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妇

第43章


  
  半年都没来,刘怡哪还记得月事带这回事,要不是这次肚子疼,刘怡估摸还想不起这回事,上次去镇上买布,刘怡买了半匹棉布,给徐二郎和小狗子做衣裳,剩了不少碎步,她都收着放在木箱里,让小周氏把木箱中的碎步拿了出来。
  
  古代月事带是用布条缝制的,里面放着草木灰或是炭灰,月事刚来时,刘怡很不习惯赵氏给她做的月事带,很不自在,想着不干净,便问赵氏为何不用棉花,才知道澧县附近没人种植棉花,自然也就不能用。
  
  两个人在屋里忙活大半天,徐二郎好几次欲言又止,都被刘怡狠狠瞪了回去。小周氏手脚利落,一盏茶功夫,就做好了几个月事带,还特意嘱咐刘怡几句,临了不忘告诉徐二郎,这几日别让刘怡碰冷水。
  
  徐二郎点头应着,等小周氏走后,进屋忧心看着刘怡,纠结了半天,都不敢开口询问。
  
  刘怡捂着肚子,看着徐二郎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不免觉得好笑,“没事,只是女儿家的一些小事罢了,别想太多。”
  
  “真的没事?”徐二郎忧心忡忡看着刘怡。
  
  “嗯。”刘怡咬着嘴唇,凑近徐二郎耳畔,轻声嘀咕了两句,话落,小脸通红。
  
  徐二郎身子一僵,随即反应过来,把大手放在刘怡腹部,替刘怡揉着肚子,刘怡轻靠着徐二郎的肩膀,眯着眼慢慢竟睡了过去,见刘怡说了过去,徐二郎小心将刘怡放在床上,扯过被褥盖上,出了屋子,去隔壁找了小周氏,问问女子月事的事,回屋进了厨房,给刘怡煮了红糖水。
  
  用瓶子装了热水,拿进屋,见刘怡这会醒来,便将装了热水的瓶子让刘怡拿去,放在肚子上暖着肚子,瓶子不会太烫,暖暖的很舒服。
  
  “媳妇,我煮了红糖水,你喝点肚子会舒服些。”徐二郎端了碗红糖水,让刘怡起身趁热喝。
  
  “二郎,你怎么知道煮红糖水给我喝?”刘怡吃惊望向徐二郎,端着碗,小口喝着红糖水,满足眯着眼睛,靠着徐二郎很是舒适。
  
  “咳咳……我去问了弟妹。”徐二郎不自在撇开头,刘怡隐隐瞥见徐二郎泛红的耳尖,这仗势刘怡哪还猜不出,仰头,在徐二郎脸上亲了下。
  
  “媳妇!”搂着刘怡的手一僵,黝黑的脸不觉泛着红晕,倏地起身,“我……我去厨房看看,小狗子这会该饿了!”
  
  “噗嗤!”见着徐二郎这样子,刘怡忍俊不禁,大笑了起来,笑的太急肚子又疼了起来。小狗子从外头跑了进来,爬上炕,“娘,娘你肚子还疼吗?这是什么?”
  
  闻着红糖水甜甜的味道,小狗子耸了耸鼻子,眨着眼,望着刘怡。
  
  “不疼了,这是红糖水,怎么?小狗子想喝?”刘怡端过红糖水,放到小狗子嘴边,让小狗子喝了几口。拿过木箱上的书籍,搂着小狗子,教小狗子识字。
  
  翻着《齐民要术》仔细看着关于农耕种植方面的事宜,徐二郎从孟家拿回的那些种子,还没整理,全放在后面地窖,不知道孟家有没有拿回棉花种子,记得徐二郎曾说过,孟家这次去广州,带了不少新鲜玩意,其中有不少是徐二郎要求的。
  
  “娘,你在看什么?”小狗子摇头晃脑读着《三字经》,眼睛滴溜溜盯着刘怡,睁着大眼看着刘怡手中的书,看了半天,一个字都不认识,不由觉得委屈起来。
  
  “看书,小狗子读累了吗?”小孩子没多少耐心,念了半天,小狗子忍不住扭动着身上,在炕上乱动了起来,刘怡伸出食指在小狗子眉心弹了下。
  
  “嗯!”小狗子顺势倒在炕上打滚,笑着在刘怡身上闹。
  
  躺了许久,肚子没那么疼,刘怡便起了身,牵着小狗子,看着徐二郎在院子里忙活,刘怡竟觉得安心又欣慰,果然男人还是自己调-教的好。
  
  “媳妇你怎么起了,外头冷,快回屋里去。”徐二郎放下木桶,责备看着刘怡。
  
  “我没事,肚子早不疼了,躺久了出来走走。”刘怡抿嘴笑着,哈了几口气,望着远处群山被浓雾笼罩,院里鸡鸭乱窜,恬淡却安详,脸上笑意更加明显。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慕斯身体有些不舒服……
☆、第四十章  出轨!
  不同在刘家,这是刘怡在徐家过的这一个团圆年,腊月天气时好时坏,好在刘怡一早就将年货备齐了,不用像别人匆忙去镇上买这买那,过个年,刘怡却是最轻松的。
  
  天气寒冷,刘怡所幸在屋里,懒得出去。
  
  徐大郎家年货,刘怡和小周氏帮着备齐,徐母大抵有些年纪,只得在自家院子里张罗年货的事,其他事也帮不上手,徐大郎闷声不说话,埋头做事,徐母不时叹气,往年家里有周氏帮手,不会像这般忙碌,若不是周氏闹得太过,徐家也不至于容不下她。
  
  “媳妇,水开了吗?”徐二郎从外头走了进来,头上还沾了不少雪花。
  
  “开了,大哥他们过来了吗?”刘怡探出头,往灶里添了些柴火,昨儿徐大郎家杀猪,一家子都在徐大郎家帮手,今天轮到徐二郎家和徐三郎家杀猪,一早刘怡就起来烧水,下午是徐三郎家。
  
  “来了,大木桶洗好了吗?”
  
