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第21章


  “列车马上要到达本次旅行的终点站北京火车站,请大家注意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要遗忘在车厢中。祝旅客朋友们心情愉快,欢迎您下次乘坐。”
  当火车的广播里响起播音员温馨的提示声,叶莎莎背起行李,列车缓慢前行了一阵,终于到达终点站——北京站。莎莎走到站台,北国的冬天比南方来得要早,刚一下车接触到首都的空气,莎莎就不禁打了个喷嚏。想着自己生平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来到陌生的城市,身边有那么多陌生的人脚步匆匆,来来往往,旅行之前所有的不安、焦虑在这一刻起统统被兴奋和惊奇所取代。
  “加油!叶莎莎!”莎莎在心底给自己打气。
  出了站台,朴实而大气的北京站呈现在莎莎眼前,莎莎在站前广场放眼望去,有种不真实感。她深刻地察觉到自己的变化,曾经她是个只知道穿衣打扮的爱美女孩,把爱情当做比工作重要的事业去经营,依赖感情,认为那是她最大的精神寄托。然而经过了时间和考验,莎莎可以去自己从前不敢去的地方,她在成长,在经历着生命中的一次蜕变,只是,现在的她不再执着于“与子偕老”的爱情,也许,爱情如一朵烟花,明亮温暖的在夜空中停留一刻,坠落,转瞬即逝。既如此,何必太过执念,把握住交汇时发出的光芒就已足够。
  莎莎乘坐地铁一号线,来到天安门广场,接近升旗的时间了,街上的行人寥寥,都早已在广场前围成一圈排起了长队,军队井然有序。现实场景中的升旗仪式的确庄严无比,随着国歌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国旗迎风飘扬,全场的空气庄严、肃穆。
  升旗仪式结束后,有跟团的随着导游一起排队等候进入毛主席纪念堂,有散客、驴友则去往各个规划好的目的地,广场上的人潮渐渐散去。叶莎莎本打算去对面的国家博物馆长长见识,但天色尚早,博物馆还未开馆,莎莎索性在广场上闲散地随拍。
  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形象闯入莎莎的镜头,这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叶莎莎拿开相机,面前这个男人给了她一个理解而赞赏的微笑。
  “你好,请问你是一个人吗?我也是一个人,方便给我拍张照吗?”莎莎心正纳闷呢,男人已经说出了他的请求。
  “好的”。莎莎说出了自昨天傍晚上火车至此的第一句话,和一个陌生人。
  拍闭,男人主动说如果莎莎不方便留影的话,他可以代劳。莎莎欣然接受,在天安门前飘扬的五星红旗之下第一次留影。
  “第一次来北京吗?”莎莎主动搭讪。
  “来北京不下十次了,说来好笑,每次都是谈生意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竟然连升旗仪式都没有观看过。这一次下定了决心,到北京站以后坐地铁来到这,赶上了升旗!”男人只背了一台单反和一个背包,看上去也是个孤单的旅行者。
  “我也是一个人来旅行,坐的K8860。和你不一样的是,我此行并没有计划,走到哪里就看哪里的风景。”天空渐渐明朗,红日周围,霞光浸染,映照着莎莎红彤彤的面庞。
  男人眉梢扬起:“巧了,我也坐的K8860,原来我们坐的同一列火车后来又到达了同一个地方啊!世界真是小!”男人边说着边掏出车票拿给莎莎瞧。
  “关智文,1974年?”火车票实行实名制购买之后,乘客的所有身份信息就在车票上一览无遗,叶莎莎轻易地知道了男人的姓名和年龄。
  “呵呵,现在这个人信息都在车票上了,不能装嫩了呀”!关智文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笑容里透露出些许的羞赧,莎莎觉得这个大了自己接近十岁的“老男人”其实是个可爱的“老男孩”,这陌生的笑容伴随着初生的太阳,让莎莎感到温暖。
  “So?国旗已经迎风飘扬,太阳露出了笑脸,我们萍水相逢,经过了一千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是否可以一起享受首都的特色早餐了?”
