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东行的脸色有些发沉:“那媳妇子是这样说的吗?哼,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有野心也要看清楚自己的处境才是”他对文怡道:“康王府的事,是老胡在管,我也没多问,如果那些人真的贼心不死,想要弄点妖蛾子出来,我们也不是吃素的。放心吧,我会告诉老胡,让他派人去查探的。”
文怡点点头,叹了口气:“我真不明白,他们究竟在想什么?若说从前他们躲在暗处,又有钱,跟郑王府勾结,是为了复兴康王府的话,如今郑王府抢了他们的钱财,又杀了他们的人,朝廷又已经察觉并审问过他们了,这时候他们不想着安分守己,以求圣上宽大处置,还想要耍什么小心思呢?”
柳东行眉头微微一皱,没说什么,只交待了几句话,便匆匆要走了。文怡忙拉住他:“就算再着急,也不在这一时,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难道连口热饭都不吃就走了?”
柳东行笑道:“没事,这些事早些忙完了,我也好早日回家陪你。左右不过就是这几日罢了。”
文怡无奈,只得拉着他回房,亲自侍候他用热帕擦脸净手,换了一身冬装。原先那一身,因为他长时间待在野外,而康城又地处江边,水汽重,衣裳下摆、裤脚、靴袜、斗篷边,都沾了不少泥水,冬天冷风一吹,别提有多难受了。文怡特地给他换上了刚刚烤过的干爽衣裳,柳东行只觉得全身暖烘烘的,即便还未吃饭,身上的寒气已经尽去了。
就在换衣服的这点时间里,文怡已经命冬葵取了一碟子点心上来,就着厨房刚做好的热汤,一定要柳东行吃了再走。柳东行只觉得心中妥贴,便笑着乖乖顺从了,终于吃完出门时,天色已经完黑了下来。
文怡倚在门边一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轻轻地叹了口气。她知道现在正是关键时候,若能办好这趟差事,将来柳东行就前程无忧了,就如同他所说的,不过是这几日罢了。他甫新婚就去了北疆,九死一生,那几个月她都等下来了,这几日又算得了什么?好歹他与她还待在同一个城里,顶多相隔数十里地。
晚饭她是和蒋氏与文慧一道吃的。蒋氏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一直在问文慧到了康城后的经历,听文慧说哪个地方的景致好,哪家店铺的衣料花色丰富质地上佳,便连声道:“赶明儿你带娘也去瞧瞧”但若文慧提到哪家寺庙的斋菜美味,或是哪家庵堂的主持佛法造诣深,她的笑容就会变得十分勉强:“是么?那倒是难得。我想起从前在京城的时候,哪家寺庙的斋菜做得最好来着?你最爱吃了。那年我们……”接着说起了从前与文慧一道在外游玩时的情形,都是极有趣的经历,文慧听着,脸上也会不知不觉地带上了笑容。
文怡在旁静静听着,心中不由暗叹。她不觉得文慧真的有心向佛,不过是因为对家人与前程都灰了心,才会学起佛法,想要忘却现实中的痛苦罢了。但文慧终究是自小锦衣玉食长大的千金小姐,哪怕是念起了佛经,戴起佛珠,在衣食住行上也依旧十分讲究,若连这些东西都无法抛开,又怎么可能真的剪去三千烦恼死,皈依佛门呢?只是大伯母蒋氏看不出这一点,一味担心爱女真的会出家,便想尽办法去引她牵念俗世中的美好之事,不得不说真是费尽心思了。
文慧是否明白母亲的这番苦心?文怡觉得,她有这样一位好母亲,又有兄弟扶持,父亲对她也还未到绝情绝义的地步,只要能抛开浮躁,冷静下来,日后未必没有好前程。她这样的处境,比前世的自己不知要强多少倍,只盼着她别再任性,时时拿出家为尼的话来引母亲伤心了。
晚饭过后,文慧回房做她的“晚课”,蒋氏本有意诱她与自己多说一会儿话,但她却道:“晚上我陪母亲一起睡,到时候有多少话说不得?您若闲着,不如洗个澡吧,风尘仆仆的,洗个澡身上也舒服些。我每日的早课晚课从未误过,若是为不要紧的小事便误了一回,岂不是让佛祖误以为我不是诚心向佛的?”
