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妃唔易做

第38章


沈静之默默地看了玉如意一会儿,最后,从袖中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枝才折下的绿柳枝,俯身递了过去,浅笑道:“玉小姐,一路保重。”说罢,便扬起马鞭勒马退到了一旁。
车队渐渐消失在眼前,沈静之摸了一把脸上沾着的尘灰,苦笑一声,掉转马头往内城方向驰去。没多久,另一骑载着金光灿灿的炯王也跟了上来,嘴里大声嚷着:“静之,静之,等等我。”
追上来后,炯王涎笑着靠近问道:“静之,我还以为你会抢亲呢,真是可惜。”
“我才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呢。”沈静之白他一眼,忽又叹道,“她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如意么?”炯王挠头不解反问道,“你别这么伤感嘛,如意只是嫁人去了,等她回娘家探亲时还不是一样能见到的。”
沈静之笑了笑,望着澄碧的天空出了一会儿神,忽然开口道:“纳福兄,你相信还有另外一个时空的存在么?”回转头来,却见炯王依旧白痴样地傻愣着,他不由得哈哈大笑道,“算了,走吧,我们回城去。”
炯王纵马过来几步,揽过沈静之的肩膀道:“静之,别难过了,我陪你去宜春馆散散心,听说那里最近新来了几个小倌,那个小手啊,啧啧,圆嫩光滑,水灵得很。”
“纳福兄。”沈静之斜睨他一眼,忽的敛笑正色道,“注意你的手放的位置,我们熟是熟,不过,兄弟归兄弟,你要是敢乱摸我,我照样扁你!”
炯王抖了一下,讪讪地收回不安分的猪手。沈静之朗声大笑,扬鞭策马,“走,我们比赛,看谁先到宜春馆,输的人做东请客。”
“静之,等等我,你实在太阴险了,我还没准备好呢。”
……
两条绚丽的黄影疾驰入长安大街,引得楼上少女尖叫一片。正在执勤的士兵一阵喧嚷:“快快快,去请楚廷尉,沈郎官和炯王爷又当街飚马了。”
**
没过多久,工部和礼部上奏,为庆贺尹寿安登基十周年庆典,工部的几个大工程都提前竣工,特为此次庆典大献礼,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工程。
大运河在原有的水道基础上,从洛水一直南下到了余杭,之后又延伸弯曲,折向西南,一路扩展到了洞庭湖一带。既方便了南北运输,也有利于长江的春汛防洪。
此工程从嘉和元年起就陆续开工,原计划要十年时间,没想到如今提前了两年完成,自然让尹寿安龙心大悦,便通知下去,他要亲自去南巡剪彩。
等到礼部准备妥当,尹寿安便带着沈静姝、上官燕、苏江左等人浩浩荡荡地出宫了。一对对仪仗兵高举描金红棍走过京城城门,之后便是乐队吹奏着,銮仪队擎着各色伞、扇、羽、旙,羽林郎腰跨刀剑侍从两侧,内侍宫人们簇拥着皇帝和后妃銮驾,大臣们随后骑马或坐轿跟着。
刚行到外郭城门处,忽然从城头垂下一条绳索,倒挂着一个绿袍男子,原来是言官陈初。
此番南巡,御史台自然又是一片反对之声,纷纷对此进行了声色俱厉地严词声讨,说尹寿安耽于游乐,沈静姝从旁怂恿,上官燕阻止不力,苏江左谀上失职。总之,铺天盖地,从上到下,连同文武百官,全都痛心疾首地臭骂了一通。
最后,尹寿安万般无奈,为了避免言官们过于激动,干出火烧巡游龙船的事情来,便下令暂将他们领头的御史和中丞先关押在皇宫里,等皇帝出巡后再放人出来。
谁料,陈初竟然跑到城门来搞这么一出,只见他神情激动,提着一把剑不住挥舞着,吊在空中都仍旧中气十足:“皇上,放了御史大人,停止南巡计划,否则您就踏着臣的尸体过去吧!”
尹寿安揉揉眉心,赶紧让车队停下,招来苏江左等人商议对策。此次出游,尹寿安出乎意料的竟然没有带上沈静之和楚中天,而是让他们留守京城,还将兵马司也一并交由二人协管。随行的便只有一后一妃,文有苏江左,武有上官瑾,皇亲只得一个炯王,其他官员只带了负责解说导游跑跑腿的十几个,规模只能算是中等。
几个人商量了半天,觉得陈初平时只听楚中天的话,而楚中天目前又不在这里,因此,要通过劝说让陈初乖乖下来,肯定行不通。
于是,大家决定,先由尹寿安和沈静姝出面引敌,用好言好语拖住陈初,分散其注意力,然后上官燕和上官瑾出其不意,从城楼上将陈初迅速拖上去,按住手脚卸下利剑,而炯王和苏江左则负责扑上去将其打昏,尤其是炯王,要特别注意,是打昏陈初,而不是趁乱摸手!
最后,经过大家齐心合力、满头大汗的努力,终于将陈初顺利制伏打晕。之后,尹寿安一扫忧心忡忡的众人,立时作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将昏过去的陈初一并带去南巡。吃人嘴短,跟着玩一趟后,看他还瞎嚷嚷反对不!
