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桑

第180章


我们一行六人来到郑老汉的家,正好爷俩都在屋里。郑老汉见我们进屋倒挺热情,张罗着要到外屋给我们烧开水喝,小姑娘瞪着惊恐的眼睛瞅着我们。
我对郑老汉说:“爷们,你不用张罗,坐下我问你点事。”
老头一听,眼中闪出一丝狐疑的目光,靠在门框上说:“啥事?您问吧。”
“你们是亲爷俩吗?”
“不是,她是我从绺子上救出来的。”
“既然你舍命把她救出来就应该对她像自己的亲孙女一样,可你怎么造害她?”
他一听,脸红一下白一下冒出了汗,两条腿不停地哆嗦。稍过片刻,只见他两腿一软跪在了地上,痛哭流涕地说:“我不是人,你们枪毙了我吧!”
赵排长拨出手枪,顶上了子弹:“就你这样活着也是丢人,今天我就成全你!”
说着把枪口对准了他的脑袋,郑老汉倒没有害怕,颤抖的身体反而不抖了,扭头瞅了一眼小丫头,闭上了眼睛。
正在这时,小姑娘一步冲了上来用身体挡住老汉,双目圆睁怒气冲冲地说:“你们不能打死他!”
我们吃惊地问她:“为什么?难道你不恨他?”
“恨是恨,可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我扭头瞅瞅李科长老婆,李科长老婆说:“你这丫头唬呀,他毁了你的一生,你还护着他?”
她说:“这事我想好了,不是他毁了我,是胡子们,是这乱年头!”
一句话说得大家目瞪口呆,这么小的年纪竟能把事情看得这么透,看来这丫头可是真有心计啊!
周科长自言自语地说:“这丫头要是参加了革命,肯定得有出息。孩子,你跟我们走,将来参加我们的队伍,你愿意不?”
她把胸一挺:“当然愿意。”
“那你舍得你这个爷爷?”
她听我这么一说,小脸一沉:“有啥舍不得的?我都恨死他啦,巴不得马上就走!”
老汉一听,跪在地上一把拽住了小姑娘的手,哽咽着说:“孩子你不能走啊,爷爷都知道错了,你要走了,我可咋活呀?”
小姑娘气囔囔地说:“你爱活不活!”
我一看这孩子心思已定,就对郑老汉说:“你起来吧,小丫头我们带走,你干的事我们也不追究了。”
郑老汉不情愿地站了起来,眼巴眼望地瞅着小姑娘。然后,把我拉到屋外说:“这孩子命苦,我求你们一定照顾好她,我给你磕头了!”说完就要往下跪,我扶住他说:“你放心,孩子跟着我们不会吃屈的。”他点了点头:“你们都是好人呐。”然后欲言又止,我问:“你还有啥话要说?”他苦笑了笑:“唉,没啥说的了。”
那天傍晚,车队出发的时候,郑老汉不知从哪弄来几个鸡蛋,煮熟了给小翠英揣在怀里。站在屯边一直瞅到车队没影了才回家,小翠英也回头瞅了他几眼。
小翠英在部队到达延吉后,被周科长带回了东北局参加了革命工作。后来听说抗美援朝的时候她参加了志愿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车队离开光棍屯以后,按照原定的行军路线直奔岫岩。那天晚上天气不好,是个假阴天,在风的吹动下,路两旁黑乎乎的山岗上的树林里不时发出“呜呜”的响声,警卫士兵们在车队的前后小心地护卫着,家属们则坐在车上披着破棉被,随着车的摇晃东倒西歪地睡着觉。
第 一百五十六 章 舍命护玉
 部队出屯刚走一里地的光景,郑老汉气喘吁吁的从后面追了上来,跑到我坐的车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王,王队长,赶快让车队停下吧!”我吃惊地问他:“为什么?”他用袖头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水说:“前面有一伙日本胡子,山头号‘黑龙’,可能要对你们下手。”
“日本胡子!真的假的,有多少人?”
“百八十人。”
“我告诉你郑老汉,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你要是敢跟我扒瞎,我枪毙你!”
“你看你说的,这么大的事,我敢糊弄你吗?在屯里我就想和你说,可‘黑龙’绺子早就有话‘谁要是露了他们是日本人底,就砍下他的头,灭了全家!’你们走后,我咋琢磨这事不说不对,你们队伍净老人、妇女和孩子,再说我的小翠英还在里边,一旦出了事,我这可是罪上加罪。”
我看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就叫部队停止了前进,然后从车上下来问他:“你怎么知道‘黑龙’的绺子是日本人?又怎么知道他们要对我们下手?”
