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

第111章


程希暗自心想,这算不算一种另类的走后门方式?唔……也有可能是给自己压力的方式。于是,当晚,程希在庄园里多加了四个小时的练习。
    在上次嫉妒艾凡,意识到自己的丑陋之后,程希给自己做了很多心理建设,现在再遇到比赛,虽然很想赢,但不会失了稳定的心态。有这样的底子在,再加上罗伯特·里希德霍芬大师的加持,程希超水平发挥,不出意外地得了第一名。
    对于程希师徒是不觉得意外,但对于其余的参赛者却是真正的大意外,大黑马。这是程希在成人组别的第一个冠军,此时,她才十二岁半。古典音乐界的大事,在报纸上上不了头版。但程希依旧感觉被太多的目光扎得头疼。她还从来没有接受过那么多的羡慕嫉妒恨的负面情绪呢,一时有些适应不来。
    倒是罗伯特泰然处之,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兴奋的。被人到处夸,说是教了一个天才弟子,他的那张胖脸就笑得一颤一颤的。可是一回宾馆,就严肃下来,对程希说:“不要得意忘形。”
    “没有得意,只有恐慌。”被宣布第一名的时候,程希是满心欢喜的。得意什么的,绝对谈不上。她在柯蒂斯成长,她知道这世上有多少天才在后面追赶。她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有个大师级的好老师,有个负责的大师级的好老师,有个偏爱自己的负责的大师级的好老师。这是多少人梦想一生都得不到的机遇,让自己给碰到了。既然遇到了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冠军,只是个开始而已。程希暗地里给自己握了握拳,打气。
    “希希,你该签一家经纪公司了。”回费城的飞机上,罗伯特这么说。
    “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哪家合适?”程希不知道,她这一获奖,已经有好几家经纪公司已经找上门了,不过,都被傲慢的罗伯特大师直接给挡了。罗伯特对于合作多年的鲍伯很欣赏,为了不让自家弟子吃亏,决定回去跟他商量商量。
    商量的结果,当然是肥水不留外人田。程希签了鲍伯所在的公司,让后来知道消息的马可郁闷不已。
    寒假,程希没有回国,比赛完,程希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张长笛专辑的录制。按说,在古典音乐界,她的资格还远远不够。但她年纪太小,很有噱头。唱片公司只看销量前景,资格什么的,程希自己就把它忽略了,程希做得很开心,也很有信心。因为,她出的专辑不需要和别的名家比较,因为她出的是自作曲专辑。也就是之前她写的所有曲子,进行了精致的重新编排,形成了一张创作专辑。这样,她就避开了初出茅庐就与名家比较的可怕事件。
    演奏自己作的曲目,程希自有一番不同与旁人的理解,更得心应手,更打动人心。光是重新编曲,就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比如有的曲子是写的钢琴曲,现在全得改成长笛曲,这都是费神的体力活,为了让自己满意,让自己放心,只能她自己做。录音的时间倒比编曲的时间要短一些,大半个月就完成了。然后才是后期制作。
    这些倒没什么。为电影做配乐时,也接触过类似的流程,程希一点也不怵。程希真正怵的是,唱片上市时要宣传,纪纪人配合唱片公司为她接了不少宣传活动,既拿不上钱,还要不得不面对普罗大众。
    这与面对专业评委要让程希恐惧得多。毕竟评委的问题只限于音乐,可那些主持人,观众感兴趣更多的却是八卦!还有各类敏感问题。比如,对祖国华夏的看法,为什么千里迢迢到美国来学音乐……之类的,总之,想在她嘴里挖出些爆点,能顺便抹黑一下华夏,那更好。到时,他们只需摊摊手:“哦,这可不是我的问题。我只负责提问。”于是,程希不得不皱着眉,心里存着怨气,小心翼翼地和那些家伙耍机锋,玩太极。
    改了发型,改了眉形,程希密集宣传了一个月,象上个暑假和五重奏少女们跑穴一样,又一次把美国都跑遍了。等完成宣传任务的时候,程希第一时间跳进庄园的温泉,泡着泡着,又睡着了。不是身体的累,是精神上太累了。
    祖国现在不发达,国人在外受到这样的待遇,程希无能为力,可是气愤总还是有的。所幸,她外表的年纪尚小,被主持人这样逼问,装可怜装可爱卖萌,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更意外的是,偶尔气不过的发言,本色毕露的凌厉表达,反而刺激了专辑的销量。于是,到了后期,经纪人反而不象初期那样约束她的言谈了,既然脾气大点能卖唱片,就大到底吧。商人,都是这么直接的。
    没休整多久,又要被五重奏少女组拖着参加五重奏的比赛。五重奏少女们现在已经有了小小的名气,不趁热打铁可不是好的艺术家。其余四位少女都是柯蒂斯难得的又天才又刻苦的类型,水平绝不输程希。甚至程希在她们身上学到许多让人灵光闪动的火花。程希喜欢这个五重奏少女组。
    法国号少女的专业老师也是个大师。只是,她比罗伯特随兴多了。不过,因为程希的年少成名,刺激了她。自觉自家弟子不比程希差,甚至自己也与罗伯特名气相当,怎么最后能输在弟子身上呢?被激起好胜心的法国号大师最近□练了一番自己的弟子,把这次的五重奏比赛当做是法国号前进的热身赛,主动请缨当了领队。当然,也有因为比赛地在她的家乡的原因。
    </li>
    <li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009900;"><hr size="1"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回归音乐。
    写得简了。但我怕再啰嗦下去,就太长了。幸好,比赛都差不多……有罗伯特在,耍手段也伸不到程希身上来。
    台式机还没买到,只能说,现在要求不高的话,象我这样的,机器确实不贵,可让我郁闷的是,显示器跟机器差不多价!还讲不下来!
