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妻的美好生活

第17章


  董母想要元秀生的儿女,董严氏却偏不告诉她。虽然她能让元秀生不出孩子,也能让她生的孩子长不大,但只要一想到董扬会碰元秀,她就又恨又妒。
  自此她恨上了两个人,一个是董母,都是她逼得自己让出董扬;一个是元秀,被放逐了,偏生还要挣扎着活下来,才会让她又出银子又出人。
  “严嬷嬷,小心扶姐姐下车。”
  董严氏咬牙切齿的声音,从元秀背后传来,她仿若没有听见似的,扶着严嬷嬷的手下了马车,碧儿立即向她这边跑过来,画眉和鹦鹉没有动。
  “严嬷嬷,叫画眉,鹦鹉过来,回府。”董严氏心疼刚刚交出去的五千两银子,一刻也不愿意在这里待下去。
  董家的马车辄辄的离开了,元秀才进了院子。
  “爹,娘,女儿有话要同您们说。”叫余氏将锐哥儿抱出去,元秀又命碧儿去叫元柳和元强过来。
  “秀儿,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元父元母感觉好像是离别的时候到了,两人强忍着心头的悲痛,强颜欢笑道。
  “董家老太太来了,她来无非是要利用爹娘,为董扬的前途铺好道路,为董家谋取更多的好处。女儿不能看着您们被利用,只有早日送爹娘回京。”
  元秀从前不对元父元母隐瞒,而今更不会隐瞒,元父元母留在这里并不安全。
  董家老太太来了,董家的利用、踩踏还会远吗?若不想被利用,若不想被踩踏,就必须忍痛将元父元母送走。
  “秀儿,你说,咱们时候走合适?”元母问,她跟元父都舍不得离开女儿,但却不得不离开,这份痛苦也只能往心里藏,不叫元秀知道。
  “爹,娘,女儿已叫顾嬷嬷收拾妥帖了,明天您们就启程回京吧。”元秀跟董严氏定的是三天期限,可是她不会在三天后才送元父元母离开,她还有其他的安排。
  “好,秀儿,明天咱们就走。”元父点头,按住了元母的手,元母低下头,不一会,泪水就打湿了她的衣襟,她却不能哭出声来。
  “爹,娘,女儿想,您们轻车简从回京比较方便。女儿这里留元柳,卢嬷嬷和碧儿就够了,就让元强陪您们回京。”
  元父元母再加上顾嬷嬷老管家和余氏锐哥儿,是老的老,小的小,少的又弱又没有自保的能力,元强就不同,他年轻精壮又灵活知变通,有他一路护送,元秀能安心不少。
  “好,秀儿,你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元父扭开头,不让元秀看到他湿了的眼角。他们夫妇都想将元秀一起带走,但董家不会同意。
  三年前,董家不肯给元秀一纸休书,三年后,自然就更不会休了她。他们夫妇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将女儿从董家强行带回来了。
  夜了,元秀一边跟碧儿收拾,一边细细叮咛元强,好生将元父元母护送回京,而且回去了,就不要再回来。
  “夫人,为什么不让强哥儿再回来?”卢嬷嬷心有所感,不安的问道。
  “爹,娘老了,锐哥儿还小,顾嬷嬷和老管家也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操劳,强哥儿是爹娘身边唯一能用的人。”
  元秀早就想好了理由,元强跟着回京了,他能打理祭田,也能约束祭田那里的庄户人家。
  “强哥儿,这里是五百两,你带在身上。回京的路上,你不要俭省,务必要让老爷和夫人吃好住好。”
  分了五百两给元强,元秀再拿三千两交给卢嬷嬷,让她将银票逢到元父的一件半旧袄子里。
  卢嬷嬷细心的将银票逢到了几个不同的地方,再小心的放到弹墨包袱皮的最里面,上面压着元父其他的冬衣吗,从外面看就一个普通的包袱。
  做完这一切,元秀让卢嬷嬷、碧儿去歇息,她要一个人静一静。
  等卢嬷嬷和碧儿退出后,元秀才将一封早就写好的书信,塞到元父那件逢有银票的袄子里。
  一滴泪滚落,砸在她的手上,爹,娘,女儿不孝,请爹娘不要挂念女儿。
  “没有其他的法子了吗?”在跟元秀一墙之隔的屋子里,元母一边哭,一边问道。
  “没有。”元父摇头,神色黯然,没有办法动董家带走元秀,让他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也不止。
  “董家太可恶了,秀儿,我可怜的秀儿……”元母咬牙呜咽着,不敢让自己哭的太大声,以免惊动隔壁的元秀。
  “是我的错,当年不该……”不该救董家吗?元父说不下去了,若是时光能倒流,他恐怕还会救董家。他们做父母的,都盼望着自己的儿女幸福,却不料,由于他们的识人不清,而将女儿误嫁了中山狼。不但误了女儿的终身,还要误了女儿的性命!
  而今,最痛苦的不是离别,而是明知前方是地狱深渊,却无力去拉自己女儿一把,令他们捶足顿胸,悔不当初!
