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二)

第45章


这样的对话非常 
典型地反映了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但是,在大多数听众眼里,布什总统肯定没有能够 
占上风。 
    新一代的美国人更倾向于赞同这样的观点,选总统是在选一个理念,而不是选一个 
完人。当然,如果克林顿现在还抽大麻,家庭不和,那么,在现在的美国,他还是绝对 
不可能入选美国总统的。但是,新一代的美国人承认,他们会考虑选一个虽有过错失但 
已经纠正了的人,做他们的总统,如果他的理念能够基本被他们所接受的话。 
    新一代的美国人在潜意识中,也越来越渴望在最稳定的传统的政治上层,出现一些 
新鲜的感觉,出现一些“新思维”。他们很难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说教。克林顿和高尔来 
自底层,十分平民化的风格,很得罪了一批“看不惯”他们的美国人,但是,也赢得了 
很多人的喜爱。 
    我仍然要强调的是,这一代美国人选了克林顿当总统,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他放心。 
他们只是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试试能不能如他在竞选演说中讲的那样,把这个国家 
管得更好一些。如果他的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品格真的发生问题,他们知道政府还有两个 
分支在监管着总统,情况并不是处于失控状态。他们选的毕竟是个总统,而不是一个皇 
帝。 
    那么,接下来的四年,克林顿是怎么度过的呢? 
    今天已经太晚了。下次再接着写吧。盼来信。   
              祝 
        好! 
                                                          林达      
总统先生的麻烦             
    卢兄:你好!   
    我再接着上封信写下去。谈谈克林顿这四年的总统生涯。 
    你在上封信已经看到了,克林顿总统确实在各方面有别于他的前任,你甚至可以说, 
再向上追溯,也很难找到象克林顿这样,在当选之前就暴露出种种毛病,在当选之后又 
麻烦不断,以至被小民告进法院,缠上民事诉讼案的。四年之后,当他再次竞选总统的 
时候,大家都说,克林顿看上去苍老得多了。 
    克林顿之所以会被预言,不用多久就要踏进类似“水门”的什么“门”去,我想, 
这和人们对他的时代印记的判断也是有关系的。他不是来自一个作风严谨,价值观念非 
常稳定的时代。虽然,大多数的美国人宽容了他的种种弱点,但是,他的弱点并没有消 
失。你可以从他身边的一群白宫顾问中看出点端倪来。你也许说不出什么准确的东西, 
可是那一大群年轻而略显得浮躁的顾问们,总使人有一种放不下心来的感觉。 
    在介绍尼克松的时候,你已经知道了,白宫顾问是总统的小小特权,是他可以自己 
作主安排的小班底。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是事业旅途的一条捷径,所以一些雄心勃勃, 
或者说野心勃勃的聪明的年轻人趋之若鹜。雄心和野心在英语里是一个单词,这样的语 
言安排好象还是很有道理。 
    他们走向这条路的方法,一般都是助选。就是在总统还不是总统的时候,出谋划策, 
拼命设法把总统给推上去。也就是在尼克松争取连任的时候,那些在“总统再任委员会” 
里干的类似角色。当然,助选本身是竞选的正常过程的一部分。但是,这个部分的弹性 
非常大。你可以是一个为自己和政党的理想奋斗的正直的人,也可以是一个满脑瓜私欲 
的投机者,或者是介于二者之间。由于这个位置潜在的“高效益”,所以,心怀鬼胎而 
来的也不止是一个两个。 
    最终,整个竞选和此后白宫的风格,总统的个人风格还是决定因素。克林顿在第一 
任期时的白宫,给外部的感觉肯定不是作风严谨的。这种氛围就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 
所以,反对党发出预言之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在那里等着克林顿的顾问们,把他给送 
出什么“门”去。 
    应该说,他们的盼望并没有完全落空。对他们来说,克林顿的白宫“捷报”频传。 
现在,当克林顿又在面临竞选连任的时候,我们扳着指头数数,真是可以数出一连串的 
已经被称之为“门”的白宫疑案。 
    记得在克林顿上台不久以后,就冒出一个“旅行门”来。 
    在白宫有一个旅行办公室,专门负责总统出访期间随行人员的各种旅行安排。这是 
