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先前建议堵胤锡潜往西安,也是存了调白旺北上,化解武昌危局之意。
此刻见张煌言等人率兵前来,与堵胤锡商议后,觉得不妨将计就计,联合张煌言、秦良玉、阎应元等人,先将白旺和李定国的兵马击溃,再北上西安。
不过王夫之也知道阎应元现今虽享有盛名,兵权却并不在他手中。
而此役若缺了武昌之兵,围剿之事亦难成功。
他二人经过商议后,觉得若要调动武昌之兵,关键还在他们的老友——湖广巡抚何腾蛟的身上。
原来何腾蛟素有雄心,先前仅是南阳知县时,就数败来犯之敌。
后又跟随巡抚陈必谦四处征战叛军,迁兵部主事,进员外郎。
因他屡立战功,先后担任怀来、淮徐兵备佥事等职,且皆能保境安民。
所以袁继咸在邀请左良玉收回武昌时,为免其坐大,也将何腾蛟调往武昌,让他代了王聚奎的巡抚之职。
何腾蛟刚上任时,也想力矫时弊,澄清武昌。
只是他执法数日后,发现地痞易除,兵匪难解。
因为左良玉手下兵将多蛮横之徒,根本不受礼法约束。
他为免激发矛盾,便佯作懦弱,主动与左良玉示好,借助对方的力量整治兵痞。
左良玉见何腾蛟身为巡抚,不仅不揽权,还主动帮自己解决问题,心中对他也存了几分好感。
所以在左良玉北上之时,便让何腾蛟上镇守武昌,不过实际兵权却是在左羡梅等人的手中。
而何腾蛟虽未掌兵,手下却有一批亲卫,颇为骁勇。
加之他与左良玉一直关系友好,军中众人对他也颇为客气。
故王、堵二人决定围剿白旺后,便将主意打到了何腾蛟的身上。
为了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堵胤锡依然率军迷惑白旺,而王夫之则星夜赶往武昌。
何腾蛟本在忧心白旺来犯之事,见王夫之前来相助,心中十分欢喜。
不过当他听完王夫之关于围剿白旺和李定国的计划后,却露出了犹豫之色。
王夫之知何腾蛟才学、胆气都颇为不俗,却有贪功之弊,便极力讲述此战功绩,并将大部分功劳都归在何腾蛟的名下,何腾蛟才应下了此事。
随后王夫之又急忙赶往张煌言军中,通过堵胤锡的书信获得张煌言的信任后,将计划仔仔细细地讲了出来。
张煌言虽对堵胤锡慕名已久,对此计划也颇为赞同。
只因他前不久从锦衣卫处得知何腾蛟与左咏梅私交甚笃,担心何腾蛟不能尽心,坏了大事。
恰在这时,李若琏率军赶来。
得知此事后,主动提出由他进入武昌,督促何腾蛟等人行事。
张煌言担心李若琏的安危,本不赞同此法,奈何李若琏主意已定,加之对方官职在他之上,最后也只得勉强答应。
不过为了降低李若琏在武昌的风险,他提出了以左羡梅为饵,调出左良玉的部分兵马,以便李若琏行事。
王夫之想到何腾蛟先前的犹豫,也赞同了此方案。
张煌言和李若琏因对王夫之颇为赞赏,见他并无官职在身,便以锦衣卫中有奸细为由,让王夫之亲去向朱元璋汇报。
王夫之本想与他们并肩作战,但在张、李二人的坚持下,也就应了下来。
他按照张煌言的吩咐,星夜赶往临沂,没想到却在半路遇到了朱元璋。
原来朱元璋在得知高杰攻破西安后,担心巩永固等人中计,一边传书巩永固诸人坚守,一边催促朱聿键北上。
没想到第三日,他就得到虞胤等人率军入陕的消息。
他得知此事后,心中更加着急。
好在这时朱聿键及时赶回,不过却也带来一个坏消息——卢九德和朱由崧神秘消失了。
朱元璋听闻此事,想到卢九德曾向左良玉提亲,便怀疑卢九德可能是去了武昌或西安。
随即想到马士英虽击溃了逃往武昌的叛军,却走了党守素。
加之西安新破,他认为叛军会诱使巩永固等人深入陕西,或趁机歼灭,或奇袭京城。
但不管哪种情况,叛军的主力短期内都应在陕西境内。
于是他叮嘱过朱聿键山东事务后,就带着张大彪等人朝武昌赶去。
他本是想先赶往武昌稳住局势,再派堵胤锡和沈云英率军入陕,逼迫叛军收复西安,消耗叛军和左良玉等人的力量,不曾想却在半路遇到了王夫之。
当朱元璋听了王夫之的汇报后,对这个在野的举子也有些好奇。
于是他试探道:“若依你之见,李贼既是想袭击京城,咱是否可趁机占领陕西等地?”
