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古神迹(1章-8章)

第2章


天空再次爆出一蓬血雨,怪鸟一声哀鸣,从空中掉了下去。
  祝融这才看清,那团乌光竟是一支箭。
  人们顿时松了一口气。在人们的惊叹声中,一人踏云而来。因为不明究里,祝融持枪迎了上去。只见此人大约三十岁上下,面色微黄,颌下短须。身着粗布麻衣,脚蹬草鞋,与一般百姓穿着无异。祝融暗暗心惊,看这一箭虽是偷袭,但即准且狠,而且带有法术为辅助,难道庶民之中竟有如此好手,不由得起了惺惺相惜之感。当看到来人手中的弓时,祝融更是大惊。只见那弓通体漆黑如墨,在日光下还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裂天弓!”祝融不由心中格登一下。
  这裂天弓的来历已无可考证,只知道是天神留在人间的宝物。八十年前南方九黎族与中原离族发生冲突,裂天弓曾一度现世,后来离族因弱小被灭,裂天弓从此不知所踪。如今竟又出现在这个人手上。祝融心中疑惑,脸上却没带出来。向着来人拱拱手:“阁下箭法如神,祝融佩服。敢问尊姓大名。”
  那人微微一笑,也拱拱手:“火神祝融威名远扬,早已宏雷灌耳。小民逢蒙,南荒人氏。今日路过此地,见到妖兽为祸,不由得出手除之,扰了将军雅兴,还望海涵。”说着一揖到地。
  此时炎帝在下面已经听得清清楚楚,他早已不顾群臣的阻拦下了车,冲着祝融高喊:“祝融将军,壮士护驾有功。请他下来吧。我要亲自相谢。” 
  大抵古往今来,天下明君无不爱才。炎帝见逢蒙身手不凡,已起了招揽之心。祝融应了一声“是!”,冲着逢蒙一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两人一起落回地面。但是祝融却有意无意地半挡在了炎帝和逢蒙之间。逢蒙向着炎帝拜倒。炎帝连忙走到近前,扶起逢蒙“感谢壮士仗义相助。壮士如此身手,怎好埋没民间,何不出山报效国家?即为天下黎民出力,又可为自己挣一份功名,封妻荫子,如此也不辱没了壮士的一身本领。”逢蒙满面激动,倒头再拜:“大王不知,小民早有报效国家之心,然始终未得其门,今若得大王您差遣,逢蒙情愿肝脑涂地。”听他这么说,炎帝心中不由大为高兴,拉住逢蒙的手哈哈大笑。“大王!”,祝融突然插了进来,“臣军中正缺一神射手,可否请逢蒙壮士屈尊到我军中?”炎帝一愣,回想刚才祝融的诸般举动,心中疑惑,“难道祝融信不过此人吗?”但随即答应,“就请逢蒙壮士为副将,归大将军祝融节制。壮士可愿意?”逢蒙眉骨不易觉察的挑了挑。随即拜倒:“谢大王封赏。”然后又向祝融施礼:“谢将军提拔。”祝融微笑相搀。
  炎帝抬头又看了看那两个昏黄的太阳,他明白他要控制局面,他不仅是一国之君,还是全天下的共主,今天的事情太过于诡异,他不能让这种恐怖的气氛流传开,那会在百姓中造成恐慌。转过身来,面向众人高举双手,大声喊道:“诸卿勿疑,双日并出乃是祥瑞。太阳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而今,天生双日,表示我们将享受到双倍恩泽。”
  众人鄂然,面面相觑。大司徒王朗最先反应了过来,连忙伏地叩首,口中奏道:“大王仁德广布于四海,传民众耕种之法,解除了百姓饥荒,上天必是降下如此祥瑞之兆以示对大王表彰。”群臣一听顿时都明白过来,这样一个颂圣之机又岂肯放过,于是一片赞扬惊慕之声涌了起来……
  三月,黄河泛滥,豫州大部变为一片汪洋,数万百姓流离失所,大小城郭十室九空。大道之上尽是逃难的百姓。
  四月,青州地震,泰山脚下裂开了一条长达数百里的地缝,从中窜出一股黑气直冲云霄。
  九月,梁州大旱,又闹起蝗灾,几近颗粒无收,荒野之上,饿殍遍地。
  数月之间,种种凶兆层出不穷,大殿之内的炎帝已是憔悴万分。“天下将兴,祥瑞出现。天下将亡,妖患横生!”闪动的灯火映照着炎帝忧郁的脸庞。他不由得走到了殿门前,遥望对面山上那座神庙。
  神庙里供奉的就是那万年未解之迷——天降玉盘。
  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一个侍者走近,向他回报,“大王,大司徒王朗和巫祝赤松子求见。”炎帝点点头:“请他们进来!”
