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叔,孝先,用晦,复古,坦夫,你们心去写,勿要避讳,撰史就是给后人借鉴的,若是避讳,就失去了撰史的价值。.”宋九柔声说道。
王曙、王曾、张知白、李迪与吕夷简五人陆续来到军中。
然而赵恒没有授其官职,正好朝廷意欲恢复燕云教育,从京城运来许多书籍誊抄本,当然,幽州也有许多书籍也是朝廷所没有的,两者互补。
在宋九提议下,由五人带着幽州的一些汉人文士撰写历朝兴衰录。
不写上古,而是自秦朝开始写,包括两汉,三国,东西晋,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北周与东齐,以及隋唐,五代十国。
所择写的就是一兴一衰,如秦二世胡亥与汉高祖刘邦,然后写整个西汉如何休生养息,给了汉光武用兵的财富,汉光武又如何盲目的用兵,汉宣帝执政再度兴盛汉朝时又留下那些弊端。
以议为主,记史为辅,就是找出每一朝代强大的原因所在,衰败的原因所在。
甚至要求他们如实记录赵匡胤如何取代柴荣成功的,那就是兵权在握,实际这也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正原因,不是防范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而是防范另一个赵匡胤崛起。
修史主要就是这五个文官,配合整理乃是幽州原来的辽国文臣与文人,这些人也是燕云的精英,让他们参与,能迅速将他们拉拢到宋朝集团中,至少能在**上替宋朝鼓吹,那么一两年后燕云必然归心了。
然后宋九、寇准与王钦若、毕士安等人时常抽空看稿子,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忠实地记录到每一卷的卷后,做为卷后语。
这本书史实参考姓比较差,但它的用意却十分清晰,就是给每一个皇帝看的,给每一个上层士大夫看的,以史为鉴,参考它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带到治理国家中。
就连赵恒也时常参与进议论。
而且在宋九带领下,许多意见十分中肯,例如赵匡胤更替后周,那是五代,不倚靠能打的武将是不行的。一个名将当抵十万大军。
到了宋朝大一统,宋朝在百姓心中威望高,成为天下的正朔,即便武将威信高,也无法象五代十国那样,轻易取代更替国家了。
这个结论结果便会使武将地位能稍稍抬高。
不过五人前来北方,主要任务不是修史,而是将做为文官,治理北方各地,他们将会分别担任幽州五个州府的首任文官,再让一些武将留下做为兵马部署,一文一武,几年后,幽州道各处就可以安定了,至少大部分地区能正式归朝廷治理。
因此又将他们带到军中,继续在修史。
对军旅陌生,是无法呆在东北的,特别是开始数年的东北。
几人心中受宠若惊,这就是载培啊。
自己的前途可能象太阳一个光明……
别以为呆在军中,以后就会有作为了,司马光也在府州呆过一段时间,庞籍同样亲自教导他,然而庞籍无论怎么保守,会不会做出将好不容易拿下来的重要砦堡重新无偿还给西夏人的事?况且庞籍号称小吕夷简,也是坚定的改革派,不过是微调式的改革派,不能算是保守派,这才得罪了大家伙,不久下台。
然后国家让文彦博、韩琦与欧阳修等人搞得乌烟瘴气,逼迫宋神宗与王安石不得不大步改革。
这个修史过程实际也是培养他们价值观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培养。
一部修史史,就是替宋朝培养五个名相史。不过这几人还不敢想得那么远。
几个人大着胆子开始撰写柴荣的后周历史得失。
宋九微微一笑。
张齐贤、向敏中、毕士安、王旦与王钦若等人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但能勉强担任宰相吧。
然后几个放大版的吕夷简、李迪、张知白、王曾与王曙,那么国家在这四十年间就不会出现重大失误。
四十年,足以将宋朝带入梦幻王朝。
曹利用回来了。
他有意地带着磨棱两可的两种意见,虽然语气变得强硬起来,却又给辽国君臣造成了迷惑。
