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

第174章


  初盈本来就尴尬,闻言脸都涨红了,抽出手,“睡觉。”
  谢长珩从身后环抱住了她,轻声道:“不着急,再养养身体……”
  妻子眼下风吹吹就坏的样子,自己怎么舍得折腾她?----比起一时的□,还是妻子和孩子娘更重要,感受着怀中人的单薄,怜悯之意更甚。
  “阿盈……”他的声音低低的,带着心疼。
  初盈听了鼻子一阵发酸,心意更是微动,“长珩,要不然……”深吸了两口气,“要不然就添几个人的话”,还是没能说出来。
  “普世师太最近在白云庵。”谢长珩突兀的打断了她,说道:“我想着宜早不宜晚,下个休沐日,我就亲自陪你出去,到时候天也不算太冷。”
  “好。”初盈觉得自己被丈夫看透了,不敢回头。
  ******
  眼下是早春,谢长珩让人把马车裹得严严实实的,还放了火盆,方才陪着妻子前往白云庵,一路吩咐下人慢慢行驶。
  临到大门口,初盈突然有点近乡情怯,犹豫道:“要不……,还是别问了。”
  万一问出不好的,岂不是连一点希望都没有?因为重活一世,总是在内心深处有些战战兢兢,生怕这一切都是拣来的,说没有就没有了。
  然而谢长珩的性格里,却没有“怯懦”二字,安抚她道:“别想太多,就当是咱们俩出来散散心的。”坚持要进去,让下人先行往内通报。
  及至见了普世师太,一番寒暄说明来意之后,问题并没有迎刃而解,而是僵持,“实在要对二位说抱歉了,贫尼并不通医理,只怕是帮不上什么忙。”
  初盈反倒一块大石落了地,帮不上就帮不上吧,回头四处求医慢慢调养,别再说出让人胆战心惊话就行。
  谢长珩有些不甘心,问道:“师太既然对内子的命数有见解,难道就不能想一个化解的法子?或者指一条明路,自当感激不尽。”
  普世师太淡声道:“请恕贫尼能力有限,实在是没有这个本事。”
  初盈怕丈夫因为失望而生气,柔声劝道:“长珩,咱们还是先回去吧。”替普世师太打圆场,“师太出家人不打诳语,别再强人所难了。”
  谢长珩微微沉默着,没有言语。
  普世师太又道:“总之,还是上次送二位施主的那句话,‘夫妻同心,不离不弃’,或许命数会有一些变化。”
  谢长珩明白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更不想妻子在这里不安生,----早知道就不该来,没解决问题,反倒白白失望一场,起身扶了初盈,“咱们回去。”
  “等等。”普世师太叫住了人,说道:“这些年我四处游历走了不少地方,听说了几个各地名医,我把名字和住处写与你们,或许能帮上一点忙。”
  谢长珩不是爱赌气的人,更何况事关妻子的病情性命,虽然还沉着脸,但却耐着性子站立等着,对初盈道:“你先坐下。”
  片刻后,普世师太出来递与一张纸,上面是半干的字迹,“有些是外省的,不知道用不用的上,全都写上了。”
  “多谢。”谢长珩接了纸,让人将早先准备好的香油钱留下,扶着初盈缓缓出门,上了马车微笑道:“你看……,出来一趟还是有收获的。”
  初盈抽出那张纸来看,上面的人名且不提,那些地名却是一个比一个陌生,一个比一个遥远,自己两辈子都还没有出过京城呢。
  谢长珩的心思一向敏锐,见状笑道:“先养一养,回头我陪你四处走走看看。”
  “好。”初盈微笑,----这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丈夫是长子又在仕途上,自己是做嫡长媳的,上有老、下有小,近得还凑合,远的哪里有时间去?更别说两个人单独去外省。
  一大堆的摊子,哪一个都丢不下。
  不过话总是要往好了里说,再者丈夫有份心意亦是很好很难得的。
  “既然出来了。”谢长珩存了让妻子散心的念头,建议道:“要不要再逛一逛?想买点什么吃的、玩的都行。”怕她心情低落不愿动弹,“咱们去选几块料子,回去给重哥儿缝一身春天的新衣裳。”
  初盈往他身上靠了靠,轻声道:“听你的。”
  宝庆祥开在西城闹市大街上,马车行驶过去,侧门有专门接待贵客的,----以皇后胞妹的身份,自然是贵客中的贵客了。
  掌柜的叫了自己媳妇亲自招待,搬了最好最时兴的花样料子出来。
  初盈坐在椅子里,笑道:“主要是给小孩子做衣服的,绫罗绸缎做件外衫就行,里头还是葛布、棉布穿着舒服,也不容易被划破。”