  大司徒王朗从十八岁起追随炎帝,以其过人的智谋深得炎帝赏识,数年之间已经和大将祝融共同被炎帝依为左膀右臂。而赤松子则是姜氏部落的大巫祝,同样足智多谋。深得百姓敬仰。此刻,他们小心的走进大殿,向炎帝行礼。
  炎帝生活俭朴,平时也像普通百姓那样粗布麻衣,时常还亲自参加劳动,正是在劳动中发明了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他被称为神农氏正是因此而来。这座朝见臣子的大殿也并不宽广,站上二十人就显拥挤。里面的摆设更是简单。正对大门一椅一案。由案前至大门并排了两行供臣子们跪坐的草垫。左右两壁前各有两盏石灯。仅此而已。此时殿内只点了一盏灯,显得十分昏暗。
  炎帝看着他们,他高大的身材在灯光映照之下拉出了长长的影子。“想必你们已经猜到我为何深夜召你们来了吧?”。
  “数月之间,祸患丛生。大王必是为此事烦恼。”王朗淡淡的说。
  炎帝轻轻的笑了,随即转过身来:“知我者,司徒也!可有教我之计吗?”。
  “大王,恐怕九州国土即将大乱,天下生灵难免一场浩劫。” 王朗的语气里带着深深的忧虑。
  炎帝鄂然地看着这个沉稳老练的臣子:“你也相信那个天降玉盘?”
  王朗没接炎帝的话,而是按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下去。“十五年前诸侯会盟,推您为天下共主,其中当然有一部分诸侯是真心诚意敬服于您,然而天下之大,野心勃勃之徒又岂在少数?纵观九州,其实只有豫州有熊氏部落、兖州有硚氏部落和幽州西陵氏部落是真心推举您,其余各部都是为势所趋,其实各怀鬼胎。尤其是南方的九黎族,三苗部落,夸父族等等都是一贯不尊号令,只是碍于我中原势大,不敢公然进犯。我听说特别是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更是穷兵黩武,几年之间已经吞并了周围几个部落,势力日渐扩大,已隐隐有与中原九州分庭抗礼之势。其野心已是昭然若揭,久后必为大患。天下大乱之势已成。这与那预言极为相符。”
  炎帝叹了口气:“我这个天下共主本身就作的十分勉强!所以我决定打开天降玉盘。”
  赤松子显然听出了炎帝语气中的不悦之意。他惊道:“大王!您要打开天降玉盘?”
  炎帝坚定地点点头。
  赤松子急道:“天降玉盘实乃不详之物。无人知道它的来历。远古传言,这玉盘里藏着惊天动地的秘密。一旦开启,则天下大变,可是无人知道开启之法。从我姜氏建国以来,已有三位巫祝试图开启此盘,可是均告失败,而且……”
  “我知道!”炎帝打断了赤松子的话。“他们都死了。而且死得莫明其妙。”
  “大王,所以我的意思是……。”赤松子还想说什么。
  “你们要先明白我的意思。”炎帝走到窗前负手而立,“我教人耕种之事不知救活了多少饥寒交迫的百姓,现在我又怎可任刀兵妄起而致生灵涂炭。这玉盘藏有绝大的秘密,我非打开它不可。此事不须再议。赤松子,你明日准备一下。你们下去吧!”
  王朗和赤松子对视一眼,退出了大殿。两人谁也没说什么。彼此一揖,各自散去。
  崎岖的山路上,王朗抬起头看了看天边的浓云,心中暗道:“大王,到了我报效您的时候了。”
  深夜,漆黑的夜空星月无光。突然,一声瘆人惨号划破了夜的宁静。正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炎帝翻身坐了起来,叫道:“来人!出了什么事?”一个内侍跑进来:“大王,神庙方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号得真吓人啊!”“快去察看!”片刻之后,衣冠不整地赤松子扑倒在炎帝面前:“大王!大王!不好了!王朗他……他……”。“他怎么了?”炎帝着急得问。“他开启了天降玉盘。”
  神庙里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白色,诡异而神秘。王朗仰面朝天倒在地上。炎帝推开门前的侍卫,走到王朗跟前。一把把他抱了起来。“王朗!王朗!你怎么了?”王朗缓缓睁开了眼睛,他似乎在聚集眼中的光线。终于,他认出了炎帝。马上,他的眼中放出了异样的光彩。他挣扎着伸出了手,颤颤巍巍指着那祭台上的玉盘。
  那是一面镜子大小的圆盘,通体白玉雕成,它的外面是两个可以转动的环。玉盘上排列着八卦图案“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它们按照某种未知的次序排列着。当外环转动的时候,八卦符号就可以移动。玉盘静静地躺在祭台上,闪着白玉特有的温润的光泽。
  王朗的脸开始扭曲,他挣扎着说道:“打开它……”他已经说不出话了。他拼命地张大嘴,喘着粗气,似乎还有什么秘密要讲出来。“王朗,你想说什么?”炎帝抓住他的手。王朗的眼睛逐渐黯淡下去,但他似乎还在努力,他的手不时地比成一个“八”的手势。终于,他闭上了眼睛。
  泪水,模糊了炎帝的双眼。他望着这个伴随了自己十年的臣子,自己依为左膀右臂的臣子,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臣子,就这样被这个诡异的玉盘害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