  “洗了,放在木棚里。”刘怡点点头,徐母带着几个孩子进了院子,刘怡让他们带着小狗子进正屋去炕上,三个大男人进了猪栏,揪着那百来斤的猪拖到院子里,李二傻拿着杀猪刀比划着,用绳子绑着,徐二郎和徐大郎拉紧绳子,徐三郎端着木盆,随着猪一声尖锐凄厉的惨叫声过后,李二傻手中的杀猪刀刺进猪的脖颈,热血喷溅而出。
  
  农村里杀猪,其他人都会跟着过来凑热闹。
  
  不多会,院子里就围了不少人,有些过年没打算杀猪,过来问价钱买些猪肉,这头猪平时被徐二郎养的很好,膘很肥,开膛后还有九十来斤肉,给徐大郎和徐三郎家送几斤,自己留几十斤做腌肉,见有人上来问价钱,于是便卖了些。
  
  “二郎,割几块肉下来。”见着小狗子馋着咽口水,刘怡让二郎挑瘦肉多的地方,割了巴掌大小的肉块,撒上盐,让小周氏拿去厨房,放在火塘里烧,徐福略大一些,帮着几人做些小事,其他几个孩子围着徐母和小周氏,早饭吃得早,这会日过正午,许是都饿了。
  
  “嗯!”徐二郎应着,拿着菜刀,割了几块瘦肉,小周氏接过,放在碗里摸上盐巴。
  
  徐二郎在前边看着,招呼想卖肉的乡亲,刘怡进厨房准备做午饭。吃了饭,还得忙活徐三郎家的事,刘怡没马虎,淘了米做饭,徐母看着孩子,小周氏在旁边木板上擀面,准备烙大饼。
  
  忙碌了一整天,总算把事情都收拾利落。
  
  刘怡揉着酸痛的腰肢,趴在炕上,动都懒得动,以前没觉得过年怎么累,这会自己当家了,才发现事情好像怎么都做不完似的,怪不得在刘家时,没到过年赵氏脸色格外不好看,她以前还以为是家中没钱,买不起年货,赵氏的脸才不好看。
  
  然,现在回头一想,猛然发现,赵氏愁的不是年货,而是过年时琐事事情太多,这要准备,那要张罗,整个人忙的好像陀螺。
  
  “媳妇累了?”徐二郎从隔壁走来,刚把小狗子哄睡着,进屋就瞧着刘怡瘫软倒在炕上,侧身坐在炕上,伸手在刘怡腰肢上揉掐着,“我帮你揉下,明儿就轻松了,年前事情都忙完了。”
  
  看着刘怡累的不轻,徐二郎有些心疼,小心上了炕,给刘怡按摩起来。
  
  “嗯!没事,就是腰有些酸。”刘怡轻轻答着话,“大哥家事情都准备利落了吧!”
  
  “妥当了,糯米糍粑明儿下午我过去拿回来,没别的事了。”徐二郎点点头,将刘怡揽进怀里,大手在刘怡身上揉搓,劲道不重,手掌带着虫茧,蹭着光滑的肌肤,不觉有些异动,可见着刘怡疲倦的脸,心里再大的火气都消散下去。
  
  “行。”刘家村那边,就让徐二郎跑一趟算了,给刘家送几斤猪肉过去,天寒地冻的她就是想去,徐二郎也舍不得让她去,还不如让他跑一趟。
  
  “对了,二郎今儿胡老三家的过来干啥?”刘怡半眯着眼,靠着徐二郎的胸膛,感受着徐二郎不轻不重的力道,炕烧的很暖,盖着被子,身子很是暖和,突然,刘怡想起下午时看到的那一幕,不觉开口问道。
  
  “胡老三家的?”徐二郎皱着眉,疑惑看着怀里的刘怡,神情略带着迷茫之色,好似听不明白刘怡话中的意思。
  
  “对,今儿黄昏时,她不是就站在院子外头跟你说话吗?”刘怡仰头睨着徐二郎,王氏那怅然欲泣的娇模样,她可全看在眼里,只差没整个身子就偎进徐二郎怀里,对上她的目光,全然是挑衅的以为。
  
  那会屋里事多,忙着她记在心上,没当面质问徐二郎。
  
  村里喜欢说三道四的人不少,她虽不喜欢跟那些人嚼舌头,却不代表她一无所知,小周氏偶尔也会在她跟前说两句,王氏那点心思下河村大伙心里都清楚,王氏比赵寡妇有手段,做事都留三分情面,尽暧昧,却不出格,众人当笑话听听,也没多少人放在心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