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1号案

第27章


     
  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杨德禄立即派四处副处长张卓敏、大案科科长靳鹏前往石  河子;兵团刑侦处处长刘钊、副科长杨群也于当天晚上赶到石河子,石河子市公安  局长张万顺陪同他们一起来到149团现场。     
  至深夜3点,149团现场已聚集各方警察50余人,警车15辆。     
  “8・8”一线指挥部迅速成立。指挥部由周传强牵头,市局刑警大队龚兴言、  江援朝,莫索湾公安局局长刘昭君、副局长刘克新、何强,以及149团副政委马军  民为指挥部成员。张卓敏、靳鹏代表区厅,刘钊、杨群代表兵团公安局,指导侦查  工作。     
  凌晨,指挥部在149团招待所二楼会议室召开侦查会议,会议由周传强副局长  主持,他认为,案件有几种可能性:一、有预谋的抢劫武器杀人;二、被我方处理  过的人员报复杀人;三、个人隐私问题导致矛盾激化杀人;四、执法过重引起纠纷  导致杀人。他强调,在没有突破性线索出现的情况下,这四方面的排查工作都不能  放松。     
  张卓敏从区厅角度提出四点要求:一、侦查范围不能过小;二、以查枪为突破  口;三、以射击点、射击姿势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四、各项工作分片包干,各  负其责。     
  指挥部做了分工,龚兴亡、江援朝负责现场勘查及痕迹物证的比对工作;刘克  新负责枪支调查组;何强、党新民负责摸排调查组;刘昭君负责在莫索湾境内设卡  检查过往人员;马军民负责群众工作,把案情传达到连级干部。     
  8月9日至14日,查枪组对农八师(石河子)所属单位及沙湾县范围内“五六”  式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共计254支,全部提取了射击子弹样本,送石河子技术部  门进行比对鉴定,结果全部查否。查枪组继续扩大检查范围,对石河子市区、南山  矿区,玛纳斯县及农六师芳草湖农场、新湖农场的枪支继续进行取样调查工作。同  时他们发动群众查暗枪,特别注重了对民间打猎用枪和文革期间散失枪支的调查。     
  摸排组围绕死者周围的人事关系,按照指挥部分析的几种情况进行排查,虽然  摸出若干可疑情况,核实后均被排除,没有出现重大线索。     
  8月10日上午,马军民组织149团连以上干部开会,由于垦区的特殊的地理环境,  各连距离较远,集中起来比较困难。马政委要求各连干部,负责本单位的调查,分  出五种情况。一、有作案时间,对现场熟悉的;二、有抢劫枪支嫌疑的;三、有犯  罪前科,受过政府打击处理,有报复言行的;四、会驾驶摩托车或自己有摩托车的;  五、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武器的。     
  马政委要求各连对16―45岁的男性在册人员全部登记造册,把近日外地新来的  人口以及突然外出的人口作为重点,一家一户进行调查。全团配合公安部门,组成53  个调查组,深入到30多个连队、44个连建制的基层单位,分片包干。至14日,已调  查条件具备的男性公民2953人,收集到可疑线索25条――这些线索,在查实之后也  被排除。     
  “8・8”案件发生时,并没有马上联想到“7・5”案件――两案不在同一档次  上,差着很大的级别。然而,勘查和技术检验过程中,一个重要线索跃入技术人员  的眼帘――“8.8”案件现场弹壳与“7・5”现场弹壳批号一致,都是75―81,这  难道是巧合?技术人员连夜进行比对鉴定,并很快做出鉴定结论,证实两案的子弹  发自同一支步枪。     
  这是个重大推进。这不仅解决了“7・5”案件的定性问题,同时也为“8・8”  案件的侦查,提供更多的条件。云遮雾障的“7・5”案件的价值凸现了出来。     
  8月14日,指挥部再次召开侦查会议,宣布前期提出的第二、三、四种情况已  基本排除,决定将“7・5”袭击141团原军械库案与“8・8”杀害民警抢劫枪支案  并案侦查。     
  也是8月14日,石河子技术科经过大量比对工作,确认犯罪分子使用的是“五  六”式或其他种类的自动步枪,排除了半自动步枪的可能性。     
  “8・8”案件定性为持枪袭击、杀害人民警察,抢劫枪支的特大恶性案件。     
  五、缺乏警觉的姜玉斌     
  姜玉斌不是个爱多疑的人,他对逼近的危险没有丝毫的觉察。他不仅对那天看  羊的吴子明、白宝山没有警惕,就是在出事的当天下午,他在警务区门外再次看到  吴子明和白宝山,两人故意躲闪,也没有引起他的警觉。     