十三岁
    五重奏的比赛比单打独斗在心态上要轻松得多。 因为程希的提前出名,对少女们既是种激励,也是一种发酵剂,让气氛不由自主地就有点酸。
    巴松少女很郁闷,拿着比赛表,一个劲儿地嘟哝:“为什么巴松的比赛这么少啊~~~”
    程希也只能摸摸头望天:“这不能比,钢琴的比赛更多……长笛还算少得了。”
    倒是双簧管少女想得通:“单项比赛比较难获胜的话,我们把重心让放在五重奏上,只要能出头,哪种方式都没关系。”虽然钱肯定要少得多,但总比最后不得不离开古典音乐圈去做房产经纪的好。
    “程,你发了新唱片,会离开我们五重奏少女组吗?”单簧管少女看了眼程希。难得大家在一起默契有加,如果程希走了,来了新人,还得重新磨合,谁知道合不合适呢?单簧管少女想得比较细。
    她这么一说,其余几位少女都看向程希。程希摇摇头:“我挺喜欢五重奏的。只要我们的五重奏能获奖,打出名头,想来经纪公司也不会反对。说不定还有更多更好的演出机会呢。”
    程希虽然这么说,但她也知道,如果一直以五重奏组出道,那么,与各大交响乐团合作的机会自然就变得渺茫了了。这一点,想来各个少女都很清楚。所以,这算是她们的一条后路。如果各自成名,这条后路也可以变成美妙的花絮。如果不行,程希猜想,这样的组合也支撑不了多久的。音乐史上,她还没见过固定的,只做五重奏的组合呢。
    可以说,从事音乐与体育事业的人,都是万人齐过独木桥,成功不但要看本事,还要看机遇。机率小得惊人。多少人为此奉献一生,最后一无所获。尤其是在柯蒂斯这样的环境里,成功似乎就在眼前,离大师那么近,离费城交响乐团那么近,每一个人随时有可能一夜成名,可是,跨不过去这个坎的人大有人在。
    在程希看来,无法成名是不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些少男少女们,几乎是生来就活在音乐中,除了音乐,他们一无所长,甚至一无所知。象艾凡那样的,情商低智商高的人大有人在。这样的人,成名了,自然无需担心。可是一旦没有成名,就他们抛给普罗大众的社会,他们的无措,可想而知。
    他们有的人太骄傲,以至于,不愿意给小孩子教琴,不愿意在婚礼葬礼上为宾客演奏,他们不愿意站在街头,不愿意低下头。因为之前他们所有的教育都告诉他,他的梦想是在各大音乐厅,是在掌声和鲜花里,结果,过了十几年,虽然他不比任何同辈人差,却突然别人告诉他,“你在做梦!”
    程希了解这样的人的结局。但她什么都不能说。梦想不应死去。哪怕破灭时很残酷。再说了,比赛在即,打气,给予希望是组员的本份。
    看四位卯足了劲儿练,程希也觉得五重奏少女组这次比赛,成功有望。
    能来参加比赛的,水平都相差不远。除了临场发挥,后面的小手段,其余的就完全看评委的个人观感了。
    五重奏少女组不说演奏水平,就从外表上看,也是所有组中的翘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