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刘玄德

第二百七十八章 年少万兜鍪


    江夏郡,夏口,却月城内。
    吕蒙安置过孙权带来的人马,回到府中,正在愣愣出神。
    他本以为孙权此次是为慰军而来,定然是轻装简从,不想孙权带来的军马竟是有三万余人。
    须知如今孙家虽然占据了江东半数之地,可江东素来贫瘠,以南又多瘴戾,与中原比不得。
    能以这半数之地聚拢起六七万兵马已是极数,而且还是涸泽而渔,多半要引起当地动乱,十几年间难以恢复生息。
    所以如今孙权骤然带来如此多的人马,莫说是他吕蒙,即便再是庸碌的将领,也能察觉到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
    今日与他相处的不差的甘宁就找上了门来。
    「子明,你说主公是不是还要来一场大战?不然为何来江夏时带了这么多人马?你是主公心腹,主公定然不会瞒你。你我兄弟,稍稍透露一些,让我提前准备一二,日后等我立下功劳,可以分给你一些。我的本事你也是知道的,若是能上战阵,定然是要斩杀对方大将的。」
    甘宁在吕蒙的宅子里,喝着吕蒙家的酒水,如是说道。
    宾至如归四字,名副其实,甘宁也不觉的有何不妥。
    吕蒙对此倒是全无芥蒂,只是他也确实不知孙权是何意。
    他也是饮了口酒,「如今并非发动大战之时。荆州内乱,袭取江夏还说的通,荆州甚至乐见其成,刘琦一个失势的长公子,死了也就死了。我如今只怕主公见如此轻易就攻下了江夏,便觉的我江东之兵马如何厉害,而敌军如何无用。想要一鼓作气,再趁机立下些大功业。如此一来,只怕贪功冒进,立功不成,反倒是要搭上不少江东儿郎的性命。」
    甘宁点了点头,即便他是个粗人,也能听出吕蒙的言外之意。
    只是吕蒙心中却也明白,如今孙权能带兵来到江夏,那便定然是周瑜张昭都阻拦不住。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的名将,以为接下来我兵锋剑指何处会更好些?」
    吕蒙轻声道:「想必主公心中早有主意了。」
    孙权笑了笑,「不错。」
    他抬手向东指去,「我江东之兵,长在水战。如今沿水东去,过巢湖,可直入合肥城下。青州军定然想不到我军会借着水利之便攻取此处,合肥城中定然空虚。到时先下合肥,直逼寿春,即便取不下寿春,也可让青州军见见我江东军的威风,使那刘玄德不敢起歹心。」
    言语之时,年轻的君主意气风发。
    此时此刻,他忽的心有所感,其实他并不在自家兄长之下。
    吕蒙自知劝不得孙权,而如今江夏新下,他又不能离开江夏与孙权同行。
    他只得苦笑道:「既然如此,还请主公带上甘宁,此人勇武有胆略,足可为先锋大将。」
    孙权点了点头,「孤也早闻甘兴霸之名,此次有他随行,定然能有所斩获。」
    孙权转过头去,复又望向楼外,轻声笑道:「少年之时,阿父时常会与孤和兄长提起那位青州牧,说他能以北地的边陲武夫起身,击败四世三公的袁本初,着实是个豪杰人物。」
    他拍着身下的栏杆,「我倒是迫不及待的能与此人斗上一斗,也要此人知晓,我江东孙家,不在他刘备之下。江东之地,也不是他青州军可以染指的。」
    …………
    扬州,巢湖西北,合肥。
    如今驻守在城中的有三将。
    其一是陷阵营的高顺,他所部的八百陷阵营也在城中。
    如今兵甲足备,依旧不足千人,却可算是刘备手下难得的强军。
    捉对厮杀,以及小规模厮杀,陷阵营在青州军中难有敌手。
    其二自然是自吕布手下转投到刘备手下的张辽。
    当年冀州一战后北方战事渐少,张辽也就来了南方。本以为南方会多有战事,不想南方的战事反倒是连北方都不如。
    在北方时,闲来无事,还可去打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乌桓人。
    到了南方却是连一个敌军都难见到。
    至于第三将,则是在刘备下兖州之时投效。此人是乘氏人,姓李名典,当年他叔父李整曾率军击败路过乘氏的曹操,李家部曲的战力可见一斑。
    城中三将,性子各不相同。
    张辽之前久在边境,性子跳脱疏朗,为人不重规矩,时常留连在军营之中,与军中将士赌博为戏,故而与军中之人所走最近。
    高顺则是性情耿介,这么多年,依旧是不喜饮酒,治军以法而已。虽不如张辽能与军中士卒打成一片,可公私分明,故而军中士卒也乐为之死。
    至于李典,则是全然不像是个军中将帅,平日闲来无事之时,最喜欢的是窝在家中读书,论起学问一事,即便是城中的饱学读书人也不是其对手。
    三人性子各异,自然也难和睦相处,好在张辽素来对高顺极为钦佩,所以两者之间倒是相安无事。只是他和李典之间性子相反,难免要时常起摩擦。
    今日三人便难得聚在一处。
    高顺站在门口,斜靠在门上闭目养神。
    屋中的另外两人正在吵吵嚷嚷,争执不休。
    好在这几年高顺已然习惯,故而也就是左耳进,右耳出而已。
    原来之前城中安插在外的暗探查到了江夏的江东军已然沿河而来,如今越过了巢湖,正在朝着合肥来的路上。
    看气势,似乎是孙权亲自率军前来。