  这天晚上,姜玉斌带着时春勇,在149团农贸市场上吃晚饭,饭后约上个体无  线电修理户自建新,到农工黄伟家打牌,大家玩到晚上10点半。从黄伟家出来,姜  玉斌和时春勇一起,跟随白建新来到白家,向他借放像机和三盘录像带,抱着回到  警务区宿舍。     
  自下午到晚上,白宝山、吴子明始终在一营营部外边等他。看见二人抱台录像  机走进去,看着姜玉斌值班室亮了灯,他们才放下心来。     
  本来,这天与姜玉斌一起值班的不是时春勇,而是另一位治安员梁新民。因梁  新民的爱人要生小孩,他请了假,时春勇临时替他值夜班。     
  两人进屋说了阵话,姜玉斌把录像机安装好,躺到自己的床上,时春勇躺梁新  民的床,两人一起看录像。     
  门外黑黢黢的走廊里,白宝山携带着自动步枪摸过来。     
  时间大约是12点半(相当于内地10点半),白宝山推开值班室的门――门没上  锁。他闪身进去,贴在火墙后面,举枪就打。向左向右,先一边打了一枪,冲进去,  每人又补了一枪。前两枪就都打中了对方,时春勇当时就不动了,姜玉斌还在喘气,  补枪之后也不动了。     
  他走到姜玉斌身边,从他枕下抽出“五四”手枪,转身就朝外走。     
  跟他进来的吴子明把电话线拔掉,没动房间里的其他东西。     
  走到门口,白宝山见电视机开着,顺手把电视关上,但录像机没有关。     
  从他们进去,开枪把人打死,到取了手枪出来,前后没超过一分钟。     
  屋里布满了火药味和血腥气。     
  离开一营营部,吴子明去取摩托车――摩托车藏在100米开外的路边上。吴子  明发动车,带着白宝山,两人迅速离开现场。     
  姜玉斌、时春勇的尸体20小时后才被人发现――这个过程有点不可思议。     
  当天晚上,不仅浇水的几位农工听到枪声,在营部总机房值班的女接线员也听  到枪声,事后谁也没有报告。第二天上午,147团派出所开例会,姜玉斌、时春勇  没有参加,派出所的同事认为两人夜里值班,早上在睡懒觉,没惊动他们。下午,  梁新民曾进入房间,见两人一边一个躺着,又认为他们在睡午觉,悄悄退了出来。  出来时见门边桌上的放像机小灯开着,他把放像机关掉。下班前,因同事杨平想看  带子,梁新民又带着杨平进屋一次,梁新民喊他们两声,姜玉斌、时春勇都没反应,  杨平便自己选了盘录像带,和梁新民一起出来。梁新民随手又把门锁上了(碰锁)。     
  直到晚上,录像机机主白建新来取机子,从房门玻璃上看到时春勇躺在床上睡  觉,敲门却怎么也敲不开。他转到外边的空地,扒窗户向里看,看见姜玉斌身上有  血迹,这才怀疑出了事情,把情况向一营杨副营长做了报告。     
  六、侦查,向纵深推进     
  “8・8”与“7・5”两案并案,应该说是石河子方面侦查工作的一个转折点。     
  由于并案,线索扩大了,视野宽广了,对案件的认识和侦查部署都应该做出相  应的调整。     
  第一,并案使案件性质明朗化,犯罪分子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抢劫武器弹药,  其他枝蔓,可以全部剪除。     
  第二,两案均反映,作案分子是两个人。     
  第三,侦查范围要扩大。犯罪现场由149团一个点,变为两个点,141团至149  团相距75公里,几乎横跨了石河子城区之北的大部分团场。     
  第四,随着侦查范围的扩大,查枪的工作相应也要扩大。这涉及到兄弟垦区和  地方县市。为此,兵团公安局刘钊处长带一工作组,负责农七师(奎屯)、农六师  (昌吉)的验枪工作;自治区公安厅张卓敏处长带一工作组,负责沙湾县、玛纳斯  县的枪支取样工作。     
  侦查工作涉及到方圆一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仅农八师处级以上单位就有50多家,  其中农牧团场19个,工作量骤然加大,工作重点也有扩散的趋势。     
  由于并案,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及侦查条件的梳理,也有了进一步的推进:     
  一、犯罪分子具备作案时间,对现场熟悉,可能事先踩过点;     
  二、有暴力犯罪的历史,或有受过打击处理的前科;     
  三、会驾驶机动车(可能自己有摩托车或汽车);     
  四、会熟练使用军用长枪;     
  五、结伙作案,可能是二人以上犯罪团伙;     
  六、有抢劫枪支继续作大案的犯罪动机和目的;     
  七、两人身高在1.72米-1.75米左右,年龄25―35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