蒋氏眼圈微微一红,无奈地由得她去了,自己却在原位上呆坐半晌,方才哽咽着对文怡道:“先前还在外头时,我想着,只要她一生平安,便是一辈子烧香拜佛,我也认了。可是回了老家,日子一长,却免不了要生出几分妄想来。我儿容貌既好,才学也佳,生在世家大户,素有美名,不过是因为别人的陷害,再加上因为少不经事犯了点小错,便落得如今这个地步,若就此葬送一生,岂不可惜?”
文怡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得道:“大伯母是一片慈母之心,不希望看到六姐姐日后受苦,六姐姐心里明白的,只是一时还未想通而已。而且先前的事闹得有些大,她觉得自己找不到好人家,与其被胡乱许人,倒不如敲经念佛的日子清净。我觉得她对大伯母还是非常亲近的,您好好劝她,过上一年半载的,再给她寻户妥当的人家,她自会明白您的苦心。”
蒋氏的脸色仍旧带着忧苦:“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她眼下竟象是铁了心似的,虽嘴上没说什么,但日日都象出家人一般敲经念佛,实在是看得我心惊胆战。只盼着早早为她寻个人家嫁出去,也省得她整日胡思乱想了。你也知道,家里老太太可能开春就要回来了,有她在,我在家里也未必能做得了主,就怕她老人家又犯了糊涂,拿个孝字压下来,随意将你姐姐许人,那时我又该怎么办呢?”
文怡抿了抿嘴,淡淡地道:“婚嫁之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的,大伯祖母虽然是祖母,但六姐姐双亲在堂,她总不好越过儿子媳妇替孙女儿定下亲事。若她看中的人家实在不堪,请了族长出面说和,也就是了。四伯父为人方正,自不会允许族中女儿被嫁给品行有亏之人,有损顾家名望。”
蒋氏转愁为喜:“这话说得对我几乎忘了,还有老四两口子呢”倒不是她真的忘了,而是她还未适应过来,此时顾氏一族的族长已经不是长房的人了,于老夫人自然也就算不上全族地位最高的长辈,论身份,她只是顾氏一族其中一房的老太太,论诰命,六房的卢老夫人与她可算齐平。加上她的次子顾二老爷因为不体面的罪行丢了进士功名,在族中丢了大脸,她的声望早已大不如前了。
文怡看着蒋氏脸上的喜意,不由得多提醒一句:“若是大伯祖母执意要做主为六姐姐定亲,甚至送信进京去请大伯父做主,恐怕大伯母还要再想法子说服大伯父。不过我想,大伯父如今应该比先前明白许多了吧?”
蒋氏一怔,过了好一会儿,才长长地叹了口气:“自然是明白许多了,他本来在礼部侍郎位子上做得安安稳稳的,便是柳姑老爷出了事,也没丢了官职,却因为老太太纵容二叔胡闹,害得他在朝中丢了脸面,好几次被上峰当众喝斥家风不正、趋炎附势……他如今兢兢战战的,真真是一个字都不敢多说,一步路都不敢多走。至于慧儿的亲事,他那时也是胡涂了,不知被二叔灌了什么迷汤,才会松了口。贤哥儿在信里说,老爷如今后悔莫及,余姨娘拿慧儿做例子,教十一丫头仁孝礼义时,还被他大骂一顿,撵出屋去。我想……慧儿将来要再议亲,他应该不会再犯糊涂了。”
文怡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命冬葵:“热冷了,去换热的来。”冬葵领命而去。
蒋氏没留意,继续在那里自言自语:“慧儿的亲事实在是难办。如今我也不求她能嫁入高门大户了,只盼着能寻个和气知礼的良人,不至于孤寂终生便好。族人与亲戚们也曾给我说过几户人家,我叫人仔细打听过了,虽有些不足之处,但当中也有性情好、品性佳的人选,年纪略大些也不要紧,只是慧儿执意不肯,我又不好逼她,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会改主意,就怕她念那佛经念得久了,移了性情,那就不好了。”
冬葵送了新茶上来,文怡替蒋氏倒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低头默默吃茶。
蒋氏又在叹气:“可惜了,老太太上京前还算明白的,那时候她看中了罗家老2,我嫌弃是个商家子弟,身上又无功名,不肯答应。但现在回头想想,若真是罗家,倒也不坏,那似乎是个性情豁达又风趣的好孩子,又孝顺,又知礼,看他说话行事,也颇为不俗,皇商人家的嫡子,身份也不算低微了。若不是瑶丫头她爹给她订下这门亲事,我还真愿意厚着脸皮跟罗家二太太说一说。以他家的门第,也不敢嫌弃我们慧儿。”
文怡直起腰来,正色道:“大伯母,您别怪我说话太不客气。罗家二公子已经跟蒋家姐姐定了亲事,如今再说这个话,又有什么意思?何况郑王起兵叛乱,青州锦南沦陷,蒋家舅老爷现任锦南知州,还不知安危如何呢,您不顾念手足之情,羡慕他家的女婿做什么?”
