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世家

第17章


宋锦绣赶紧挡在宋昭玉前边,却被宋昭影一把拉过,提醒道:“小妹莫要逞强了,此事爹娘定有定夺。”
宋锦绣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看那荷儿姑娘的样子,有孩子一事倒不像是作假,毕竟这不是儿戏。至于爹爹平日里最痛恨鸡鸣狗盗之事,如今肯定听不进去任何解释的,这该如何是好?
正急得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宋锦颜拎着鞭子回来了,看厅堂中那架势不由一愣,看向一旁的宋锦绣道:“出什么事了?”
宋锦绣有些着急,语无伦次地说道:“有个女人说怀了孩子,要做我们的大嫂了。”
宋锦颜蹙眉,有些不解,再看向跪着的大哥和一边还在哭哭啼啼的女子,心中便有些了然了。然后将鞭子收回腰间,冷笑道:“真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咱大哥什么时候眼光不济到这种程度了?”
宋昭玉苦笑地回头:“二妹这时候还有心情挖苦大哥?”
宋锦绣急得转了转脑袋,偏头道:“连你也不信大哥?”
宋锦颜不理会宋锦绣的胡搅蛮缠,转面向宋自阳,语调虽轻和却掷地有声:“爹,我和小妹一般的看法,大哥做事向来有分寸,这般胡闹事他是定然不会做的,这事还是查清楚的好。若那姑娘肚子里的孩子确实是咱们宋家的,谁也赖不了,若不是,那可就冤枉了。”
“你们……你们!”宋自阳见寡不敌众,也在原地转了两圈后,缓了口气道,“好!我就给你们机会去查清楚这件事,但只有三天期限,若查不清楚,就给我择日成婚!”他对着还在地上跪着的宋昭玉道,“你就给我好好的在家里呆着,哪也不准去!”
唐双双见自家夫君恼怒成这般模样,也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给锦绣锦颜二人使了个眼色道:“给我好好查,千万别再出什么岔子了。”
二人点头应允。锦绣却想着是否能宽限几天的日子,便缠着宋自阳道:“爹,你看能否再宽限几日……”
谁知道此时的宋自阳正在气头上,一个甩手,对着宋锦绣虎眼道:“你大哥胡闹,你这个做妹妹的也要学着吗?好好管着自己,若再惹事,三日后便连你的亲事也一道办了!”
说罢,他便气呼呼地出了厅堂,不再理会那还在原地发愣的几人。
死穴,这绝对掐准了宋锦绣的死穴!
成亲?成亲好歹也得有个对象吧?宋锦绣郁闷地跺了跺脚,下意识地向从方才起便一直冷眼旁观的杜涵望去,却恰巧对上他也转过来的眼,很显然他也听到了刚才宋自阳的那番话,二人均有些尴尬。
宋锦绣下意识地想要转移视线,却突然发现好像少了一个人。她转了转脑袋才发现跟着她一道去湖边的叶轻棠不见了!
正在她打算出声时,却发现一袭白衣的他正拾级而上。
叶轻棠瞥见宋锦绣有些不善的面色,失笑道:“怎么?四小姐才一阵子不见在下便不高兴了?”
“哼!谁有空理你?”宋锦绣转过身去。
叶轻棠紧赶慢赶才回到了宋府,原以为她宋四小姐会心存内疚对他和善些,却发现她愈发得寸进尺了,不由苦笑。可仔细一瞧,才发现今日厅堂中的气氛有些奇怪,还有两个陌生女人在,不由用眼神示意一旁的杜涵,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杜涵微勾唇角,上前附耳耳语了一阵,叶轻棠了然地点了点头,再看向那个荷儿姑娘,眼神中也多了几分玩味。
这宋家真是有意思,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无聊呢。
唐双双关照了自家孩子几句,然后瞥向那还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母女俩,心中也颇是不爽,没甚好气地道:“二位,我家相公也说了,此事还需再调查几日,所以你们还是先请回吧!想来你们应该也不急在这一时吧?不然日后相见便要多几分嫌隙了。”
一番话说得在理,却含着几分薄怒,意思是,你看我家都被你们给搞的鸡犬不宁了,还请两位赶紧回家,莫要在我家滋事了,不然就算你闺女嫁得进我家也不见得能好过。
宋锦绣翻了个白眼,都这时候了,她老娘还耍小孩子脾气,不禁拉了拉她衣襟,小声道:“你得把她们留下。”
唐双双梗着脖子,也轻声道:“做什么?看着多受气?我家昭玉不得他老爹疼,我还疼着呢!留在府中岂不是让昭玉难受?” 
宋锦绣再次在心中翻了个白眼,想解释却又开不了口,只是和她老娘互瞪着眼,各不退让。这时候青墨不知何时也进了厅堂,微微笑着在唐双双耳边低语:“若把人留在身边才好得知这孩子的真假,也方便二小姐她们出去查清楚,不会受人干扰。”
宋锦绣不知她对着自家娘亲说什么,只好没甚耐心地等着,正想打断却看到她老娘一个转身,又浮上了几分笑意道:“既然二位来了宋府,那便在我们府上呆着吧,左右也不过几日的时间,很快也就查完了。再说若这孩子真是我们宋家的,也不好委屈了荷儿姑娘,你们看如何?”
