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人生

第4章


听到主持人喊我的名字,我机械地走上场,与刚听完成绩下场的王楠擦肩而过,犹如天外来音地听到一句“你肯定行”。
站在台前,我故作镇静,扫视全场,感觉一双眼睛正在看着我,我慌乱中开始了我的朗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渐渐的,我忘记了最初的紧张,只想着一句句的词如何清晰地表达出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念完最后一句,我彻底放松,感觉自己的表现丝毫不输给娜娜,此时的场下又一次掌声雷动。
我骄傲地走下台。等待成绩的过程很短暂,加上我突如其来从未有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胜过娜娜。
比赛设有三个三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一等奖,主席从后往前依次公布最后结果。二等奖:娜娜,王楠;一等奖:酷儿。
我激动地热泪盈眶,坐在我旁边的娜娜嘟囔着:“凭什么呀,不就是千里共婵娟,不就是比我漂亮一些吗?”
颁奖,领奖,我完全沉浸在自我的兴奋中,周围的一切都毫无感知,包括娜娜对我的热潮冷讽。
散会前,团委书记宣布:根据比赛结果和广播站对播音员的需求,特别招收酷儿和王楠为我校新的播音员。
如果说这次比赛是对娜娜的打击,倒不如说是对我们四个人友谊的打击。
娜娜对比赛结果不服气,自然对我旁敲侧击地进行打击,可是我却因为比赛带来的成就而沾沾自喜,特别是所到之处,总能有人认出我,说我漂亮说我嗓音甜美,所以我对娜娜对我的打击不再似以往保持沉默,而是进行致命地还击。经常在吃饭的时候,我俩吵得面红耳赤。
至此之后,我跟娜娜几乎再没有了往日的友情,存在我们之间的好像除了竞争还是竞争,谁知道以后还会有什么样的竞争呢?
生活好似又恢复了平静。每次吃饭时间,我总是抢先摆好菜瓶、碗筷,然后张罗着招呼苏安和甜姐快来吃饭,一向好强的娜娜自然不会跟我争抢这些事情,可是每每看到没有她的碗筷,她便脸色铁青,自己取来碗筷,胡乱扒几口进肚,跟谁都不说一声就又回教室了。
甜姐为此跟我谈过,问我:“这样有意思吗?”
我一通长篇大论,无非就是要说明我不想再被她讽刺不想再被她比下去。
甜姐认真地说:“娜娜是刀子嘴豆腐心,她虽然每次说话都不好听,可是她对你还是很好呀!你看,每次她摆碗筷,哪一次少了你的?可是你呢?”
此时的我哪里能听进去甜姐的劝告,依然我行我素。没过多久,娜娜主动出局,吃饭的时候总是见不着她的面,我为自己击败她而心存得意。
☆、第六章 高中  新鲜高一
学校广播站的工作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连同我跟王楠一起,总共是三男三女。一周六天,每个年级负责两天的播音内容,播音主题由团委书记跟我们六个人一起商讨决定,具体内容由两个播音员负责,每次时长30分钟。
每周两次的播音内容虽说只有60分钟,可是我们要准备播音主题内容,寻找配乐,还要有每天的温馨提示,包括天气变化、学校动态、好人好事等等。
播放的内容要在头一天晚上录制完成。录制工作室其实就是团委书记的办公室。录制的工具很简单,两个话筒、一个录音机和一个录音盒带。为了减少盒带的磨损,团委书记要求我们一气呵成。
在高年级播音员的帮助下,我俩第一期选定的主题是新生该如何适应高中生活。
鉴于我俩第一次做节目,团委书记让我们这次只负责做一期,有五天的准备时间。另外一期内容由高二的播音员帮我们完成。
为了准备第一期内容,我俩先采访了许多新生,了解他们对高中生活有什么困惑或者憧憬。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又分别找一些高年级同学,请他们以师兄师姐的身份给我们答疑解惑。
最后,我们再把这些问题交给老师,让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跟我们分享他们眼中的高中生活应该如何如何。
采访、整理、删减,整个节目准备下来,几乎占去我全部课余时间。连续四天晚上,每天晚自习后,我跟王楠在他班教室里商定播音内容。
千辛万苦,我俩的第一期内容终于确定最终稿,准备与大家见面。为了做到一气呵成,我跟王楠反反复复地练习。破例地,这一主题我们连续做了两期。
听到自己的声音在校园里回荡,我的心里充满幸福,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每次开场总是我跟王楠交替说“校园之声广播站”,然后再一起说“现在开始广播”。之后伴奏音乐响起,开始每次不同的主题内容……
虽说播音工作很辛苦也很紧张,可是我还是渐渐地喜欢上这个工作,特别是每次跟王楠在一起工作,我总觉得很踏实。
有时候,当我们选题陷入困顿的时候,他总是很坚定地说“没关系,先放一放吧,没准明天就会有好的想法。
”果然,第二天他就会带来新颖的想法有趣的内容,欣喜的同时我总是说:“你好厉害呀!这么好的主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王楠总是故作深沉地抬头仰望,然后一脸严肃地回答:“天助我也!!”