王夫之看了朱元璋一眼,摇头道:“草民知陛下急于平叛,但叛军势大,而朝廷疲弱,难以骤然除之。”
“若陛下不能固本,只是急于平叛,草民担心陛下纵使剪灭了李自成,恐也会有其他人冒出。”
“当今之计,陛下宜安民养兵,待国富兵强后,可一举灭之......”
朱元璋听了王夫之的讲述,故作不满地道:“咱初败李贼于京城,再败叛军于山西,现今李贼都城已失,何谓不能骤然除之?”
王夫之闻言,神色不变地道:“陛下圣明,兵威所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治理天下非在马上,而在马下。”
“现今陛下兵锋虽盛,然隐患亦多,想秦皇虽强,却因轻用其锋,以至二世而亡。”
“而汉高祖虽有白登之耻,却因能固本养民,终有汉武雄风......”
王夫之说着,又暗中观察朱元璋的神情,见对方神色如常,又继续道:“现今局势好有一比,似蟒蛇吞食大物,需静养待化,否则有爆体之忧。”
朱元璋见他突出粗鄙之语,便知他存了试探之心,当下微微一笑,转而以一些时事试探。
王夫之虽未为官,却因博览群书,加之身在乡野,对一些问题比在朝之人看得更加透彻。
而且他也有意试探朱元璋的气度,当即直言不讳地讲了出来。
朱元璋见他言谈中虽有些书生意气,见识却是不俗,心中不由生了几分欣赏。
就在他准备再考教王夫之一番时,张大彪急匆匆地过来禀告,说巩永固遭到李过等人的偷袭,现在已退往米脂一带。
朱元璋闻报,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一缕微笑。
只是他的笑容才起,却又皱起了眉头。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小说推荐
- 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李自成即将打到京城,朝廷重臣纷纷准备投降,明朝被灭已经倒计时 崇祯咬牙留下遗言:我大明太祖朱元璋没有死,两百年来都在皇陵修仙 等着吧,明亡之时,就是太祖出山扫荡天下之日 作者:今日和平所写的《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今日和平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 1392年春,太子朱标病逝,大明朝一片悲痛。渡劫失败的大修穿越成为朱元璋,一心只想转交国运,重走修道之路“二虎,宣燕王入京”奉天殿内“老四,你来当太子”正准备积蓄实力的朱棣“啊”然后…没有靖难之役的大明 祖孙四代联手的大明!五龙同朝的鼎盛大明 作者:银楼吃糖所写的《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无弹
- 穿越架空银楼吃糖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迎检
-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 网文填坑节来袭,独家番外连载爆更,大佬包场免费看。永乐三年,靖难战火渐渐褪去,诸王宴享胜利果实 而我,穿越成了大明嫡次孙朱瞻墉,可问题出就出在,我前脚刚到,后脚就被朱元璋穿越了…朱瞻墉“皇太爷爷,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朱元璋沉默良久,一字一顿“老四,这个混账…瞻墉啊,咱要将你扶上大寳之位…PS:本书又
- 穿越架空眨眼的星芒连载中
- 最新章:写在最后
- 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作者:月下瓜田所写的《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月下瓜田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已成定局(大结局)
- 元末翘楚朱元璋
- 前言朱元璋曾经说“朕本布衣,以有天下,实由天命”近代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指出“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这部纪实小说,主要描写了朱元璋开国前的人生和军事政治才华,基本复原了当时主要的大小战役、战斗的过程及地点 比如,横涧山攻夺战、滁州攻夺
- 穿越架空古风老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杀洪帅 据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怎么办 作者:叫天所写的《穿越之掉崇祯面前》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叫天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 穿越从目睹崇祯上吊开始
- 一次小小的意外,让陈宇发现,自己居然能在古代和现代之间自由穿越,只要他想,就能随时随地穿越到过去,参与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去 他也能随时从过去穿越回来,回到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凭借这种匪夷所思的异能,他自由穿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无数重大历史事件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迹、也留下了一个个虚无缥缈的传说 他
- 都市言情行走的驴连载中
- 最新章:非常抱歉
- 穿越后,我和崇祯称兄道弟
- 魂穿大明,误把崇祯当做表弟。从此带着表弟一边赚钱,一边强国。有个叫晋商、晋党的跟我们抢生意 我们就假冒晋商,卖巴豆喂马,卖空包弹打炮,离间建奴,杀了他们,兵不血刃 有个叫李自成起兵造反,把我们货物抢了?呵呵,看老哥两个大逼斗抽得他找不到北 老弟别怕,有老哥在,保证你吃香喝辣,回头和我一起逃往海外,找
- 穿越架空花公公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5章 萧三陨
- 崇祯元年
- 明朝末年陕西大旱,久旱不雨,苛捐杂税繁多。于再天启七年七月明末的农民起义拉开了序章 推翻明朝的闯王李自成此时还是个快递小哥。张献忠只是一名捕快。很快两人就会失去工作 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崇祯元年王络穿越过来加入造反求生的大军 作者:傅家二少所写的《崇祯元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
- 穿越架空傅家二少连载中
- 最新章: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