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魂缠身/亮兄

第23章


    “哦,你是看了那个照片吧?”胡柳的母亲敏锐的发现了燕子的目光所向。“胡柳很喜欢这张照片。她在学校的时候,经常打电话问我,那个相框帮我擦干净没有呀?擦相框的时候要小心,别失手把它摔坏了。我说,你妈还没有老,手脚稳重着呢。”说完,胡柳的母亲兀自哈哈大笑,似乎一提到胡柳便使她欢乐不已。
    燕子记得,她的母亲在世时,也喜欢在不相干的人面前提起燕子,讲到燕子怎么怎么可爱,怎么怎么淘气时,她的妈妈也想这位妇女一样哈哈大笑。也许,所有的母亲都把自己的孩子当做骄傲,只是有些人说出来有些人不说出来罢了。
    可是,当胡柳的母亲哈哈大笑时,燕子怎么也笑不出来。
    学校门卫打捞胡柳的尸体的情景,她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回忆那个片段。不是她喜欢这样的回忆,而是恐惧和怀疑迫使她一次又一次的回忆。她记得当时的空气湿度,风的方向。当时的风从她背后吹来,仿佛要将她推进绿色的湖里。她甚至记得门卫用来拨弄尸体的断了的树枝有几个分叉。
    这样的回忆,她恐怕是一辈子也不能忘记了。它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去,却会像就在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
    虽然湖里的那具尸体因为吸水而变得鼓胀,面貌稍稍变形,但是燕子确定那就是胡柳的尸体。毕竟她们在大学里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可是,可是面前这个妇女居然说胡柳刚刚出去了,过一会儿就回来。她能笑么?她笑得出来么?
    “你看,你看,”胡柳的母亲絮絮叨叨,“这照片后面还写着你的名字,所以你出现在我家门口时,我能一眼就认出你。”
    胡柳的母亲小心翼翼的将相框翻过来,照片的背面写着“我,董亮,燕子,三个人永远不分开。”像是一个承诺,又像是一个誓言。
    “这个董亮,我也好像见过。”胡柳的母亲拧起眉毛,斜眼看着照片上那个阳光男孩。董亮在照片里满面春风,一只手牵着胡柳,另一只手在燕子的头顶做出“V”的胜利手势。胡柳和燕子分别站在董亮的两旁,也笑得非常开心。胡柳的头向董亮倾侧,几乎挨到董亮的肩膀。燕子双手互握自然垂下,相对来说,燕子的姿势有些不自然。
    “您见过董亮?是在胡柳的葬礼上吗?”燕子自觉失言,但是话已经从舌尖说出,无法收回。
情缘传说(1)
  五世达赖喇嘛六十六岁时在布达拉宫圆寂,他手下的总管第悉桑结嘉措自作主张隐瞒了达赖喇嘛的死讯,他向外公布说达赖老了,又有病,需要每天在密室里闭关静坐,研习佛法,不愿公开露面,同时,他秘密派人四处寻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在山南的措那地方,他们找到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童,认定他是五世达赖的转世,把他接到措那城堡悄悄供养起来,到了15岁时,在布达拉宫大殿坐床,他就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仓央嘉措不喜欢被人当神佛一样供养在布达拉宫里,每天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诵经礼佛使他非常厌烦,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长长的假发,化名唐桑旺布,溜到拉萨八角街或布达拉宫下的雪村,找男朋女友玩耍,享受世俗生活的欢乐。他写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他过着活佛和俗人的双重生活,其中有两首是这样写的:
  在那东方山顶/升起皎洁月亮/年轻姑娘面容/渐渐浮现心上
  黄昏去会情人/黎明大雪飞扬/莫说瞒与不瞒/脚印已留雪上
  守门的狗儿/你比人还机灵/别说我黄昏出去/别说我拂晓才归
  人家说我的闲话/自以说得不差/少年我轻盈步履/曾走过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没想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持明仓央嘉措/住在山下拉萨/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后面林园的湖中小岛上,修建了一座名叫龙王潭的精美楼阁,在这里邀集拉萨城里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唱歌跳舞,饮酒狂欢,仓央嘉措编写了很多的情歌,让大家演唱,这些情歌很快在西藏传唱开来,很受人们的喜爱。在龙王潭,仓央嘉措结识了一个来自琼结地方的姑娘,名叫达娃卓玛,达娃卓玛容貌美丽,性情温柔,嗓音甜美,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刚刚酿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仓央嘉措和她特别相知相爱,好像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影子,白天他们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会。仓央嘉措非常喜欢达娃卓玛,认为是神灵的赐于,前世的缘份,他写了这样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拉萨人烟稠密/琼结人儿美丽/我心心相印的人儿/是琼结地方来的。
