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第780章


    为了保全驻日美军的面子,也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贺鸣捉放日本天皇的事情并没有大肆宣扬。一直呆在国内的唐如儒哪里知道这些,顿时大吃了一惊,便不可思议的问道:“韩将军,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你看我像开玩笑的人吗?”韩立国深吸了一口烟后,继续说道:“如果他没有两把刷子,我们能把远东联军交给他吗?我相信他会有办法,而且还用不了四个小时。”
    “是啊他可是跟着老板见过大世面的人,是我们老兄弟中最精明的一个。”计明远也插了进来,信心十足的笑道。
    唐如儒沉思了片刻后,继续问道:“韩将军,有一件我至今都想不通,您能不能给兄弟解惑?”
    “什么事?”
    “韩将军,您今年才三十六岁,正值建功立业的时候。我就是想不明白,您为什么要辞去联军司令官的职务。”唐如儒顿了顿之后,补充了一句:“计将军,你也一样。”
    韩立国指了指训练场南端停放的几架武装直升机,淡淡的说道:“唐先生,未来战争是高科技战争,随着高科技武器的不断装备,对指挥官和士兵文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这些人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与其站占着茅坑不拉屎,还不如早点让位于有能力的年轻人,让部队尽早的形成战斗力。
    另外,联军讲究的是同心协力的合作,指挥官的个人作用在战争中是次要的。说句不夸张的话,参谋部的作战计划制定出来后,任何一个团级军官都能轻松的把战役指挥下去。”
    “高科技?除了那几架奇形怪状的飞机外,难道还有什么新装备?”
    “你会看到的,但不是现在。”韩立国笑了笑,接着说道:“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大裁军之后的琉球海军,总兵力只剩下了三万八千四百多人,但军费却是裁军前的三倍另外这近四万官兵种,大学生占40%、中学生40%,剩下的20%是经历过南洋华人立国之战的老兵。”
    唐如儒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便急切的问道:“韩将军,那您总可以给我简单说说,未来战争的基本模式吧?”
    韩立国沉思了片刻后,点头说道:“简单的来说,就是超视距作战,不对称打击。超视距作战,顾名思义,就是在可视范围外就完成了战斗;而不对称打击,就是要在己方军事人员和军事装备接近于零损失的状态下,单方面地、强有力地打击对手,消灭对方的武装力量,从而实现战争的主要政治目标。”
    “原子弹难道你们也想搞原子弹?”
    这么超前的作战理念,别说唐如儒无法理解,就连韩立国自己都对此深表怀疑。见唐如儒直接想到了原子弹那毁天灭地的武器,韩立国便摇头笑道:“我说的是常规战争,并不是指核战争。”
    “零损失这可能吗?”
    “现在不可能,不等于未来不可能。十年之前,我们谁能想到会有原子弹那样的武器?可它不也被研制出来了嘛。”韩立国顿了顿之后,接着说道:“所以说我们什么都可以瞧不起,但决不能瞧不起科学。如果没有一千多位专家教授和工程师的努力,我们根本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赢得南洋华人立国之战,更不可能做到那么底的伤亡。”
    想到媒体报道的南洋立国之战伤亡数字,唐如儒便疑惑的问道:“韩将军,南洋之战的伤亡到底是多少?”