于是辽国提出自己意见,两国议好,辽国默认宋朝占领关内,包括迁州地区,包括云中地区。两国疆域西达居延海,阴山,东达燕山与迁州关口,往北是辽国的地盘,往南就是宋朝的地盘。
两国永不侵犯,勒石为碑,立于边界,两国通商,互设互市,互补有无。
两国以兄弟相称,耶律降庆遵赵恒为长兄。
辽国愿每年市五万匹马给宋朝,同时扩大羊毛商路,不过宋朝不得挑唆阻卜鞑靼与东北女真渤海反抗辽国,同时孙全照与石普撤军。
这个条给给了宋朝面子底子,也给了辽国自己台阶下。
若是两个月前,他们就提出了,说不定马上就让宋朝几个重臣产生**。
然而这时提出来,终是晚了。冯拯嘴张了张,再想一想各军行军路线,终究没有说话。
曹利用再度去了辽营。
这次他的态度又变得更加强硬,其他几个条件宋朝都会同意,然而对疆域仍不赞同,朝廷必须得到曹魏时的昌黎郡、玄菟郡与辽东郡。
辽国再次答复,若那样,高丽若同意将他们原来的乐浪郡与带方郡交给宋朝,辽国就将三个曹魏故郡还给宋朝。这是不可能的,此时高丽首都乃在开京(后来的开城),平壤地位仍然不减,乃是高丽的西京地区,若是两个故郡还给宋朝,高丽就失去了西京,甚至宋朝疆域临近开京城下。尽管开京曾经被辽军攻破过,但它终是高丽的都城。
当然辽国也不可能答应,辽国开发最早的关外地区便是辽河下域地区与渤海湾沿海一带,将这里再交给宋朝,失去了这里的农业基地,辽国那真重新变成了游牧国家。
对于开始享福的辽国贵族来说,那无疑将是一场恶梦到来。
然而这个说法仅是拖一拖时间。
闻听宋军出动,辽国辽东也开始集结兵力。
不管是不是一群散兵游勇吧,但兵力数量几乎达到了近五万。
然后大军西上,在辽河与石普大战,被石普击败,不过石普手中乃是一群步兵,无法扩大战果,击毙了七千多名辽军后,两军于辽河东西两岸僵持着。
这导致耶律隆庆终于将视线关注于这支军队。
一边与宋朝谈判,一边暗派一万多骑兵潜行,奔赴辽河。
都有各自的小算盘,但谁打得好,马上就看到分晓。
……
“快,扎营休息,荆嗣,你带五千兵士立即牵马牧食,再割一些牧草准备带上。”
曹玮下着一道道命令。
这是一次充满着想像力的战斗。
按照原先的计划,宋九打算让曹玮率领咸平军从燕山中部出发,兵临辽国泽州。
不过随着战局的改变,李继隆与曹玮又从斥候手中得到大量地图,于是提出重新修改这个计划。
那就是从更西正在修建的古北口出发,绕一个圈子,然后从柳川兵向辽国中京。缺点那就是宋九所担心的脱节,离中路大军太过遥远。优点就是虽兜了一些弯路,实际许多道路变得平坦,沿途有许多草甸子,河谷牧场,可以轻装前进,山路又比较少,那么反而以更快速度达到中京城下。
而且离得远,这里人烟也变得空旷,可以当作奇兵。
宋朝与辽国互派使者,玩着心眼的时候,曹玮出兵古北口,这可是一次真正的轻装前进,就象辽国那样。
从缴获的辽国战马中选出一万五千匹战马做驮马,驮着简单的行李,以及简易攻城器械,甚至粮食都是腌制的咸肉,加上又天热了,而且天热了,行李也相应变得简单起来,况且过了古北口,蚊虫又不象南方那么多,这给轻装行军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仅是两天,宋军就趟过了潮里河与滦河上游地区,来到柳河的中上游,再次趟过柳河,于此扎营休息。
“曹将军,这里与河北果然不同啊。”
魏能说道。
“那是。”曹玮道,到了这里,虽是热天,不过天气变得高爽起来,但与西北又不同,哪里气候十分干燥,不及这里凉爽宜人。
休息一夜后,两万多咸平军扭转方向,径直向东而非是向北,冲向马盂山北麓,再往东渡过三肤河就是辽国中京城了。
这时辽国才派斥候前去六州河告急。
从柳河到辽国中京不足四百里路,若拉成直线仅有两百余里。而且沿途很少有高大的山区,对于一支轻装骑兵来说,不过一天半的行程。
如果不是兵力还有点多,甚至一天就可以赶到中京。
就在辽国中京接到消息,耶律隆庆接到消息时,宋军已抵达到三肤河。
耶律隆庆疯掉了,辽国中京留守大臣疯掉了。
他们匆匆忙忙下令中京急备,没有办法分兵援救了,来不及了,来得及也不行,只要分兵,相信河对岸无数宋军就会渡过六州河,向他们发起猛烈的进攻,那个后果更糟糕。
第二天中午,就在辽国上下乱成一团时,曹玮兵临中京城下。
没有扎营,马上就发起进攻。
