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疑案之莫掌柜之死

第12章


韩玲玲提醒道。
  “小韩说得对。包括毛裁缝和莫夫人,必要的时候,要跟他们谈谈。”
  “队长,把马迎美和毛裁缝交给我。”陈杰道。
  “陈副队,你带上我。”韩玲玲道。
  “还有我。”周颖适时跟上。
  “好吧!老陈,你带上小韩和小周,你们先找马迎美谈,重点放在凶手的作案动机上面。至于其他人,视具体情况而定。至于郑老师,这个任务交给我和赵小鹏,还有成相波。”
  这次会议虽然没有形成什么重大的决定,但明确了下一步的侦破方向。
  在欧阳队长说话的时候,卓所长从门外走进了会议室。
第十二章 同志们苦思冥想 “十”字符耐人寻味
  在会议就要结束的时候,卓所长走进了会议室。他左手拿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右手抓着一件军用雨衣,雨衣上的水直往下滴,柳文彬走过去接过卓所长手上的雨衣,挂在一个不锈钢衣架上。
  案情分析会继续进行。
  卓所长从一个长二十公分左右,宽十五公分上下的黑色公文包里面掏出一沓档案材料。
  这时候,门外面有一个人探了一下脑袋,这个人是局长办公室的老藤,冯局长起身,欧阳平也起身准备把冯局长送出门外,被冯局长一把摁在椅子上。并和他嘀咕了几句话。
  冯局长走出会议室,并随之带上门。
  卓所长负责翻阅,欧阳平和陈杰坐在卓所长的旁边看,卓所长翻出一张,就递给周颖,周颖照着户籍资料上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几分钟的工夫,补充完毕。
  黑板上的名字一共是四排——
  第一排:莫本善,莫晓松,魏能,刘甫,于得海,周柄权,马迎美,向秀娟。
  第二排:莫夫人——莫桂花,莫二小姐——莫桃花,莫三小姐——莫菊花,郑老师——郑在秋,毛裁缝——毛有福。
  第三排:伙计卫留根。
  第四排:伙计,局广平,马迎美的丈夫,刘大柱。
  欧阳平和陈杰走到黑板的跟前,先用粉笔把姓名中有木的人全部画上圆圈,他们分别是:莫本善,莫晓松,周柄权,莫桂花,莫桃花,卫留根,刘大柱。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采用排除法剔除了周柄权。接下来,大家经过反复的讨论和研究,排出五个嫌疑对象,他们分别是莫本善,莫桂花,莫桃花,卫留根,刘大柱。一共是五个人。大家还根据这五个人的相互关系,将五个人进行了归类:第一类,莫本善。第二类是莫桂花、莫桃花和卫留根。第三类是刘大柱和马迎美。
  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分类,理由如下:
  莫本善排在第一个,莫掌柜死后,他是最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具体的根据,陈杰在前面已经分析得很到位,这里不再赘述。
  莫大小姐、莫二小姐和卫留根也有作案嫌疑,莫桂花和莫掌柜分居多年,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早已经恩断义绝;她和毛有福的长期苟合,想做长久夫妻,莫掌柜自然是一个障碍。莫桃花和姐姐关系密切,莫掌柜和马迎美私下偷情的事情,只有她们姐妹俩知道,卫留根是莫桃花安排到莫掌柜的铺子里面当差,一个山里娃能到城里来谋一个体面的差事,自然有一份感激不尽的情摆在那儿,卫留根能不听莫桃花的吗?不过,莫桂花和莫桃花是各怀鬼胎:莫桂花是想和毛有福做鱼水之欢,而莫桃花很可能是另有所图。
  至于刘大柱则更有作案的嫌疑,一个男人一旦知道自己的老婆和别人有染,除非他是一个窝囊废,或者是一个吃软饭的主,否则,他就不会一直沉默下去。刘大柱肯定不是一个窝囊废,更不是吃软饭的主,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马迎美的男人是一个铁匠,有的是手艺和好身板。
  至于案情的性质,如果莫本善是杀害莫掌柜的凶手,那就属于谋财害命,如果是莫氏两姐妹所为,那么,性质就会变得比较复杂。如果凶手是刘大柱夫妻俩,那就是情杀,但也不能排除财杀的可能,莫掌柜和马迎美长期偷情,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莫掌柜所拈之花就这一朵,所惹之草就这一株,如果真是这样,这就说明两个人的感情非同一般,从两个人的来路看,感情的由来是有着很深的基础的,车老太说,莫掌柜和马迎美都是李家镇马集人,由此看来,对莫掌柜来说,马迎美不是路边的野花。既然,两个人的感情很深,那么,马迎美就可能知道莫掌柜的秘密,这个秘密也就是莫本善苦苦寻找的东西。也就是说,莫掌柜不可能一点东西都没有透漏给马迎美,莫掌柜也是一个男人,是男人就一定会有自己的软肋,男人的软肋,女人最清楚,所以,按常理推断,马迎美应该知道一些事情,跟自己的男人一说,保不准就会凭空生出一些念头,不是有很多人就毁在这个念头上吗?什么才叫犯罪呢?不就是那些千奇百怪的念头在作祟吗?