    “二十三天的高强度作战,共给我们造成了九千三百多的伤亡,其中死伤各一半。”尽管南洋之战的伤亡数字远远低于预期,但韩立国还是凝重的说道:“如果不是国际国内局势,逼着我们必须速战速决,那伤亡数字还能降三成。”
    唐如儒被这个数字搞懵了,要知道琉台对外宣传的可是四万五千多人,而印共宣布的联军伤亡数字更是高达六万多人。
    “韩将军,南洋之战打成这样,您足可以名垂战史了”唐如儒可不认为韩立国会在这个问题上信口雌黄,便感慨万千的叹道。
    韩立国摇了摇头,异常严肃的说道:“唐先生,正如我刚才所说的那样,我个人在南洋之战中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事实上在开战之前,琉台准备了近两年的时间。而就在这近两年的热带雨林作战适应性训练中,非战斗减员就高达两万四千多人。
    另外南洋之战我们只打了一半,直至上个月八号,南华国防军的强化治安行动才宣告结束。他们为了清剿那些漏网之鱼,付出了三万六千多伤亡的巨大代价”
【第五三零章 全身而退】
    第五三零章全身而退
    明天就是除夕夜,就在远东联军参谋长贺鸣等人想方设法让冈村宁次等战犯,无法顺利的回日本过春节之时,已成为一介平民的李老板携家眷,正乘琉球航空公司的专机,与往常一样返回那霸湾准备和老警卫营的兄弟们欢度春节。
    正如顾维钧所预料的那样,在南洋华人立国中刚过了一把救世主瘾的大卫-洛克菲勒等人,毫不犹豫的接受了李老板的建议,摇身一变成为了联合国秘书处维和行动部的高级官员。
    大卫歪打正着的成就,已远远超过了家族的预期。其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连他正担任助理国务卿的哥哥都望尘莫及。为了让大卫-洛克菲勒这匹黑马能在联合国站稳脚跟,洛克菲勒家族继给联合国捐赠了土地之后,又承诺在东河边的联合国总部旁,捐建一所联合国图书馆。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方面有保留的接受了李老板的请辞,以及赖伊秘书长私下里表达的善意。就在联合国秘书处高级官员们为劳苦功高的李助理秘书长举办欢送会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宣布返回除安理会之外的联合国机构。
    尽管联合国新闻中心和李助理秘书长的新闻秘书阿加莎-克里斯蒂,多次公开宣称李助理秘书长辞职是因为健康方面的原因,但美国各大媒体还是从联合国的变化中看出了端倪,无一例外的不吝溢美之词,盛赞李老板为挽救联合国所出的妥协。
    十几家出版机构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李老板,强烈要求李老板撰写助理秘书长任期内的回忆录。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大学,更是竭力邀请李老板担任客座教授。
    低调李老板除了低调还是低调
    不但让秘书婉拒了各大学的邀请,甚至连一个新闻发布会都没举行,就悄悄的离开了曼哈顿。
    “博文,今后你有什么打算?是不是重操旧业继续做生意?”同机返回琉球的顾维钧,放下手中的《华盛顿邮报》,饶有兴趣的问了起来。
    李老板将怀里的小曹陈递给了陈雨洁,摇头笑道:“既不经商也不从政,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享受生活。”
    不等顾维钧开口,陈雨洁就笑道:“戒烟你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戒烟”
    不得不承认,吸烟还真是有害健康。这两年来,李老板的手指被烟熏黄了不谈,前段时间更是检查出患有支气管炎。
    想到医生们的忠告,李老板重重的点了下头,深以为然的说道:“是啊,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戒烟。不但自己要戒烟,而且还要以身作则的号召其他烟民戒烟。”
    “恩,这个打算好”顾维钧的妻子黄蕙兰顿时笑道:“不过这么一来,你可就把那些烟草公司全得罪了。”
    身为联想公司国际问题高级顾问的顾维钧,可没兴趣搞这些公益活动,扭头示意黄蕙兰和陈雨洁回避后,便异常严肃的说道:“博文,联想公司苏联课题组的力量有待加强啊。特别是研究资料方面,简直就是一片空白,这方面你是不是帮着想想办法?”
    正如顾维钧所说的这样,自苏琉两国断交以及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叛逃后,琉球近乎陷入了对苏联一无所知的可怕境地。相比之下,中情局资助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陆军、海军、空军,国务院情报与研究署等单位,对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研究则深入得多。
    李老板所了解的,就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受中情局的委托,正在进行着一个庞大的访问计划。挨个采访由苏联过去的新移民,以增进他们对苏联体制运作情况的了解。
    美国空军有一个“挤水果汁计划”,试图从政治逃亡者和变节者们的身上,挤出有关于军事目标和经济目标方面的情报。
    美国陆军情报机构的做法有所不同,他们则重于了解苏联陆军的作战理论。让一批二战时弄到的苏联校级军官看苏军新条令、规范和其他有限的情报,从中了解苏联军事思想的发展变化。
    琉球没有苏联叛逃者,在莫斯科没有大使馆,除了联军情报局提供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情报外,联想公司的“苏联学”、“克里姆林宫”学专家们,只能通过莫斯科电台和《真理报》进行对苏研究。
    想到专家们只能通过报纸刊登的照片中,由一些领导人与斯大林站立位置的远近,来判断苏共领导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李老板便苦笑着说道:“这方面我还真没什么办法,不过随着苏联与联合国关系的解冻,你们或许可以通过联合国那个平台增强对苏了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