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雀斗

第103章


带领禁卫军紧密部署,已将此次反叛的乱军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连同各地伺机作乱的戈特士兵,埋伏在此地的数百名刺客一并拿下了。还请皇上发落。”
    “你……”最后的一丝希望化作幻影,宇文渊终于掌撑不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身形颓唐的很,全然没有了方才的志满意得的模样。
    不过是一盏茶的光阴,光阴之前,他是那样的趾高气昂,仿佛整个世界都已经攥在了他的手里。他站在宇文轩的面前,一点一点把剑尖推进宇文轩的身体里,手里握着的是泛着寒光的宝剑,脸上挂着的是胜利者的灿笑。光阴之后,他是这样的落魄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他。他瘫成一团坐在宇文轩面前,无力地耷拉着头看着地面,手边躺着的是依然泛着寒光的断剑,脸上挂着的是失败者的苦笑。
    光阴之前和光阴之后相距的并不遥远,他却已经判若两人。可见光阴真的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高兴时可以让阿拉丁摇身一变成为阿拉伯王子,或者让穷小子成为华尔街风云人物;它不高兴时也可以将阿拉丁打回原形,或者让一个大银行一夜之间玩儿完,实在是任性得很。
    易玲珑看着地上的宇文渊,不禁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当然,也没有忘了在空暇之余,崇拜一下自己的料事如神:原来真的被她说中了,宇文焉他玩得就是无间道,还是无间的无间,是为无间中的极品,无间中的霸主——无间之霸。
    人们常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易玲珑刚才因为要死了,害怕紧张的不得了,却没想到下一刻她所支持的这一方就化险为夷,反败为胜,而且还是个完胜。而现在她因为处境安全了,警惕性也就跟着放松了,这一放松,就忽略了身边的一个人,从而将自己又重新置于了危险之中。
    光阴果然是个奇妙的东西,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它在下一秒会安排出怎样的戏码。易玲珑只记住了感慨别人,却忘记了审视自己,事实证明,这种宽己严人的习惯,着实要不得,因为那是致命的。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易玲珑看着宇文渊做光阴论感慨时,一直默不作声杵在她身后的夏曼雪,便如疯魔附体了一般,一把拾起宇文渊掉落在地的断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着全身的力气向易玲珑刺来:“易玲珑,我夏曼雪得不到的东西,你也休想能得到!”
    =================================================
    呃……百年不遇的连更…… 
                  一二六、一统江山一片红云
    金瓜开路,旗纛先行。黄土铺路,鼓乐齐鸣。
    浩浩荡荡行在御驾之前的,是马五对,纛二十杆,旗二十执,枪十杆,撒袋五对,大刀十口,曲柄黄伞四,直柄黄伞八,红伞二,蓝伞二,白伞二,绣龙黄扇六,金黄素扇四,绣龙红扇六,彩凤红扇四,吾杖二对,豹尾枪四根,卧瓜二对,立瓜二对。
    另有持拂尘、金炉、香盒各二人。持沐盆、唾盂、大小金瓶、金椅、金杌各一人,手执大刀的、手执弓矢的、手执豹尾枪的,各30人,手执荷殳戟的各4人,侍殿前执曲柄黄盖的一人,执净鞭者四人。
    车撵前面已是如此浩荡,跟在队伍后面的,还有数以千计的卫士,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手持利器,身上的铠甲在阳光下反射出明亮的光泽。
    易玲珑坐在车撵里发呆。宇文轩说回宫,她便跟了他回宫,哪里想到,他这所谓的回宫,动用的,竟是皇帝巡幸归京的卤薄仪仗!
