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月传

第29章


我们落难而来,这位小兄弟又不幸重伤,还求姑娘寻个安身之所,赶紧救治。”
  梅三娘见是落难之人,遂发恻隐之心,匆匆插回宝剑道:“道长快随我来,前面十里就是轩辕集,里面有客房。”
  老道苦笑:“我们是被追杀而来,不能走大道,人多之处越发去不得。”
  梅三娘想了想道:“我初来此处时也不熟路径,从东北那边山上翻过来的,山里有个破庙,很是隐蔽,据此不远,不知可去那里否?”
  老道点头道:“如此烦劳引路,多谢了!”
  梅三娘也顾不得多言,撑起伞向山上奔去,老道背着个公子随后,初时发现老道脚步甚快,点地也不留痕迹,才明白原来是武林中人,轻功如此之高。
  梅三娘遂提气狂奔,尽量踏上草丛,也施展起轻功身法。
  老道见状一愣,想不了许多,于是两人并肩齐跑,约莫半个时辰才到山脚下。
  山路在雨后甚滑,梅三娘干脆雨伞也不打了,帮衬着扶着老道背上的年轻人勉强上山。
  雨滴滴落在老道苍白的须髯上,分不清哪些是雨哪些是汗。
  好容易才到半山腰的破庙里,字匾残破,看不出叫什么庙宇,虽说破旧,但庙里却甚是宽敞。
  梅三娘帮着老道把年轻公子放在庙中的干草堆上,也不知何年何月哪个和尚留下来的被褥,破成干草,梅三娘又抱了些替公子盖上。
  老道长吁一口气,擦了擦满脸的汗水,忙行礼道:“多谢姑娘相救,敢问姑娘大名?”
  梅三娘敛衽道:“小女汉中梅三娘,道长不必如此多礼,救危扶困小女应尽的本分。不知道长被何人追杀至此。”
  老道叹道:“贫道本是姑苏白云观观主了尘,路过西塘,见有人要杀这位公子,上前搭救,不料也不是人家的对手,故此仓皇逃出来。”
  梅三娘应道:“原来如此!小女也非本地人氏,路遇到此,还未去西塘,看来大家贫水相逢,都是有缘。不知这位公子伤势如何?”
  了尘道:“我已经护住他的心脉,虽被贼人剑气所伤,所幸并未伤及五内,性命无碍。”
  梅三娘细细的看了看躺在草堆里的公子,眉清目秀,虽神色疲惫,但依然掩饰不住一股雍容华贵的英气。遂道:“我看道长也是武林中人,但不知这位公子又是何人?”
  “他叫南宫长乐,是南宫世家的传人。”
  “哦!南宫世家我听说过,算起来我和他还是老乡。”
  “你也是蜀地人?”
  “小女本为汉中人氏!”
  了尘点点头。
  这时南宫长乐喘息声重,忽道:“水,楚叔,来碗水...”
  梅三娘闻言四顾看看,端起神案上的小香炉连忙跑出寻山泉。
  泉并不远,尤其在下雨天气,泉水竟汇成条小溪流下来,三娘仔细的冲洗干净香炉里的炉灰,最后捧了一炉清澈的山泉回来。
  了尘扶起南宫长乐,梅三娘端起香炉,让长乐慢慢喝了几口。
  破庙漏风漏雨,秋天时节更觉得寒冷,了尘盘腿打坐,运功驱除寒意。梅三娘则去破开香案的木桌,找出火引子生起一堆柴火。
  天渐渐将暮,而雨依然未停,南宫长乐初喊冷,三娘添了许多干草盖上,过了一时又喊浑身发热,三娘道:“他定是劳累过度,身体虚弱,受了风寒,发烧了。”
  了尘摸了摸长乐的额头,果不其然,再摸脉搏,虚弱但却沉稳,只道:“不妨事,他虽体弱,还是抗的住。”
  梅三娘哦了一声,更是可怜起南宫长乐来。
  南宫长乐神智渐渐模糊起来,就好像身子忽在冰窖里忽又在火炉中。
  渐渐的火炉变成火堆,火苗燃起,却像是明月的影子。
  南宫长乐想发声呐喊,无奈不知怎么张口也喊不出来,只觉头晕的厉害,忽而眼前幻做熊熊燃烧的南宫世家,忽而又在宁静的河旁,水里尽是自己的倒影。
  最后眼前似是站着顾一道人,手握柳枝,不可一世,再仔细看,什么也瞧不到,只有两个人影在不住晃动,不住打在一起。
  一个人影使刀,一个人影使剑,刀法剑法精妙,长乐渐渐看的入迷了。
  也不觉得身子冷热,头痛无比,只看见两个影子的身法,无论从体态,从姿势,都好似天上的仙人一般。
  左边的影子执剑,长袖挥洒,右边的影子握刀,刀风过处,惊起片片落叶乱舞。
  两个人影互相喊喝,夹杂着刀剑相击的叮当碰撞声,仿佛是有人在弹琴瑟一般。
  顿时剑影上天入地,似是飞龙在天一般,刀光斜刺里劈出,又狠又快,霎时剑光也像刀光,剑影也似化作刀影,南宫长乐似有所悟。
  良久,南宫长乐也觉得自己在模仿剑影的招式,曲艺流转,顿时剑又化为刀,一剑劈出,也有犀利的杀气,只乐的长乐手舞足蹈。
  这时就听有个苍老的声音叫道:“长乐!南宫长乐!”
  又听见个女子的声音:“南宫公子!快醒醒。”
  只觉得背后有人推了一把,似是跌下了无底深渊,遂大叫道:“啊!救我!”
  
