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媳妇

42 揪鼻子


接下来,白天的时候,顾意照旧赶去江北上班,我回学校处理事情,晚上,我和顾意在病房碰面,陪伴爷爷,日子过得匆忙而充实。
    我对着爷爷撒娇,再也不肯讲那本《丁丁历险记》,找来一本名叫《脑筋急转弯》的书,要跟爷爷比赛回答里面的问题。
    顾意抢过书本,翻了翻,对这种低智商的无聊游戏嗤之以鼻,声称还不如听故事精彩有趣。
    我紧张地看着爷爷,用眼神祈求他。
    亲爱的爷爷,千万不要再让我讲故事啊!
    爷爷笑眯眯地看着我问:“不想提前演练了?也好,讲的不错,我曾孙有耳福!”
    我脸热,低头嗔怪地叫着:“爷爷,说什么呢!”
    轻摸自己的脸颊,啊,烫的就像刚刚吃下一大盘麻辣无比的鸭脖子!
    再抬头,悄悄瞄一眼顾意,这人脸皮真够厚的,面不改色,神色如常!
    好在爷爷很快就说:“脑筋急转弯嘛,出其不意也挺好,小意,你也来,就当是开阔思路、练练逆向思维。”
    于是,顾意皱着眉头答应着,我抱着书本问问题,大家一起抢答。
    爷爷乐在其中,很快玩上了瘾,抢过我手里的书本,架上一副老旧的黑框老花镜,得意地说:“从现在起,我问,你们答,答不上来的人要被我刮一下鼻子!”
    我立刻条件反射地摸了下自己的鼻子,虽然刚刚我不是回答的最差的一个,可是这刮鼻子嘛。。。
    平日里,总有个男人嘲笑我鼻子矮,咳,怎么让爷爷改变主意呢?
    正在搜肠刮肚地想词,只见顾意对着爷爷认真地说,“爷爷,您刮我的鼻子可以,但是,珊珊,就改揪吧。”
    爷爷看看他的脸,又看看我的脸,好奇地问:“为啥?”
    他一定在想,难道鼻子被揪会更痛苦?
    顾意趁我不备,出其不意,直接揪揪我的鼻子,然后一本正经地回答:“我鼻梁这么高,不怕您刮,她嘛,本来就是个塌鼻子,再给您使劲刮几下。。。”
    顾意话没说完,爷爷就开心地哈哈笑起来,半天,终于忍住笑:“你小子,怕我把你媳妇刮丑了!好吧,爷爷帮你揪高点儿!越揪越漂亮!”
    然后,爷爷和顾意两人都面带微笑,默契地盯着我的鼻子研究上了。
    他们爷孙俩乐个够,我可要囧死了!
    哼,我白浪费感情了,说到底,爷爷还是跟他的宝贝孙子最亲近!
    很快,我开始后悔带来这本《脑筋急转弯》了,因为爷爷嘴里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古怪,我和顾意莫名其妙,连连出错,难以应对。
    这下,爷爷开心了,我和顾意轮番被他又刮又揪地折腾。
    一次,两次,三次。。。
    再一次,我和顾意面对奇异的问题反应无能时,顾意终于不再忍耐,朝我怨恨地瞪瞪眼,揉着自己的鼻子,叫了起来:“爷爷,不能刮了,再刮,我的鼻子也完蛋了。”
    我看着顾意微微泛红的鼻头,捂着自己的鼻子,顺势跟着叫:“爷爷,不能揪了,再揪,我就成外国小孩匹诺曹了!”
    爷爷笑得是乐不可支,干瘦的脸上,尖尖的下巴又滑稽地一翘一翘了。
    幸好此时,进来送药的护士解救了我们。
    还是那个矮矮的小护士,多次接触,现在大家彼此已经算是熟人了,她微微笑着说:“这个我知道,我来说答案。”
    爷爷转移目标,很有兴致地打趣她:“说错了,是不是该批准我出院回家?”
    小护士很机灵地回答:“那还是让我们科主任来回答吧。”
    于是,病房里响起众人欢快的笑声。
    小护士放下盛有药丸的小盒子,临走时来了一句:“爷爷,有这么好的家人陪着您,您保持心情愉快,一定很快就可以出院的。”
    小护士的话很快应验,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爷爷得到比较好的康复,两天后,开始自己下地活动,在众人面前,话也渐渐多起来,以前那个可爱爽朗的老爷爷原原本本地回来了。
    转眼周六,我和顾意不用赶去上班,自然还呆在病房,陪同顾爸爸和顾妈妈一起照顾爷爷,顾意一家五口在病房里聚齐了。
    熟悉的机器猫铃声响起,我跑出病房接听电话。
    电话里,老妈气呼呼地质问我:“你姐隔三差五就回来一次,你这丫头,怎么就不知道回家?不要告诉我你忙,元旦学校能不放假?”
