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是宣武帝的头号亲信,后者是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物。扳倒了这两个,就可以取而代之。
赵脩原来是宣武帝做太子时的侍从,“不闲书疏”’(《魏书·恩律传·赵格》),大概是个文盲或者半文盲,然而深受宣武帝信任。宣武帝即位后,让他做到从三品的散骑常侍。他在家中宴会,皇帝会带着许多王公贵族官僚去参加。他仗着皇帝宠信,横行不法。父亲落葬时,他毫无悲痛的神情,宾客在路上掳掠奸淫民间妇女,甚至把人家的衣服剥光,观看戏乐。小人得志,总是会忘其所以,他连王公也敢欺凌,积怨日深,一旦爆发起来,就无法招架了。高肇利用众怒,把赵脩的过恶揭发出来。一向依附他的官僚怕遭连累,也争先恐后告发他的罪恶。景明四年(503年),宣武帝不得不把他交给尚书元绍审问,结果下诏打一百鞭,徙敦煌当兵。这一百鞭,由五个力气大的汉子轮流动手,实际打了三百鞭。这个家伙身体十分粗壮,吃了这顿打,还没有死,不过到底走不得路了。接着,把他缚在马鞍子上,加上一鞭,赶马飞跑。浑身是伤的赵脩经过八十里路的颠簸,终于死了。事后,宣武帝还怪元绍为什么不重新奏报一次,意思想免他一死。元绍说:“臣若不借此机会把他除掉,恐怕陛下要受万世之谤。”赵脩在朝廷中积怨之深,由此可见。
赵脩死时,已近年底。过了几个月,正始元年(5以年)四月,高肇的毒手又伸向北海王元详。他诬告元详与茹皓、刘胄、常季贤、陈扫静四人“谋为逆乱”(想谋杀皇帝)。茹皓等四人都是宣武帝的侍从人员。茹皓善于布置园林,设计楼观;刘胄本由元详推荐,做到将军直周;常季贤长于训练马匹;陈扫静能为宣武帝梳头发。谋杀大人物,特别是皇帝,利用他的侍从来动手、是最有效的办法,何况四人中还有是由元详推荐的,所以高肇一告,不由宣武帝不信。他立即命中尉(管治安的官)崔亮弹奏元详贪淫奢纵,和茹皓等仗势贪横等罪,表面上不提“谋为逆乱”字样,用意想必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震动。
这四个人在当天被抓,第二天即处死。茹皓的妻子是高肇的堂妹。这天,行邢的官员押茹皓到他家里,令他服毒而死。茹皓的妻子见丈夫到家,披头散发,便哭将出来,眼睁睁地看他死掉。他们不可能知道下毒手的就是高肇。茹皓这种人自然该死,而高肇的狠毒,实在比茹皓之流厉害不知多少倍。
北海王府当天被一百名虎贲(禁卫兵)围住,元详看了差官拿来的中尉弹文,心里有数,就说:“如果只有这点内容,毋须着急,倒是只怕另有大罪名横加于我!”果然,接着就有一辆车子把他押往华林园,看守起来。宣武帝召集高阳王元雍(元详之兄)等几个宗室商议处理办法。五月初,宣布将其免为庶人,送太府寺圈禁。不久,几个家奴想把他劫走,因密谋泄露,他哭了几声便死去。这自然是被杀害了。
北海王死后,高肇劝宣武帝加强防范宗室各王。宣武帝听他的话,派宿卫军官带兵驻守各王府第,从此亲王的处境几乎与囚犯相同。彭城王勰劝谏无效,他心中苦闷,只能闭门不出,与人不相往来。
高肇的气焰越来越高,他官居尚书令,娶宣武帝的姑母高平公主做妻子;侄女进宫做了贵人,于皇后死后,进而立为皇后。于皇后死得很突然,当时人都说是被高夫人害死的。
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宣武帝叔,彭城王勰等之弟)在信都称帝改元。这件事很复杂,有元愉本人的因素,如嫌自己的官职地位不及两个兄弟(清河王元怿、广平王元怀);有宣武帝和他的矛盾,如他因不爱妃子于氏(宣武帝于后之妹),被宣武帝打了五十杖,爱妾李氏也被于后打了一顿;但也有被高肇谗毁的因素。这次叛乱很容易平定,朝廷的军队很快就到达冀州。九月,元愉抵敌不住,逃遁被擒。宣武帝不想杀他,命把他押解到洛阳,但半路上被高肇派人把他杀了。
