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鸾

12 菩提善念


三月初八,钦天监言:吉日,宜出行祈福。
    皇后省亲,何等隆重大事。
    一大早,千依便被人叫醒了起来,侍衣的侍衣、净面的净面、妥善备好一应仪仗,一行人便晃晃荡荡的往宣门而去。
    出了宣门,便是离了皇宫,一路坐着凤驾往西角门而去,丞相府位于西角门的长安街上,长安街乃繁华富庶之地,在整个京都都是数得上寸土寸金的地带,丞相府却几乎占了半条街有余。
    凤驾一路招摇而过,前行御林军开路,千依坐着凤驾紧坠其后,如履平地,丝毫无不适之感,阡陌坐在身前,略带担忧道:“娘娘,凤驾颠簸,娘娘可有不适?”
    千依摇头,如此阵仗若还要说不适真当是奢望了,估计也只有九重天上那些仙人们才有的享受了,不由得唏嘘一番,哪曾想过原来自己也可以如此招摇……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闲来无事,凤驾舒坦,千依便有些昏昏欲睡。
    “老臣恭迎皇后娘娘省亲归宁,皇后娘娘千岁,凤体恭安!”一个大嗓门的声音豁然响起,千依脑袋一点,顿时清醒过来。
    “娘娘。”阡陌小声提醒,“已经到丞相府的中门了,丞相大人以及一众家眷正在门口跪迎。”
    “恩。”千依点点头,拍拍额间,七分醒的脑袋便醒了十分,开口道:“丞相大人请起,诸位免礼。”自有太监尖着嗓门将话传出去。
    “谢皇后娘娘恩典!”众人这才缓缓起身。
    千依透过轿前绸纱的阻挡无法看清众人,但隐隐看到前头一人身着一品官服,正缓缓从地上起身的身影,只看不清他的神情,心神略微恍惚,凤驾便再次被抬起,从丞相府中门直入,不知穿过几进,便有她贴身的宫女上来掀帘,“娘娘,到府里了。”
    千依淡淡应一声,凤袍逸地,迁迁从轿中而出,宫女上前来欲要扶她进屋。
    千依淡淡挥了挥手,挥退了上前搀扶的宫女,只四顾一望,便觉陌生,似乎从没来过此处,亭台楼阁、水榭回廊,何曾是她住过的地方。
    “丞相大人呢?”只略微回头,阡陌便上前来答话,“回娘娘,按礼制,娘娘要先沐浴更衣,稍做休息,待娘娘传唤了,府里的家人才能上前觐见娘娘。”阡陌一一叙说着规矩。
    千依默然,便有宫女引路上前,待进了屋,千依挥退了一应侍从,只留下几个本就随着她的宫女,冒着热气的茶水已搁在了桌面上,显见是伺候惯了的,早已知道她的一举一动。
    千依端起茶杯,只瞥了眼茶碗中铺展的碧绿便知是南叶茶,“娘娘,这是从宫里特地带出来的,外头卖的少也没宫里头的好,怕娘娘喝不习惯。”阡陌解释道。
    千依淡淡一笑,“哪有什么喝得惯喝不惯的,也就几天的日子没有这么讲究。”说着,盯着茶碗略带出神道:“这府里也是有这茶的,倒是多此一举了。”
    “娘娘要沐浴更衣、休息下吗?”
    千依想了想便挥挥手,只道:“且休息一下,你们先下去吧。”
    “是。”少数的几个人便也退了下去,独留下阡陌一个人未走,千依不怪,淡淡道:“取套普通的衣衫吧。”
    阡陌愣了愣,随即应声去了。
    相府的府邸是座老宅了,历经三朝而却仍光彩依旧,肃穆庄严的大气感随处可见,却也不失小桥流水的江南秀丽风味,绕过几经回廊,便是一处小竹林,阳春三月,林地里已新爆出了不少嫩绿的牙尖,待到来年便又是一株小竹傲然了,竹竿挺立,仿如昂然七尺君子,即使风吹雪荡誓不低头。
    林子尽头,有院落隐现,林子不大,却是一片寂寥。
    走过不大的小竹林,前头一座细致的小院子便跃然而现,只是似乎是无人居住,听不到丁点人声。
    院落似是重新整修过,不明显不张扬,只是千依依稀记得那有些脱落的檐角此时却好好的向上张着,那有弧度的尖锐似要冲破云霄、直冲而上,若是一般的修建又岂能如此精细的丝毫不差,显然是经过精心翻修的。院落前本该长着几株野藤,此时也没了影。
    屋门轻启着,只轻轻一推便敞开了,外头的阳光撒进屋中,顿时一目了然,不是别的,这里只是一座庵堂,小小的朴素的庵堂……
    观音大士前的香炉里,香烟渺渺,三束长香冲天而起,晕染了一室的佛光普照。
