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流年

第26章


  “哈!哈!哈!”突然三声大笑从厅门口传来,伴随着这大笑声,一只白底黑缎刺金线的皂靴踏进门槛。整间喧闹的大厅霎时安静了下来,在座宾客无不僵顿在当地,齐齐侧头向门口望去。内阁首辅杨宏手捋胡须,大笑着踏进大厅,朝爹和刘贤大人走去。
  “哈哈哈!今日乃奕亲王世子的大喜之日,杨某也来给奕亲王道贺啊!只望奕亲王不要责怪我来晚啊!”
  “杨首辅说笑了,”爹也笑着迎了上去,“杨首辅能来鄙王府,是本王的荣幸,怎么会责怪杨首辅呢?”
  “嗯,好。”杨宏满意地笑着点点头,一脸傲慢目中无人,“那杨某便祝奕亲王府年年都能如此喜庆幸福。”他仿佛话中有话,眼梢一挑又望向一旁的刘贤大人,“刘大人也是啊!”
  杨宏阴阳怪气的语气,配上他近乎狰狞的笑脸,我的心中骤然一悸。
  
  =================================
  自从大嫂进门之后,家里果真多了很多欢乐。别看大嫂对大哥凶巴巴的,但她对我们家人都很好,待人处事也都极有分寸,很有当家人的风范。
  “小姐,鸡场的王叔送信来了。”今日我正在房中看书,画阑拿着一封信就进了屋。
  我起身道:“快拿过来吧。”
  “小姐,这余公子还真守承诺,每两个月一封信就没断过,”夜雪端着一盘点心进了屋,笑着说:“要是他知道我们小姐是女儿身,估计就要上门提亲了!”夜雪说完他们二人就捂嘴“哧哧”笑了起来。
  “夜雪,不许胡说!”我轻斥了他们一声,他们还是抿嘴憋着笑。
  “那余公子算什么,我们小姐将来可是要做太子妃的…”
  “画阑!”这两个丫头真是越来越不懂规矩了。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拆开信,他刚劲有力的笔迹便映入眼帘。
  余公子的信中一开始写的都是他的云游见闻,从秀丽山川到人文历史,从习俗传说到特产美食。要是把这些信整理一下,都能写成一本游记了。我也把我们召国的一些习俗历史讲给他,但是我们互相都没有透露家庭背景。
  我从这一封信所知,他已经游完回家了。据他所说,他经过这一番云游,发现了在陈国之外还有如此广大的天地,了解了很多以前从不知道事情,真是大开眼界。但字里行间还是透露着“虽然召国和殷国比我想象中好点,但还是我们陈国最好”这样的想法。我也懒得和他争辩,只写一些问候的话语和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他说他很喜欢听,因为他的生活中没什么趣事。
  看到这句话时,我心中忽然一软,对他多了些许同情。回想起那次见面的场景,我猜测他应该是身份高贵之人,平时公务繁忙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能出外一次不容易,身边能说真心话的人也不多,能交到我这个朋友纯属偶然。他既然把我当朋友,那我就有义务让他的生活轻松高兴一些,哪怕只是在他看信的时候轻松一些也是好的。这次我就可以把大哥结婚的事给他说说,让他和我一起高兴。
  我正伏案写着回信,屋外忽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我不明所以地抬起头向外看去,房门却忽然“砰”地一声被撞开,我的心骤然一紧。
  刚刚出门的画阑跌跌撞撞地撞进了屋,惊慌地向我喊道:“小姐不好了!王爷刚从宫里回来,说…说江宁一带…造反了!”
   
作者有话要说:  
21
21、中秋赏月 ... 
 
 
  延召十三年,尧河泛滥,淹没田顷万亩,江宁两州百万百姓皆受其害。圣上从国库调拨四百万两,遣工部尚书主持治理河道,排污清淤。但四百万两拨到地方竟只剩百余两。两州征壮丁行徭役,又向灾民收取赋税。灾民今年收成本就严重缩水,加之又征收赋税徭役,百姓再也难为生计,纷纷揭竿而起。
  圣上震怒,派遣江宁总督赵啸天评定叛乱,并命户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刘贤彻查赈灾款项的去处,查到一律杀无赦。
  ================================
  
  “延召五年西北旱灾,圣上也拨款五百万两,到最后也是不知所踪。皇上命户部尚书彻查粮款去向,最后也是不了了之,看来这次皇上清污的决心甚是坚定。”我轻叹一口气说道。
  “是啊,真希望这次能把那些贪赃枉法之徒全都斩了!”大哥义愤填膺。
  “只是不知道这赵总督的实力如何,能否平定起义。”
  “这赵将军武艺精湛,曾参加过多次战役,作战经验丰富。麾下二十万精兵怎是那些农民军可敌的。今日江宁传消息来说,赵将军三战三捷,估计再过几个月就能平定起义。”二哥胸有成竹。
  “行了,这中秋佳节的,咱也不要老是说政事。我看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快去庭院吧,不要让爹娘等急了。”大哥站起身,带着我们向庭院走去。
  今日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王府上下一片祥和温馨。娘早命有家室的下人今日回家探亲,无家世的每人赏十两银子,下人们都欢喜万分。画阑今日回了家,只有夜雪一人陪着我。
  
