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最后只得给出一个比较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的方法。
“您说的我先记下来,回头去鸿胪寺找一些老人们商量一下。”
“女帝登基,一切礼制都需要更改一下。”
“很多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
这也是许敬宗来找李宽的原因之一。
李宽说的方法虽然有很大的可行性,但也需要鸿胪寺里的老人们进行执行。
没错,就得是老人执行。
中原王朝一大特点,主持大礼仪的官员,年龄普遍都在六十岁以上。
如果可以,皇帝们都想用八十九十岁的老人。
没办法,用这些老人,就不会有官员抨击礼制的问题。
人家一句我活这么长,我还能不懂礼仪了?
李宽听到许敬宗的话松口气,确实应该和那些老人们商量一下,如果可以,尽可能的让他们帮忙背锅一下。
老年人,背的动礼仪这口大锅。
鸿胪寺内,一帮已经退休养老的老家伙也正在整理关于大礼仪相关的东西。
他们活了这么长时间,也是第一次见到女帝,很多东西都需要提前整理。
而且他们觉得,不管长安公主登不登基,女帝礼仪的东西,终究得先搞起来,为以后做准备。
没准备长安没登基成功,未来还会有什么洛阳公主登基。
他们先整理出来,以后那些官员就能用让,不至于手忙脚乱。
要知道,鸿胪寺这个对外的礼仪机构,因为大唐现在没有同等朋友的关系,已经很久没有工作了。
现在就每年主持一下大唐的各项祭典活动。
闲的一批。
许敬宗来时,看到努力工作的一大帮老人,嘴角抽搐一下,把李宽说的交给他们。
“各位整理一下吧。”
“有陛下帮忙分担,大家都能轻松一些。”
一帮老人把李宽说的话传阅一遍,然后集体松口气,对许敬宗拱拱手,表示感谢。
有一个大致的目标,他们也知道该如何圆礼仪上的法理问题。
大不了就曲解周礼呗。
先不说八百年周朝经历了各种奇葩事件,他们可以用遵循先例来解释。
就说周礼身为最早的大礼仪,那都是相当不完整的。
曲解里面的一部分,再加上遵循先例四个字,可以和平解决大多数问题。
唯一的前提就是得老人来,越老的人越好。
年轻人,嘴上没两撮毛,让人不信服。
李宽也是当了皇帝之后,才越发明白为什么中央喜欢用老人。
不是因为老人有多睿智,而是大多数老人都见贯了风风雨雨,打打杀杀,对于大多数初见杀性质的事都能冷静对待。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见到弑帝大概会浑身冰凉,惊恐不已,大问你怎么敢,你怎么敢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八十多岁的老人见到弑帝大概会觉得这场戏不错,就是我得加班算算怎么处理后续的风波。
这就是差距。
一个想的是质问,一个是冷静思考该怎么处理后续问题,尽可能让风波局限于某个圈子之中,别往外传,最好是别影响到百姓。
长安公主进阶女太子的事出来后,同时代的皇族们纷纷唉声叹气起来。
自己就这样输了。
输的可真惨。
为了防止他们心里不服,李宽把他们输的原因,输的点,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们,希望他们能传递下去,让它们的后代知道自己该如何努力。
同时也把长安公主是如何弯道超车的详细情况告诉他们。
让他们输的心服口服。
当然,李晨退出的事他也没有隐瞒。
尤其是李晨退出的原因。
唐人世界的人都没有想到,大唐竟然要出一位女帝。
永盛十八年时,以太子之身游览世界的长安在欧洲的皇族封国遇见一位血统超级远的李家皇族。
那是一支只有两个人的小宗。
长安娶了哥哥,带回长安。
女太子娶夫,这事闹的很大。
大家除了上礼,还要看热闹。
想看看这事怎么操控。
长安带回的丈夫叫李宴,血统远,能力平庸,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心思纯净。
他自从进了长安城,住进李宽给的国公府,就没有做任何事。
每日里就是看书,画画,写字,写等等。
看起来很是悠闲,一副当好小白脸的态度。
李宽对此很满意。
长安和高阳对此也很满意。
家庭和睦无非两种,一种是一方特别强势,另一方特别平和,什么都不在乎。
一种是男女都强势,都互相爱。
李宴很明显就是第一种,什么都不在乎。
李宴的弟弟李清就比较有野心,拿着自己哥哥出嫁的嫁妆开始在欧洲搞风搞雨。
一副我要崛起的态度。
长安并不在乎自己小叔子的搞事。
她要做的事就很简单,登基。
长安大婚这天,唐人世界的众多大佬纷纷聚集过来。
各种珍贵的礼物都被双手奉上。
什么五彩珍珠缝合而成的囍字,什么奇珍异兽啦,等等,只要是和华贵二字沾边的都被奉上。
长安结婚的时候房遗爱也来了。
只不过未能坐到上面,只是在下面静静的看着。
对此李宽并没有什么想说的。
都是自己的选择,需要自己背负这个结果。
长安大婚改变了很多东西,首先就是大礼仪中多了女帝登基结婚的流程。
其次就是女子地位彻底和男子持平。
大唐的各行各业中都多了很多女子位置。
只不过因为女子一些先天性的缺陷,未来必定还会出现限制女子就业的一些东西。
李宽猜测,其中就有怀孕等等情况。
不过他想以大唐女子的彪悍,只要没临盆,可能还会奋战在第一线。
毕竟,这是大唐,不是21世纪。
同样是女子,大唐的就是彪悍。
不过女兵还是没有出现在战场之上。
在这个个人武力和火器交替的时代,女兵的存在短时间是不可能的。
李宽觉得未来也许会出现。
长安大婚之后李宽就安排她进入三省工作。
开始以储君之名经营天下。
李宽也开始逐步交接权利。