宋锦绣抽了抽嘴角,她娘亲什么时候学会了变脸?还变得如此之快?
她抬眼看向一旁安静微笑着的青墨,心头萦绕起几分疑惑。
作者有话要说:叹气,瓦本来就是个小透明,再透明下去就要消失不见了,望大家不要再霸王了。
某只大鸟孤独地飞走。。。
酒楼查案
“话说当年盘石一战,可谓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啊。前太子昀与宋老爷子率军不过是八万之众,便直破敌军二十万之多。在草粮尽失的情况下,所谓擒贼先擒王,一招引君入瓮便拿下敌军首级。”说书先生环顾了下四周,满意地看到周围急迫的眼神,喝了口水,挥着手中那把扇骨,敲着手心道,“今日何某要讲的便是如何请君入瓮。”
会仙楼上宾客满座,装潢雅致的大堂内却无太过嘈杂的声音,唯有那位说书先生正站在堂中央,眉飞色舞地讲述着二十四年前晋梁交战的内幕。
文人雅士或往来商贩皆停下手中食箸,或倾耳倾听,或低眉沉思,均沉浸在当年那场声势浩大却突如其来的战事中。
是啊,谁能忘记二十二年前,作为晋国友好邻邦的梁国会突如其来地攻打晋国边城盘石,在晋国百姓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仅仅调集了八万大军,但仍旧无法抵抗梁国的二十万大军。晋国已然宋岌岌可危。
前太子昀临危受命,前往盘石城,以足智多谋暂且拖延了一阵时日,只是谁晓得军士在外,晋国朝廷的粮饷竟一拖再拖,太子昀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士气也每况愈下。正在这时,富甲天下的宋家长子宋自阳竟率领江湖仗义人士,带着五十万担的白米与其他军需物品及时赶到,挽救了就快一发不可收拾的残局。
“就这样,宋自阳不过射出一箭,便正从梁国首领的眉心处穿过!梁军大乱,一时群龙无首,太子昀施计从城外围突袭,便轻易取得盘石大战的胜利。至此,梁国不敢再犯。”
说书先生说完最后一句,抚须而笑。围观着的听众或满意地抚掌,或顿足而叹,又或是拍着桌子大叫“再来一段”。
“帕!”
一锭十两纹银隔空飞来,力道刚刚好,恰巧落在说书人身前的桌子上。说书先生抬头一瞧,朝着纹银的去处望去,却见有两人正落座于大堂的靠窗处。
其中一人身着绿色短褂子,留着小小的八字胡,正学着他的样子抚须而笑,而另外一个人则身着红衣,带着带面纱的斗笠,看不清模样,只是身子骨似乎都不健壮。
“公子,这银子?”说书先生有些不确定,毕竟出手便是十两银子的人实在少见。
那小“八字胡”嘿嘿一笑,声音微沉:“说的好,这是小爷我赏你的。”
说书人赶紧朝那两人走近了几步,打个偮道:“多谢这位公子了。”
说罢,说书人领着身旁的小跟班绕着酒楼的桌子走动起来,以期获得一些赏钱。
红衣人慢慢地喝下一口茶,环顾了下周围,再对着身旁的人道:“小妹,不过是来问话的,穿成这样做什么?你那个胡子真是难看。”
宋锦绣嘿嘿一笑,颇得意地摸了两把粘在唇鼻之间的八字胡,凑过去道:“这仲州城有谁不认识我们?若要真问起来,不定能问到什么实话。这样多好,谁都认不出我们来了。”
“哼!”宋锦颜冷哼一声,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说书人绕过屏风,来到一个桌子前,看着桌边两位姿容清俊的公子不禁怔了怔,真是生的一副好相貌啊!
随后低头恭敬道:“请公子们随意给些。”
“啪!”
又是十两纹银收入囊中,说书先生眉笑颜开地道谢走开了。
“你倒是出手大方。”黑衣男子抬眸一瞥,眼中闪过几分讥诮。
白衣男子轻摇折扇,微微侧过身子,看着屏风旁的另外一桌,浅笑道:“没办法啊,谁让有人出价如此之高呢,我若出的少了,岂不是落人笑柄。”
“别人的家事你倒是管的很宽,还拉着我来。”杜涵冷笑,“你当我很闲吗?”
叶轻棠对他的挖苦不以为意,反而还露出自得其乐的笑容,道:“宋伯父可说了,若宋四小姐再惹事,需得提早完婚,我若不拉着杜兄助她一臂之力,免她一些波折,恐怕你我都要受池鱼之灾。”
杜涵沉眸思索半晌,又压低声音问道:“你说方才那说书人所说之事是否属实?若二十四年前果真如此,他倒也果真值得人钦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