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后撞上穿越女/桓皇后本纪

第113章


铲除掉李陵容,岂不是让二郎顺理成章地落入新王妃手中,到时候哪里还有他们夫妇的立足之地。
    消息如何传到司马昱耳中,司马昱听闻后如何暴怒且不细说。事后,外人只知道,会稽王府的一名副管事莫名失踪了,盛宠不衰二十余年的徐侧妃被送到会稽的庄子养老,有生之年估摸着是不会再接回来了。
    那位副管事乡下的家人,听说也不知所踪,有人传言,那副管事是卷了王府的钱财带着家里人跑了。内情如何,也只有内情|人知晓。
    司马道福得到徐氏被送走的消息,都已经是好几日以后了。自从被会稽王勒令不许再登门以后,她在桓府的境遇就很不如意。
    进门多年无后,不得丈夫喜爱,连娘家也将她划为弃子,如此,要让那些趋炎附势的下人们对她恭敬尽心,委实不太可能。桓温之前虽说对司马道福有几分看重,不过是冲着司马昱的情面,另外,也是觉得她还算有几分见识,如今早因为她之前所做的那些糊涂事,耗尽了那仅有的几分赏识。
    而帮着桓温管理后院的李氏和陈氏,虽然不至于落井下石,却也并未施以援手。
    这么大的事情,司马道福居然还是从近一年来一直在庄子上带着桓府嫡长孙养身体的黄氏口中得知的。
    没好气地赶走了幸灾乐祸的黄氏,司马道福立刻赶往了会稽王府,要找司马昱问个清楚,却被看门人无情地挡在了门外。
    看着路人脸上的讥笑,以及自己寒酸的车驾,再回想她才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无限风光。直到此时,她才彻底明白,自己究竟失去了什么。
    失魂落魄地回到桓府,闭门静思了许久,懊悔已经全部沉淀,心中澎湃着的,只有对桓姚刻骨铭心的恨。
    若没有桓姚,她不会走到如今这个地步。
    来到许久未曾登门的东苑,找到在桓温的强令下持斋修道的南康公主,“大姐姐,你还要在这里消沉多久?若再没有行动,便等着桓姚来让你万劫不复吧。看看我阿母和我,你觉得,断了她右手,折磨她姨娘那么多年的你,会有什么好下场?”
    南康公主扔下手中的《道得经》,对一直在这里企图说服她一起出去跟桓姚作对的司马道福很不耐烦:“你以为,时至今日我还能派人成功刺杀那贱丫头?”
    司马道福心中当然清楚,眼下凭她们两人的力量,已经无法撼动身处会稽王府的桓姚,“刺杀她,确实不可能了。但我们却能砍掉她的左膀右臂。看着李姨娘如今这样深得父亲宠信,在府上作威作福,你心里好受么?”
    李氏对桓姚来说有多重要,是有目共睹的。她就是要让桓姚痛苦,这天下的好事,不该桓姚一个人占尽了。
    她知道,南康公主手头肯定还是有留存势力的,此时要算计身在会稽王府的桓姚不易,除掉李氏却并非不可能。
    南康公主原是对此不屑一顾的,却终究被司马道福的一通歪理给说服了。
    李氏一死,桓姚就要守孝,不能和司马昱同房,此时她们再送上美人趁虚而入,岂不是轻而易举就瓦解了桓姚的强大后盾。
    “此事得好生筹谋。我手头就这么点东西,可不是陪你耗着玩的!”南康公主严肃警告道,以往,她手头的势力就是在司马道福的馊主意中逐渐消磨殆尽的。
    “你放心就是。”最后一局,自然是要多花些时间精心安排的。
    离桓歆颠覆晋朝的时刻越来越近了。若这次再不成功,就算她再不甘心,也必须得准备退路了。
    作者有话要说:12号开始的地震式严打,大家现在应该都知道了吧,悲伤的故事t-t从上周星期六晚上一直断断续续地改文改到星期天下午,好不容易心情稍微安定下来,星期一又被工作上的事情累成了死狗,于是现在才更新。
    另外,以前就说过了,若大环境不允许,会加番外。如今就到那个时候了。血缘党们,只能请你们无视最后一章的番外了~~o(>_<)o ~~
 第103章 道士
    得知自己已经不能再让妇人有身孕时,司马昱羞怒交加。对于早已得知这个消息的徐氏,视若骨鲠在喉。
    自从王简姬的恶行被揭发开始,他对徐氏的失望便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只觉得以往完全是看错了她。这个心思诡诈的妇人,竟然妄想拿着此事做把柄,派人来威胁他。
    看来真是他平日里对这些妾室姬人太仁慈,才让有些人忘了自己的身份。