时间就是生命,这时候辽国中京兵力抽之一空,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一旦拖晚了,辽国派出大军来援,不怕他们来援,而是害怕他们保下中京城后,再度逃向上京,逃向茫茫无际的西北,那是宋朝最不想看到的。
毕竟辽国如今在北方威望很高,一旦让他们拢起诸族,辽国上京与中京地区并没有多少险要可守,那么北方战事不断。要命的又没有大的河流可以将供给运到上京,大规模的供给会很困难,在哪里大会战将是一场恶梦。
灭国在即,中京军民顽强拼搏,一度让宋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不过中京城毕竟不是辽国的原先幽州城,虽然它仿照宋朝汴京而建,可是城墙远不及幽州城墙高大。曰落时分,宋军源源不断地攻上城头。
中京留守的辽国大臣耶律盆古与翰林学士杨佶率群臣出降。
消息传到前线,耶律隆庆真的疯掉了,不顾后果,下令三军撤兵。
曹玮让雷有终率领一支兵马驻守中京城,自己率领近两万咸平军,向南杀出。
第三天,两军在小凌河川碰上,开始会战。
这支辽军士气基本垮掉了,尽管他们丢下了一支后军,将宋军主力部队拖住,自己没有被宋军主力部队缠上,然而连王都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士气?
曹玮甚至从容地演练着在西北**练的那些狼群战术。
就是派一些最精锐的兵士骑着最好的战马,当成斥候,不停地搔扰,反正这里离中京还很远,当辽军乱掉的时候,大军杀上。
然后再撤返,再搔扰,再杀上。
辽军苦不堪言,被宋军拖得寸步难行。
终于让宋军主力部队在大凌河边追上。
随着火炮声,宋军背嵬军先行冲入辽军大营,然后骑兵再行冲上。随着茫茫无际的步兵随后杀出。曹玮也将咸平军一分为三,从北边杀向了辽军。
只战了不足两个时辰,辽军大溃,有许多兵士被杀得晕头转向,居然向大凌河里跳。
曰落时分,辽军全军覆没,耶律隆庆被生擒活捉,战后赵恒封他为逆命候,还是给他面子的,否则有的宋朝大臣提议封他为篡国候,凭什么篡哥哥的皇位,不遵从大哥的诏命?
两军于大凌河边休息一天,继续分兵,孙全照在辽河河畔被两支辽军缠住,危在旦夕,必须要派兵前去援救。事实援兵刚到,听闻辽国新皇帝再次被捉住,大军于大凌河前全军覆没,两支辽军相继投降。还没有打,就降了,再打也没有了意义。
然而行军最快的咸平军由曹玮率领,继续杀向兵力空虚的上京。
七月,上京被拿下。
宋军仍没有停下来,如北方栲栲泺(呼伦湖)边静边城,如胪朐河畔董城的乌古敌烈军司,如乌鲁古河上游的西北招讨司,还有辽东各地,依然有辽军驻扎。
不过那些军队数量并不多,即便多者也无心应战。只要小心一点,即不会有大败发生。因此从七月初六得到上京城,辽国意味着被灭国了。
PS:这本书快结束了,很失败的一本书,看来种田流与发明流终非我之所长。而前期成绩太差,导致心情恶劣,所以多次想早点结束,于是越来越差。不然真若写来,这本书篇幅会很长的。
下本书不写种田流经营流与发明流了,只写一个YY故事,有些考据派,有点神话色彩的穿越。
主角是柴荣的儿子柴守训,穿时正是柴荣将要兵发沧州,赵匡义迎娶符家三小姐,赵匡胤当点捡的时候,可能还会突出两个宗教人士,陈抟与赞宁。
再次感谢大家,这本书扑到这程度上,还有一些老读者在跟读着,这让我越加惭愧……(未完待续。)
〖三七中文 .〗百度搜索“37z”访问
小说推荐
- 富贵风流第一香
- 「天姿国色艳无双,富贵风流第一香」徐轩本是一山村出来的大学生,从来不奢求富贵荣华,娇妻如花,不知身具非凡的能力而不名於世,平淡度日。可是世事无常,当他被一个女鬼盯上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富贵荣华滚滚至,绝色无双叠叠来。关键字:富贵风流第一香,全集,删节,精校版,天姿国色,无双,富贵,风 作者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4章
- 一世富贵
- 穿越到北宋仁宗年间,金榜题名,却因为得罪太后,被打发到岭南为官 从边疆小官做起,步步升迁,徐平终于熬到出头天,在宋代书写自己的传奇 从五代乱世走来的北宋,世家大族一扫而空,社会上还没有士绅,宗族社会尚未成形,阶层变动之剧烈和平社会前所未有 大宋的治下不再有贱民,这是一个不问出身的时代,奴仆的儿子可以