    最近几番折腾,一直没有回家,确实有些不像话了,难怪老妈会生气。
    不待我编词回话,老妈又命令道:“你和惟意今天回来吃饭吧,妈今儿买了条桂鱼,特地烧给你这只馋猫吃!”
    这话既是命令,又带着埋怨,还透出无比的亲昵和关切。
    老妈没有忘记我这个爱吃鱼的小闺女!
    我心头暖暖的,赶紧跟老妈解释,讲了爷爷住院的事情。
    老妈立刻在电话里责怪我不懂事,说应该早些知会她和爸爸,接着要我把电话拿给顾妈妈接听。
    我听话地走进病房,把手机递给顾妈妈,接着听到顾妈妈跟老妈解释半天爷爷的病情和治疗进展,连连感谢老妈的关心和问候,最后,她又把手机还到我手心里。
    我听到老妈在电话里继续下命令:“你老老实实呆在那里,我和你爸下午就去看望顾爷爷,顺便看看你这瘦猴,这鱼,你就别惦记了,改天再吃吧。”
    于是,一条连小刺都没有的美味桂鱼飞到嘴边没有了,可是,沾爷爷的光,一想老爸、老妈也算是来看我的,我心里又美上了。
    下午,老爸、老妈如约而至,带来好几大盒送给爷爷的礼物。
    顾爸爸和顾妈妈连声道谢,几番推让,终于收下礼物。
    因为病房里只有两个方木凳,顾爸爸和顾妈妈客气地让座,老爸和老妈过意不去,不肯就坐,结果,四个长辈只能站着说话,场面略有些尴尬。
    顾意见此情形,也不言语,调头就出去了。
    接着,顾妈妈吩咐我把礼物先收到矮柜里。
    我接过礼物,一边往柜子里收,一边偷偷地去瞄盒子的外包装。
    看样子,不像是超市常见的应景礼品,包装盒上面一堆外国文字,竟像是哥哥从国外带回来的贵重补品。
    放完礼物,我老实地站立在老妈身边,好久没见到老妈了,心里还挺想念她的,不由地想要靠她近一些,再近一些,甚至快挤到她身上去了,嘴里连声叫着:“妈,妈,我这衣服好看不?新买的呢!”
    老妈面露笑意,对我贴着她站立的亲热举动挺满意,伸手帮我拉拉大衣的衣角,却回答:“好看顶什么用,站没站样,给我站直了!”
    接着她又轻轻地敲我的脑门,低声责怪我:“不懂事,刚刚瞎看什么!”
    我对老妈的责怪见惯不怪、不以为然,悄悄问:“妈,都是些什么呀?”
    老妈面朝我,小声满足我的好奇心:“好东西!你哥出国带回来的原装西洋参和大蒜油。”
    闻言,暗叹自家父母的豪爽大气,为了两个闺女够下血本。
    这时,刚刚出去的顾意进来了,一手拎一只木板凳,招呼两个爸爸和两个妈妈都坐下说话。
    长辈们围坐在爷爷的病床两侧,爷爷居中,众星拱月般,说话方便了,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
    我不自觉地继续贴着老妈站立,顾意忙着给老爸、老妈端茶倒水,之后,也在病床前随意站立。
    我突然发现他没有站到对面顾妈妈的身边,而是习惯性地挨着我站立,这情形竟然像极了当初结婚前,两家人唯一的一次正式会面。
    那会儿,我和顾意刚刚分别去过一次对方的家中,很快,在顾家长辈的提议下,有了这次双方家长的正式会面。
    顾意直接打的来到宋家接我和爸妈,陪同我们走进预订好的酒店房间。
    爷爷、顾爸爸和顾妈妈像是自己提前过去的,早早地等候在那里,给足了老爸老妈面子。
    刚见面,长辈之间还不很熟识,彼此问候健康,说些热闹的客套话。
    如此场面,我还是第一次经历,又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心情很是紧张,只知道紧紧贴着老妈。
    顾意虽然连我的手都没有碰,却一直很自然地或站、或坐的守在我的身边,并没有泾渭分明地挨着顾家人那边,如果那样的话儿,眼前的场面就像是电视剧里上演的两家对阵谈判了。
    顾妈妈的神情略带哀怨,不说话,眼睛一直紧紧地盯着在我身边一尺之内的顾意,一会儿,又反复地打量我。
    爷爷、顾爸爸和老爸倒是意气相投,很快就相谈甚欢,频频举杯。
    好一阵子,顾妈妈才开始跟老妈聊天,问些我小时候的事情,关切地询问我的身体,还伸长胳膊,亲手给我舀了一碗汤,端给我,温言劝我多吃些菜。
    我和顾意埋头饭菜,基本没有交流,似乎眼前的事情跟我们两个没有任何关系。
    酒足饭饱,爷爷满意地握着老爸的手说:“咱们两家有缘,您要是看得上我这孙子,后面的事情就让孩子们自己商量着办,咱们婚宴上再喝个痛快!”