也是这一刻,他才明白李世民为啥非要提前交接权利。
帮扶一把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恐怕还是想轻松一下。
坐在皇位上,实在是累人。
长安则有了李宽当年的想法,为什么要这么早进行交接。
她还是一个孩子,还想再过一段时间呢。
长安为防止李宽当甩手掌柜,急忙找到他,表示自己还没有生孩子,需要生完孩子再来逐步交接。
这个提醒了李宽和一众文武大臣。
女子生孩子,是有危险性的。
副皇帝的这个职位应该弄出来,好做交接用啊。
然后李宽再征得其他人同意后,把第二顺位,第三顺位都弄了出来。
没别的原因,就怕出意外。
李承乾则没想到自己临退休还能当上李宽时代的副皇帝。
(本章完)
小说推荐
- 贞观大闲人
- 大唐贞观,天下靖平,山河壮丽,独钟李氏 李靖北击突厥,太宗东征高丽,兵锋之盛,威服四海。待从头,重整旧山河。功臣画像前,李渊拨弹琵琶独怅然,凌烟楼阁上,李世民大醉翩翩舞春风 中国历史上最壮丽,最磅礴,最意气风发的年代里,长安古都外,一位粗衣陋衫的少年郎看着落日余晖里的皇城,露出了笑容 作者:贼眉鼠眼
- 穿越架空贼眉鼠眼连载中
- 最新章:12月1日,《》番外篇首发起点
- 贞观大闲人:番外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贼眉鼠眼所写的《贞观大闲人:番外》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贼眉鼠眼连载中
- 最新章:《贞观大闲人》番外(下)【起点独家番外】
- 贞观小闲王
- 【无系统【轻松【种田】你想过没有,如果当你穿越到古代,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你又不是物理化博士,也不是历史学家,你只是后世一个普通人 所有的知识储备仅限于电影电视短视频平台媒体。你会怎么样活着。且看一个穿越到唐初李世民第十子李慎身上的普通人,只靠仅有的知识量和30多年的生活经验如何在大唐积攒财富,智
- 穿越架空悟途连载中
- 最新章:第640章 第二供应商韦家。
- 贞观大名人
- 大唐,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 名相房玄龄,名臣长孙无忌 名将程咬金,战神李靖 贤帝李世明,千古第一女帝武则天 不好意思你们都让一让,我叫陈飞,我来贞观了 哈?你没有听过我的名字 没事,从你知道我的哪一刻开始,历史将要被改写咯 为啥?因为我有金手指啊 想知道贞观年间最风靡的民谣是什么嘛 想知道贞观年间
- 穿越架空白胡子灰帽子连载中
- 最新章:完结感言 江湖再见!
- 贞观卖纸人
- 问:穿越古代做什么生意最好。答:卖纸比较不错。苏曦睁开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贞观初年,并且穿越长安成为乞儿 本书就是开局乞丐,全靠卖纸起家。这书有个群,你们觉得好就加一下,953827071 作者:只为了吃所写的《贞观卖纸人》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只为了吃连载中
- 最新章:推一本书
-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 贞观六年,长乐公主被鬼缠身,唐皇李世民不信鬼怪之说,派重兵包围长乐寝宫,誓要证明此乃人装鬼,而非真鬼 结果,当夜,于众目睽睽之下,鬼影现身。一时宫中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李世民震怒 命刑部、大理寺联手调查,可鬼影来去无踪,毫无进展。正值此时,一个拥有十几年刑侦经验的王牌刑警,穿越而来…至此,大唐最具传
- 穿越架空大理寺一哥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次反转的推理,李世民的欣赏!
- 贞观幽明录
- 贞观幽明录一琉璃子大唐官学,号称“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这是大唐的最高学府,不过崇文馆设立于贞观十三年,在贞观十一年,长安只有一个弘文馆而已。弘文馆本是太祖武德四年设立,初名修文馆,属门下省。武德九年,太宗即位,始改称弘文馆,
- 恐怖灵异未知连载中
- 贞观幽明录1
- 大唐官学,号称“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这是大唐的最高学府,不过崇文馆设立于贞观十三年,在贞观十一年,长安只有一个弘文馆而已。弘文馆本是太祖武德四年设立,初名修文馆,属门下省。武德九年,太宗即位,始改称弘文馆,置生徒数十名,大多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章
- 贞观幽明录2
- 听完一卷经,辩机指了指案头的壶道“明兄,且饮”明崇俨正襟危坐,双手托着一个杯子送到嘴边,便是喝一杯茶也如临大敌,一丝不苟。辩机不禁微微一笑,道“明兄,所谓心有执念,便是你这样子吧”明崇俨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道“让大师取笑了,我在想个事”辩机眯起眼,道“又是那十二金楼子吧”明崇俨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