第三十三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南宫长乐惊叫一声醒来,出了身冷汗,顿觉清醒了许多。
  原来是南柯一梦,莫非自己生病了?
  慢慢睁开疲惫且疼痛的双眼,不禁怔住。
  眼前是个秀美的女子,高挽一头乌发,很普通的农家打扮,清澈的眼睛正在关切的望着自己。
  了尘道长笑道:“长乐,你终于醒了。”
  南宫长乐挣扎的坐起来,赶忙道:“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了尘道:“你现在觉得如何?”
  这时善解人意的梅三娘端过香炉的水来,递到长乐嘴边,长乐一口气连喝了几口才喘息道:“原来刚才是在做梦,出了身汗,清醒多了,就是还有些乏力。哦,这位姑娘是?”
  梅三娘笑着接口道:“我是汉中的梅三娘,路过这里的。”
  南宫长乐只觉梅三娘的笑如春风化雨,整个破庙里都有了温暖。
  怔怔的道:“汉中?如此说来都是故国的亲人了。”
  一提起蜀国故土,梅三娘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我自幼父母被魏军所杀,流浪天涯,但国仇家恨时时铭记在心,你说这仇能不报么?”
  南宫长乐支起虚弱的身子,斜靠在老道的肩上,缓缓的道:“原来姑娘的身世同我一样!想必姑娘也听说过我天府南宫世家吧,哎!一夜之间就家毁人亡了。”
  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南宫长乐渐渐忘却身体的疲惫,梅三娘渐渐忘了风雨中破庙里的寒冷。
  梅三娘点点头,鼓励着南宫长乐继续说下去。
  “蜀汉时候,我们南宫世家的产业与青城山相邻,青城派的掌教青阳子俗家姓张,本是张鲁的后辈,倾向于大魏,很早就想谋夺我家的产业。我们虽表面往来,但实际上已经暗暗提防,蜀国亡后,青阳子串通司马父子率兵烧毁我南宫世家,南宫传人虽都会些武功,但怎能众多的兵丁围困,故此管家楚叔带我杀出条血路,侥幸逃出。”
  南宫长乐本来身体虚弱,义愤填膺的说完这些话连连咳嗽,梅三娘曾在尚书府做过丫鬟,善解人意,急忙扶起南宫公子,轻轻捶背。
  了尘道:“原来如此,亏我观里还养了个青阳子的老徒弟玄素真人,这样人品,当时不救也罢。”
  长乐奇道:“道长怎么遇到的玄素?”
  了尘拨了拨火堆,长叹道:“那日晚间贫道去关山门,夜色很深了,刚跨出门槛,就看见远远跑来个身着天师道袍的道友,切近一看,不觉吃了一惊,那道友满身的血迹。”
  梅三娘道:“他就是玄素真人?为何如此狼狈呢?”
  了尘点头道:“当时我也没有问他是谁,他说吴兵在追杀他,求我看在同道的份上收留他,我慨然应允,好在当夜吴兵并未上山,也没查到我道观里。”
  三娘不解道:“吴兵为何要追杀他呢?”
  长乐叹息:“想来吴国以为他是魏国的奸细,故此追杀,哎!今天下三分,魏国有二,司马氏当道,我好恨!”
  三娘解劝道:“你我可谓同病相怜,我父母也是死在司马氏的乱军之下,我曾拜峨眉山神尼苦练剑法,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手刃仇人,数月前在洛阳见到司马昭和司马师兄弟,本来计划周密,行刺眼见得手,可惜旁边有人插手,我也险些命丧黄泉。”
  长乐道:“你当时距他们几丈远?”
  “不到两丈。”
  “你的剑离他们多远?”
  “将及毫发。”
  南宫长乐疑问:“是什么人有这么快的身手能挡住你的剑,一定武功很高了。”
  了尘也道:“白日我与姑娘施展轻功,想来姑娘不仅剑法出众,轻功也是妙绝,在两丈之内却不能杀掉不会武功的司马兄弟,那他的护卫一定非同小可了。”
  南宫长乐又问:“你可知道挡你剑的人是谁?你怎么脱身的?”
  三娘说道这里,不由得泪如涌泉,只道:“挡我剑的人是将要成为我丈夫嵇喜将军,我和他本要在那夜完婚的。”
  长乐怔住,了尘也讶然道:“魏国江夏太守?哎呀,听说过,听说过,我们吴国和魏国连年交兵,据说敌方有个武艺超群,又有胆识的年轻将军,就姓嵇。”
  长乐闻言更是替三娘伤心,轻轻的道:“恕我冒昧,你还爱他吗?”
  三娘咬咬牙,摇了摇头,哭道:“我现在只是恨他,要不是他,我就能手刃了奸贼,我的命真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