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扑中文 ) 一说到名将秦良玉,众皆动容。一来是因为秦请玉麾下的石柱土家白杆兵实在厉害,二来就是因为秦良玉乃是大明朝的忠臣,既然是朝廷的忠臣,那就是义军的死敌,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朱元璋便道:“石柱土家族,白杆兵总帅,秦良玉,她就是土家族的土司,打败奢崇明的就是她,此人还曾经大败张献忠与罗汝才,厉害无比。”朱元璋后面还有话没说完,其实明朝灭亡之后,满清入主四川,土家族居然不肯向清兵投降,苦守石柱十几年之久,清军占了全中国,却战不下小小石柱,直到大清顺治十六年,秦良玉死后许久,她的孙子马万年终于撑不下去了,才被迫向清朝投降,由此可见土家族有多强悍 ”“章节更新最快 。
朱元璋认真地道:“土家族可以说是横在咱们面前的一道高墙,不越过是不行的。另外,四川可不止土家这一个族,还有藏族、彝族、苗族、壮族、羌族……我们不kěnéng将这些少数民族一个一个挨着打遍,要想将四川真真正正地收纳入怀中,靠打是不行的,必须用‘感化’的手法,当初诸葛亮曾七擒孟获,他为shime不一刀把孟获杀了,非要将之收服呢?便是因为诸葛亮也深深地mingbái,少数民族是不能靠打服的,你和他打,他就和你打,打来打去,伤筋动骨还得不到shime好效果……只能靠感化,才能让这些少数民族真正地为之所用。”
他一说感化,孟家三兄弟就笑了:“我们觉得……感化shime的。正是镇西将军的长项啊。”三兄弟想起孟家村的村民,便觉得有点好笑,这朱军感化人的功力当真不凡,转眼就把孟家村的人全都变成了朱军的支持者。
朱元璋点了点头:“想要感化一个民族,并不是抓他几次,放他几次就行,最重要的还是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当初诸葛亮七擒孟获,真的就能让孟获乖乖听话?不,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是一个内政好手。他给西蜀人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因此才能收服他们的心,而我们要做的,也正是这一条。”
实际上朱元璋驻军广元。不再继续推进。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试点玉米。研究一个可以在四川实施的政策,结果还不错,广元和巴州两地的玉米推广非常顺利。接下来,就是向着南边辐射了……朱元璋并不想把步子迈得太快,要zhidào四川的少数民族实在太多,每一个民族都有ziji独特的风俗,ruguo步子太大,一下子占地太广,光是处理这些不同的少数民族就会头大如斗,先占一个小difāng,试点式的与少数民族jiēchu,才能最更好地融入其中,让少数民族能接受朱军的到来。
他对着孟家三兄弟问道:“距离咱们广元这里最近的少数民族,是哪一族?”
孟家三兄弟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伸手向西南边指了指:“川西……这边距离咱们最近的,是一些羌族聚居的部落……”
原来,广元的西南边就是名城“绵阳”,而绵阳西边就是大片的羌族土司封地,羌族是一个神秘而且古老的民族,历史极其悠久,现在分散成许多小部队,散乱地居住在绵阳以西附近的山中,保有着半农耕半放牧的生活方式。
大明朝廷任命了羌族土司,负责管理羌族,这位土司虽然挂着大明朝廷的总兵头衔,但实际上并不服王化,可以说压根不算朝廷的人,在山里ziji称王称霸,只是偶尔接到朝廷的诏书,被朝廷许以好处,才会带兵下山来帮着朝廷打打仗。
孟家三兄弟介绍完毕之后,又补充道:“咱们朱军既然拿下了广元,就逼近了绵阳,朝廷必然在绵阳驻以重兵准抵御我们的入侵,而这些驻军中肯定少不了羌族人,bijing他们也算是保卫ziji的家园,就算朝廷不下诏书,他们也会主动来打这一仗。”
他说到这里,王二就有点不理解了,他忍不住伸出头来问道:“既然绵阳肯定驻扎了羌族兵,为shime杨嗣昌不调他们和左良玉、贺人龙等人一起来攻打咱们呢?结果弄得兵力不够,被我们打得包围网破碎,现在都还没组织起来。”
听他这一句,孟家三兄弟就笑了:“杨嗣昌调得动羌族兵,那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其实不光是羌族兵,就算是壮族、苗族、藏族这些少数民族的兵,méiyou一只是杨嗣昌调得动的,人家土司就像土皇帝,谁的面子也不卖,ruguo不是ziji的老家受ēixié,他们绝不kěnéng出手……呃,当然,土家族是个例外,这个族最听朝廷的话,到处管朝廷的闲事。其实不光是少数民族的兵会这样,汉兵照样不怎么服调,就拿咱们三兄弟来说吧,不就是完全没听朝廷的调遣,在山里到处乱钻么?”