  莎莎应允。如她自己所说,此行没有目的,走到哪里就看哪里的风景。只是心里觉得有些好笑,在茫茫人海中,两个陌生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坐一列火车,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在同一个地方相识,好像是小说电视剧里的桥段,男女主角萍水相逢,成就一段良缘或是孽缘,这一次发生在她身上的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二十八)梦回大清
更新时间2012-8-11 20:52:21  字数:2766
 “北京的早餐当属卤煮火烧最为特色,老北京最纯粹的东西就是京剧和卤煮火烧,土生土长。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地道的北京人估计没几个不好吃卤煮火烧的,我每次来北京,都要找机会去吃地道的卤煮火烧,感受最纯正的老北京风味”。在等待美食上桌之前,关智文对着莎莎侃侃而谈。
  “不过这卤煮的主要食材是猪下水,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惯呀?”关智文看着眼前这个只身一人出来旅行的漂亮女孩,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叶莎莎嫣然一笑:“我生冷不忌。”
  “新鲜的卤煮火烧来咯~~”伙计一声吆喝,卤煮香气四溢,热腾腾的一碗端上来,莎莎望着眼前的美食,满意地深吸一口气,大快朵颐。火烧、豆腐、肺头吸足了汤汁,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味厚而不腻,真真正正的老北京味儿,不一会儿莎莎就将火烧连带汤汁吃得一干二净。
  “的确是香啊”!叶莎莎满意地咂咂嘴,露出甜美的笑。
  “请问,我怎么称呼你合适”?坐在对面的关智文看莎莎饭饱,温和地问了句。
  这时候叶莎莎才想起来自己通过对方的车票了解到他的信息,却忘了介绍自己,说到:“真不好意思”,显得有些抱歉:“我叫叶莎莎,现在我们算是正式打招呼了。”
  “呵呵,丫头你真有意思!”关智文笑的灿烂,眼角像绽开了一朵雏菊,眼神里夹杂着些许的暧昧。
  叶莎莎从小就因为长得漂亮而得到人们的赞誉,对于所有的称赞她毫无例外的照单全收,此刻莎莎正和一位认识不到两小时的陌生人交谈甚欢,她心想人生真是有趣,说不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碰到什么样的人,而自己的人生就充满了一次次华丽的冒险,也正是因为此,她才拥有了和别人平淡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历程。
  出了店门,太阳已经如明亮的圆盘一样高高地挂在天上,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丫头打算去哪”?才不到九点,关智文看了看表。
  从与关智文的交谈内容、他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和外套和衬衣精良的材质上,莎莎已经初步判断他应该至少是个公司的高层,刚才看时间的时候,莎莎不经意瞥见“Tudor”的标。
  “去宫里转转吧,最近这穿越戏播的这么火,说不定咱俩眼一眨就穿越到清朝了呢!”叶莎莎打趣说,太阳很好,莎莎懒洋洋地眯起眼睛。
  莎莎的语气逗乐了关智文,他接茬道:“得!咱再回到天安门去!”
  地铁上没有空位,莎莎漫不经心的和关智文聊天。
  “是来北京公干吗”?莎莎斜倚着扶手,好让自己站的更稳一些。
  “我是做房产的,早些年还可以,只是近年来国家对房产的调控越来越严格,生意不好做。整日呆在公司里抽烟消愁也始终不是个办法,倒不如换个角度,就当做这是给自己放大假的理由吧!说来也可笑,年近不惑之年才发现自己的前半生直知道挣钱,每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为了生意来去匆匆,从来没有时间去体味当地的风景。”关智文打开了话匣子,越说越动情。
  叶莎莎心觉得好笑,当今社会像关智文这样的人不计其数,他们行色匆匆,拼命挣钱,然而幸福感却越来越低,莎莎有感而发:“你该感谢有这样的空闲时间,可以出来逛逛,也可以有时间陪陪家人和孩子。”
  关智文面露窘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看起来是不是很老了?呃……其实……我还没有结婚,哪来的孩子呀……”
  这下轮到叶莎莎发窘了,忙还以一个抱歉的微笑:“呀!我不是那个意思,呵呵……惯性思维……”
  “这不怪你,都说先‘成家’后‘立业’,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在‘治国’的前面,我这前半生就只知道谋出路、谈发展,到现在还是孤家寡人啊!”关智文的语气显得有些惆怅。
  “缘分天注定,说不定你什么时候就能碰见你的另一半啦~!”莎莎调皮地打了圆场。
  走过金水桥,经过午门,进入太和门,二人顺着用汉白玉铺成的道路一步一步往前走,宫殿金碧辉煌,雄伟壮丽,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黄色的琉璃瓦,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叶莎莎被这绚丽庄严的宫殿景致深深震撼,竟说不上话来。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的集中象征,而每一块砖瓦都凝聚着百姓的血汗甚至是生命,所以说权利总是伴随着血腥”。关智文又是有感而发。
  叶莎莎觉得这个“老男孩”有些意思,一个三十来岁的钻石剩男,明明是个生意人,却时不时触景生情,感慨人生,显露出文艺气质的小清新范儿,着实令莎莎觉得有趣儿。
  关智文单反技术一流,莎莎索性就收起了她那一千来块钱的奥林巴斯,拍照留影事宜全权由关摄影师负责,不再班门弄斧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