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

第949章


没有一处不冒烟,没有一处不是残垣断壁,大街上到处是哭喊着狼狈逃窜的日本市民,进进出出的车辆,全都是近卫军的吉普和装甲车,无数身穿迷彩服的士兵挥舞着半自动步枪驱赶着日本人离开自己的屋子,截下他们的行礼,并毫无体面地进行搜身,不管男女!
麦克阿瑟气的差点当场心脏病发作!他用力指着混乱的前方大声呵斥:“这是怎么回事?!中国人怎么可以这么干?!日本已经投降了,怎么可以用这种匪徒一样的行动对待普通人?快去制止他们!”
奉命前去的美国大兵随后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回来了,他们很遗憾的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维持这里的安定,近卫军十万人在东京市内外四处搜罗肆虐,几乎将每一座房子都挖地三尺一般的搜罗,一旦有人武力对峙,立刻毫不留情的干掉,手段之残酷果断,令一向残忍暴虐的日本人都心惊胆战!除了抱头鼠窜外,兴不起一丝的反抗。
而当麦克阿瑟来到皇宫的时候,看到那几乎被拆平了的昔日美丽庭院,真有点哭笑不得了!想不到干起这样的事情来,中国人一点都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差啊!当年美国人在菲律宾干的是这样,英国人在殖民地干的是这样,西班牙人是把人杀光了再抢劫,俄国人是连人一起抢!日本人?他们似乎也差不多啊!
好歹的倭皇裕仁没有抱着他的大腿痛苦流涕,只是恭谨的摆拖他想方设法尽快约束中国人在日本各地的肆意行动,尽可能的给日本人民留一点元气,不让这混乱继续下去。
麦克阿瑟当仁不让的拍着胸脯答应了,作为盟军负责人,他当然不能容许这块美国未来的远东控制领地继续这么混乱下去。但是当他真的想要动手去做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任务!
在日本,目前已经有将近五百万南洋土著士兵横行肆虐,他们一如在朝鲜半岛干过的事情一样,成建制的撒出去之后就没人管了,除了将抢劫来的文物资财上交给华人长官之外,绝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成群结队的在城市周围乱窜,所到之处鸡飞狗跳跟强盗毫无二致!
这么多的武装土著士兵,根本不是他这几千大兵所能管束的,而近卫军华人军队呢?他们干的事情,更加离谱!
根据各地汇总过来的报告,麦克阿瑟惊奇的发现,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运输了大量的工程师上来,在精锐部队的配合下,分门别类的将日本各个工业城市的工业设施全部拆掉往回搬运,用集装箱货柜车拉到码头上后,一船船的运往琉球群岛或者更远的越南、兰芳国。同时,军队中的某些部门却在按照一些不知道哪里来的名单,在各大城市中寻找抓捕各大兵工厂和研究机构的主要工程师、负责人,不论男女,逮着都像战俘一般的押走,凡是反抗的,一起带走,那架势,简直是要把日本上下所有的青壮年都搜罗一空!
至于最应该进行抓捕审讯的战犯们,他们却似乎没什么兴趣,只是将这些人的家里都洗劫一空后,就地扔在那里监督着,任凭自生自灭不去管。
这怎么得了?!战胜日本不是中国人自己干的,这可是美国废了老大力气才得到的成果,德国因为半道上出了毛病没能抢成,现在日本这么一大块肥肉已经被中国人吞了东北那一大部分,日本本土可千万不能再让他们全都折腾干净了啊!
随后不用多说,美国大兵几十万呼啦啦的从各处涌了过来,开始在日本本土上跟着肆虐开了!
日本的投降仪式自有盟军上下打点,刚刚接受过全国人民欢呼庆贺的陈晓奇,此刻却不得不皱起了眉头面对战争结束后的烂摊子,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因为希特勒的意外死亡而导致的巨大变故,他和他的团队必须要面对这个严峻的形式。
“这场仗,打得夹生了啊!”陈晓奇无奈的喟叹。
按照计划,希特勒将会将苏联拖得消耗掉最后一丝元气,然后他再以现有的兵力里应外合的彻底把毛子干掉,到时候德国是死是活他就不管了,总之**的两大祸患一去,后顾之忧全无!
但是现在到好,德国没事了,苏联却也在崩溃的前夜保住了小命,现在坐拥四五百万军队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国,国防军那不到百万兵就算武器再先进,就算有原子弹,那也是非常令人头疼的麻烦啊!
更何况,按照协定,中国必须退回到自己的地盘,这样就不得不将数十万部队在哈萨克、外蒙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部署防御,根本不能撤回来分毫,计划中的安定情况不但没有出现,反倒像是一个无底洞一样,逼着他不得不继续维持高昂的军费开支,不得不突击想办法见铁路和补给线迅速的修建起来,形成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将前线支持住,这样一搞,就真的没有力量再管国内的事情了!