他们三兄弟这么一说,李岩终于mingbái了,难怪四川这difāng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大麻烦,自古以来四川就不是龙兴之地,谁要拿这里当大本营大后方,借着这里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对付中原,那真是不kěnéng完成的任务……因为要把ziji的家撸顺都不rongyi。
李岩忍不住就用qiguài的眼色盯着朱元璋,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四川的情况如此复杂,就算咱们朱军占据四川全境,只怕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处,反而会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弄得焦头烂额,您为shime决定攻占这里呢?如今看来,还不如从陕西直接出兵河南和山西,放任四川不管。”
朱元璋微微一笑:“对于méiyou信心管好这些少数民族的人来说,当然是任其不管,直进中原,但我却想试一试,究竟是这些少数民族拖了我的后腿。还是变成我的助力!”他说这句话的shihou,从骨子里透出一股信心来,倒是让李岩忍不住心中一凛。
身为川人孟家三兄弟因为孟家村的事,对朱元璋十分有信心,大笑道:“我们也相信镇西将军能管得好这些少数民族,别的不说,就说那玉米……啧啧……往那些少数民族面前一放,管叫他们乖乖听话……呃……也许未必有这么rongyi,这些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戒心极深,咱们把玉米交到他们手里。他们也未必敢种。若是不种,又哪里zhidào玉米的好?这可真难办呢。”
李岩听了这话,脸上带起了一抹微笑,他亲自在朱军的领地里询问过老农。深知玉米的厉害。但听到孟家三兄弟一说。也zhidào想把玉米这种东西推广给少数民族,比起推广给汉人更加不易,他眼珠了一转。便有了一个计较,也忍不住开口道:“晚生初入朱军,还未建立寸功,这次与羌族打交道的事,晚生想去试试。”
朱元璋对着李岩点了点头道:“既然你有兴趣,便去试试吧……”
绵阳,乃是四川重镇,可以称之为成都平原的北大门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家乡就在此处,著名的雄关“剑阁”也就在绵阳的管辖范围之中。
剑阁有剑门关天险,峥嵘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非人力可以攻破,自古即被称为蜀北屏障,两川咽喉。而朱军若想问鼎成都平原,剑门关乃是必经之路。此关于洪三十一年废,后又于嘉靖二十一年重立,置有百户常年守戎。
杨嗣昌当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关隘重地,乃令四川副总兵张令,率三千川兵驻扎此关,另召羌族土司兵三千,与川兵共同守关。
要说这个张令可不简单,此人今年yijing六十八岁,可算老将,但老而弥辣,能开五石大弓,百发百中,军中将士称之为“神弩将”。(注:明史记载,此将可在mǎshàng用五石弩,中必洞胸,军中号神弩将。)
同张令一起镇守剑门关的羌族将领,就不见于史书了,此人名叫日麦牟西,长得十分高大,皮肤呈现一种被紫外线暴射之后的红黑色,脸上更有两团很显眼的高原红。原来羌族聚居之地海拔都比较高,紫外线充足,氧气却稀薄,因此羌人大多都是他这个样子。
此时还méiyou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说法,汉族人大抵上都不太看起得羌族人,而羌族人也很讨厌汉人,平时很少会有交集,这时被迫联军在一起守卫ziji的家乡,双方都不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张令率领的川兵驻在关内的兵营之中。日麦牟西率领的羌兵则干脆聚在剑门关的山林之中扎了一片帐篷。
此时,日麦牟西的大帐篷中,几个羌族的族长正聚在一起聊天,坐在日麦牟西左首的人名叫扎西,是一个有两千多人的部落的族长,平时一向在雪山上过日子,这次听闻贼军入川,考虑到贼人打败官兵之后有kěnéng侵害到羌族的地盘,因此扎西就率了本部的几百青壮出山来,与日麦牟西合营一起驻守剑门关,另外还有一个叫玛西的族长也坐在他们pángbiān,三人凑一块儿,总共两千四百多名羌兵,对外号称三千。
扎西脸上带着明显的不爽的神色道:“日麦牟西、玛西,你们两人来评评理,我们出山来帮朝廷打仗,朝廷居然不给我们粮饷,要我们ziji筹饷,这真是太可恶了。”
玛西在pángbiān应合道:“是啊,这些奸诈的汉人,yidiǎn都不耿直。”
这两人见识比较少,日麦牟西这个大土司却见多识广,zhidào一些朝廷的规矩,于是对着两位小族长道:“扎西、玛西,你们也别吵了,嘉靖年间,朝廷征调广西壮族的狼兵抗倭,也没给粮兵发粮饷呢,也是让他们自行筹饷,这是朝廷一贯以来的政策,倒也不是专门针对我们。据说几年前调土家族白杆兵北上对付鞑子兵,也是méiyou发粮饷的……秦良玉不也照样去了么?”
