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多姿

第124章


而且他对那什么社稷无恙、海晏河清持怀疑态度,越是看得多知道得多,越不认为自己有做明君的能耐,他是真的就打算真登基了,就奔一个目标去——尽量不做昏君:“父皇,您别对儿臣寄望太高了,儿臣……您知道的,论学问、论治国策略、论靖边安民、论社稷民生,儿臣再学个几十年恐怕也赶不上落第的举子。”
    “嗯,朕也赶不上,他们寒窗二十年,要谈论,咱们老李家真没几个有学问的主儿。就是静山呐,说他聪明得天下难有几个能媲美的吧,可他学问也不如何。打太祖那时候起啊,老李家就连个秀才都没出过,咱们跟他们比什么学问。焕彰啊,你一直追着朕问什么才是为君之要,现在朕告诉你,为君首当其要只有一桩,识人之明。”皇帝说到这儿,话锋一转,问了个问题:“知道太极殿上彰德宣明四个字作何解么?”
    哎哟,这个以前和师姐讨论过,现在想想,好像又不尽是从前的那个意思了,不过他还是照以前说,他是真的很想让父皇放弃让他登基的念头呀:“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要有天地那样宽广博大的胸襟,要有日月明光一般耀眼的智慧。”
    皇帝点点头道:“这么解也正确,那些个学问高的人大约也就这么解,可这四个字是太祖所书。太祖既然也没多大学问,那自是从简单里来解,当皇帝的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可以了,第一件事有容人之量,第二件事有知人之明。”
    这么一解释,和他心里的解释就差不多了,李易本来就想着,以后吧他当了皇帝,好好替百姓选几个好臣子,然后他天天看着他们就成了。看守江山社稷的本事他可能不具备,但把人看住的本事他还是有的:“儿臣不一定能做到的。”
    “谁说的,在市井里瞎混的时候,你为什么要找进元和张放知?”
    “那还不是正好……”
    “你以为你瞒得过朕,说实话!”
    “进元驾着车在大雨里过街市时,愿意停下来把躲雨的小孩送回去,放知他在外边小摊上买东西,向来会备好碎钱,儿臣觉得能做到这样的地步,至少不会把儿臣带得更差劲……”李易说完嘿嘿乐,冲着父皇颇为不好意思的地挠着后脑勺。
    皇帝看着他这样儿也忍不住笑起来:“进元温仁纯善,放知体察入微,从一个人选则朋友,就能看出他到底昌个什么样的人。焕彰啊,你再表现得浑不是东西,从选他们俩为知交开始,就已经功亏一篑了。”
    李易小朋友泪流满面飞奔去找程帛尧,拽着她的袖子好一通晃,恨不能“嘤嘤嘤”的哭几声才好:“师姐,我好蠢啊!”
    “别抽风,师姐我正在体悟天道。”
    ……
    “师姐,父皇说打我选择进元和放知做知交好友开始,我在明眼人看来……”
    “你在明眼人看来就不再是个纯粹的混球了,谢谢,我早知道了,你可以不用再重复。”
    李易小朋友泪流直下三千尺,真是百密一疏啊!
卷一 屠龙手 第一三七章 咦,这是什么东西?
    程帛尧说她在体悟天道,那当然是哄小李殿下的,她正在烦恼着杨玉绫的事儿呢。
    倒不是说杨玉绫做什么了,而是她什么都没做啊!她真是太资深被害妄想症了,人家小动作不断时她忐忑不安,人家安安静静待着她还是忐忑不安,真是犯贱呐。
    她在心里暗骂自己欠的时候,李易还要不知死活的凑上来,她毒舌也在情理之中,真的不能怪她:“你跟陛下说什么了,瞧你这副倒霉样儿,陛下揍你了?”