在元愉败死之前,彭城王勰,也受到牵连而遭杀害。长乐太守播僧固是彭城王推荐的人。长乐与冀州的治所都在信都,叛乱爆发后,潘僧固无法脱身,被卷了进去。高肇本来最忌彭城,多次向皇帝进谗,皇帝都不相信。这次他说起来就仿佛有根有据了,说彭城王不仅北通元愉,还联络南边的少数民族。彭城王部下的魏偃、高祖珍被他收买,忘恩负义,出头做证人。宣武帝开头还不相信,见有证人,才信以为真,于是设下酒席,召高阳王雍、彭城王勰、清河王怿、广平王怀弟兄四人,以及老长辈的广阳王嘉和高肇赴宴。酒阑席散之后,他令各王分别择地休息,然后遣一名差官带了武士送上毒酒,逼彭城王自杀。彭城王不肯喝,说“至尊圣明,不会无故杀我,定是有人诬告”。他再三要求和告发人一辩曲直。差官不肯,令武士用刀环击他。彭城王无奈,大呼:“冤哉皇天!忠而见杀!”在刀环的重击下,他只能把毒酒喝下。差官怕他不死,还命武士加上一刀。天明以后,只说酒醉去世,派人用一床锦被裹了尸体,送回府第。宜武帝还假装哀痛,企图掩人耳目。然而天下人谁不知道“高令公枉杀贤王”!
高肇直做到车骑大将军、司徒,名列“三公”(魏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之中。他爬到顶了,但摔下来也快了。
延昌三年(514年)十月,他以司徒出任大将军、平蜀大都督,领兵攻取益州。四年正月,宣武帝病故,年三十三岁。太子元诩即位,年才六岁。领军将军于忠与侍中崔光等商议,请高阳王雍、任城王澄出来主持政事。
高肇接到幼君具名告哀并召他回京的文书,知道不好,但是无计可施,只得回京进宫。高阳王雍和于忠早已布置好,埋伏了十多个武士,等高肇哭拜先帝完事,就把他杀了。
高肇专权,从宣武帝亲政算起,首尾十四年,北魏的政治风气败坏已极。以后更是问题成堆,再也不可能恢复太和时期的盛世了。
四一 梁初与魏争夺淮南的战斗
在东晋、刘宋之际,也就是北魏初年,南北对抗,黄河沿岸的金墉、虎牢、滑台、碻磝四镇是必争之地。几十年后,特别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四镇都变成了北魏的内地,这时南北对抗,重点在淮河一线。从西往东,义阳(今河南信阳)、寿阳(今安徽寿县)、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淮阴(今属江苏)是淮南四处重镇。南朝保有这几个重镇,淮南、江南可以高枕无忧。北朝争夺到手,就可以进而威胁长江沿岸,使建康的朝廷难以安稳。
北魏迁洛之后,就在太和十九年(495年)攻南齐的义阳、寿阳、赭阳、南郑等地,都没有得手。二十一年,再次攻齐,围南阳、新野,二十二年攻占两城,然而义阳仍旧没有得手。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齐豫州刺史裴叔业怕遭昏君东昏侯杀害,向北朝上表投降。这对北魏无异于一个“天落馒头”,即使彭城王勰和王肃领十万大军前往,但嫌大部队步兵多,走不快,又再派奚康生领一千羽林骑兵赶往寿阳。南齐也立即派崔慧景、萧懿、陈伯之等军前去争夺。这时,魏军势大,崔慧景却志在推翻东昏侯,他便转过头去攻建康,结果,北魏不仅牢固地占有了寿阳,还打败陈伯之等,进而攻占了合肥。
景明四年(梁天监二年,503年),魏元英等攻梁义阳。梁司州刺史蔡道恭以不满五千之众,从十月到次年(梁天监三年、魏正始元年)五月,杀伤了大量魏军。他病重将死时,把守城重责交给堂弟灵恩。灵恩守到八月上旬,因援军马仙琕部兵败,城中势穷力竭,才开城投降。义阳以南有著名的义阳三关:平靖关、黄岘关、武阳关,在今河南、湖北两省界上。三关守将见义阳已失,也都弃关逃走。梁朝只能在关南的南义阳设置司州,把防线移到今湖北省的境内了。
这时梁朝初建,梁武帝力争改变这不利的态势。北魏也企图扩大有利的局面。景明三年〔梁天监元年,502年),魏扬州刺史任城王澄本打算用十万兵在一百天内玫占钟离,后因无法征集所需粮食,只得作罢。但在以后两年中,魏军几乎不间断地攻略钟离及其附近各城:梁将姜庆真也于天监二年二月一度袭占寿阳外郭,其时魏任城王澄率军在外,太妃孟氏亲自登城指挥作战,一度出现很紧张的局势。
天监四年(魏正始二年,505年),梁武帝决心大举攻魏,使兄弟临川王萧宏任统帅,出屯洛口(今安徽淮南市东,为洛涧入淮处)。这次梁武帝是用了全力的,军容之盛,北朝人士认为是一百多年以来不曾有过的。
有篇与这次战争有关的文章,即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写得十分优美,至今为人传诵。陈伯之是个反复无常的武将,南齐末任江州刺史,降萧衍;梁天监元年起兵反梁,兵败投魏,以后屡次从魏军攻梁。丘迟字希范,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当时在临川王宏手下做记室、咨议参军。他奉临川王命,写这封信招陈伯之反正。信写得文情并茂(不过陈伯之是个文盲,不但要让人读,且非解释不会懂),江南故土的风物何等美妙,陈伯之在梁的亲属如何受到优待,投降北朝如何不值得,很能动人:陈伯之被这封信打动,率众八千人投降(以后梁朝自然不让他再带兵了)。
