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

第167章


  谢长珩面含微笑看着她,不言语。
  初盈见状脸色微变,“怎么?皇上要让你去……?”抓住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面,“不行,你还要看着我生小家伙呢。”
  谢长珩依旧没说话,轻轻的抚了抚她鬓角的细碎发丝。
  “皇上不是知道我怀孕了吗?”初盈不可置信,眼里带出一丝忿忿然,“朝廷里面那么多人,你又不是打惯仗的……”微微挣扎,支起半个身子,“明天我就进宫去,找皇上理论!”
  谢长珩“哧”的一下笑出声,捏了捏妻子的脸,“啧啧,胆大包天啊。”
  “你在逗我?”初盈顿时反应过来,又窘又恼,偏偏肚子大不能随便动作,伸手用力拧了一把,嗔道:“看人着急好玩儿吗?”
  谢长珩笑道:“仔细手疼。”
  “我不疼,你该。”初盈到底悠着劲儿的,不会下死手,玩笑两把便算了。
  “补偿一下。”谢长珩的手伸了过去,熟练的滑进那层薄薄的衣服里面,握住更加饱满的软肉,手指摁住了顶端的蓓蕾,贴近细声,“等小家伙出来,回头我们再添几个孩子。”
  初盈因为他一直没收人,不免有些迁就纵容,一般只要不是太过火都会默许,忍了半晌,丈夫的手越发放肆起来,于是轻轻用脚踹他,“有完没完?”
  “我摸摸小家伙。”谢长珩的手滑向了妻子腹部,正好被孩子踢了一下,“霸占你娘的肚子,居然还敢踢你爹?等你出来再收拾你。”
  “行了你。”初盈抽出他的手,娇嗔道:“越说越没个边儿了。”
  “睡吧。”谢长珩见她彻底忘了生男生女的事,遂不再东拉西扯,让妻子一如平常的背转过去,自己轻轻搂了她,“多睡觉好,咱们总说话小家伙也睡不成。”
  “胡说……”初盈嘟哝了一句,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合眼睡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后一卷,后面收尾部分要仔细想好~~
  大家新年好O(∩_∩)O~
  130、涟漪(中)
  没隔几天,傅家过来人了。
  来的是周顺媳妇,笑道:“给四姑奶奶报喜的。”从凝珠手里接了茶,“我们家大奶奶昨儿生了,母女平安。”
  母女?初盈微微一怔,继而笑问:“叫什么名儿?”
  “蕊姐儿。”
  “是个好名字。”初盈微笑,心里略有一点沉。
  傅家孙子辈就得宪哥儿一个,家里必定是盼着要男丁的,大嫂的这一胎女儿,只怕自己也有些失望,更不用说家里的人了。
  不免又想到自己,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
  “还有一个喜讯。”周顺媳妇是个机灵的人,大约猜着她的心思,打岔道:“二奶奶有了身孕,都四个多月了。”
  “哦,怎么不早说?”初盈跟着高兴了一回,不过却是有限,——毕竟二奶奶金氏是二房的人,跟自己隔了一层。
  周顺媳妇又道:“夫人让奶奶好生保重身子,过几天空了来看你。”
  初盈点点头应了,交待道:“洗三的时候我去不了,到时候让简妈妈回去,你跟我娘说,家里忙不用急着过来看我。”摸了摸肚子,“小家伙很老实的。”
  周顺媳妇打量了几眼,凑趣道:“我看姑奶奶肚子结实,尖尖的,一准儿能添个白白胖胖的哥儿。”
  简妈妈在旁边笑道:“承你吉言。”
  周顺媳妇又说了些家常闲篇,便就告辞而去。
  洗三那天,简妈妈和浮晶一起带了贺礼,赶去傅家道贺。
  吃了午饭方才回来,说起宴席上的一些趣事,给初盈打发时间,末了道:“听说亲家大奶奶给一个丫头开了脸,送给大爷收房。”
  初盈笑容微敛,喝着热茶没吭声儿。
  简妈妈继续道:“奶奶到底有什么打算?”
  一年都没让丈夫收人,主母有孕,妾室通房一个没有,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回头万一再生下女儿……,只怕要落埋怨。
  “能有什么打算?”初盈有些不耐烦,“过一日是一日。”又道:“他要是看上哪个年轻貌美的,想收便收,我还能拦着他不成?”
  丈夫要纳不去拦,但要自己主动去挑肥拣瘦的选,总是觉得憋气。
  “奶奶,这可不是能赌气的事儿?”简妈妈发愁道:“奶奶这么撒手不管,回头再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不纳妾怎么了?!”初盈不知道哪里来的火,沉脸道:“也不是个个男子都要有妾室的!再说等我生产完,难道还不能服侍他?我还不到二十岁,哪里就人老珠黄了?我就是那房夫人,妒妇就妒妇吧!”