他这么一说,扎西和玛西倒也不好再说shime的,两人只是愤愤地道:“若不是贼人眼看打到川西,我们也没必要来帮着这些汉人打仗。流血流汗,还要ziji搭上粮食。”
日麦牟西长叹了一声道:“唉……可是……人家终究是打到川西了,我们再不出手,也要被贼军打,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乱世来罗,想置身事外是不kěnéng的。”
三人正聊着天,turán,一名羌兵跑进了帐篷来:“三位族长,奇事……营外有一个汉人求见。说他是白水朱八麾下的使者。有要事和咱们商量。”
日麦牟西大奇:“贼人来找我们商量?有shime好商量的?叫进来,听听他说shime。”
不一会儿,使者领到,来人自报道:“晚生杞县李岩。特来和几位族长谈一笔生意。”
三位羌族族长都没听说过李岩此人。这也不怪他们。羌族久居川西的雪山之上,对于山外的事充耳不闻,像白水朱八、闯王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这样名字也许还在官府的塘报上看到过一眼。但是像李岩这种次一级的人物,就两眼一抹黑了。
李岩开门见山地道:“我军想请三位退兵……”
“退兵?”扎西跳了起来:“我们退了兵,好让你们攻破剑门关,然后杀到咱们羌族的地盘上为非作歹吗?”
李岩赶紧说了一阵朱军的了话,表示朱军的军纪森明,不会对羌族不利云云,但是三位族长明显不信。李岩心想:果然,孟家三兄弟说得对,少数民族对汉人深具戒心,不是轻易可以说服的。
他又赶紧改口道:“三位族长若愿退兵,我军愿奉上两万斤玉米……以及玉米的种植技术……”
“玉米?”三位族长明显没听说过这东西,由于羌族的居住地海拔较高,所以羌人主要的农作物是一种叫做青稞的高原粮食,至于玉米嘛,连汉人zhidào的都不多,更不要说羌民了。
李岩便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玉米,告诉三位族长这种农作物拥有很高的产量,能帮助他们改善羌族人民的生活等等。
李岩苦口婆心,说得口干舌燥,满心以为,就算是母猪都能被他说得会爬树,却没想到,三个羌族头领听完之后,脸上却齐刷刷地露出了不相信的神色。
扎西第一个开口道:“一派胡言!咱们羌族人吃的粮食名叫青稞,乃是高原上最伟大的粮食,一亩地也只能产出六十至一百斤,你这家伙倒好,一开口就说shime玉米亩产七八百斤,你这是把咱们当成小孩子哄着玩吗?
李岩摆出诚恳的神色道:“是真是假,一试便知,何敢骗人?你们派几个人,到广元和巴州的老百姓家里问一问,也知端的。”
他的态度不可谓不诚恳,说话硬是méiyou半句虚假,无奈羌人对汉人成见极深,哪里肯信,三位族长连声道:“不用试,你这个一定是骗人的,狡猾的汉人,你快滚吧!若是再在这里胡说八道,咱们管你是不是使者,照斩不误。”
李岩见他们顽固,也zhidào再说没用了,只好告辞出来。营外有随从牵马等着,他上了马,一路向北疾走,半日之后,便来到了朱军的一个临时营地之中,许人杰、孟家三兄弟各率着三千黑杆兵和一千多名川兵在这里等着他。
见李岩表情郁闷地回来,孟家三兄弟顿时就笑了:“我们就说嘛,羌人不会信你,你偏要去游说,现在zhidào了吧?”
李岩叹了口气:“去之前我还在幻想,说不定凭着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说动他们,没想到他们对我说的话连一个字都不信……孟家三兄弟,你们说得果然对,和少数民族打交道,méiyyi。”
孟家三兄弟道:“那李先生接下来打算如何?回去了吗?”
