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第94章


你在外面受了多少的委屈,一个人也难熬。”云燕给她出着主意。
    春霞点头:“确实是一步险棋,只是若走得不好。岂不是一败涂地,这个险冒得太大了。他们是侯门深似海,能相信我这么一个小女子说的话么。”
    云燕道:“那也总比坐以待毙的好。一直等,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春霞妹妹就没想过么。”
    春霞叹道:“我怎么没想过,只是事情闹大了,大家都不好看。他们家有权有势,我一个从勾栏院里出来的姑娘斗不过。在冲动之前总要想想后果。”
    “妹妹以前不是这样的性子,再说谁输谁赢还不知道了。不是说他的正房奶奶不能生育了么,又说身上有病,说得就像快要上西天了一样,怎么好几个月过去了,不是活得好好的么。妹妹不主动些,以后更要看他们府里的人过日子。往日见你也是个刚强的性子,真正嫁了人就变得软弱些了。”
    春霞听着云燕的一番话,心里也在思量着。
    “好了,难得你来看我。我心里很受用,索性就多留几日,我们姐妹几个叙叙旧。”云燕笑道。
    春霞马上就说:“怎么能多留几日,让爷回来知道了,我也不要命了。他的脾气你是没见过的,发起火来要杀人了。”
    云燕轻松的说道:“他都不在家你怕这些做什么。难道屋里的那几个丫鬟婆子还敢多嘴,那么你也太软弱了,多赏他们些钱,看谁还敢说闲话。我看衣大爷现在虽然做了官,但未必就靠得住,也未必就是你一生的出路。混不下去了,又回来也是一样,想来妈妈也是欢迎。再说以前的马公子,魏爷,几个常打听你的消息。”
    春霞道:“既然选择了从良且还有走回头路的道理。”
    云燕笑道:“顾及这么多做什么。真有那么多的顾及也用不着活人了。我是看你每天生活得可怜,帮你出主意。”
    云燕自己拿出了积攒的几两银子,命厨房里准备一桌上好的酒菜来。春霞也欣然落座了,和姐妹们有说有笑。
    跟来的丫头欢欢也早自己玩去了,因此也没人催促她。
    用过了酒菜,姐妹们又说了一阵子话,春霞便要告辞了。云燕再三留她,春霞也不肯。只见天色渐晚,不走不行。
    才下楼来,见大堂里来了几个客人。老鸨上前迎着。姐妹们也迎了上去。春霞叫来了欢欢准备回去。哪知其中有一个就是常打听春霞消息的魏宽。魏宽眼尖,早就看见了她,过来笑道:“哟,这不是春霞姑娘了。小美人,好久不见了。听说你从良嫁人去了,怎么又回来了。是不是丈夫不疼你,那么让我来疼你可好。”
    春霞正在为难之际,老鸨上来解围:“魏爷,我们春霞今天是过来回娘家走亲戚的。还有别的姑娘哩。”
    魏宽才不听这话,笑道:“我不要别人,就要春霞姑娘。”
    老鸨觉得很为难:“魏爷,我们梦娇楼里有梦娇楼的规矩。”
    梁大爷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少说也有十两,递到老鸨面前:“不够再添,今天就点她了。”
    老鸨见了银子哪里还记得别的事,忙答应着:“好好,就让春霞姑娘为难一晚上了。”
    春霞正想说什么的时候,魏宽已经来牵着她的手,去楼上。春霞当时竟然也鬼使神差的跟着他走了。旁边的姐妹们个个嘴巴张得很大。老鸨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忙高声说道:“对了,去秋月的房里吧。”
    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姐妹从刚才的那一幕反应过来。各自忙各自去了。春霞来到房前的时候竟有些后悔了,真是的,自己怎么了。竟然会答应此事。可是事的哦如此怎么跑得了,再说老鸨已经收了银子。魏宽已经迫不及待的将春霞拖进了房。
    春霞心里想着,这是最后一次做对不起啸桐的事,啸桐,别怪我,我是被逼的。
明月不谙离恨苦 第八十七章 讨债
    程氏正在房里打盹,丫鬟锦儿进来说:“奶奶,太太有请。”
    程氏一脸的疲惫说道:“知道叫我做什么吗,昨夜也没睡好,犯困哩。”
    锦儿笑道:“不知道,二太太也过来了。”
    程氏点头:“想来又叫我过去打牌吧。好了,拿了衣服给我穿上。”
    锦儿答应着,找了程氏的衣服来。