事务性的非常繁杂的工作。他们要和大量的商业性机构打交道。过于琐碎的安排细节使 
他们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都自己去联系,所以,他们把一些业务就包给一些商业性的服 
务公司去做。 
    在我第一次到华盛顿去的时候,看着一幢幢的政府机构办公大楼,就不由自主地脱 
口而出:他们可真是养活了多少人啊!我并不是想到大楼里被政府工作养活的工作人员, 
而是想到,围绕着这些大楼,一定还养活了许多商业性的小公司。因此,象白宫旅行室 
的官员,他们手里掌握的岂止是大量业务,在那些小公司眼里,这个旅行室根本就是捏 
着他们的生命线。 
    在美国,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因为政府机构是不搞经营的。别说小小的旅行业务, 
就是发一个火箭上月亮上去,也不是什么美国政府经营的重点工程。它的全部零件都会 
向各个私营公司定制,所有的业务还是都落在私营公司手里。 
    此类的公私交接点,一直是许多国家感到头痛的地方,连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同样 
不能“免俗”。日本南韩等都是频频爆出这类丑闻的国家。回首看去,在美国倒是确实 
很少有这一类的问题。在我的印象中,美国政府机构的浪费问题,远比它的贪污腐化问 
题要严重得多得多。这肯定不是因为美国更能够瞒得住什么丑闻,因为根据这里新闻状 
况,如果有问题的话,这里是世界上最瞒不住的国家之一了。 
    那么,美国人是怎么做到一个甚为廉洁的政府行政机构的呢?记得我在中国的时候, 
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说是这样的廉洁是靠公务人员的高薪维持的。当时我也是将信将疑。 
因为想想觉得也有道理,挣的够花了,也就不想受贿了。可是,又觉得这种说法并不能 
解决我的疑问。因为,高薪再高,也无法和意外横财的数量级相比。而且,挣薪水是辛 
辛苦苦,长年累月的事情。一劳永逸的收获肯定还是非常吸引人的。要不,怎么还是有 
那么多的公务员买彩票呢? 
    来到这里以后,问题的答案是非常简单的。前面的说法并没有什么大错。政府公务 
人员确实有一份十分稳定的生活。工资并不是非常高,甚至工资还低于相同类型的私营 
企业的工作。但是,收入是有保障的,福利待遇是非常好的。总之,第一,有了这样一 
份工作之后,绝对不会因为穷急眼了要去铤而走险。第二,大多数的政府机构工作人员, 
还是很想好好工作,保住这样一份工作的。 
    但是,这并不是政府机构基本廉洁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制约机制”。九 
九归一,还是那只聪明的“收银机”阻止了伸向钱箱的手。“平衡和制约”的机制,不 
仅象我们曾经提到过的,监督并且限制了最高层权力不被滥用,同时也保证了各个层次 
的权力都不被滥用。规章制度的严格,监督的完善和司法的健全,使得想大吞一口油水 
的人很难下咽。 
    回想起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如果想想我们来到美国以后,被新闻界 
揭露出来,在美国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拿黑钱的重大案件,主要倒是几桩中央情报局雇员 
一仆二主,做双重间谍的案子。在情报系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倒是相对有 
机会偶尔游离于制约机制之外的。只要失去监督或者监督一松,尽管这样机构的工作人 
员相对还经过更严格的挑选,也接受过更多的“思想教育”,但是,“人是靠不住的” 
这样一个特性还是会很快显露出来。 
    我们再回到白宫的旅行办公室。这样与政治政党毫无关系的事务性机构,在白宫换 
主人的时候,往往是不动人马的。不论是哪一党当政,他们还是做着同样的工作,为轮 
番上台的总统安排旅行事宜,所以,他们都是白宫的老雇员了。其中甚至有的人在肯尼 
迪总统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在这里工作。但是,在克林顿上台之后不久,这个办公室一下 
子被解雇了包括主任在内的七名雇员。解雇理由是这个办公室的财务作业不合规定。 
    这是比较婉转的说法,它的潜台词有可能是简单的违反财务制度,也有可能是损害 
了公众利益,因为政府的钱都是民众的税金。还有可能是他们以权谋私了。如果真是这 
样,这在美国绝对就是“经济大案”了。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政府的工作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