南巡队伍顺着运河一路南下,为了不扰民,尹寿安只吩咐所到州府的官吏前来述职,不必大张旗鼓张罗一切,百姓生活照旧,连封河禁渔的禁令也没下。一路行来,赏遍沿河美景,了解风土人情,视察各地水利督导情况。这日,不知不觉已到余杭。
尹寿安接见完余杭县令等一众官员后,便传旨邀请余杭一带的才子们一聚。据线报,余杭的这些才子们个个满腹经纶,舌议起朝政来是头头是道,可又都恃才傲物,不屑参加科举应试。尹寿安此番便设宴邀请了其中的几个佼佼者,想拉拢拉拢江南的士子。
可是,一切准备妥当后,这派谁去迎接就成了问题。礼部随行官员都表示,必须有博学之人陪同,放敢前往,否则,这一帮才子在来的路上侃侃而谈,谈古论今,自己可是没办法应对的。到时候,丢的那就是皇家的颜面。
大家都理所应当地认为,这个重任似乎非苏相苏江左莫属。但是,尹寿安却对苏江左的自动请缨未置可否,思忖半天,唤来小玄子低语吩咐了几句。小玄子睁大眼睛看了看他,最后方才捂嘴偷笑着领命退下。
尹寿安呵呵一笑,回转来对众人道:“派去的人选我已有安排,太傅筹备宴会之事辛苦,就不劳你多奔波这一趟了,你们都先下去歇息吧,对了,炯皇叔留下,我有要事相商。”
话已至此,大伙儿虽然满腹疑虑,但都恭敬地行礼逐一退下。唯独被点杀到的炯王却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缩回了脚,心不甘情不愿地慢吞吞踱回到了尹寿安靠着的卧榻旁。
苏江左是最后一个退出船舱的,临去时,他狐疑地回眸一望,但见尹寿安笑眯眯地半倚在软枕上,好笑地看着对面的炯王,而对方正哭丧着脸在低语什么。
苏江左迅速退了出来,但心里却莫名沉甸甸的起来。自南巡以来,尹寿安好像有什么事在瞒着大家,一些重要事务也不再只交由自己经办,而是移交给各部各地的官员协理。这是一种有心试探?抑或仅仅是一般的政务分权?
而最出人意料的是,一路行来,被尹寿安召见得最频繁的臣下,不是上官瑾,不是他苏江左,却是这个炯王。两个人经常关在舱内嘀嘀咕咕,不知道在商议什么秘密大事。
苏江左又瞟了一眼舱内情景,只见尹寿安笑容虽然柔和,但眉眼之间,却已显露出坚毅峥嵘。他不禁长叹了一口气,脑中渐渐清明起来:
原来,曾几何时,那个曾牵着自己衣角,哭着叫嚷道“太傅打轻点嘛”的十一岁的稚嫩孩童,早已长成了十九岁的少年天子,利剑出鞘,锋芒渐露……
 02 遇险何时了
世上有两种人最能伤害你,一个是你的敌人,因为知道你的缺点,另一个则是你的朋友,因为了解你的弱点。
============
没多久,余杭才子们便齐聚一堂,小玄子很得意地向尹寿安汇报,他奉旨去接才子们,一路上都谨遵尹寿安训示,凡是才子们口若悬河,激辩之时,便但笑不语,只做观望。
这样一来,才子们反倒摸不清小玄子的深浅。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禅理机锋,小玄子全都含笑端坐,偶尔才点点头或摇摇首。于是,才子们渐渐心生疑虑,到最后反倒一个个收敛起傲才,对小玄子不敢小觑。
至登上龙舟宴厅后,又有苏江左陪同尹寿安应对,这帮才子们更是早已收起了先前的倨傲狂妄之态,对尹寿安和大臣们也客气了许多,一场宴会下来,宾主皆欢,其乐融融。
离开余杭后,南巡队伍继续拐入西南诸郡,一路游玩巡视到了洞庭湖一带,而此时已不知不觉到了初夏。此后,尹寿安不顾群臣反对,又将龙舟大队留在后面继续装模作样按常规路线前进,自己则领了沈静姝等人,换乘了三艘相对较小的普通游船,掩人耳目,从洞庭继续沿水路南下游乐。
这日,已是行至了两江郡地界,此处西邻黔南郡,南通南越国,往东一直过去便是岭南一带,湘、漓二江在此处汇合,而运河工程的末段也大致就到了这里了。
由于连日暴雨,无法行船游玩,尹寿安便命人将船只停靠在了离虹城不远的一个小镇附近,只待天晴后便去观赏此番两江郡守准备的周年特别献礼——浩大的彩虹渠工程。据说,两江郡守修筑的这个彩虹渠状似彩虹,盘曲两江之上,雨后和天空虹霓交相辉映,尤为壮观,地点也不远,就在虹城上游。
是夜,大船上,小玄子和商娥斟满茶水,便识趣地退下,只留下尹寿安和沈静姝在舱内品茗谈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