    老爸自然是满面笑容地一口应下。
    于是,爷爷一语定乾坤,我和顾意的关系立刻迈进一大步,直接进入筹备婚礼的最后流程。
    那日回到家中,老妈面带忧色,埋怨老爸答应的太快,说顾妈妈对我估计不是太满意,老爸却回答,看她儿子就行了,世上没有家长能拗得过自己的子女,而且她后来不是还给珊珊端汤吗。
    我这才明白顾意酒席上的举动,那是在自己母亲面前表露坚持娶我的决心,心中感动,暗思,结婚后一定要跟他好好地过日子。
    恍然间,我和顾意走在一起已近四年,时间流逝得可真快啊!
    爷爷爽朗的笑声把我从记忆中拉回,他今天状态不错,兴致很高,我赶紧收神,去听他们都说些什么。
    本人竟是他们的话题中心,爷爷和顾妈妈当着我爸妈的面,对我是赞不绝口,连连夸奖老妈养了个乖巧的好闺女。
    这次我给老妈挣足了面子,平生第一次,老妈为我这个小闺女自豪起来,她笑得合不拢嘴,却连声说着:“哪里,哪里,这丫头从小古怪调皮,让你们费心了!”
    老爸一本正经地回答:“我看亲家把惟意培养得更好,我们老俩很是喜欢啊!”
    我讶然,什么时候起,当父母的说话也肉麻起来了?互夸个不停!
    说话间,二婶一家四口推门而入,也来例行探望爷爷。
    病房里忽地聚集一大群人,大家站起彼此打着招呼,七嘴八舌,热闹非凡。
    我悄悄捅捅顾意,说:“再去借几个板凳!”
    顾意眉一挑,回答:“不去,他们又不累!”前恭后倨的态度判若两人。
    我突然发现,一向做事稳当的顾意最近有些情绪化,比如说现在,他定是因为心疼自己父母,气恼二叔和二婶在照顾爷爷的事情上不够尽心。
    不管怎么说,长子的这个“长”字极有分量啊,在传统的多子家庭里,这意味着对父母双亲要承担更多的赡养责任。
    那么作为长孙的顾意,自然也是责无旁贷了,再思及自己,我立刻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压力,好在之前数日,尽心尽力,也算问心无愧。
    因为没有足够的板凳,二叔、二婶作为岁数略小的长辈,又是顾家自己人,只能在病房里站着聊天。
    只有身怀六甲的姐姐被细心的顾妈妈安置在病房角落里唯一的布沙发上就坐。
    姐姐刚坐下来,突然远远地喊了一声“妈!”
    二婶和老妈均是愣了一下,神色诧异,不知她喊的是哪个妈。
    我的姐姐啊,你又不是不能动,不会走到身边再叫吗?
    姐姐面有尴尬,把可怜的眼神对准老妈,又叫了句:“妈,你来一下。”
    老妈终于反应过来,快步走到她的身边,询问她什么事。
    姐姐低着头,小声说:“我想跟你回家住。”
    这声音虽小,可是因为她刚刚制造出的惊人效应,大家忘记聊天,尚未开始新的话题,于是,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病房里的所有人似乎都听到了。
    老妈温言劝慰姐姐:“住哪边都一样,早过去早适应。”
    姐姐微微抬头,就像没听到老妈的话一样,一字不差地重复刚才的话,声音还略大了一些:“我想跟你回家住。”
    老妈只好当众嗔怪她:“你以前很听话的,这是怎么了?岁数越大越不懂事了!”
    这下,姐姐不出声了,眼圈却微微地泛红,脸上的神情似有千百般的委屈。
    孕妇为大,想是担心姐姐情绪波动,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老妈扭头小心地征求二婶的意见。
    二婶看着姐姐问:“珍珍想是吃不惯我做的饭吧?”那语气听上去酸溜溜的。
    好在停顿一下,她不等姐姐回答,又立刻表态:“住哪儿都一样,随孩子好了。”
    这期间,顾惟扬垂头,一言未发,照旧是一副唯唯诺诺、不敢出声的老婆奴模样。
    给姐姐这么一闹,老爸和老妈不便久坐下去,适时提出告辞,见二婶不反对,走时,顺便把姐姐接回家去住了。
    我心中十分疑惑,暗思,出嫁的闺女总住娘家到底不是好事,姐姐当众闹着回娘家住,是因为爷爷生病,想要给二婶减负,还是因为她和顾惟扬之间出了大问题?
    接下来,二叔、二婶、顾爸爸和顾妈妈陪着爷爷闲话一会儿,照顾完爷爷用餐,也各自回家休息去了。
    最后,病房里只剩我、顾意和顾惟扬三个孙子辈的年轻人陪伴爷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