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魂祭--千世劫/素、心婵

第134章


    次日一早,天才蒙蒙亮的时候,萧离就起床穿衣。
    “这么早,你就要走吗?”
    “嗯,还早,你再睡一会,不用送我。”
    “你现在要去哪里?几时集合起程?”
    “昨夜子时,押运粮草的车队已经出了凌安城了,我即刻启程,只带一小队人马跟在后面即可。”
    昨夜子时。昨夜子时不是我们刚入睡的时候吗?难怪他一直熬到那个时候才入睡。昨夜子时车队出凌安城,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觉。凌安城外就是琼花河,夜间子时,河面上被雾气笼罩,任谁也不会怀疑官兵夜间渡河吧。
    看着萧离穿上月白衣衫,束上腰带,又在外面穿上一件白色丝织外袍;想起了在锦绣宫里他夜间来陪我辰时又匆忙穿衣离去的样子。
    “笑什么?”
    “我想起了以前在锦绣宫的,你每天早上起来匆忙离去的样子。”
    “娘子,你是不是又要说,我们像偷情了。”
    我趴在枕头上轻笑不回答。
    萧离摇头微微一笑,走过来坐在床边,抚着我的额间的发丝,柔声道:“娘子,我走了。”
    虽然坐好心理准备,忽然听见他这样说,心中还是难受了一下。
    “等我回来。”萧离俯首在我额上印下一吻。起身走到拱门,取下挂在拱门梁柱上的宝剑回头对我轻笑,然后,转身离开。
    听着他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了,我的眼泪才流下来。
    相公,我等你回来。
浮华引人醉
自萧离离开凌安前往永陵城后。府中安静了不少,我每日带着离儿读书习字,丫鬟下人都循规蹈矩的服侍左右。侍卫们轮流值守都没有出过差错。
    外人看来我一心等待府中静候萧离的佳音。实则我心如乱麻一般,寝食难安。
    最近丫鬟翠儿,来报说在芯兰苑门前,看见有几位大臣的官轿停在门前,而后不多时又看见那些大人醉醺醺的出来,且还跟芯兰苑里面的姑娘拉扯不清。
    听了翠儿的话,我心中也是大为吃惊。那些官员出入芯兰苑,喝的烂醉如泥不说,且还跟红尘中的女子拉扯不清,让百姓看见这成何体统。想不到那些官员趁萧离不在凌安已经萎靡到这种程度了。不知道南牧知道这些事不?如果那些官员在脂粉堆里一个不小心说漏了嘴,那不是会让郝辛的人知道,萧离的行踪吗?
    虽说,押运粮草已不是秘密事件,倘若那些官员一时糊涂泄露了他们行走的路线,那不是会召至很多麻烦吗?很有可能他们的派人拦截,亦或者是派人阻击。
    想到这里,我心中一时慌乱起来。我一个弱女子能做些什么?
    萧离走时曾跟我说过,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就托人传至宫中告诉给采儿知晓。她知道便是皇叔知道了。我此时还不能进宫去,我在王府中的事,没有外人知道。
    王上固然知晓我的身份,而且还知晓我此刻正藏身在南陵王府中。
    只是,我毕竟是五年前就已死去的人,若是外人知道,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又怕那些大臣拿来做文章,所以,我暂时还不能在人前露面。
    我既不能出去,这些事又急需告诉给皇叔知晓,好让他尽快查实朝中那些官员常去芯兰苑里,也好防备一下。
    思来想去,也只有翠儿还可靠一些。于是,忙抬头看翠儿在忙什么,然后在将我心中所想的事,跟她说一下。抬头却见翠儿侍立在我身侧。
    “翠儿。”
    “王妃有什么吩咐。”翠儿上前欠身行礼。
    “平日王爷在府中时,入宫时是谁随侍的。”
    “回王妃,是前门的五儿。”
    五儿。我低头沉思,又听翠儿补充道。
    “五儿就是管家的侄子。”
    “五儿现在可在府中吗?”
    “回王妃,随王爷出城去了。”
    我心中已明白,萧离带着五儿一起走了。
    既然五儿是管家的侄子,那老管家以前也是东宫里的太监总管,王上赐萧离宅院时,遂将他以前东宫里的人一并带上,此时府中就有不少人是以前东宫里面的。
密信呈宫娥
“你去请老管家来,我有事要托付于他。”
    “王妃。”翠儿面露难色。
    我在后院,府中知道我的人甚少。她的担忧我可以理解。
    “你刚才跟我说的事我思来想去总觉得不妥,还是找个人去宫里通报一声的好,可是你我如今都不能离开王府,我是不能露面的人,你又是不能离开我的人;所以,…….”
