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秦

第338章


    没有护城河,没有吊桥,顺着平坦的关前大道,百步距离当然是转瞬既至。当最先一名扛着铁盾的魏军轻兵以超越刘翔、博尔特、杰克逊和约翰逊的速度与气势最先冲到门下,用盾牌轻扣城门,发出了沉闷的巨响时,巨大而黑色的城墙上也有了反应,就看见城头左右两边的射击口中悄无声息伸出了几条短小的黑色管子,接着便有一股黑色的液体从管子中激喷而出,这些液体在半空中散碎成了雨点般大小,劈头盖脸的当头浇下。
    “是油!猛火油!”一时间已近冲到了城下门前的魏军轻兵们乱成一团,虽然他们都举着盾牌遮挡住了身躯,但盾牌上却是沾满了这种黑色的液体,有生活经验丰富的士兵当即就闻出了这种黑色液体究竟是何物。可惜为时已晚,城头上连续**了十来发油弹雨后,四条火龙突然从天而降,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扑向了城下举着沾满了猛火油的盾牌。
    几乎也就在眨眼间,在没有任何声响效果的情况下,连成一片的盾阵上便形成了一片火海,随即身上粘了从盾上流淌下来的猛火油的魏军士兵也嚎叫着变成了一个火人。在接下来十数息时间里,城头的火龙一条接着一条飞腾扑下,城下的盾阵也在火龙的扑击逐步的土崩瓦解,当秦军停止发射火龙炮时,城前的十万魏军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函谷关的关门前有着成千上百的火人在奔跑好叫,最后带着熊熊烈火扑倒在地,再无声息。
    这批试探性进攻的魏军轻兵无一生还,其中九成葬身火海,剩下的全部被城上的秦军强弩手点名射杀,一个都没能跑脱。而在城前破坏地刺阵的两千轻兵见到这么一个人间地狱的惨象之后,也都是目瞪口呆,根本不用别人指挥便自发的撒腿后撤。
    中军大纛战车上的龙贾更是傻眼,他怎么都没想到秦军竟然能把火玩到这种地步,一把火便烧死了一个千人队。而烧死一千人事小,严重摧残了魏军的士气才是大事,当即龙贾心生一计,立刻叫人下去准备。
    而城前的十数万魏军则呆呆的看着那片火海,足有百息之后,当城前的火海渐渐熄灭后,还有人哇哇的口吐起来。很快,一股肉类的焦糊味便在城前蔓延开来,就算今天刮的是东风,十数万列阵的魏军士兵也能够闻到这种浓烈的味道,原本还能忍住的老兵这时也无法在忍受腹中的翻滚,稀里哗啦吐了起来。
    且不说十数万人集体呕吐有多么的壮观,实际上城头的秦军也好不到哪去,甚至嬴黎也忍不住找了个墙角干呕了几下。虽说他也见过火龙炮的威力,也在实战中运用过,可像今日这般一次便是上千人的烈焰烧烤却是从未有过,纵是神经大条的战国古人,也被这种残酷的杀戮所震惊。在后世电影《墨攻》革离用滚油烧死攻入瓮城的燕军,可当他看到那些被烈火包围惨嚎挣扎的燕国士兵,脸上眼中所表现出来的惊惧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火这玩意,自古以来都是战争中最长出现的武器,并由此衍生出了种种脍炙人口的故事和战例,比如说火牛阵、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一个火字虽然表述了这种残酷的战争方式,可又有多少能够假象出其中惨烈。对古代战争具有重要影响的《孙子兵法》也在火攻篇特别提到‘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火攻法。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这孙子所列举的五种火攻方法都是非常的歹毒,从字面上解释,火人也就是身上淋上了引火物的人肉火炬,使用方法就跟巴格达经常出现的人肉炸弹一样。火积便是在城门外堆积柴薪引火烧毁城门,火辎、火库则用于埋伏,辎乃辎重,也就是在装载辎重的车上藏有引火物或或有,当敌人前来抢夺辎重时,引火烧敌。而火库则是指某些重要的房间或房屋,先做好引火的机关再诱敌深入,至于火队便是最为老土和简单的方法,让一队人拿着火把去到处放火即可。
    当然,这山寨解释多种多样,谁能理解其中含义便可掌握火攻的精要!
    
