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尘

第73章


可是她的丈夫却已经死了,结果她竟然哭呀哭,把长城都哭倒了。这是真的吗?”
    我微笑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我知道女人深情的时候真的会变得什么都不顾,好象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阻拦自己追寻爱人的脚步。”
    忽叶离歪着脑袋看着我,轻声道:“你一定很爱他吧。真想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让你这么死心塌地。我想他一定很英俊,很潇洒,还能弹得一手好琴,在朦胧的月光下为你歌唱,会说很多动听的话儿哄你开心。”
    我笑了,舞寒英俊潇洒吗?还算吧。虽然皮相不如楚易,但也是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一个。只是唱歌、弹琴、甜言蜜语,他可是一样都不会,舞刀弄剑倒是像模象样的。
    忽叶离见我面上泛出甜蜜的笑容,硬是缠着我跟她讲讲我跟舞寒之间的故事。我拗不过她,只好拣了其中一些跟她说了,当然没有提到我们俩的身份。小丫头一直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偶尔会因为我的故事中某些细节而笑出声来。到最后,我跟她说舞寒到了边境做生意,因为太久没有收到他的信,所以我才来找他。
    “真好”忽叶离羡慕地说道:“你们俩真幸福,我也希望以后能找到一个真心爱我的人,跟他长相厮守一辈子,我就满足了。”
    我敲敲她的小脑袋,笑道:“你这么善良可爱,一定会遇到最好的人,过上幸福的日子。”
    忽叶离真的是个单纯的孩子,不管我说什么她都深信不已。而且特别喜欢我跟她讲那些神话传说、爱情故事。我自然也投其所好,先是跟她讲梁山泊与祝英台、讲七仙女和董永、讲女扮男装的孟丽君……后来就开始说起罗密欧与茱丽耶了。
    忽叶离从来没有听过这些故事,我说到欢喜处她欢欣异常,说到悲伤处她就泪水涟涟,还不住地抽泣,弄得好象我欺负了她一般。
    那些匈奴侍卫一个个都对我虎视眈眈,看他们那眼神,好象是要把我吃掉。这也难怪他们,忽叶离在苏拉玛雅部落可是像公主一般地捧着,人又长得娇俏可人,是部落里大多数男子的梦中情人。现在竟然跟着我这样一个死肥胖子出来,且还经常弄得哭哭啼啼的,能让他们不恼火吗?
    可我也实在是委屈呀,又不能向他们公开我的女子身份,只好每天避过他们杀人般的眼神,尽量低调。一路上,在忽叶离的掩护下,我偶尔也会在深夜将身上的装扮除去,现出原来的女儿身,看得忽叶离一阵惊叹,连连说道:“我若是男子,定然也会被勾了魂去。”我哭笑不得,现在的我还巴不得自己没有生就这祸国殃民的皮子,弄得舞寒四处都是情敌。
    经过数日的煎熬,我们来到了关中。此年代这里的气候还很好,不象现代黄土高原一片支离破碎的景象。事实上,一直到唐宋时期,关中平原仍是物华天宝、气候宜人,汉时被张衡赞称乃是“九州之上腴”,意为中国最富饶的地方。这里的地势更是优越,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关中,乃是“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中原的龙脉就是从关中开始发脉的。所以历朝历代,共有十二个朝代在此建都。其中不乏中国国力最为强盛的汉、唐。
    只是,此刻我来到这里的精神状态并不好。尤其是在身后跟着几十个彪壮的匈奴汉子的时候,更何况,我现在的任务实在有些棘手——购置粮草。
    心里忐忑不安地去找了汉中的知府,是个眼睛滴溜溜乱转的家伙。我一看就觉得他不像好人,递了舞寒的牌子给他,他马上就殷勤得跟见到自己老子似的,就怕哪只蹄子跑慢了。我也没想到这个牌子这么好用,乐呵呵地把所有购粮的任务全部交给他。那些匈奴侍卫见我出门一趟就得意洋洋地回来说搞定了,一时对我崇拜异常,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其实我很容易害羞的,我心里想。
    我们的任务是五万担粮食,所以虽有汉中知府帮忙,还是得等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扶于康给我的时间是两个月,所以我也不是很急。就慢慢地等着他们工作,我则和忽叶离一起到处闲逛。其实我心里还希望他们能慢些,毕竟这批粮食是要运到匈奴那边去的。若是他们有了足够的粮草,这就意味着这场仗还得不停地打下去。
    若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原人,必然会对我这种行为感到不齿,我这样似乎就是通敌卖国的汉奸了吧。可是我一向就不是什么好人,我斤斤计较,我自私自利,我睚眦必报,这些方面我从来就不否认。确切地说,我就是个小人。心里只有小家,没有大家,当小家与大家利益冲突的时候,我一定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小家。我这人注定了一辈子与英雄、烈士无缘。