    也不知道这屁股后面跟着的千八百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来得如此迅速,家伙带的如此齐全,真不愧是妖孽轩一手调教出来的,果然训练有素,有素的很。
    易玲珑坐在通高五尺九寸,檐纵四尺七寸,横三尺六寸的车撵里,身子斜kao着描金凤的蒲团,以手支颐,被明黄色的垂帷晃得一阵眼花。这就是皇帝出行的排场么,果然威风的很。连她都跟着沾了光,狐假虎威了一把。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坐得离宇文轩太远了。明明他们曾是那样的亲近,近到一丝距离也没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距离,为什么要被两个硕大的车壳子生生地阻隔开呢。她挑开车帘向前望去,看到的,只是他的车撵,看不到的,是他的人。
    队伍行进了大半天的光景终于停下。易玲珑从车窗向外望去,终于又再次看到了景阳城的城墙,高大巍峨,苍凉肃穆,仿佛一个不近人情的老者,屹立在道路的尽头俯视着众生。
    她在秋末的时候离开,又在冬末的时候回来,兜兜转转了一圈,最终还是逃不过这方方正正的一座城。易玲珑不禁心下喟然。
    正思量间,前方宇文轩的车撵忽然一阵晃动,前方的仪仗队自觉地闪到两旁。御驾一马当先独自行了前去。
    易玲珑不解,怎的就停在了这城郊野外的地方,不进城去呢?再向前望去,便看到前方,景阳城门豁然打开,粉刷一新。平日里守在城门口站岗的士兵一概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两队身着清一色官服的人群,整整齐齐地立在城门正中,手里持着牙色的笏板,头顶上乌纱帽两侧的翅翼随着脑袋的动作颤得摇摇晃晃。虽然高矮胖瘦各不相同,脸上的神色却是一致的统一,都如那头顶上的城墙一样的肃穆。
    站在对首的两个人,一个是宇文焉,另外一个易玲珑却不认识。只见那人看上去五十岁上下的年纪,板着四四方方一张国字脸,唇边留着浓密的胡须,一双眼睛精光四射。穿着一品武官的大红色官服,身材魁梧挺拔甚是壮实,胸膛挺得高高,端着十足的官架,远远望上去,志得意满的很。
    见到宇文轩的御驾过去,宇文焉和那打头的武官带领着两排大小官员一起,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口中念念有词,朗声道:
    “臣宇文焉恭迎圣驾回京。”
    “臣公孙至明恭迎圣驾回京。”
    原来那为首的武将,竟是公孙玉瑾的老爹,太后的亲弟弟,手握熙泽国三分之二兵力的一等公。辅国大将军公孙至明!
    正诧异间,宇文焉和公孙至明已经率领着文武百官谢过恩站了起来。只见那公孙至明向前迈了一步,双手抱拳,冲着宇文轩的御驾不知小声嘀咕了句什么,就看到小三子急忙迈着小碎步赶到宇文轩的车架前,毕恭毕敬地挑了帘子伺候宇文轩下车。
    宇文轩他端着四平八稳的方步,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群星捧月般地登上了景阳城头。
    城头前楹当中早已安排好了御座,并撑着明黄色的伞盖,各种仪仗、法驾、卤簿陈设齐全,辇辂、仗马、护朝宝象、编钟乐器并一应丝竹俱排列停当。
    宇文轩居中而坐,小三子随立在旁边,其余百官自宇文焉、公孙至明以下按照文武之别,官职高低分别在左右而立。刹那间鼓乐齐鸣,丝竹纷响。
    百官之中位份最高的宇文焉在这乐曲吹拉弹奏声中迈步出班,行至城头正中,居高临下,目不斜视,声音洪亮唱喏道:“今圣上仁慈,功德有加,故得上天垂爱庇佑。与西北蛮族一战不出三月,便生擒贼首,连连告捷。今特登高而代天受献俘之礼。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五谷丰登。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百官亦跟着跪下山呼三遍“万岁”,一时间呼声阵阵有声,震撼山野,连坐在车子里易玲珑也感到了车厢在微微得振动不已。
    山呼过后,城下行来一队鲜衣铠甲的士兵,头盔擦得噌亮,手里握着泛着寒光的兵器,步履一致,井然有序。很是威武。并排行在队伍当头的两个人都是熟人,一个是宣威将军萧逸之,一个却是许久不见的廖成风。他二人的身后,一二三四五六,跟着六个手缚白绫的男人,身上穿着的并不是熙泽国的衣服式样,愁眉苦脸,战战兢兢,想来便是宇文焉口中所谓的西北蛮族的“贼首”了。
    一行人行到城楼正下方,萧逸之与廖成风率众立住,眼望着城楼上方,高声道:“臣萧逸之(廖成风)不负圣命,已平西北蛮族一十二州,并生擒贼首献于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易玲珑这才知道,原来廖成风一直在西北征讨蛮族,难怪自打宇文轩登基以来就再没见过他。
    宇文轩起身,走到城头上,对着下面献俘的众将士道了声辛苦,又宣了萧逸之和廖成风压着俘虏上城。待得那六个蛮族首领到了城头,宇文轩从小三子手中接过一柄三尺长剑,剑锋搭在为首的蛮族首领肩上,口中寒气森然:“尔等几番犯我熙泽,掠杀百姓牛羊无数,此次被我熙泽大将生擒,献俘于城头,可还有话说?”
    那蛮族首领哪里还能有话多说,只剩下唯唯诺诺地求饶而已。宇文轩嘴角溢出一丝笑容,手提剑落,宝剑削铁如泥,噌噌噌六下,便割断了六位蛮族首领缚手的白绫:“尔等既肯臣服于我熙泽,从今往后便是我熙泽的子民。那西北的一十二州还交给尔等治理,务必勤勤恳恳,使得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大难不死,蛮族首领自然是三呼万岁。并一干好话承诺恭维说个不停,陪同的文武百官也跟着纷纷说些奉承颂德的话。宇文轩只管听着,还亲自执了酒向六个蛮族首领一一敬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