                  十六 争霸天下 【第309章】 不温不火 
    十六 争霸天下 【第309章】 不温不火
    【第309章】 不温不火
    此时,远在越国的秦军自然无法想象函谷关外这场人肉烧烤究竟是怎样一个体现形式,当魏国出兵攻秦的消息传来之时,扼守在广陵、昭关、一线的楚军也大势动作起来。
    首先,扼守广陵的楚军主力分出一只三万精兵组成的部队向越北挺进,沿途攻占越国属地城池。而后楚王自领十万大军移师位于昭关以西的松阳,试图想要看死秦军经楚国境内回撤的所有路径。最后,楚军也陆续撤出了在长江以南越国境内骚扰抢掠的部队,理所当然的将烂摊子丢给了秦人。
    此时已经是嬴无敌七年的二月末,按理说正是青黄不接,春耕播种的时节,楚军的劫掠对越人造成的损失虽然不大,越国会稽北部的县城在会稽被攻陷后虽然没有失去秩序,但山野乡村却无一幸免的遭到了荼毒,非常恰到好处的将这一季的春播农忙给扰乱了。
    而此时,秦军也是尽了一切可尽之力,将能够收集转移的越人全数迁徙到了会稽,并循循善诱的引导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登船移民蓬莱。在迁徙转移的过程中自然不可避免的使用了一些强制手段,也就造成了此时聚集在会稽城下不肯移民蓬莱的十余万越国民众对秦人包含着仇视和抵制的心里。
    说实话,对于这些人的解决无敌原本是有计划,可当实际处理起来时无敌却发现自己准备的这些计划全都用不上。根据申不害连月以来不是更新的登记数据显示,目前滞留城下不肯移民的越人当中,青壮只占三成不到,其余都是老弱和妇孺,尤其是老弱当中的伤残者皆是历年来为越国征战而老军人。鉴于秦军势大,他们这些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的老人只能乖乖就范,可架不住他们在私底下鼓动青壮的越人仇视秦人,以及不论何事都摆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说起来秦军扫荡越地,既不.奸yin也不掳掠,以楚人凶残为名强制迁移百姓时也不忘无敌所贯彻的大秦军纪,对越国百姓表现出一副和蔼良善之态,甚至时不时战士们还在队官的暗示下让出战马给老幼乘坐,让出口粮给妇孺充饥,以种种亲民手段博取越人的认同。但这套在后世非常有效的做法对油盐不进的越人却收效甚微。就无敌的观察,目前越人主要表现出来的民族特性主要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愿意迁徙去往蓬莱的民众是接受了陶朱公范蠡带给越国的实用主义熏陶,在物质条件的利诱下意志不坚者。另一方面,留下来跟秦军搞非暴力不合作斗争,并持己见死抱着忠君爱国思想的都是些不开化的老顽固,这些留下来的老顽固如果处理不好,必将成为揣在秦军怀中的定时炸弹。
    对于这十余万人的安排,申不害.到有许多意见,只可惜他的那些筑城、修渠、拓路、造堤的构想相对来说落伍了,无敌直接快进到“打土豪分田地”这着杀手锏上。
    嬴无敌七年的三月初一,秦王.嬴无敌在会稽颁布了《大秦对越战时行政总制》,这份行政总制的有效期为十年,其中包含了战时田亩、商业、农业、刑事等多部律法制度,所采用的法律范本当然还是秦国现行的律法和卫鞅在河西地区、巴蜀地区所推行的新政。
    战时田亩制度中便规定凡愿意归属秦国的越国.百姓,以户为单位在登记完户籍后可一次性领取相当于秦国五百钱的越国戈币作为置业安家费用,并且每一个户籍完善的家庭都可以向会稽官府申领每丁五十秦大亩、每口三十秦大亩的十年免税土地,并可向会稽官府申请借贷种子农具甚至伤残战马用于耕作。
    不说这套“对越战时行政总制”当中过于繁琐的部.分,先说这条登记便可领钱的条例一经发布,便引发了流民之间的大分裂和大骚乱。这个条列当中所谓的以户为单位,就是指一户当中必须有两位年纪在四十以上的老年人,两位老人可以是夫妻,可是兄弟或姐妹,再加上必须要有一对四十以下的夫妻和至少一个孩子,这才能构成最基本的“一户”。
    由于战争,越国的戈币市价不断贬值,但作为战.胜国的秦国,秦国的布币自然是不断的增值。按照未开战前的市价,在越国差不多是一千个秦国布币只能兑换七百至七百五十个戈币,而现在的市价一经达到了一千比一千六百。
    而相当于秦国.五百钱的越国货币,在此时的越国来说自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并且只要登个记就可以领取,只有傻瓜才不领。一时间,会稽城外上演了一幕幕的拉郎配和抢媳妇、儿女的运动,滞留在城下的老越人以妇孺居多而青壮偏少,只是短短三天时间便凑出了一万两千多户,而后便由会稽官府具名造册予以登记,然后按照前期厘清丈量出来的会稽周边土地进行统一安置,而置业安家费也以一半货币一半实物抵充的方式妥善发放。
    一开始越人对这种做法并没有抵制,因为这种安置的方法他们前所未见也闻所未闻,当秦人果真信守承诺按部就班的开始进行之后,绝大多数人反倒是对那些愿意坐船去往蓬莱的移民生出了羡慕,因为秦军之前动员时说得是,只要愿意去便可以分得土地,并且秦国提供一应的住宿和农具,并未说明到底可以分多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