  王府晚上的中秋茶宴是娘和两位嫂嫂一同准备的。二嫂容沐是内阁大学士容大人的长女,和二哥是今年开春完婚的。若说大嫂是端庄大气,那二嫂就是沉静优雅,给人的感觉和姨娘有几分相似,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呢。我不知道二嫂对二哥是怎样的感觉,但二哥是真心喜欢二嫂。
  想起二嫂刚进门时,好像并不太喜欢二哥,两个人相敬如宾,没有一点新婚夫妻的甜蜜燕尔。二哥那段时间也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的,苦恼万分。我也不忍心看二哥那魂不守舍的样子,便给他出谋划策,让他能获取二嫂的芳心。
  “岚儿,你二嫂的生辰快到了,你们这些妙龄少女都喜欢什么东西,也给二哥想想能送什么给沐儿。”
  “二哥是想趁此机会抓住二嫂的芳心吧。”我笑着问道,二哥脸一红,“二嫂心性清高,又是才女,若二哥你能找来些不传世之孤本送给二嫂,二嫂一定会很开心的。”
  二哥从此以后便着手准备二嫂的生辰礼物,不知道跑了多少藏书阁,问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才找到了两本孤本。这对心性同样清高的二哥来说谈何容易。
  在二嫂生辰那晚,二嫂一人在庭院中弹古琴,我和二哥商量好让他拿着笛子和二嫂一同演奏。一时间可谓琴瑟和鸣,我在暗中看着也觉得他们二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演奏完毕,二哥将找到的孤本送给二嫂,二嫂见后惊喜万分,两人又轻声细语了一阵,我虽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但两人显然亲近了许多,情愫暗生。
  从那以后他们夫妻日渐亲密,二哥温柔真心,二嫂又那么善解人意,他们简直成了王府的“模范夫妻”了。
  
  我们到庭院时爹娘已经落座了,姨娘带着月儿也到了。庭院中遍植丹桂,桂花清甜的气息弥漫于整个庭院中,两旁的乐师们吹奏着舒缓悠扬的乐声,让人闻之心情舒畅。院中只点了几盏宫灯,更凸显出今日月光之明亮清澈。
  我们一一落座,两位嫂嫂带领着丫鬟徐徐步入庭院,分别在两位哥哥身边落座。丫鬟们掌中托着各种口味的月饼,翩然移动于各桌前,将月饼盒和茶摆满各桌后便退了下去。
  爹和娘相视一笑,爹举杯向我们爽朗地笑着道:“今日中秋佳节,难得我们一家人能聚在一起,大家就不要拘束,今晚尽情畅谈欢快吧。为父先饮一杯。”
  大家纷纷举杯向爹娘敬酒,品清茶吃月饼,一时间大家欢声笑语,气氛融洽。我悄悄用帕子包了三个月饼,一会儿把这些月饼拿给夜雪他们吃。
  “今年的中秋和往年倒有些不同,我们家又多了两位家人呢。”娘笑望着两位嫂嫂道,“这一杯我敬你们,欢迎芸墨和沐儿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芸墨、沐儿谢过爹娘,祝爹娘寿比南山,青春永驻。”
  “好。芸墨,你和煜儿成亲也快一年了,快些让我们抱孙子吧。还有睿儿和沐儿,你们也要努力啊。”
  大嫂不胜娇羞,“娘,此事还不着急,我们想顺其自然…”
  还没等大嫂说完,一旁塞着满嘴月饼的大哥急急地喊道:“爹娘请放心,儿子明年就让你们抱上孙子!”
  此话一出,大家都喷笑了出来。大嫂红着脸瞪了大哥一眼,在桌下悄悄在大哥的大腿上很掐了一把,原本跟着众人哈哈笑着的大哥一声惨叫,眉头都拧到了一起。看着大哥可怜兮兮的样子,我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今日一家人在一起饮茶品月饼赏月,要是再有应景的诗词,那就更惬意了。不如我们来作诗如何?”爹提议道,大家顿时都来了兴趣,“为父先来一首。”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①
  “爹娘,您们身体还如此强健,无须担心‘来年会’。不过爹娘也要多保养身体,我们做子女的也好多尽孝心啊。”大哥叹道。
  “煜儿说得对,”娘含笑望着大哥,“我和你爹会注意身体的。那么我也作诗一首让大家赏玩。”
  
  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上生。
  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