    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不希望匈奴得逞的。他们以人质要挟我为他们做事的方法让我极为反感,就是从这一点来说,我就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印象了。所以,其实我心里一直很矛盾,一方面无奈地为匈奴购置粮草去杀害另外的中原人,另一方面,我又日夜诅咒他们最好断子绝孙,生孩子没屁眼……
    但是对于忽夜离,我是越来越喜欢了。她真是个单纯善良的小姑了,完全没有心计,心里也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谁都是和善客气,也不摆什么架子,难怪一众子女中,扶于康独独宠爱她。有时候一想到我们必定会走向对立,又有些难过。这场仗,我当然是希望燕楚联军能胜出,因为一旦匈奴胜出,整个中原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中原的百姓必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虽然没有什么民族意识,且早就想着要出海离开,但是只要一想到历史上异族入侵中原时的血腥场面,就不由得忧心忡忡。
突遭变故
不知是不是前方战线发生了什么变故,这几日汉中的防备突然紧张起来,进出城门都管理得很严,连城楼上的士兵似乎也多了不少。
    那些匈奴侍卫很紧张,悄悄地打探着消息,但是一点确切的信息都没有。我趁机向汉中知府旁敲侧击。他支吾了半天,才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地在我耳边说道:“燕楚两国的太子要在汉中誓师了。”
    我闻言一呆,只觉得脑子里乱糟糟的,一时竟听不到他在我旁边聒噪。燕楚两国太子,那就是楚易和燕舞扬了。楚易是在去年夏天被册封为太子的,而燕舞扬则是今年初,这两人终于如愿以尝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该满足了吧。可问题是,我现在好象不大适宜去见他们,尤其是燕舞扬,没有舞寒在我身边,我还真的不知该如何面对他。
    “林老爷,林老爷”知府使劲地拍拍我的肩膀,我总算醒过来了。轻轻咳嗽了几声来掩饰自己的失态,我压低了嗓子道:“不知那批粮草大人准备得如何了,我上头已经在催了,还望大人能加快进度。”
    知府“嘿嘿”地笑了两声,眯着眼睛说道:“我办事,您放心。三天后保证五万担粮食一担都不少。哎,不过您也知道,我汉中虽然富庶,但是为了凑齐这么多粮食我还是费尽了气力……”
    我很懂行地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匣子,装作偷偷摸摸地递给他,小声道:“大人为在下费尽了心血,在下岂有不知,这是点小意思,还望大人笑纳。”
    知府的眼睛立刻放出光来,眯成一条线,一边说着“这怎么行,不能收,不能收。”一边伸手接过去,揣在怀里。
    我心中冷笑不止,看来北燕还很有必要加强官吏的管理和控制啊。
    回到客栈,我告诉他们三天后就要动身,同时也提醒他们这几天最好不要出门,免得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具体原因我并没有告诉他们,要是他们当中哪个发了疯、不怕死的,非要去搞什么刺杀活动,我可负责不起。
    我跟忽叶离则抓紧了最后的几天到周围转了转,她很喜欢这里,甚至还想说服我多待几天,因为扶于康的限定时间还没到,但是我一想到在这里可能面对的那两个人,头顿时两个大,说什么也不答应。再说了,真的等他们到了汉中,这里的防范肯定要加强,到时候他们想走都走不了了。虽然现在他们都作汉人装扮,但是言行举止却与当地人相异,只要稍稍警觉些的人便会发现其中的不妥。若是让忽叶离被燕军抓了,那留在匈奴的云箫他们还不知要受什么折磨,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拿他们来冒险。
    这样过了三天,我便领了那群匈奴侍卫到与知府商定的地方去领粮食。这是一片小小的峡谷,里面郁郁葱葱地种着许多树。时值春天,叶子嫩绿嫩绿的,直瞧得人心里头也舒畅焕发起来。周围的山上开着些不知名的花儿,虽然隔得远了看不真切,却能感觉到特别得美。
    我骑着匹青骢马,得得地跑在最前头,忽叶离则不甘落后地紧随着我。远远地见着那知府在山脚的小溪边站着,便下了马走过去。忽叶离见状,也学了我下马。其余的侍卫则远远地停在峡谷出口。
    “大人果然守信。”我笑着拱手施礼。
    他也笑笑,不知为何,我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的笑容跟往日有些不一样了,里面带着得意与自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