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生活

第74章


    市新华书店已办了书展,正开着呢,肯定对我们有影响,苟经理说:“不行就让他们停了!”
    苟经理带来了一个会计,一个出纳员,他们说,一般的旅店住不习惯,一定要住好的。
    苟经理、会计、出纳员、伊江、丁一乾、瑾儿一行人住进了当地最高级的宾馆,每人每天的房价五百元。
    
正文 一三八
    “趁啥呀!你们回来吧,跟俺们住十块钱一宿的吧。”我对瑾儿说。
    “会计都住了,咱要是不住,显得多小气呀!咱们找的人,给打折了,降到二百九十块钱。”
    “那也够贵的了!钱那么容易挣啊!”
    “在外边办事儿,没办法。”
    十月二日,我们盼到了开幕的这一天!
    苟经理请来了电视台、广播电台、大报小报的记者三十余人,又是采访,又是录像,忙得不亦乐乎!中午,给每人发了二百元的红包。
    宣传效果却出人意料,一共登了两条。
    瑾儿说:“比苍蝇屎大点儿?”
    伊江说:“哪儿呢!比那大得多,一、两行字儿吧。”
    将近七千块钱打了水漂。
    书店的经理是个特别善于辞令的人,他在开幕式的讲话中说:“这个书展,是我们书店在这儿办的一个分会场,欢迎大家光临、惠顾……”
    伊江说:“他这么一讲,谁不到主会场去买呀!什么主会场、分会场,咱们办咱们的,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这是利用开幕式的机会,给他们书店作了一次宣传!”
    伊江又问苟经理:“你不是说让他们停了吗?啥时候停啊?”
    “我这么大个经理,做那种事儿太没名儿。”
    伊江说他吹!
    嘉宾没来几个,剩下的贵宾花,桑林把它们一朵一朵地放进了嘴里,嚼吧嚼吧吃了。他说,玫瑰花有点苦,有点涩,补血。
    货只到了一部分。
    “今天晚上有好几车货能到,男的留下,等着卸货。”伊江让我们几个女的回旅店休息。
    “唉唉唉,你俩儿别走哇!说你们呢!”何荆叫住了正在向公园门口走去的郎健、鄢青,他们是苟经理的人,“没听见吗?男的别走!”
    “啊,那个什么,我们……我们先出去一下。”郎健说。
    “别出去了,万一来车了呢!”
    “你们给我打手机吧。”
    “我打了,你不开呢?”
    “放心吧,我的手机一直开。”
    “那好,咱们说定了,车一来,我就给你们打电话。”
    ……
    我睁开眼睛,天还没亮。
    卸没卸完?他们睡觉了吗?我去看看吧。
    我踩着寂静的街道,来到了公园。
    很远,我就听见了一阵阵的忙碌声,走近一看,拆包的、运书的、码垛的、收拾废纸盒和乱绳子的……他们的衣服湿了一层又一层,有的手已剐破,灰尘兑入血中,凝在了上面。
    我像是短了些什么,扎入人堆儿,闷头干了起来。
    “你们昨晚睡了吗?”我小声问何荆。
    “轮着睡的,能有俩钟头吧。”
    “苟经理的人走了?”
    “人家也没来呀!我给打了几遍电话,都不接。”
    老戴在报上花钱作的广告起了作用,我们一天共卖了八万多,比开幕式那天多卖了七万。
    钱多了,苟经理的想法也多了。有了不便明说的思路,他不直接出面,他的属下会忠心耿耿地替他完成。
    郎健和鄢青拿着笔和本,认认真真地清点图书,到了下班时间,还没弄完,并有不少记错的。
    他们没卖过书,自然不懂其中的奥妙了。比如《十万个为什么》,有很多种版本,出版社不一样,册数不一样,定价不一样,有彩色的,有图文的,有普通纸的,有铜版纸的……如果仲伯不分,记到一笔帐上,与发货单肯定对不上。
    我们帮着点到了十点多钟,特别是夜里卸货的人,连饿带累,身子直打晃,筋疲力尽的。
    伊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人再干下去了,同会计商量:“要不,就这么的吧,我们的人熬了一宿,今天又忙了一天……”
    “那不行!”
    “这都几点了!啥样人能靠得住哇!”
    “那我不管!必须给我一个准确的数,差一点儿都不行!”
    “……明天早晨我们早点儿来呢?”
    “书没了几套怎么办?我怎么入帐?啊?!告诉你们,今天晚上不点完,谁也别想回去!”
    精神矍烁的会计俨如这里的总指挥,语势汹汹,盛气凌人。
    