  作者有话要说:  不会被剥夺正妻位子,所以董家才不休妻,元秀就是要牺牲自己,来换取家人的平安,现在的元家跟董家就跟鸡蛋和石头一样。
☆、28
  天刚蒙蒙亮,秋竹院的门就打开了,从里面走出元父元母一行人,他们来时乘坐的马车就停在不远处,车夫换成了元强。
  “秀儿。”元母拉着元秀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她唯恐一松手,会落得阴阳相隔,在没有相见的那一天。
  “娘,我会好好的,娘您跟爹也要多多保重。”元秀感觉她此时说出口的话,太过苍白,太过无力,但她必须说,哪怕能给元母一点点慰藉也好。
  “走吧。”元父一锤定音,将元母的手拉开了,元母含泪看了元秀一眼,才猛然转身上了马车。
  “秀儿,若是能,你就逃得远远的。”元父上前一步,用只有元秀才能听到的声音叮咛,董家要害他的女儿,他怎能答应,怎能让女儿为了所谓的名节而送命。
  “爹,女儿记下了。”元秀心头一惊,旋即用力点了点头,无论何时何地做爹娘的都不会让儿女去以身犯险。
  元父这才上了马车,元强看向元秀,她轻轻的点点头,马车就在第一缕晨光里缓缓走远了。
  元秀一直站在秋竹院门口,纵使马车从她的视线里消失了,她还是没有挪动一下,仿佛是一块坚韧的磐石。
  “夫人。”卢嬷嬷唤了一声,声音颤抖,眼含热泪。
  “回去吧。”元秀缓缓转身,带头走回秋竹院里,送走了她最牵挂的亲人,接下来,就是等待三天后董严氏派来的人了。
  仰头,晨光洒落在她秀美的脸上,为她涂抹上一层淡淡的金边。要回去董家了,就无法再感受到温暖的阳光了。
  “严嬷嬷,你去老太太院子里走一遭,就说元秀狮子大开口要了一万两。”董严氏恨不得,董母立时就给她将银子补回来。
  “是。”严嬷嬷心里犹豫了一下,面上却不显。
  “老夫人,二夫人回来了。”董母在隔间的佛堂里,一手转着念珠,嘴里念着经文。婆子等董母诵经完毕,才上前回话。
  “花了多少?”董母搁下念珠,上了三炷香,慢慢出了佛堂,接过婆子奉上来的药盅。
  “一万两。”婆子的眼闪了一闪,严嬷嬷过来说元秀要了一万两,她可是吓了一大跳。
  “她倒是敢要,不愧是元家的女儿。”董母放下药盅,拿帕子擦了一下嘴:“这东西越吃越难吃。”
  “老夫人,身体要紧。”
  “罢了,你去我匣子里拿两万两银票来给她送过去。”董母扔下脏了的帕子,董严氏不会做事,元秀要多少她就给多少吗?真是让她不省心,若董严氏事事都如此,董家有多少银子也不够使。
  更何况,董母的老脸抽了一抽,更何况,董家还是被元父救了之后,才慢慢的发扬光大的。
  这也就是搁在现如今,若是从前,不要说两万两,就是两千两,她拿着也困难。
  怪就怪元秀心太黑,敢讹诈董家;还怪在元父无能,生生就让元家败落了,才会让她和董家吃亏。
  两万两到手,董严氏难看的脸色才阴转晴了,赚老虔婆的银子真痛快,看她还敢不敢让自己做炮灰?!
  “夫人,夏芳园收拾好了,奴婢也挑了一个稳妥的丫头,您还要过目吗?”
  夏芳园可以说是董家最偏僻,最不引人注目的院子,就在西南角花园子后头,一溜三间不大不小的屋子,前头又隔着一个大花园子,轻易的人不会走过去。
  “严嬷嬷,把那个丫头换了,换上春杏。”藏好刚得来的两万两银子,董严氏喝了口参茶,只叫严嬷嬷传春杏进来。
  “夫人,春杏那丫头太要强了,放在她身边妥当吗?”春杏讨好董严氏,就是想有朝一日爬上董扬的床,好成为董扬的姨娘,成为董家的半个主子,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银。
  “妥当,怎么会不妥当。”董严氏冷笑一声,春杏的那点小心思她怎么会不知道,不过一直装着不懂罢了。她就是想看一看,春杏会怎样的蹦跶,看了好些日子,她也看不耐烦了。
  春杏心大胆子却小,还不敢在背地里勾%引董扬,或者找机会爬他的床,就是一味的讨好她,想让她开口叫董扬收了春杏。
  “她既然有那个心,我就成全她。”董严氏阴森森说道,一张娇媚的脸更是阴森如恶鬼:“她打量着我不好生,一心想替我分忧解难,生下庶长子呢!”
  画眉很快领春杏过来了,她一进来,严嬷嬷就笑嘻嘻说道:“春杏,还不赶紧给夫人磕头,你的喜事来了。”
  春杏一下子呆住了,画眉也呆了一下,在接触到董严氏似笑非笑的眼光后,吓得一个激灵,将心里的念头都吓跑了,忙戳了春杏一下:“不要发呆了,快给夫人磕头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