李岩脸上的郁闷顿时一收,笑道:“哪有这么rongyi就放弃的?我还有别的计策没用呢,本想着ruguo能靠游说就解决,就不需要用计策了,现在嘛,这计策是非用不可……”他对着孟家三兄弟抱了抱拳,拱手道:“这件事,还请三位兄弟帮我。”
孟家三兄弟笑道:“李先生只管吩咐。”
李岩便道:“三位投奔朱军之事,尚未传开,对于羌族兵来说,你们依旧是朝廷的官兵,我想请三位去剑门关走一趟……”
孟家三兄弟笑道:“难道是要里应外合,协力破城?”
李岩摇头道:“非也!剑门关里有神弩将张令把守,外围又有羌兵扎营,里应外合难度极大,就算你们从内部turán发难,也未必就能成功,徒然将ziji陷入险地,我不是会让三位兄弟去冒这样的大险的,我的计策是……”
他说到这里,将声音放低了下来,附到孟家三兄弟和许人杰的耳边,低声说了起来。
几人听完之后,面色都变得古怪。
孟家三兄弟大汗道:“这……这样也行?”
许人杰却和三兄弟不yiyàng,他抚掌大笑道:“居然有这样的妙计,李先生,我不如你,哈哈哈,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去准备准备吧。”(未完待续。)(文学区-短篇文学网enxuequ.)猫扑中文
小说推荐
- 大明:我抢了朱重八饭碗
- 疑似穿越者的老爹在太平村里造反称帝 结果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留下三本天书和一句谶言“我从来没想过要当皇帝,我从来不爱做皇帝“我这人脸盲,不知道什么猛将不猛将的?军中的将士,都是我兄弟“我就一贫农出身的泥腿子,能当上皇帝是踩了狗屎运-王鼎“孤未尝思及帝位,亦不喜为帝,盖因天下乱为众推也“欺孤脸盲,不识得
- 穿越架空老谈酸菜1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一章 如何成为善终的臣子(下)
- 朱砂涙朱砂
-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是我对我爱的人的承诺 也是我对他的誓言 作者:长街长所写的《朱砂涙朱砂》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长街长完本
- 最新章:番外-宇洛篇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凤栖朱明(明穿)
- 别人都是穿在朱棣身边当徐皇后,惟有她,竟是穿到建文帝身边做皇后 马婉儿带着后世的灵魂做了大脚马皇后的侄孙女儿,开始了她在大明王朝打怪升级的漫漫人生路 如果命中注定如她姑祖母一般,她必须是大明帝国的皇后,那么她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家人,改变历史 本文戴着历史镣铐跳舞,考据党历史向种田权谋文,因改变了历
- 穿越架空甄亦贾完本
- 最新章:132 新文已开
- 大明:我,朱元璋皇兄,大明卧龙
- 元末、太平乡孤庄村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二哥不得不被迫分开,各自逃命 于是从此濠州城朱元璋的背后,多了一个神秘人,总在关键时刻送上准确的信息!然后一路抗元兵,灭陈友谅、张士诚,建立让四方威服的煌煌大明皇朝 脱脱帖木儿“我以空城计诱那草包郭天叙,那郭天叙必然来取集庆,我再倾集庆重兵于城外埋伏!那郭天叙绝
- 穿越架空天涯远客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二六章 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与雄起的大明帝国皇帝朱祁镇、朱由检!
- 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
- 八百年风华,掌握空间钥匙,十五岁考中进士,做一桃源小县令,大肆搞基建,发展商业 权倾朝野不如富甲天下,公主芳心暗许,皇子溜须拍马,快意人生 作者:香水一冬所写的《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香水一冬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明仙朝
-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 穿越了,成为崇祯朝的太子朱慈烺,发现李自成包围了北京城,大明马上就要亡了 种田是来不及了,那就开挂吧 作者:熙檬父所写的《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熙檬父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已发,《战国大权臣》
- 我大哥叫朱重八
- 那年,城隍庙中,朱五和朱重八共吃一锅狗肉。那年,朱重八率数骑冲敌大营,七进七出救小五 那年,死人堆里兄弟相拥,残阳如血袍泽并肩。那年,回望濠州,重八城头哽咽,兄弟…人只有经历过许多才能长大,长成真正的男子汉,然而长大后,我们都变了 作者:南城二爷所写的《我大哥叫朱重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穿越架空南城二爷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 穿越洪武年间,成了应天城普通百姓 若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并未薨,只是失踪会怎样 朱元璋就在眼前,他却不自知 谁不服改革,那就收拾,做个洪武第一狠人 改农业,斩贪官,开海禁,下西洋,封藩王于海外 与朱标论国事,与朱棣肩并肩灭敌军 我大明,不和亲,不纳贡,不服就打 多年后…大明皇位已是第三代天子,万国来朝,
- 穿越架空枯木总逢春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