  那妇人十分伶俐,赶忙让人去取上好的细葛纱,一面笑道:“听说府上添了小少爷,先给大奶奶道喜了。”自顾自的,找了一个布老虎荷包奉上,“给小少爷的小玩意儿。”
  初盈含笑收了,----虽然不会真的给重哥儿玩,但也是人家的一番心意。
  谢长珩拣了一块宝蓝色的碎花料子,问道:“这个做裤子怎么样?上头配一身杏黄色的小薄袄,又鲜亮又精神。”
  初盈自然是事事都依他,交待道:“扯两套吧。”又想着出来买料子,若是只给儿子买总不大好,至少还得有婆婆的一份,锦哥儿那边也别落下。
  又要花样好,又要不重复,还要上下搭配颜色等等,因此好一番挑拣。
  初盈看着半桌子的料子,失笑道:“这些就差不多了,再买,等下马车都放不下了。”
  那媳妇陪笑道:“不要紧,我们亲自给奶奶送到府上去。”
  初盈抿嘴一笑,“我是知道你们生意人的,恨不得别人把店里都搬空,我可没那么多银子,也不能做那样的败家媳妇。”
  “瞧奶奶说的。”那媳妇见眼下气氛好,越发凑趣,“就算把我们这个店给盘了,对奶奶来说,还不是九牛一毛?哪里值得放在心上?不过是逗我们玩罢了。”
  “累不累?”谢长珩关心问道。
  “还好。”初盈慢慢起身,“回去吧。”
  二人刚走到楼梯口,就听见楼下一个清脆的女声,“不好、不好,我看还是那匹喜上眉梢颜色亮,不过这匹也……”接着撒娇,“五爷……,要不都给我买了吧?”
  “都买了。”一个年轻的男子声音,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初盈止住了脚步,目光闪烁的回头看向丈夫。
  谢长珩脸色变了变,----但却没有急着冲下去教训弟弟,而是飞快的想了想,在外面闹起来不仅不好看,妻子还在场,到时候只怕会惹得流言蜚语。
  因而忍了气,做了手势示意先回去再说话。
  “大奶奶……”绸缎店的妇人不明所以,跟着回去,压低声音问道:“这……,怎么不下去了?”
  谢长珩从怀里掏出二两银子,推给她,“拿去找个机灵点的小伙计,等下跟着楼下买布料的人,想必你也是认得的,就是我们家的老五。让人看他去了哪儿,再打听一□边的女子是什么人。”
  136、沉迷(上)
  谢长珩让绸缎铺的人端了火盆,上了热茶,陪着初盈说着家常闲篇,——谢家人的做派,一向是临泰山崩而不变色。
  当然了,谢长瑜是一个例外的。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绸缎铺的妇人上来回话,带回来的消息却不大好,有些犹犹豫豫的道:“五爷去的地方不太妥当,是南大街的……”
  “等等。”谢长珩微微皱眉,不想污秽了妻子的耳朵,“我们去隔壁屋说。”
  初盈低头拨着茶,——自己虽然是官家小姐,但毕竟是已经成了亲的妇人,平时女眷们聚会闲聊,闲言碎语还是知道一些的。
  听那女子的说话口气,矫揉造作,不顾礼仪,断乎不能是良家女子,而南大街顶顶出名的……,就是一处风月场所。
  不由叹息,小叔子这是着了魔吗?
  家里有一妻二妾,都是如花似玉的青葱年纪,难道还不够?便是真的都厌了,丫头里面挑,或者去外头买,怎麽能跟个粉头拉拉扯扯的?
  说起来,婆婆还是太娇惯小儿子了。
  初盈想到了重哥儿的教育问题,从小就得抓好,不说像他爹那样稳重能干,至少平平的不出错,更不能在外面惹事生非。
  继而心下一笑,什麽时候丈夫成了好男儿的标准?
  那边谢长珩已经说完,过来道:“先送你回去。”
  一路上,初盈都没有说话。
  到了自己屋子,方才道:“你这是要出去找老五?”
  谢长珩看着那双明亮乌黑的眼楮,水莹莹的,有着担心的光芒,情绪不自觉的跟着缓了缓,放柔声音,“我是做长兄的,该教导的就得教导他。”
  “我知道。”初盈不知道该怎麽说,“你教导老五自然是应该的。”顿了顿,“可是你去找他,又能当着外人说什麽呢?你去了……,反倒传出些风言风语,还不如等老五回来,再慢慢跟他说道理。”
  谢长珩一阵沉默不语。
  “长珩……”初盈不想掩饰自己的私心,但是尽量说得委婉一点,“你是长子,更是谢家的顶梁柱,又是在仕途上行走的,做事应该慎重一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