多道人,太后竟派人行刺,杀死后又假惺惺地悬赏捉拿凶手。母子俩的关系越来越坏。这尽管是宫廷中的事情,然而早已传布出去,成为公开的秘闻。
武泰元年(528年),满怀野心的高欢向秀容部落酋长、大军阀尔朱荣提出“讨徐、郑以清君侧”的计划,受到尔朱荣的赞赏。
母子的矛盾终于激化。二月,胡太后毒死十九岁的孝明帝,立年仅三岁的孝文帝孙元钊做皇帝,尔朱荣就以幼君被鸠为借口,声称率铁骑赴哀山陵,“问侍臣帝崩之由”,要“雪同天之耻,谢远近之怨”。他从晋阳出兵,四月到达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即立长乐王元子攸(彭城王勰之子)做皇帝,是为敬宗孝庄帝。洛阳城里得讯,徐纥、郑俨先自逃走。太后见局势紧张,令孝明帝的后宫全部出家,她自己也落了发。尔朱荣到洛阳,令百宫迎接车驾,百官不敢不听,出城迎接孝庄帝。尔朱荣派兵把太后和小皇帝抓到河阴。太后见了尔朱荣,再三解释,尔朱荣听了一会,不愿意再听下去,下令把两人投到黄河里溺死。他一不做二不休,认为对洛中人士,若不大杀立威,难以驾驭,便诈称祭天,等百官到齐后,大肆屠杀,共杀高阳王雍以下二千余人。这便是著名的河阴事件。
孝庄帝对此气愤得连皇帝也不想做了,结果却仍旧忍气吞声,妥协了事。秀容胡骑进了洛阳城,居民大起恐慌,不论贫富,纷纷逃走,城中人口只剩下一二成。
尔朱荣把女儿给孝庄帝做皇后。五月,他自回晋阳,然而朝廷仍受他控制。以后,局势虽有变迁,魏朝朝廷始终受军阀控制,元氏的皇朝名存实亡了。
四三 高欢在魏末大乱中崛起
从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怀荒镇民杀镇将于景起义开始(见上篇),到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止,十年之间,战乱几乎遍于北方各地,其间建号称王称帝者,可稽的在十人以上。他们造成的结局是高欢掌握了魏朝实权。如果进一步查考高欢实力的来源,又可以找到一条简单明了的线索:头一个建号的破六韩拔陵失败后,其部众被安置到冀、定、瀛三州“就食”,以后即为葛荣所有。葛荣败后,尔朱兆使高欢统其旧部,高欢因而崛起。所以讲高欢发迹的历史,不可不从六镇起义讲起。
六镇造反算不算起义?笔者认为应该算,因为这是一大群受统治者歧视的人奋起反抗的行动。
所谓六镇,指太武帝为了防御柔然侵扰而在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设置的六座军镇。最西的是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往东依次是怀朔镇(今固阳西南)、武川镇(今武川西)、抚冥镇(今四子王旗东南)、柔玄镇(今兴和台基庙东北),最东的是怀荒镇(今河北张北)。
设镇之初,朝廷选拔亲贵做镇将,用强宗高门的子弟做兵员。兵将很受尊敬,升迁也不受限制,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差使。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情况很快变了。在雍容华贵而且文雅的洛阳上层人士眼中,边防将士只是些愚鲁粗人,只有“底滞凡才”才会派去当镇将。镇将驱使兵士服工役,替自己积累财富。从前的强宗高门子弟变成了“府户”,“役同厮养”。反之,他们在中原的同族却很容易做到上品清要的官员。魏兰根(参见上篇,此人后在孝武帝时官至侍中,传见《北齐书》)说得好:他们对比一下,“理当愤怨!”叫起义也好,叫反叛也好,总之是因受歧视、受虐待而爆发出来的反抗。
魏兰根提出“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的方案,李崇奏报上去,朝廷竟不加考虑。等到战火已成燎原之势的时候,孝明帝才想到这个方案,赶紧下诏付诸实施,但是已经无从实施,而且即使实施也不会起什么作用了。
正光六年,继怀荒镇民造反以后,沃野镇匈奴族人破落韩拔陵聚众起兵,杀镇将,年号真王,各镇华、夷百姓纷纷响应。五年,他的部将攻克怀朔、武川两镇。同年又有敦勒族人胡琛在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起兵称王;秦州(今甘肃天水)羌族兵士莫折大提起兵称王,他死后,儿子莫折天生进而称帝;营州(今辽宁朝阳)民就德兴称王;其余倏起倏灭的还有多股。
小说推荐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作者:陈寅恪_TXT下载简介第一篇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吴、蜀)第二篇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第三篇清谈误国(附“格义)第四篇西晋末年的天师道活动第五篇徙戎问题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第七篇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第八篇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第九篇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第十篇孙恩、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章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
- 韦然本是北秦定南候世子,因为权利纷争,孤儿寡母流落南朝。看韦然如何在南齐从微末中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看韦然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带领南齐军队横扫六合一段波澜壮阔的南北朝历史,由此而生 作者:病态的老年人所写的《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病态的老年人连载中
- 最新章:南朝风云诡事多 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之变之逼宫
- 细说明朝
- 《细说明朝 在黎氏讲史系列中,此书的受欢迎度似乎不及《细说清朝。但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故而在此书中,就明代制度,一气细说了十四个题目,深入浅出,最见识力,也颇有助于对黄仁宇所谓明清是第三帝国的把握。若说本书的不足,一是万历以后草草收场,让人有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 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又一次带你飞的感觉,不管如何,最后都期待着自己能够走的更远,当然三国时代的中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大环境危机,如何冲出危机,迎接挑战,最后迎来盛世皇朝呢?这一段历史让多少文人操碎了心,因为那里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有文化的鼎盛…编辑推荐: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