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计再相随

第六章 下


第六章·下
    李渡城外的小草棚里,纯阳一行人正在帮陆烟儿勘查伤情。而屋外,影与这位年纪轻轻却满头白发的方清道长在一旁私聊着什么。
    方清拿着影递给他的字条,震惊的久久不曾说话。不曾想,那日一别故人,竟是成了永别。而故人的遗孤千里迢迢才找到了自己。
    “收拾一下,等下你们随我回华山吧······”
    方清感慨地看着眼前遮面的影,最终也没有道破。说罢转身进了屋子。
    等影进屋的时候,发现方清正与谷之岚交谈着什么。看到影进来了,谷之岚上前对影说:“陆姑娘余毒甚重,刚才方道长说要接你们回纯阳宫,但纯阳地寒,恐对陆姑娘伤势不利。刚才商量了一下,不如让陆姑娘随我回万花谷,我相信以我们万花谷的医术,不日便能使陆姑娘痊愈,到时我亲自送她上华山见你,可好?”
    见谷之岚说的如此诚恳,影也只得同意,自己先随方清等人回纯阳再作打算。
    纯阳宫:纯阳宫乃长安年间,纯阳子吕洞宾在朝廷支持下于华山南峰建立。整个道观依山造殿,凿壁成像,周围环境清幽,古树葱笼,怪石嶙响,观内亭台楼阁布局有致,飞檐翘角,曲径通幽,被誉为“古松怪石,溪山如画”。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只见境界迷离,紫气东来,美不胜收。
    李唐以道教立国,纯阳教更为朝廷所推崇,每年皇帝都会上山拜祭。三清殿中所奉为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是纯阳宫中第一重殿,殿中事务由五子之末的祁进打点。当年李白拜山路过此处,见檐飞入云,殿气庄严,在壁上题诗曰:我君六叶继圣,熙乎玄风;三清垂拱,穆然紫极。
    三清殿之上,方清与纯阳掌门与长老们争论着什么。
    “清儿,此子乃明教陆危楼遗孤。现朝廷正缉拿明教余孽,你却在这时领他来我纯阳拜师。此举,恐馅我纯阳于不义啊。”
    坐上,一名胖胖的道人说道。此人名上官博玉,纯阳都知上官博玉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此刻下此结论也并不稀奇。
    方清听言赶忙望向面前一排人中间的掌门——李忘生。
    “掌门师伯······”
    李忘生:李忘生是吕洞宾的二弟子,为人善良中肯,很识大体。李忘生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儿子,因一心向道,在十二岁时出家为道士,和谢云流一起随吕洞宾修道。他勤勉好学,虽然没有谢云流那么有天赋,但是凭他的勤奋,倒把基础打得很好。纯阳武学经他慢慢琢磨练习,都能融会贯通。在四十多岁时还练成了纯阳最高心法的第三层,是吕洞宾六弟子中唯一练成的,成为武林敬仰的高手之一。自接管纯阳教以来,李忘生一直谨遵师傅教诲,把纯阳打理得井井有条。
    李忘生一身黑白道袍,法须尽白。权衡之下,下了如此结论,
    “清儿,上官师弟所言不差。我纯阳自立教以来,一直中规中矩。前些年你大师伯判出纯阳,朝廷已对我纯阳颇为不满。这件事···,就按照你上官师伯所说。将那孩子留在纯阳几日养养伤,送下山去吧。”说完,李忘生便转过头去,不再作声。方清一看掌门都发话了,只能带着复杂的心思回到了自己所在的住处。方清刚要踏进自家院门,门里却传来一阵打闹声。
    “你这西域来的怪人,为何会来我纯阳宫!快说,是不是来行刺的!”
    “······”稚嫩的孩童声音,正来自方清最小的小徒弟,李牧云,今年只有十岁。正站在院子里用一把木剑指着默不作声的影。
    方清正在思考如何才能将这故人遗孤留在纯阳,刚才三清殿的事,还是不要告诉这孩子了吧。
    而这时,一只西域衣衫蒙面的影,却当着二人的面。将兜帽摘了下来,露出兜帽里的小脸。许久不曾见过阳光的小脸虽面无表情,但漫山白雪皑皑的纯阳观中,显得苍白而凄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