  过惯了没有妾室的日子,再回头就难了。
  “奶奶别动气。”简妈妈有些后悔提起这个话题,想了想,反正也不急在眼前,等生产完了再做安排,也不算晚。
  如果一举得男,则又多了几分把握成算。
  ******
  日子平静无波,冬日的天气渐渐越深越冷。
  “奶奶。”凝珠从外面进来,“宫里来人了,是皇后娘娘派了两个稳婆,先让在府里住着,照顾奶奶日常起居,等奶奶生产完了再回宫去。”——
  这是皇后对妹妹的关心,也是谢家的体面。
  初盈忙道:“让人进来打个招呼。”又吩咐简妈妈,“你去收拾两间赶紧屋子,拨几个伶俐点的丫头,别怠慢了。”
  简妈妈笑道:“我省得,这就出去安排。”
  两个稳婆在浮晶的引荐下进门,穿着一样的服饰,一起上前行礼,“大奶奶好。”又自我介绍一番,一个姓石,一个姓李。
  “快让两位嬷嬷坐下。”初盈笑着欠了欠身,虚扶了一下,笑道:“已经让人去收拾屋子,仓促之间,若有怠慢的地方还望不要见怪。”
  “怎么会?倒是辛苦大奶奶了。”石嬷嬷一脸笑容可掬,看起来比李嬷嬷要嘴巧伶俐,自来熟的扯起了闲篇,“皇后娘娘可是惦记着大奶奶……”
  一番谈笑风生,小半个时辰不知不觉过去。
  石嬷嬷瞧了瞧初盈的脸色,笑道:“以后上午我来,下午李嬷嬷来,奶奶没事可以在屋子里走动走动,将来生产的时候才不费劲。”起了身,“奶奶先歇着罢。”
  李嬷嬷跟着站起来,笑了笑。
  凝珠出去送人,回来道:“那个石嬷嬷的话可真多,奶奶都累了吧。”
  “还好。”初盈笑道:“正好我也想听听宫里的事。”想了想,“应该是想快点和我熟起来,等到生产的时候,大家都自然方便一些。”
  凝珠抿嘴一笑,“话篓子。”
  听说宫里来了人,晚间的时候,谢夫人还吩咐多安排了几个菜,算是给两位稳婆接风洗尘,另外还封了两个红包。
  这事儿传到盛二奶奶的耳朵里,不由嗤笑,“可千万别生个丫头,不然这么大的动静,全都白费了。”
  晏氏这边则不同,——丈夫靠不住,将来自己和儿子要依附长房,大嫂对自己又很亲近,当然希望一切顺顺当当的。
  眼下心头大患苏氏已除,剩下云锦和赤芍都是丫头出身,完全不足为虑,倒是丈夫成天疯疯癫癫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好转。
  不过现在,晏氏的重心不在丈夫身上,而是儿子。
  自从苏宜君死了以后,丈夫就一直沉湎于过去的回忆里,不是对酒浇愁,就是一个人翻出东西发呆,哪里还记得有个儿子?
  晏氏虽然不满恼火,但是丈夫不来,最近锦哥儿没再出幺蛾子,老老实实的吃奶睡觉,反倒多长出了几两肉,看着更招人疼了。
  锦哥儿三个多月了,会自己抬头,前几天还有了翻身的意识,眼下正在谢夫人的榻上躺着,小胳膊小腿儿乱晃。
  晏氏拿着东西逗他翻身,“锦哥儿,过来拿……”
  谢夫人瞧着孙子满心欢喜,在旁边笑道:“我们锦哥儿真是聪明,瞧瞧……”正说着话,锦哥儿就从侧身翻成趴下,“这么快就学会了。”
  晏氏笑道:“都是娘教得好。”
  “瞧瞧这小嘴儿甜的。”谢夫人与苏妈妈笑了一回,又逗了逗锦哥儿,然后道:“虽说眼下日子已经清净,可是天气有些冷,再说才去了人晦气……”顿了顿,“我看还是等春天了,再让锦哥儿回你们院子。”
  “多谢娘体恤。”晏氏笑得甚是温婉,略有犹豫,“只是,大嫂那边只怕年根儿左右就要生,到时候娘肯定忙,两头跑只怕顾不上、又累,要不……”陪笑道:“还是年前搬回去吧?”
  谢夫人见小儿媳目光闪烁,略微思量便明白过来。
  等大儿媳生了,到时候孩子自己带不带呢?带,两个小家伙吵得人头疼,而且大儿媳未必舍得;不带,又好像偏心了五房这边。
  还有一个,万一大儿媳生得是女儿,就更显得多疼了锦哥儿。
  小儿媳心里有顾虑,也是在所难免。
  想起这个,谢夫人顿时没了逗弄孙子的心思,说笑了几句,便借口有些乏到了里屋歇息,与苏妈妈感慨道:“最近我得多去上几柱香,求菩萨保佑,让老大媳妇一举得男才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