- 穿越架空安化军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3章 岁月如歌(大结局)
- 古代贵圈/贵圈
- 《古代贵圈/贵圈》txt下载(全本)作者:赵熙之(晋江金牌推荐VIP,天作之合)所谓贵圈,个个清高博识,风流倜傥有才情,是文化人的圈子。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在常台笙眼里只是一锅坏粥。常台笙身为金牌女书商,自然免不了要与这些文人雅士打交道。没有常台笙拿不到的稿,也没有常台笙搞不定的学者墨客。但故事嘛,当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名门之一品贵女
- 一朝穿越成了望族叶家千金叶容华 却父亡母改嫁,沦为失怙孤女 上无兄弟帮扶,下只有狠毒庶妹 祖母面上慈爱,却冷血无情,为了家族名声利益转身就能舍弃了她 伯父凉薄,为了仕途利用她 伯母面慈心苦,恨不得吸干了她血 堂姐骄横跋扈,只盼她早日归西 庶妹屡次陷害,只为谋她未婚夫婿,代她享受无边富贵 最可气是那改
- 穿越架空西迟湄完本
- 最新章:第九章 终成好字
- 一品夫人之农家贵妻
- 穿越成了童养媳?婆婆病倒,小夫君阴阳怪气不事生产,没事,穿越女理应自食其力 发豆芽,赚桶金,哪种赚钱,用哪种!混了个风生水起,当然好好调教小夫君 屡屡落第?没事,有她这个应试教育精英在!叛逆期?正好!打造一等好男人,好夫君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作者:文苑舒兰所写的《一品夫人之农家贵妻》无弹窗免费
- 穿越架空文苑舒兰完本
- 最新章:最终章(下)
- 一品贵妻之田园有喜
- 破鞋烂裳,危墙断梁。天上瓦漏,下面地洼。残锅破碗,歪桌凳斜。吃完上餐,下餐待望 冷怀瑾感叹!重生被打回原型了。靠!一日三餐饭,难道还能饿死女汉子 一挽袖,一振臂,将那算盘打得哗哗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作者:夏太后所写的《一品贵妻之田园有喜》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夏太后完本
- 最新章:第646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3)
- 一品贵妻
- 传言周贞不守妇道,年芳十八仍旧待嫁,谁料宫宴上惊鸿一舞,震惊四座,就此觅得郎君一枚 怎奈夫君前任来袭,那小蹄子竟光明正大入住她府!偏偏她夫君还终日与那小蹄子形影不离 哼,当真以为她好欺负?且看她如何经商敛财斗小三 作者:以夏所写的《一品贵妻》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以夏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六十六章:摄政王的追妻路
- 重生田园秀色:一品贵妻
- 都市精英白富美一朝惨死,穿越成八岁小农女,家贫,父亲吃喝嫖赌不靠谱,娘包子,外加极品亲戚一箩筐,擦,总不能等死吧.凌薇一撸袖子,姐好歹曾经是叱咤商场的女王,看姐怎么收拾你们 养殖种田一手抓,服装美容一条龙,发家致富奔小康,喂,拦在姐致富路上的那个帅哥,你滚开 不滚,小心拿你欠债肉偿 作者:四月迦南所
- 都市言情四月迦南完本
- 最新章:第734今生定不负你
- 一品贵妃
- 贵妃的名声不好,关于她的传言一:贵妃是个再醮的寡妇。传言二:贵妃是个还俗的尼姑 传言三:贵妃是个成精的狐狸。正经良家女子不能有她这么貌美,这么专宠,这么…让人一言难尽 顾贵妃:传言是传言,关我什么事?这贵妃谁爱当谁当,有本事就来抢 作者:越人歌所写的《一品贵妃》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
- 都市言情越人歌连载中
- 最新章:第521章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