正文 一三九
    伊江沉了几秒钟,做个有力的手势,“点!来,三0五家的,谁点?大姐和琨儿,你俩来!三联的,何荆和桑林,你俩儿一起;三一七的……丁一乾,你跟着,谁家的书告诉他们,别整差了。”
    这个会计!她睡得足足的,不管俺们死活!
    我们又开始了一轮作战。
    “我们点完了,你俩再对一遍吧,这又不是一家的事儿。”许诺对着正站着不动的郎健、鄢青说。
    两人拿着我们的单子对了起来。
    “这是谁点的?!”郎健仿佛要让全世界的人听到他的声音。
    “那个……我和琨儿点的,咋的了?”我的脑门冒出了虚汗。
    “错了!少点八箱!你点了五十一箱,实际是五十九箱。”
    “琨儿,琨儿,……”我叫着,是她点的数,我记的。
    琨儿指着旁边的一摞子书箱问郎健:“这些,你是不是点了?”
    “点了!”
    “这是空箱,里边的书卖了。”
    “啊?”
    琨儿又指着桌子上摆着的书,“这上边的你是不是没点?”
    “那也是?”
    “这是样书,得点。这回你再查查,对不对?”
    ……
    有他们点错的,也有我们点错的,我们双方都想抓住对方的不是,狠狠地治一下。
    我们忙到了下半夜。
    伊江又全部对了一遍,直至没有误差。伊江对郎健、鄢青说:“你们俩在这儿值班吧,让他们回去睡觉。”
    “我们不值!”郎健说完,带着鄢青扬长而去。
    “你们的人咋的?!车也不卸,班也不值,特殊哇……”没等丁一乾说完,苟经理挂断了手机。
    苟经理紧接着给站在旁边的伊江打了过来,“你们能不能干了?!不能干说一声……”
    伊江和丁一乾连夜坐出租车到了苟经理下塌的宾馆。
    苟经理说:“开始就这样,以后怎么合作呀!批这个书展容易吗?我托这个人找那个人的……”
    伊江一再的说:“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儿影响咱们的关系。既然合作,尽量往好了想,往好了处……”
    话说开了,苟经理的怒火才减了下去。
    按照苟经理的授意,我们的制度在一天天地健全,工作一天天地走向繁琐。
    ——所有的现金由会计一人掌管。
    个别书已卖空,从北京调货,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到。伊江和丁一乾怕耽误卖,联系了附近的批发商,但需要用现金取货。他们找到会计,会计说,这事儿我说了不算,你们跟苟经理打招呼吧,他说给我就给,他说不给我就不给。
    他们又找到了苟经理,苟经理说,你们跟会计说一声就行了。
    苟经理和会计推来推去,就是不给钱。
    ——标明每一种书的出处。
    有的书重名,会计说:“写不清楚,我没法入帐。开三联单时,一定要在备注处写上书的出版社的名称。”
    瑾儿按照会计的旨意,挨着个儿传达了一遍。
    过了一天,此规定改了,会计说,这样分类不合理,还是按取书的地点分吧。
    瑾儿又传达了一遍。
    ——一天的帐一天结。
    每天晚上九点钟以后,我们下了班,会计和瑾儿就进入了最为忙乱的工作态,她们将入库的帐一套一套地记,出库的书一笔一笔地消。由于种类太多,太宠杂,工作量大,有标错的,也有消错的。把一天的帐理顺了,也要到后半夜。
    ——进货单必须有收据,必须加盖公章,方可承认。
    图书市场发过来的单子一直是用电脑打字的,没有收据也没有章。这项制度不了了之。
    ——各摊位每天要上报库存情况,互相拿书要打借条。
    “不都点完了吗?去了卖的,剩下的就是库存,成天老点啥呀!还嫌不累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