小说推荐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作者:陈寅恪_TXT下载简介第一篇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吴、蜀)第二篇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第三篇清谈误国(附“格义)第四篇西晋末年的天师道活动第五篇徙戎问题第六篇五胡种族问题第七篇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第八篇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第九篇东晋与江南士族之结合第十篇孙恩、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章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照水红蕖细细香
- 《照水红蕖细细香》作者:香江伊人(完结)_TXT下载爱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爱那平淡中的妩媚妖娆,我爱那聚散离合中的肝肠寸断,我爱那与子偕老的美丽神奇,我更期盼,能在这遥远的古代,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作者:所写的《照水红蕖细细香》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
- 韦然本是北秦定南候世子,因为权利纷争,孤儿寡母流落南朝。看韦然如何在南齐从微末中一步步走向权利巅峰看韦然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带领南齐军队横扫六合一段波澜壮阔的南北朝历史,由此而生 作者:病态的老年人所写的《从北朝世子到南朝国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病态的老年人连载中
- 最新章:南朝风云诡事多 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之变之逼宫
- 细说明朝
- 《细说明朝 在黎氏讲史系列中,此书的受欢迎度似乎不及《细说清朝。但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故而在此书中,就明代制度,一气细说了十四个题目,深入浅出,最见识力,也颇有助于对黄仁宇所谓明清是第三帝国的把握。若说本书的不足,一是万历以后草草收场,让人有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细说宋朝
- 本书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细说清朝
- 本书是“黎东方讲史丛书”之一,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yapian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9章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 南北朝时代的历史,又一次带你飞的感觉,不管如何,最后都期待着自己能够走的更远,当然三国时代的中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大环境危机,如何冲出危机,迎接挑战,最后迎来盛世皇朝呢?这一段历史让多少文人操碎了心,因为那里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有文化的鼎盛…编辑推荐: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