    案旁有香烛摆着,千依只抬了抬眼,阡陌便会意的上前去燃上香,递给了千依。
    千依浅浅一笑,点了个头接过,于案前拜了三拜,阡陌上前欲要把香□□炉中,千依摆摆手,亲自趴开些微香灰,把短香插了进去,这才缓步来到蒲团后,撩衣而跪,叩头,起身,再叩,再起,如此,一复三行。
    再抬头时,正好看到了观音大士慈眉含笑的眼,宝相庄严、浮莲而坐。
    千依起身,随手摸着庵堂中的窗棱桌案,静默不语。
    烟灰渺渺,星星火光中,已燃了一半,屋门敞开着,清风吹过,便带起一室的烟灰出尘味,涤荡着人心。
    “娘娘,菩萨会保佑娘娘凤体安康,保佑陛下龙体康泰,保佑百姓安居乐业,保佑天下风调雨顺的!”阡陌小声说道,脸色略带担心。
    千依微笑,安抚她担忧的神色,柔声道:“阡陌有心了,佛祖会保佑的。”走至蒲团前,千依微微闭目,双手合什,“只是,佛祖救世人,救的是善念,菩提无边,涤荡的是人心,江山天下,黎民百姓,靠的是帝王将相,凡人常人,只能自救。”
    阡陌轻轻“恩”了声,千依也不再解释,默默静立。
    良久才睁开眼,再次恭敬伏身拜礼,转身走至门边,缓缓合上门扉,合上了一室的清淡无为,叹声道:“佛祖拈花一笑,笑的却也是世人,笑人痴、笑人嗔、笑人愚、笑人看不穿、笑人看不透。”见阡陌疑惑的脸色,微笑道:“但又有几人可以不痴不嗔不愚,无妄无念无怨……”
    “娘娘,那便是神了。”阡陌小声提醒道。
    “是啊,所以,我们是人,七情六欲缠身啊……”千依嫣然一笑,只觉豁然清风拂面,端的舒畅惬意。
    “娘娘不进去看了吗?”阡陌指着庵堂的后面,那里有个小院子,不用看也知道,那里有两间小屋,简单的铺张陈设,没有丝毫的人烟气,生她养她的地方,她如何不知……
    “不用看了。”千依淡淡应道:“人去楼空,早已没了念想,又何必执着于此。”她该念的该想的,不在这个地方,‘她’若在……怕是也该想开了……”
    脚步声起,两人离开了这个清净却也寂寞的小竹林,夕阳西下,蓦然回首,竹影倒在山石上,随风而动,似人在点头……
    回到居处,已有嬷嬷在等候,看样子不像是宫里头的管事嬷嬷,倒像是府里头的,千依进了屋,这才招她进来,那嬷嬷一进门便跪了下来,“奴婢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
    “起身吧。”千依淡淡道。
    “谢娘娘。”老嬷嬷起身,阡陌会意地端来把椅子,老嬷嬷顿时受宠若惊,千依笑笑,“佟嬷嬷是府里头的老嬷嬷了,嬷嬷不必介外,坐吧。”
    佟嬷嬷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笑着说道:“相爷让奴婢来看看,娘娘这里有什么缺的用的奴婢好及时备去,另外,晚饭已在大厅摆好了,请娘娘妥当了便来共进晚餐。”佟嬷嬷毕竟是府里头做了几十年的老嬷嬷了,虽有些惊讶,说话仍条理分明,
    “嬷嬷辛苦了,一切都有她们照应着呢,劳嬷嬷费心了。”千依指着一旁侍立的六个女官,笑道:“既然晚膳已经摆好了,那这就过去吧,劳烦嬷嬷再去通禀一声了。”
    “是,奴婢这就过去,娘娘稍后。”佟嬷嬷慈和的笑脸从进来至出去就没有消失过,直至出了门才松了口气,暗自摇摇头便一路去了。
    千依换上衣服收拾妥当,自有人带路往相府大厅而去,刚出了拐角,回廊侧面,正好一路人马也往这个方向而来,几丈的距离,一行人便停了下来。
    带头的男子,面如冠玉,腰饰玉带,身形稍瘦,只是行动如风,莽莽撞撞的几步已赶了上来,也不知他低头思索着什么,直到近前小厮拉扯他的衣袖才猛然发觉前头有人,呆了呆猛然跪下,“臣叩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金安!”后头小厮便一叠蜂似的跪了下来。
    千依只瞅了他一眼,模糊有些印象,却又记不清到底是谁,只得淡淡道:“免礼,起身吧。”
    “谢娘娘!”众人这才起身,靠在后头不再动身。
    千依转过身先行而去,一路思索,终究是没想起来这人到底是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