    于是,他果断地把徐氏送到会稽,并派人看管幽禁起来。
    绝育,确实是让一个男子抬不起头的污点。就算是捕风捉影,也不能有一丁点传出外界去。
    想着这些年来姬妾们的生育状况,他心里越来越不确定。传来可信的医者,终于,在他的威逼下,对方支支吾吾地证实了徐氏那边传来的消息。
    这一次,他没有再顾虑任何的仁善道德,毫不犹豫地对医者封了口。然后派跟随了自己多年的福山乔装了出去,在建康城中打探治疗男子不育之症的名医。府中,也将此事严密地封锁了起来。
    这个消息,他尤其不愿让桓姚知晓。在心爱的女子面前,自己的任何一点小缺陷,似乎都变得不可容忍起来。更何况,还是如此关乎男子尊严的事情。
    事发以后,桓姚并没产生任何怀疑,完全相信了他的解释,这无疑让他深深地松了口气。
    就算是以往对子嗣问题最焦虑的十几年中,他也从没有这般殷切地期盼过一个孩子的降生——一个流着他和桓姚共同血脉的孩子。若是儿,他会教他文治武功,让他成为国之栋梁,甚至为他夺下江山,若是女,那也一定是天下最美丽的小娘子,他将来定会给她找个世间最完美的小郎君做夫婿。
    可这一切,都因自己这难以启齿的隐疾化为了泡影。
    甚至,桓姚或许比他更期待有一个孩子。毕竟,她还那么年轻,在他去后,她必须得有一个至亲的血脉做依靠。
    怀着满心焦虑,他踏上了寻医问药之旅。
    他一天不落地吃着各种偏方土方,就连行房,也遵循着医嘱,克制自己不像以前那样频繁贪欢。可是两三个月过去,桓姚那里,依然没有动静。
    桓姚嫁进府中已经一年多了,没有一子半女,必然承受着各方的压力。宫中的皇后,太后频频过问,多番想插手送姬妾,连岳家的桓温,也常常让人来给桓姚诊脉,送一些助孕的药材。
    看着送走各种来客,目泛轻愁的桓姚,他愧疚极了。这一切,都是他的过错,却要让她来承受所有谴责。
    他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她一个孩子,于是更加求子心切起来。
    他在寻医的过程中一日日失望,心急如焚时,却意外地碰到了一位高人。
    那一日,他乔装了从医馆诊脉出来,在门外碰见一个中年道士,此道士口中唱着一首短诗,细一听,竟隐隐映射着他心中所求之事。
    他忍不住叫住了道士,先试探了一番,发觉那道士确实极有本事,识破了他的身份不说,还将他的前尘往事都算得一清二楚,包括许多不为人知的幼年小事。
    “先生若能让我心想事成,我必有重谢!财物、官位、名望,任尔予求。”司马昱当下便对道士做了许诺。
    道士沉吟片刻,道:“大王与王妃命中无后,须与天争。”
    司马昱听闻此言,初始是颇有些受打击的,但细细一品味这个“争”字,又再次被激起了斗志。
    那道士简单说了些为司马昱治疗隐疾的方案和医理,让司马昱觉得甚是高深却又很有道理,心中对这道士更多了几分信服。再三诚挚邀请,这才让道士答应到王府去接受供奉。
    桓姚听司马昱回来说起请了一位许姓道长回府一事,还颇有些惊讶。“你何时信起这些来了?难道也想学人修长生不成?”此时,士族当中修道炼丹的还真不少。
    司马昱笑着道:“我若不修一修这长生道,如何能与我的海棠儿共白头?”这话倒并非完全哄骗桓姚,他确实隐隐有了这么些念头。
    桓姚适时地示以感动,然后又忧虑道:“你的心是好的,我只怕,你将来修道修得入迷了,抛妻弃子,到时可叫我怎么办才好?”
    “海棠儿放心,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忘记初衷的。”
    桓姚在妆台前,让侍人给她梳妆,司马昱坐在一旁看书,读到兴味处,不时念几句跟桓姚分享交流,待收拾好了,两人便一道去参加正殿的接风宴。
    这是专门给许道士举办的接风宴,司马昱亲自提出的,宴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他外院的人在料理,桓姚这边,也只是事先派人通禀了一声。
    许道士的身份,说白了其实不过是个门人食客,司马昱能专门给他举办接风宴,还让王妃一起做东道主,足见其重视。
    司马昱自以为瞒得很好,通晓医术的桓姚却早就从他身上的药味儿闻出了端倪,却并不戳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