    耷拉着脑袋的李易没精神头地抬起眼睛看她一眼,又耷拉下去,蔫蔫儿地说:“要是揍我就好了,父皇从没揍过我,以前我挺得意的。现在我巴不得父皇揍我一顿,然后怒气冲天地跟我说‘李易,你太让朕失望了’,这样我八成就不用做那倒霉的位子了。”
    噗……原来是因为还是要当皇帝,啧啧啧,真是同人不同命。都是皇帝的儿子,李景为了皇位做了那么多,可还是没能得到,再看李易什么都没干,天天瞎玩瞎闹结果白捡一皇位,她要是李景也得不甘心:“你这话千万别跟你那些皇兄们说,他们非把你往死里揍不可,你真是吃着葡萄还要嫌这葡萄不是你要那味儿,纯粹膈应吃不着葡萄的人。”
    “啊,师姐,我可以先答应下来,然后呢谁想要给谁。”李易突发奇想,觉得这样相当美好。
    “你试试看,你现在是修行中人,这样做你就不怕遭天谴。就算不怕遭天谴,也得防着哪天遇上你家老祖宗,到时候你怎么办?”程帛尧真不想跟这孩子说话了,气运好的让人妒忌,在俗世间将拥有最高的权柄。在修行道上又有无上机缘,这样好命的人上辈子一定没干别的事儿,光踩狗屎了。
    再说皇帝,虽然没有得到机缘,但多活几年还是成的。祝先生自打得了机缘后,修行进度不怎么样,炼丹制药的能耐和见风就涨没两样。如今祝先生做出来的丹药因为得了一丝天道气机,真正具备了灵丹妙药的潜质,目前具备向天借寿的功能。
    请注意是借,借了是要还的。今生借来世还。不过对于皇帝来说,借个三五年无妨,来世如果能活六十。五十五、五七和六十又能有多大区别:“借,若焕彰真有通天悟道之能,朕也不至于真的用区区皇位束缚了他。再过得几年,他若是真能成,朕自会另选他人。”
    “陛下既然这么想。那为何还……”徐道林一时明白不过来。
    “你真是李无涯的转世啊,那般通达明彻之人,转世怎么这般痴愚呢。”皇帝要不是好奇想见一见,也不会留徐道林在场,可这徐道林怎么看都不像是那样的大能转世托生:“静山,你说朕什么意思。”
    他又不是红狐狸他们那个时代的“渡娘”。听说这位渡娘知晓天下事,就是时不时要迷瞪一下,难道徐道林这无涯祖师转世的也是这样:“陛下是担心太子殿下不再潜心向学。致前功尽弃。”
    徐道林觉得自己好生冤枉,前世的事他又记不起来,投胎转世之后,谁管你前世是帝王将相还是乞丐流氓,通通都喂了那碗孟婆汤:“你们别老拿前世来说事儿。也没见过谁记得自己上辈子是谁,有什么样的学问能耐吧。幸亏投胎后都给忘了。要是上辈子是个男人,这辈子做了女人,又或是上辈子是只猪,这辈子做了屠夫,这可怎么是好。就好比陛下,来世您要是做个寻常百姓人人都能跟您勾肩搭背哥俩好,陛下却老记得此生为君如何一呼百应万民敬仰,这样谁能受得了呀。”
    “倒也是,你要真能早点找回前世的记忆啊,朕也就不用这么愁了。李无涯那般惊才绝艳之人,把焕彰教导成明君想必手到擒来,毕竟有过把二世祖教导成一代开国之君的经验了嘛。”皇帝说完自己先笑出来,若是太祖在此听得他这后来晚辈这么说,想必要气得吹胡子瞪眼。
    “怎么陛下又说起太祖来了,莫不是……”也转世投胎了,诶哟我的神呐,那位可就别转世投胎到现在了,闹心得很。院长暗暗祈祷,看过无涯祖师那几本秘不对外的手札后,他算是了解太祖了,真就是个二世祖,学问一点儿不通,吃喝玩乐样样门儿清。太祖有句话,既能概括他的一生,又精辟得令人无言相对——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看来只能做君王。
    “不是,只是见到了李无涯。”皇帝这才开始说自己在擎苍树的引导下看到的种种,他没能了悟,但他看到了。李无涯说国祚如何,说天下大势,道五十年后如何,五百年后又如何。
    众人一时间听得唏嘘,然后忍不住去看徐道林,徐道林一叹气,连礼都不行卷着袍子一角就走了。他实在忍受不了,一群人老拿他的前世来说,然后还要说他现在怎么怎么让人失望,真是让人有冤没地儿申:“太子殿下,程师妹,你们这是在吃什么玩意儿?”
    “臭豆腐,师兄,你要不也来一碗尝尝,可好吃了。”程帛尧以前真的不喜欢吃臭豆腐,这东西闻着就要晕倒好不好,可最近胃口怪异了,莫明其妙喜欢上了吃臭豆腐,真的没治了。
    那天下山开卦馆,路过一小摊儿正在卖臭豆腐,她就特莫明其妙地冲上去要了一碗,那滋味儿让她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去,然后她就喜欢上吃臭豆腐了。
    闻着这味儿,徐道林有种异样的熟悉感,总觉得似曾相识:“这道点心是哪儿传来的?”
    “诶,还能是哪儿,云涯道院呗,无涯祖师牌臭豆腐,祖师吃否?”大明朝以前哪儿有这东西,无涯祖师亲手传下来的菜谱,称当世之一绝,闻着臭吃着香什么的。程帛尧着实佩服那位,连吃都不放过,道院山下有多少馆子就有多少美味佳肴,还通通都是无涯祖师传下来的。
    “我虽然没吃过,但感觉特别熟悉,雍洲一带卖的臭豆腐不是这种,虽说也黑不溜湫的,但一点也不臭。这个是真臭,可这臭味儿闻着……咋这么舒服呢。”要不是程帛尧说这是无涯祖师传下,徐道林都要对自己的嗅觉表示不理解了。
    一边吃一边捂鼻子的奇葩殿下扇扇嘴边的热气,呼呼地道:“看来师兄真有可能是无涯祖师转世,要不是师姐哄我,我哪敢吃这东西,虽然说吃着好吃,可我闻着还是不舒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