    翠儿听了我的话跪地道:“如果王妃信得过翠儿,就让翠儿前去送信吧。”
    “不妥,前些日子宫中为了苏王后的事以及我被劫的事,人心惶惶,此时宫中必定守卫甚严;天涯里的人也不便总是出来暴漏在外,他们都各有各自要做的事,要担当的责任,如今,送信一事要找个熟人才进得去;我不知道你的身手怎样,不过既然王爷留下你来保护我跟世子的安全,想来你的身手也不差,可是,皇宫是什么地方?岂容你说去就去,如果被人当成了刺客,那些御林军的火箭头你能躲的过吗?”
    翠儿见我说的在理,也不再反驳,只是一直低头不语。
    “老管家以前是东宫里的太监总管,若是进宫去找老朋友叙旧,或者还可以趁机摸到昭霞宫去,如北公爵昏睡不醒,要说去看他更是比登天还难,也只有指望奴才们混进去了。”
    我心中思量如果此计不成,我就亲自出马,找王上了。
    翠儿去不多时,就带来一位老者,虽不在宫中当差,却还是一副油头粉面的容颜。
    “这位是郑管家。”翠儿介绍完行礼退至我身后。
    “奴才,见过王妃。”
    “郑公公快请起,不必多礼,不是外人。”我道。
    郑公公诧异,抬起头看见我的容颜时,慌忙又跪了下来,口中念叨不止,我也听不见他说的是什么。
    “郑公公难道不认得本宫了吗?”
    “奴才,奴才见过王后娘娘。”郑公公吓的坐在地上。
    “郑公公还是叫本宫王妃,本宫听的自在,再说韩王后不是五年前就已辞世了吗?”
    “是。”郑公公颤巍巍的回道。
    “我找公公前来是有一事相求,公公还是坐下回话。”我示意翠儿邀郑公公坐下。翠儿会意邀他坐下后又上茶,然后退下。
    房内无人,我便将央求郑公公入宫送信一事告诉给他,谁知他一听便明白我的意思。
    于是,我修书一封,将翠儿所见的那些人的名单写在书信里,交给郑公公,道:“此信要交给昭霞宫的一个宫娥,名唤采儿的。”
夜阑人静心不静
郑公公点头接过书信,收在他贴身的衣服里,然后,才行礼离去。他走之前,我又告诉他,见过我的事出去后不可以讲与外人知道。
    郑公公都一一点头应允了。
    至于他是怎么入宫的,又是怎么将那封信交道采儿手中的,这是后话,那就不得而知了。
    且说我的书信被郑公公送到宫中不久后,就听见外面传下话来,说王上为了整治官员流连花丛,以及他们腐败萎靡的生活,接连查了几位大人,这一查不得了,那些大人家中的家产,多如珍宝,锦缎、古董、器皿、女人,价值连城的屏风,光黄灿灿的黄金都没收了好几百箱,更不用说一些字画器皿了。据调查这些大人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几百两银子,可想而知这多出来的定是受贿得来的了。
    至于受贿何处,自然会由人细细查问清楚。
    如今那些大人,都被关在兵部侍郎大牢里,由王上亲自审问,收押;按罪一并惩处。
    听完郑公公打听来的消息,我心中已明了一二,外面只道是如今王上圣明,及早醒悟,整治朝纲;其实,王上亲自审问的目的,不过是想问出,他们背地里知道多少芯兰苑的事罢了。看他们收芯兰苑所送的贿赂,就知道芯兰苑背后的财力了。
    这件事不能被更多的人知道,所以只能暗地里进行。
    芯兰苑背后的财力,直接影响着南国经济的发展,不容小觑。萧然定是觉察出了背后的严重性,所以才重视起来的。让我不明白的是,我的信不是由郑公公送到采儿手中了吗?为什么后来又传到萧然手中呢?南牧要装到何时呢?
    萧然还知道些什么事呢?
    萧离前往永陵已有半月之久了,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到了永陵城外,路上还顺利吗?他们若是到了永陵城外,破不了敌人在城外布的阵,一样进不了城中,哪怎么办?
    想着这些,心中不免又忧虑起来。转念又一想,凌安离永陵城上千里,我担忧也是多余的。况且有萧离在,我相信他的能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