蒋氏的脸一下涨红了,吱吱唔唔了半日,才道:“我不过就是这么一说罢了,并没有特别的意思。至于瑶丫头父女俩的安危……郑王不是没有杀青州锦南两地的官员么?我那兄弟素来滑头,只要郑王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杀人的,他自然不会自己找死。我还不知道他的性子么?就是知道他不会有事,才不担心的……”
文怡抿了抿嘴,没说话。蒋氏对文慧自然是慈母,只是对其他亲人,就未必真心关怀了。别人的家事,她也没兴趣多管,便找了个借口,告退回房去了,只留下蒋氏一脸讪讪的不知该不该笑脸送人。
文怡回房闷坐,忽然间顿悟了。世人都是偏心的,遇事自然会偏着自己的家人与亲友,而家人与亲友之中,也有亲疏之分。别说大伯母蒋氏亲近儿女,却疏远冷待庶弟一家,便是她自己,也会更亲近祖母卢老夫人多于其他族人与舅舅一家,出嫁之后,则是与丈夫柳东行最为亲近,至于柳东行的家人亲友,不管是关系不睦的柳复一家、东平王妃,还是关系亲近的苏太太夫妇,都要靠后许多。她不能忍受柳东行穿着又湿又冷的衣裳出门,却能对东平王妃有可能因罪被废冷眼旁观,更能想办法算计柳复夫妻,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虽然佛陀说,众生平等,但众生何尝有过平等?她虽是信佛之人,心存善念,但也无法达济天下,能做的,不过是抱着一颗善心,量力而行罢了。如今她只是众生中的一员,难免要偏心些,最重要的,不过是护着自己所关心爱护的人而已。
这么想着,她又记起先前跟柳东行说过的话了。为了丈夫日后着想,她还得多用点心思才行。别的事上她无能为力,但康王府那群人,她倒不是完全没有法子对付的。
大概是老天庇佑,没两日,柳东行与胡金全便探听到了康王府众人私下聚会商议的是什么事。
原来这些曾经凭借康王府权势在康城呼风唤雨的管事、掌柜们,虽然损失了大笔钱财,生意经营遇到了困难,还先后被知府衙门与通政司的人审了又审,但心里的不甘却越来越盛。他们的不甘不是针对朝廷,而是针对郑王。他们虽是仆从的身份,但也都是富家翁,康王世子上京以后,留在康城的那些秘密产业便是他们在掌管,无论是官府还是同行,谁不敬他们三分?而他们当家作主的日子过久了,自然不甘心再被人糟践。郑王府所为分明就没把他们当成是盟友,事情八字都没一撇,就卸磨杀驴,谁还敢指望郑王夺得江山后,真的会给他们回报?