  俗话说,甜青稞往往酿成苦酒,快乐往往变成悲哀。后来仓央嘉措发现达娃卓玛好些天没有到龙王潭来了,给她捎信约会,也像撒在水里的糌粑一样没有回音,亲自到她住处拜访,只见门上挂着一把大锁,跟邻居们打听,才知道达娃卓玛被她父母带回了琼结好多天了。仓央嘉措像丢了心爱的珍宝,心里特别难过。他失魂落魄,烦闷的时候,编写了前面那首“不要再说琼结琼结”的歌。从此,仓洋嘉措再没见过达娃卓玛,达娃卓玛成了他梦中的情人。
情缘传说(2)
达娃卓玛回到琼结以后,生儿育女过日子,但她一天也没把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忘记,她白天想着他,夜里也想着他,仓央嘉措更是在梦里常常和她相会。在思念中只过了几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圆寂了,去世时才二十四岁。为了寻找六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活佛和官员们认真查找了六世达赖的遗物,以求得寻找线索。他们在仓央嘉措的诗歌中,发现了这样一首暗示性很强的诗:
    云间白色的仙鹤啊,
    请把翅膀借给我,
    我不会往很远的地方飞,
    我到理塘转转就回来。
    根据这首诗歌的意思,人们认为六世达赖很可能在理塘地方转世,他们去了理塘,通过多方面验证,找到了一个聪明富态的男孩,后来这个男孩被迎请到布达拉宫坐床,他就是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格桑嘉措虽然出生在理塘,可是他的父亲罗桑达吉跟琼结有很深的关系。罗桑达吉出生在江孜地方,从小在琼结日乌德寺当喇嘛,后来和寺庙头人发生冲撞,为免遭迫害,他连夜逃出琼结跑到拉萨,到哲蚌寺给一个大活佛当佣人。有一次他赶马帮到了四川省的理塘,在一条河边看见从上游漂下一个人,他救起来一看,是一位年轻女子。这女子是附近一户人家的女儿,淌水过河时不小心被水冲走了。这家人非常感谢,决定将姑娘嫁给他为妻,罗桑达吉十分高兴,将事情办完以后,遂和姑娘完婚,在理塘定居下来。不久他们就有了一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了七世达赖的格桑嘉措。
    罗桑达吉本是个穷喇嘛,一夜之间成了佛父,拥有了地位和财富。在拉萨布达拉宫住了一些日子,他又回到琼结,提出要在日乌德寺新修一座弥勒强巴佛殿,塑一尊两人高的弥勒强巴佛镏金铜像。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是要感谢琼结地方的神灵,保佑他生了一个当达赖的孩子;也有人说他是为了在日乌德寺的头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这时候,达娃卓玛虽然已经老了,但因为她和六世达赖喇嘛的关系人人皆知,很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佛像开光之前,罗桑达吉专程前去拜会了达娃卓玛,并诚恳地请她参加佛像的开光仪式,达娃卓玛感谢佛父的盛情,开光那天,她专门为佛像供奉了一条自己精心编织的七彩围裙,这条围裙被作为圣物装藏在佛像里面。
    一晃二百年过去了,“文化革命”时,一伙人冲进日乌德寺造反,他们捣毁了强巴佛殿,推倒了强巴佛像,一个名叫洛热娃的骡马贩子,趁人不备,从强巴佛的肚子里,将达娃卓玛供奉的那条颜色依然鲜艳的围裙偷偷揣进怀里带回了家,他喜孜孜地叫老婆围上,不料他老婆一围上这条围裙,便感到天眩地转,急忙解下来,后来又有几个人围过,但都一样,没有办法,洛热娃只好又把围裙送回原来的地方。
情缘传说(3)
我躺在董亮的床上,手里拿着从图书馆借来的关于仓央嘉措的书。董亮坐在床下的桌子边,脑袋撑在一只手上像个悬挂的葫芦。天气热得要命,外面的艳阳炽烈的烘烤着大地。从窗户这边向外看去,能看见从地上蒸腾起来的水汽,整个大地就像铁板上的烧烤。
    “你在看仓央嘉措与达娃卓玛的传说吗?”床下的董亮突然冒出一句话,“胡柳生前就特别喜欢这段传说,跟我和燕子在一起的时候,她经常说起。听说,她的家里还挂着仓央嘉措的诗呢。”
    “听说?”我合上了书,把头伸到床边往下看。“你跟胡柳好了这么久了,难道没有到她家里去看过?”
    董亮皱了皱眉,摁亮了桌上的台灯,说:“我知道她的家在哪里,但是从来没有去过她家。那时读高中,我敢去她家么?学校发现早恋的学生就会把双方的家长都叫到学校去。我还自投罗网?”
    “你们学校还有这样不人道的规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