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朱高炽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即将进入监狱却还心忧自己的杨士奇其实不只是他的属下,更是他的朋友,是患难与共的伙伴。
太子的地位保住了,却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在朱高煦咄咄逼人的气势下,他还能坚持多久呢?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5]
朱高煦的失误
朱高煦终于第一次掌握了主动权,他的阴谋策划终于有了结果,太子受到了沉重打击,而帮太子说话的文官集团也已经奄奄一息,形势一片大好,前途十分光明。
话说回来,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一旦得意就容易忘形,朱高煦也不例外。
胜利在望的朱高煦在历史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偶像,并在之后的岁月中一直以此自居。
他的这位偶像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经常见人就说:“我这么英明神武,不是很像李世民吗(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乎)?”
如此急切表白自我的言语,今日观之,足以让人三伏天里尚感寒气逼人,如果朱高煦出生在现代,定可大展拳脚,拍些个人写真照片,再配上自信的台词,必能一举成名。
朱高煦不是花痴,他这样说是有着深厚的政治寓意的。
大家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他的隐含意思,李世民与朱高煦一样,都是次子,李建成对应朱高炽,都是太子,甚至连他们的弟弟也有对应关系,李元吉对应朱高燧,都是第三子。
这样就很清楚了,李世民杀掉了李建成,当上皇帝,朱高煦杀掉朱高炽,登上皇位。
朱高煦导演希望把几百年前的那一幕戏再演一遍。
我们这里先不说 朱高煦先生是否有李世民那样的水平,既然他坚持这样认为,那也没办法,就凑合吧,让他先演李世民,单从这出戏的演员阵容和所处角色上看,似乎和之前的那一幕确实十分相似。
但朱高煦导演也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失误,他忽略了这场戏中另一个大牌演员的感受,强行派给他一个角色,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他要派的是这场戏的主要角色之一——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被挑中的演员正是他的父亲朱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把这场戏演好,演完,搞一个朱高煦突破重重险阻,战胜大坏蛋朱高炽,登基为皇帝的大团圆结局,就必须得到赞助厂商总经理朱棣的全力支持。
朱棣不是李渊,事实上,他跟李渊根本就没有任何共通点,但他很清楚,上一幕戏中,李渊在李世民登基后的下场是被迫退位,如果这一次朱高煦像当年的李世民那样来一下,他的结局也是不会超出剧本之外的。
朱棣虽然不是导演,却是戏霸。
让我演李渊,你小子还没睡醒吧!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6]
太子党的反击
就在朱棣渐渐对日益嚣张的朱高煦感到厌恶时,太子党开始了自己的反击。
当时正值朱高煦主动向朱棣要求增加自己的护卫,这引起了朱棣的警觉,永乐十三年(1415)五月,朱棣决定改封朱高煦去青州,按说青州并不是很差的地方,但朱高煦为了夺权的需要,不肯离开京城,又开始耍赖。
这次朱棣没有耐心陪朱高煦玩下去了,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朱高煦:你既然已经被封,就赶紧去上任,怎么能总是赖在京城不走(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
朱棣不断的打击太子,无非是想告诉太子不要急于夺权,但他的这一行动却给了朱高煦错误的信号,他误以为皇位非自己莫属,越发专横跋扈,最终触怒了朱棣。
捧得起你,自然也踩得扁你
太子党的精英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发出了致命的一击,而完成这一击的人正是杨士奇。
由于平日表现良好,且自我改造态度积极,杨士奇和蹇义连监狱的门都没进,就被放了出来,再次被委以重任。但千万不要由此推出朱棣慈悲为怀的结论,要知道,他们的难兄难弟杨溥还在监狱里看书呢,而且一看就是十年。
由此可见,特赦也是有级别限制的
逃离牢狱之灾的杨士奇自然不会洗心革面,与朱高煦和平相处,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对时局的揣摩后,他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发动了攻击。
说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与前两次一样,他的这次攻击也是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完成的。
此次对话除了朱棣和杨士奇外,蹇义也在场,不过他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
朱棣问:“我最近听到很多汉王(朱高煦封号)行为不法的传闻,你们知道这些事情吗?”
这话是对杨士奇和蹇义两个人问的,但两人的反应却大不相同。
蹇义虽然忠于太子,却也被整怕了,他深恐这又是一个陷阱,要是实话实说,只怕又要遭殃,便推说自己不知道。
朱棣失望地转向了另一个人——杨士奇,他注视着杨士奇,等着他的答复。
杨士奇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和阴谋,自己身边的同伴不是被杀掉,就是被朱高煦整垮,为了自己的信念,他忍耐了很久,他曾经有很多机会向朱棣揭发朱高煦的不轨行为,但作为一个政治老手,他十分清楚权力斗争就如同剑客比武,一击必杀才是制胜的王道,因为一旦宝剑出鞘,就没有收回的余地。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7]
朱棣已经丧失了对朱高煦的信任,他已经渐渐看清自己这个儿子的真面目,这是最好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拔剑出鞘!
杨士奇从容答道:“我和蹇义一直在东宫服侍太子,人家就把我们看成太子的人(还装,难道你不是吗),有什么话也会不跟我们讲,所以我们不知道。”
奇怪了,这句回答不是和蹇义一样,啥也没说吗?