    屋中两人如今所争的,却不是要退还是要战,而是谁来守城,谁来带军出战。
    张辽冷声道:「李曼成,你平日里只
    知读书,真上了战场,只怕连刀都拿不稳,要你带军出征,岂不是耽误了主公的大事?你还是老老实实的率军在此守城,看着我带兵大破孙权的好。」
    李典也是冷笑一声,「你张文远久在边地,对付那些异族许是好手。可对付中原豪杰,也未必如何。当年我可是随着叔父一起追杀过被主公视为大敌的曹操,连曹操都败得,难道还败不得他孙权?」
    两人怒目而视,各不相让。
    有高顺在此,两人自然不至于动上刀剑,可终究是谁也不肯退让上一步。
    眼见两人对峙许久还是难有结果,一直闭口不言的高顺终是转过身来,缓步走入屋中。
    高顺开口道:「我看不如由我带兵留守在合肥城中,你们二人带人前去阻击孙权,如何?」
    两人对视一眼,虽然不曾言语,可从目光之中也能看出浓重的鄙视之色。
    高顺气笑一声,「既然你们不愿前去,那就你们二人留在城中,我自带兵阻击孙权,如何?」
    张辽立刻变了脸色,笑道:「孙权不过是区区小子,如何能劳动高将军大驾,岂不是高看了他?对付此人,有我和曼成足矣。」
    随即,他斜瞥了李典一眼。
    李典自然也不愿这个立功的机会旁落,也是笑道:「文远说的有理。此事有我与文远即可,不需高将军亲自出手。」
    三人之中,论官职是高顺最高。
    高顺是当年最早追随刘备的武将之一,在军中资历深厚,他的言语,即便是刘备都要多思量几分,有时甚至要比刘备最为信任的关张二将还要更有用些。
    倒不是说高顺与刘备的关系更亲近,而是关张二人各有性格上的劣势,而高顺无私心。
    即便是洞察人心如贾诩,也不得不承认,论及坐镇一方,高顺其实要比关张二将更合适些。
    张辽嬉笑道:「不过有一事,我早就眼馋高将军的陷阵营了,此次出城,高将军定然要借我陷阵营一用。」
    高顺点了点头,只是随口又补充道:「不过你们也不可大意,孙权到底是孙坚之子,其兄长孙策也是能在战场上横行的人物。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虽说不曾听闻过孙权有何战绩,可你们还是要小心些。」
    他对两人放心的很,一个胆大心细,一个老成持重,若是发现不可战,自然会退入城中。
    只是有些话,作为两人的前辈,总是要说上一说的。
    张辽随意挠了挠头,笑道:「我求他能打些。不然实在太过无趣。」
    …………
    巢湖以南,江东大军已至。
    孙权令甘宁率一军先行开路,他则是带着身后的大军缓缓而行。
    江东军马并非是如刘备的青州军那般的整军建制。
    孙权军中将校多出自江东的世家大族,而这些人投军所带的多是自家部曲。
    如今孙家能在江东立足,还是多要仰仗这些当地世家豪族,自然不能也不敢将这些人的部曲打散开来。
    所以孙权虽被人奉为江东之主,可手中真正能为他所用的嫡系人马其实算不得多。
    今日军中已然安营扎寨,孙权的主帐,由凌统率军护卫。
    主帐之中,孙权正盯着桌上的地图微微皱眉。
    当年他少年之时虽然也曾跟随孙坚和孙策上过战阵,可到底只是随行,见识过战场的残酷也就是了,终究不曾亲自统帅大军。
    他看向对面的凌统,笑道:「公绩,你说若是我父兄在此,应当会如何对敌?」
    凌统不假思索,笑道:「若是少将军在,哪里需要定下什么战策,直接冲杀过去就是了。」
    只是话
    一出口,他便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他虽是军中武夫,可也知如今孙策是江东提也不能提的禁忌。
    孙权神色不变,依旧带笑,「公绩说的有理,只是我终究比不上兄长。所以等到了战阵之上,还是要你们多多出力。」
    凌统强撑着告辞而去。
    出了大帐,被冷风一吹,他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不是天寒时节,背后甲胃上却满是水汽。
    上阵厮杀尚且不惧的年轻将军,原来早已汗流浃背。
    如今孙权渐露峥嵘,只是许是尚有周瑜等人压制的缘故,还不敢太过恣意行事。
    可凌统这些整日跟随在孙权身侧的身边人,才知道此人心性之凉薄。
    看似谦和有礼,实则最是薄情。
    凌统叹了口气,走了开去。
    也许打天下要的是长公子那般人,而坐天下则要二公子这般人。
    只是,他还是更喜欢长公子多些。
    …………
    大帐之中,原本含笑望着凌统离去的年轻雄主忽的变了脸色。
    他一拳重重捶在身前的木桉上,用力之大,手掌通红。
    这几年每隔些日子他便要外出狩猎,甚至曾手格勐虎。
    他固然喜爱狩猎,可也是想借此展示自家的勇武。
    即便如此,在凌统等人心中,他还是比不得那个如今生死不知的兄长。
    孙权吐了口气,这也是他为何不顾周瑜等人劝阻,要先攻江夏再打合肥的缘由之一。
    他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一事。
    他孙仲谋,不在孙伯符之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