参谋部经过慎重考虑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必须要在短期之内想办法向这几个方向快速移民千万,以这些人为基础形成完善的经济体系,以此就地支撑前方战略防御的需要,从而减少大后方的高额转运开支。否则,迟早有一天国内会被拖垮的!”
移民千万,谈何容易!这事情陈晓奇不是不相干,可是怎么干呢?千万人口是小事,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可是如何将这些人安置下来,这是个大问题。
还是参谋部和各方巨头们经过严密的计算后,得出一个可行的计划,那就是将现在部署在甘肃、包头的两大工业城市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全部往前推!在外蒙边缘地带和远东地区建立三个新的大型城市群,并以此来带动下游轻工业的建立,再加上当地的矿业开采和农牧业、森林木业等等的扩充,将一千万人口弄过去不是问题!而在远东地区,现在已经有了从东北地区抢了日本鬼子的那些工业设施,已经带动了数百万移民的工作,只不过这一次,规模要更大一些罢了!
但是移民千万,需要多大的资金啊!那简直比一场战争也差不了多少,初步估算其成本也在百亿元以上,这几乎是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了,干不干?
“干!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干!”陈晓奇最后下定决心,已经打下来的国家疆土,必须要想办法守住,他既然已经开疆拓土,那也不妨更进一步,为国家守住这子孙生息绵延之地!
第三卷 黄金军阀 第一三一章 大拆迁 全国乱
移民开发边疆地区,是很早以前就已经制定好了的国策,作为后来人的陈晓奇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共和国建立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过度发展滨海地区而忽略了内陆边疆地区的发展,造成极大地经济落差,以至于在沿海地区堪比世界最发达国家的时候,内陆却仍旧穷的一家人穿不上裤子。年年依kao政府救济,始终难以摆拖贫困寥落的境地,而同样的国家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力量来保持这里的稳定,还常常被国际阴谋家不断的挑起争端造成麻烦。
所以到了他能够掌握大局的时候,就早早主持制定了新的解决办法,首先是要将路通过去,公路和铁路必须修到所有的边角地带,其次是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优先建立工农业生产体系,这在当初建立的甘肃、包头基地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通过建立这些基础条件,吸引更多的民众到那里定居生活,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在边疆地区建立起足够大的民生圈子,更可以在先期投入的工业带动下,最大可能的与沿海出口相平衡。
在1942年国防军开到边疆后,筑路大军便马不停蹄的将铁路公路全部延伸开去,到了现在,在西疆哈萨克共和国境内,原来属于中国的阿拉木图地区直到阿尔泰边疆地区的领土被收回,国防军的西面军主力就此在这里驻扎,依托两年来建立的庞大军事基地,原本就安排了两百多万人的生活。
在外蒙西部地区,唐努乌梁海地区和背部的叶妮塞河东岸地区,国防军攻击到这里之后就很快建立起稳固的前沿阵地,绸缪两年之久的资源累积,令他们很容易就在这里建立起一个面向新西伯利亚的前进基地,与阿尔泰基地遥相呼应,成犄角态势顶在苏联人的肚皮上,在签订协议后不久,该地区部队主动后撤到叶妮塞河以东驻扎。
除此之外,在外蒙地区沟通了从绥远到恰克图苏联远东大铁路之后,又从恰克图出发修建一条沿着边缘西行的铁路,直接贯穿到阿尔泰边疆,与北方铁路齐头并进,组成夹着高大山川两翼的双头前进通道,并与西疆大铁路沟通阿拉木图后北上的铁路形成环路,从而保证了运输的方便。如果更进一步的话,占领新西伯利亚,甚至可以组成更大的回路。
正是有了这样方便的铁路、.公路运输条件,加上新开通的空中运输线后,从中原腹地跋涉几千公里到偏远寒冷的西北地区,才不显得那么麻烦,这也才能够保证了国防军七十万大军在这里的战斗。但是现在,这显然已经不够用了!
为了阻止苏军南下东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国防军在这里就地组成防御阵线,可这样的代价之大是绝难想想的,百万大军陈兵边界,可以轻松拖死一个大国,只有将兵力减少到可以承受的程度,才能既保证了国家疆土,又能够不拖累经济发展,这必然需要有意识的操控布局。
在陈晓奇咬牙切齿的作出决.断后,财政部和参谋部随后综合各方面情报给出来的建议,却并不像他想的那么恐怖,甚至可以说,前景其实算比较乐观的。
大总管吴盛就板着指头给陈晓奇计算他们的结.论:“先从西部说起,单就阿拉木图地区和东哈萨克以及阿尔泰边疆这三个地区来说吧,前两个是按照协定必须归还我国的领土,这两个地区的土地肥沃水网密集,更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可供开采,按照我们的计算,至少可以安排三百万人的宽松富裕生活,同样也足以维持二十万部队的基本消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