要知道,自古以来最狠的整人方法就是先夸你,再骂你,杨士奇熟练地运用了这一技巧。所以别急,下面还有个但是呢。
“但是,汉王两次被封都不肯到地方就藩,现在陛下要迁都了,在这个时候,他要求留在南京,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他的用意。”(惟陛下熟察其意)
细细品来,杨士奇此言实在厉害,看似平淡无奇,却处处透着杀机,要把朱高煦往死里整,杨士奇之权谋老到实在让人胆寒。
杨士奇终于亮出了他的宝剑,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人,使出了那一剑。
一剑封喉
朱棣被杨士奇的话震惊了,朱高煦三番两次不肯走,如今要迁都了,他却执意留在南京,他到底想干什么?!
不能再拖了,让他马上就滚!
永乐十五年(1417)三月,不顾朱高煦的反复哀求,朱棣强行将他封到了乐安州(今山东广饶),朱高煦十分不满,但也没有办法,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此生注定不可能用合法手段登上皇位了
朱棣确实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如果我们翻开地图察看的话,就会发现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将来不会老实,于是在封地时,便已做好了打算。乐安州离北京很近,离南京却很远,将朱高煦调离他的老巢,安置在天子眼皮底下,将来就算要打,朝发夕至,很快就能解决,不能不说是一招好棋。
至少在这一点上,朱棣要比他的父亲高明。
至此, 储君之争暂时告一段落,太子党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稳住了太子的宝座,也为后来仁宣盛世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朱高煦多年的图谋策划最终付之东流,至少朱棣绝对不会再考虑立他为太子了,但这位仁兄自然也是不会死心的,他把自己的阴谋活动完全转入地下,并勾结他的同党准备东山再起。
不过这一次他不打算继续搞和平演变了,因为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一条路——武装夺权。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68]
虽然方针已经拟定,但朱高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老爹打仗有多厉害,他比谁都清楚,只要他还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就绝对不会在自己老爹头上动土。
朱高煦决定等待,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告别
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
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绩史。在执政的前十几年中,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也获得了许多成就,正是这些成就为他赢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誉。
他做了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但他并未感到丝毫疲惫,因为在朱棣的心目中,权力就是他工作的动力,手握权力的他就如同服用了兴奋剂一样,权力对他而言已经变成了一种毒品,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任何人也无法夺走。
像他这样的人似乎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朋友的。
但朱棣还是有朋友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一个。
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 北京庆寿寺
朱棣带着急促的脚步走进了寺里,他不是来拜佛的,他到这里的目的,是要向一个人告别,向一个朋友告别。
八十四岁的姚广孝已经无力起身迎接他的朋友,长年的军旅生涯和极其繁重的参谋工作耗干了他的所有精力,当年那个年过花甲却仍满怀抱负的阴谋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躺在床上的无力老者。
小说推荐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作者: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内容简介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引子好了,今天晚上开始工作吧说起来,我也写了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6章
- 草根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 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其实就是以前一直被说书人及老百姓所钟爱的《英烈传》的内容,不过多了靖难之役。历史本身很精彩,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要什么有什么,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明朝那些事儿
- 当年明月的这本《明朝那些事儿,他自己说应该叫《明札记,从形式上说是有道理的,但是却不能体现这本书的长处和好处来,所以还是应该叫《明朝那些事儿 因为他的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 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
- 历史军事磨铁文化连载中
- 最新章:十二、鄱阳湖!决死战!
- 南明朝那些事儿
- 短暂三百年,一闪而过,但是请记住属于这个明朝的三百年却发生了不少故事。其中既有帝王和大臣的风流韵事,更有小人物的奋发图强,明朝这个崇尚艺术和文明的朝代,将诸多的浪漫主义元素融入到其中,通过诙谐幽默的大白话将曾经苦涩难懂的文言文讲述出来,历史本是没有倾向性的,但因为有了这样的叙述,使得成为故事的历史,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1章
- 那些花儿 那些青春
- 那些花儿,那些青春作者:非言非语[内容简介 一 冯桥是我哥们,一长得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某些书里爱矫情地说他这样的男孩有着“像海水一样蓝的忧郁眼神 朝晖是我的男朋友,一长得凄凄惨惨戚戚的男生,他这样的人物书里也不乏描写,比如说某个粗话连篇的乐队鼓手,某个常常靠自慰来解决性生活满脸长着青春痘的家伙 当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非言非语:那些花儿,那些青春
- 2005年最残酷的青春小说,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爱情关于友情,最感人的描写青春爱情和友情的小说。小说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漂亮女孩(林朝)的残酷青春,在城市之间的流离与茫然,从大学女生到都市白领的一个追逐着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叫做成长,因此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风趣语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那些牛人,那些糗事--8一8我BT而BH的同学
- 八卦的斑斑最近不dj8jp的帖子,我只好也结扎了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前一阵看JP帖看得我手痒难耐,作为一个闲的挠墙的板油,迫不及待的想8一下我那些同学。那些很BH,很BT,很MAN,勇于无私奉献出自己的青葱岁月,跟我一起奋斗在旷课、打架、喝酒、泡妞第一线,屡败屡战,轻伤不下火线还乐此不疲的战友们。每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陈瓷,本名陈振永,山东新泰人,松青文学会馆成员,近年沉醉于三国历史研究,着力于对历史的人性解读,注重对历史记载空白的推导还原,被称为“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 作者:所写的《三国那些人那些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5章
- 南明那些事儿
- 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引发的历史潮、明朝热,也激发了民间写史之热情《南明那些事儿》作者以散文风格,辅以小说笔法,沿时间的轴线,书写晚明一段历史,展现了乱世之中的民族抗争,透析了古代官场的权谋党争。忠臣义士与奸佞小人、内战与外侵、野蛮与文明交织成了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南明那些事儿》史料详实,采纳广泛,包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8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