在一起久了,我跟王楠也就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来,问道:“上次你古诗词朗诵比赛,凭什么得了个二等奖呀?我当时候场紧张,根本就没听见你朗诵的是什么?”
“李白《长相思》第一首。我最喜欢‘天长地远魂飞若,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催心肝。’那是多么强烈的思念呀!”
我嘲笑他:“这么小就想着长相思了?”
王楠反驳:“你不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嘛!”
我急着辩解:“那是苏轼用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可不像你想的那样。”
谁知王楠突然说道:“还是娜娜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气势呀!她得有何等的胸怀,才能念出那般的气势呀!”
因为娜娜,我突然晴转多云,王楠及时闭嘴,谈话到此结束。
日子一天天流逝。只有在吃饭时间我才能看到苏安跟甜姐,确切地说是她们才能看见我。
在一起的多数时间,都是我跟她们讲我的事情;偶尔会听苏安讲起她又看了什么小说什么散文,还推荐我在广播站给大家读呢。
转眼期末来临,伴随而来的还有期末考试成绩单。娜娜超越王楠,高居榜首,王楠第二,甜姐40名左右。我的成绩却滑落到25名,同我一起滑落的还有苏安,她正好100名。
飘在云端的我,并没有在乎自己成绩的滑落,倒是第一次以高高在上的口气去询问苏安成绩的滑落。
从苏安的叙述中,我才得知她几乎天天在看课外书,能借到什么就看什么,课余看上课也看,怕被老师发现就躲到校园后面的菜地里看,总之是,天天在看课外书。
我反问她为什么不学习呢?
她推了推眼镜,说到:“你看吧,娜娜刻苦学习,是因为她父母以她为骄傲,她也愿意通过努力换来她父母对她的满意;你呢,是为了报答你爸爸的辛苦吧,即便你爸爸不在乎你成绩的好坏;甜姐呢,是因为甜妈妈告诉她,不管将来干什么,多学文化没有坏处。你们学习都有自己的动力和目的,可我呢,我没有目标。打从我记事开始,我就要忍让我的侄子小宝,同样是一天天长大的我俩,同样的进步,到他那里就是全家齐呼,到我这里就是再正常不过。饭桌上,兄长说我吃饭的样子看着太难受;父母说我长得很丑,爸爸说我像妈妈,妈妈说我像爸爸;现在就连我一直忍让的侄子,也说我太胖,爸爸竟然捏捏我的腿,附和着说‘还真是’。幸好,他们怕邻居说重男轻女,侄子上了高中,我也能上高中。可是,我学得好不好有什么用呢,没有人欣赏我。……”苏安有些哽咽。
没想到,我的质问带来苏安的烦恼,赶快拉甜姐来救场。还好,苏安很快破涕为笑。
不管成绩好坏,年都是要过的,各家的年过得却不禁相同。除了苏安家,我们三家的年都大致相同。
娜娜父母把娜娜的成绩挂在嘴边,逢人就夸;平和的甜妈自然不会因为一次期末成绩而如何;我的父亲依旧对我百般呵护,尽一切可能提供好吃好喝给我,只是我心里偶尔会有一丝丝不明缘由的失落。
苏安的年过得最艰辛,全家上下笼罩在乌云之下,主要是因为在市重点高中求学的侄子小宝。
小宝跟我们相差不到一岁,一直跟我们同级上学。在苏安生病休假的初中阶段,小宝的成绩在校园里可谓“一枝独秀”,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苏安三天两头养病在家,成绩平平。全家人把出人头地的希望全都压在小宝身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小宝的宠爱自然不用多说,就连叔叔婶婶们还有其他小侄子都对小宝礼让三分,真真是“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嘴里怕化”。
小宝到底是出色,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在当地人眼里,只要能迈进市重点中学,就等同于迈进了大学的门。然而,进入市重点高中的小宝没有像在初中那么光鲜那么耀眼,成绩非常一般。
现在想来,市重点中学高手林立,强中更有强中手,小宝成绩一般也无可厚非。再说,即便高中三年成绩全部一般,也能够叩开大学的校门,因为市重点中学历年来的升学率都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可是,对小宝寄予厚望的四位家长却不如此想,一口认定小宝在学校没有好好学习,辜负了众人对小宝的期望。
面对眼里充满殷切希望的父母爷奶,小宝突然之间好想变成不被众人关注的姑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