康王府的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助郑王造反,却一点好处没得,就失了几百万的财产,死的人与被烧的货物就不算了,更要紧的是,官府已经留意到他们了,没有武力保护,他们岂不是死路一条?造反的罪名可是要诛九族的这都是被郑王所害,就算死,他们也要报复郑王一把叫他知道,马王爷头上有几只眼
康王府旧人的报复行动,很快就开始了。。.。
更多到,地址(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生于望族
- 可怜朱门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生于望族,柔顺了一辈子,只落得个青灯古佛、死于非命的下场。既然重生了,她就要坚强,彻底摆脱从前的噩梦 可是,上一世错身而过的他,为什么总是出现在她的面前 作者:Loeva所写的《生于望族》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Loeva完本
- 最新章:2014新书《闺门秀》上传中
- 望望情深
- 两年前的年底夜宴 看着四处惬意谈笑着的同事们,苏望微微皱了下眉,不耐烦的叹了口气,她是十分的讨厌这种场合 而作为一个刚刚被破格升职的行内红人,苏望今天已经不可避免的被前来恭喜的人灌了不少的酒 现在还没有出现醉态,完全是凭着“绝对不能出丑”的信念在强撑着 苏望知道再不离开的话,醉酒出丑是迟早的事 刚刚
- 都市言情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41章
- 生于寒门,死于贫困
- 祝锦绣被她爹卖了 因为啥 因为穷 祝德江若不是走投无路,瞧病得来的那点银两倒也还勉强可以度日,可惜他天性嗜赌,狗窝里放不住剩馒头,仅剩的家底也被他挥霍无度,负债累累,终于山穷水尽 于是乎,祝德江把心一横,大笔一挥,在卖身契上署了名。可惜,这名不是祝德江自己的名,而是他年仅十三周岁的女儿祝锦绣的名 一
- 穿越架空左荒完本
- 最新章:51 前路漫漫共厮守
- 重生名媛望族
- 夙缘未绝,重生归来,陆雪琪入仇门!重生不等于重来,陆雪琪不要重来,她要的就是深不可测的有朝一日与最后的胜券在握 一场豪门贵族之子与名门望族之女的爱恨情仇,一场为了家族利益,为了仇恨,最终为了那份深爱,而不得不掀起的一场凶猛地明争暗斗 作者:花花心思所写的《重生名媛望族》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都市言情花花心思完本
- 最新章:[番外] 你是谁
- 于丹反对者 批评于丹
- 批评于丹作者:李悦远方出版社出版 于丹作品的很多地方使我们对《论语》造成误解。于丹《论语心得》其实不是对孔子的《论语》的注解与解释,知识她个人基于部分《论语》的感怀罢了。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一部分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 各种压迫,又是各种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平常人来说的话,怎么来突破这样的种种界限呢,最终登上山顶,在苍天下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了。当然想达到这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呢,其实也算是十分靠实力的,因为这也算是登顶呢。一夜缠绵,她落荒而逃,事后却换来金致聪的两巴掌,原来是她走错房间上错床,阻断了他的利益。两年的时间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4章
- 缘于此原于此
- 在此相遇,只为相遇 遇到你以前,只知道你是一个与爸爸妈妈经常分离的小女孩 遇到你以前,不知道与我年龄相仿的你会承受如此之多 遇到你之后,才知道你其实很柔弱 遇到你之后,不知道你都经历过什么会导致性情的转变 现在的你 现在的你 有此相遇,就不要错过 作者:琼露喻语所写的《缘于此原于此》无弹窗免费全文阅
- 都市言情琼露喻语完本
- 最新章:原本/原来20(完)
- 始于暧昧,终于爱情
- 沦为豪门冲喜媳妇,可婆婆却在婚礼当天离世。宋烟筱成了彻底的丧门星、晦气鬼 新婚丈夫从来不将她当人待,踢下床、赶出房,将外边的情儿带回家,日日相好夜夜笙歌 宋烟筱压制性格、练就一身忍术,以为这已经是极限。却没想到这一切远远不够,昏暗的房间,灼热的呼吸,她逃脱不掉 次日,无情丈夫拿出合约,趾高气昂“她子
- 都市言情那时淡月完本
- 最新章:婚姻这座城,独留我一人
- 始于婚,终于爱
- 本书又名《潜婚蜜爱:总裁晚上聊“订婚派对”上撞见未婚夫和姐姐的出轨背叛,她随即当着所有人的面高调宣布这是一场“分手派对,一时成为全城人的笑柄。两个月后,她拿着妊娠4周的化验单,低调嫁人,没人知道新郎是谁,只看到她的手上多了一枚闪瞎人眼的6克拉粉钻…她早知他另有所属,这是她算计得来的婚姻,也注定是一段
- 都市言情暮若浅兮完本
- 最新章:第302章 大结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