    程氏又道:“你有没有叫人去外面打听一下爷的情况,问问什么时候回来,这去了好几个月了,一点音信也没有。太太也整天再念叨着。只要他不在外面惹事就好。就怕跟着那些不学好的,学得更坏。”
    锦儿笑道:“奶奶操这么多心做什么,就是有这个心也管不到外面的事。”
    程氏咬牙道:“我是管不到外面,但他衣啸桐也别把事给我做绝了。想是我们程家没人么,让他这样欺负。我也不是那好性子的。”
    锦儿便不敢说什么,匆忙服侍过,程氏也不叫丫头跟着,自己便来到吴夫人房里。她想得果然不错,牌桌已经摆好,只等她来了。
    程氏笑道:“四妹妹也在这里,怎么不和太太们玩牌。”
    宛心摆手道:“我可不会。”
    吴夫人笑道:“好了,叫了你来,你就坐下吧。”
    戚夫人将宛灵也带过来了,正和宛心翻花绳。
    程氏只得坐下,便对吴夫人道:“太太该叫两个人去打听打听桐爷的消息。他都走了这么久了,难道又要调离京城不成么。”
    吴夫人叹道:“我何尝不是这么对老爷说。这才在家一年也没呆到,若又调离了什么时候能回来。我和你老爷都上了年纪了。”
    戚夫人笑道:“可不是,我们老二跟着他老爷出去这么久了也没回来我天天也在屋里盼,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程氏笑道:“二婶什么时候将宛玉接回来住几天吧,和我做做伴也好。二婶看我们四妹妹,自从二妹妹出嫁以后就落了单了。”
    戚夫人道:“宛玉丫头也难回来了。前几天我去看她。他们太太说准备让宛玉再嫁。”
    程氏忙笑道:“这是好事啊。”
    “我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歹事。说是让她改嫁给先去的郝姑爷的堂弟,比我们宛玉年龄要小一岁,人有些呆。说是什么幼年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恐不能娶媳妇,才说让我们宛玉改嫁给他。我也还没应承下来,毕竟老爷也还没回来。不过她是嫁出去的女儿,总比受一辈子的寡强吧。女婿不聪明也没什么,若过一两年生得个儿子,说不定还能重振家业。我们宛玉也是当家主母了。”戚夫人丝毫不在意的说着。
    宛心听了心里倒有些不好受,吴夫人道:“说不定也是玉儿的一条出路。对了前段时间不是听婶子说要过继一个儿子过来吗?”
    戚夫人点头:“那件事不成,那远房亲戚不答应,事情没有谈妥。终究是我们宛玉命不好,三岁的时候让算命的先生算过八字,说她福薄,但有老运,有子孙福,可不就是说这个。”
    程氏有些不悦:“依我说还不如就将妹妹接回家来住,总比在郝家强。以前不是说我们妹妹是扫把星么,怎么现在又宝贝起来了。要我嫁给一个傻子还不如死了算了。”
    吴夫人笑道:“哎呀,你以为谁都有你的命运,生来就是做少奶奶的么。”
    程氏笑道:“我若真命运两济,太太早就抱孙子了。”
    这话正说到了吴夫人的心上,但她仍旧面不改色的笑道:“这也不能怪你。说到这里了,我倒有句话想问你,如果真给啸桐娶个二房,你答应么?”
    程氏不料吴夫人有这一说法,脸色似乎有些不好看,但也只得说:“这有什么,只要是明媒正娶过来,是好人家的女儿。我也认了,我也多个帮手。”
    吴夫人笑道:“你能这样好,就是我们衣家的福气。”
    程氏心里却不怎么好受,细心的宛心却也发现到了这一点。
    大家继续摸牌,突然一个婆子慌忙跑来说:“太太,来了几个不认识的人,自称是桐爷的朋友,说桐爷借了他们银子。赶着要钱?”
    “什么,有这样的事。”吴夫人手中的牌散了一桌。
    程氏马上就道:“问清楚他们是谁了再来回吧,张口要钱,问他们有没有借据?”
    婆子得令下去。
    吴夫人叫住了她:“你等等,老爷在家么?”
    婆子回道:“回太太,老爷早就出去了。”
    吴夫人点头道:“这些事我们也不好处理想来啸桐在外面欠了不少,你让管家招呼着,派人去找老爷回来,交给老爷去办。”
    婆子忙答应着。
    程氏脸色更不好了,“真不知道他在外面都做了什么好事,现在好了,债主都找上门来了,还不知道怎么去打发。”
    吴夫人道:“这个桐儿果然是不让人省心的。”
    程氏道:“太太不知,这一年多的时间来,我们爷不知道将我多少东西拿出去当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