  那么,究竟哪一类人杀害莫掌柜的可能性大一些呢?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不小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就集中在“十”字型符号上;
  一部分人认为,“十”字型符号就是“木”的第一笔和第二笔,至于第二笔一竖的下半部分变形,完全是死者的下意识所致,莫掌柜在写到下半部分的时候,生命已经终结,后面的笔画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这部分人以左向东为代表。
  另一类认为,“十”字型符号还可能有另一种解释,一竖会不会是“大”的第二笔的变形呢?有这种想法的是柳文彬,竟然还有几个人赞同他的想法。
  反对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十’字型符号是‘大’字的第一笔和第二笔的话,那么,第二笔应该向左撇才对啊!事实是,这一撇的方向却是向右的,如果这真是一撇的话。”
  柳文彬提出了自己的理由:“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莫掌柜在临终之前,是想写一个完整的‘大’字,但写到一撇的时候,他就写不下去了,因为,他的生命已经结束了,本来这一笔应该是向左撇过去的,但由于当时他已经手不由己,所以,这一撇的方向不就改变了吗?”
  如果把左向东和柳文彬的观点加以概括的话,可以这样来表述:左向东认为凶手姓名之中一定有第一笔是横、第二笔是竖的符号,至于这个字是不是“木”,目前还不能肯定,因为莫本善的“本”就比木多了一横。柳文斌则认为,应该把这两种可能都考虑在内。
  大家都听出来了,左向东把莫本善锁定为重要犯罪嫌疑人。柳文彬除了赞同左向东的意见之外,觉得还应该把刘大柱锁定为犯罪嫌疑人,因为,这个人的名字“大柱”和两种观点完全吻合。
  郭老坐在一旁,静静地、饶有兴致地倾听着几个年轻的后生各抒己见,郭老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至于他们的分析和最后的结果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是不是完全吻合,这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年轻人已经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分析判断,这才是可喜可贺的。
  当争论戛然而止的时候,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欧阳平。
  欧阳平和郭老、陈杰交换了意见——这是欧阳平的一贯作风,在作出任何决定的时候,他都要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见。
  欧阳平望了望同志们道:“大家刚才谈得很好,在目前情况下,我们暂时把莫本善和刘大柱列入我们的视线,下午,大家在调查的时候,务必把这两个人放进去考量,我还要强调一下,这两个人只是重点,其他人暂时还不能排除在外。卓所长,你辛苦了——下这么大的雨。马上和我们去吃中饭,冯局长安排午餐去了。下午,我们还得麻烦你。”
  “欧阳队长,有什么事情,你尽管吩咐。”
第十三章 郑老师言辞闪烁 隐身人暗中指路
  九月二十日下午,一点半钟左右,两辆警车在雨中驶进中华路北街,停在来香茶馆的大门前,欧阳队长一行十人撑着伞从警车里面鱼贯而出。左向东招呼严建华和柳文彬走进了莫记茶壶点,莫记茶壶点已经开门纳客。卓所长用手朝大街西头指了指,陈杰、韩玲玲和成相波跟在卓所长的后面朝街西走去。欧阳平带着赵小鹏和周颖径直朝莫家大院走去。欧阳想起冯局长的话,让周颖辨别一下郑老师的声音,所以将成相波和周颖调换了一下。
  兵按三路走,话分三头说,我们先来说说欧阳平他们这一路的情况。
  莫家大院门口的帆布篷已经不见了,院门半开,雨中的莫家大院笼罩着一层萧杀之气。
  欧阳推开另一扇门,和赵小鹏、周颖走了进去,一进院门是一个不大的院子,西面是一个小披子,估计是后来盖的;东面靠北院墙两三步的地方,有一口水井,这口水井距离莫掌柜的厢房大概有七八步的样子,和莫掌柜房间的两扇窗户南北对应,说的准确一点和水井相对应的是四扇窗户,因为楼上也有两扇窗户。欧阳队长十九号上午来的时候,因为人太多,所以没有在意,现在院子和过道里面就像刚被土匪洗劫过一样空无一人——一览无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