“我认识他们,今天下午来的要饭花子别看穿的破衣露叟,脸上埋了咕汰,其实他就是‘黑龙’绺子上的小头目,叫横田次郎,我琢磨他肯定是来踩盘子的。”
“看来你对他们的情况挺了解呀。”
“这话你说对了,我和他们早就认识,而且有血海深仇!”
“那你说说看。”
郑老汉听后,从腰中拿出烟荷包,抽出烟袋摁了一锅烟,点着后吸了两口,然后讲了起来。
周科长和赵排长等人看到车队停了下来,走到我身边问:“出了啥事?”我把郑老汉说的情况和他们学了一遍,由于有日军守库部队的事,他们也半信半疑听起了郑老汉的述说。
原来郑老汉的家祖居岫岩,岫岩以盛产闻名世界的岫岩玉石而名传海内外,有“玉都”之称。
岫岩玉石历史悠久,在出土的文物里就有夏商周时期的“鸟兽纹玉觥”、“玉跪人”,战国时期的“兽形玉”,秦汉时期的“玉辟邪”,东晋时期的“龙头龟钮玉印”,南北朝时期的“兽形玉镇”,唐宋时期的“兽首形玉杯”,元代的“玉贯耳盖瓶”,明代的“龙头玉杯”,清朝的“哪吒玉仙”等世界上极为珍贵的玉品珍藏。
岫岩玉品种繁多,有绿玉、黄玉、墨玉、褐玉、花玉,其中绿玉最为珍贵,花玉较次。岫岩玉以质地细腻,成色绝佳而成为玉中上乘之品。是岫岩人的骄傲,当地人讲“种上十年地,不如捡块玉。”岫岩人不少都在玉上发了家。
郑老汉的家祖辈几代都以给人看玉石为生,据说他家有相玉绝技,很少走眼。因此到了郑老汉父亲这一辈,已积攒了很大的一份家业,有两进院的大宅子,街里有一间“郑记玉器铺”,乡下还有良田百顷和一片山场,成为方圆百里有名望的人家。郑老汉的父亲也因有一手相玉绝活而闻名玉界,人称“二郎眼、郑玉王”。据传,“张大帅”在岫岩开玉矿的时候,专门请他当过“相玉师”。
公元一九三一年初春,“郑玉王”在深山上发现了一块少说也有二百余吨的岫玉块体,正在他招工人准备开采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了全东北,日本玉界的几家大财团把魔爪伸向了岫岩。他们花钱组建了守矿队,先后成立了“大日本玉业株式会社”,“新满洲玉矿株式会社”等几家大会社,岫岩玉的开采完全被他们垄断。
为了疯狂掠夺岫岩玉的资源,这几家会社利用日军从战场上抓来的战俘和劳工,在几位日本玉矿工程师的指导下,狂挖乱采,把岫岩的山水抠得破头烂齿。直到一九三五年也没采出一块象样的玉料来,玉界的老人们说:“这是老天爷对强盗的惩罚!”
经过四年的折腾,这几家会社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而开采出来的玉料在世界玉的市场上都是些不值钱的花玉料。日本本土的财团非常震怒,警告几个社长再找不出上乘的玉料,就撤掉他们的职,交由法院处理。几个会长焦急万分,情急之下,想起了平时瞧不起的中国相玉师。
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一个清晨,一个身穿日本和服,小矮个,大团脸留有卫生胡的日本人走进了“郑记玉器铺”,伙计们张罗着给他端茶倒水,他端着茶碗挨个货架端相上面摆设的玉器,连连摇头,然后对伙计说:“我的想见你们的掌柜。”
正在后屋看帐的“郑玉王”在这个日本人进屋时就已看见,只不过不爱搭理他罢了。因为他对这个心狠手辣的“新满洲玉矿株式会社”社长小林村二一直没有好印象,小林村二在玉界以巧取豪夺著称。
伙计来到后屋叫他,又不好不出去,只好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来到了前屋的店铺。
见面后,小林村二首先弯腰向他鞠了一躬,然后说:“郑桑,我的新满洲社长的干活,你的大名早已耳闻,只是时间的没有,没来拜访,你的原谅。”“郑玉王”一听,暗自发笑,心想:你这个小日本嘴上说的好听,平日见我连哼都不哼,这时来找我,必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什么好心。于是说:“小林社长商务繁忙,难得来看我这个老朽,八成是有什么事要说吧?”
小林听后连连摇头:“你的错了,你我是同行,朋友大大的,看看你是应该的。不过你的玉器......”
“郑玉王”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一沉说:“我的玉器都是些卖不钱的花玉,现在的上好料也弄不到呀。”
“为什么?”
“因为好玉场都被你们把着,我们连边都沾不到。”
小林一听眼中放出欣喜的目光:“郑桑,你的说我们的玉场好料的有?”
“有啊,这么大岫岩能没有上好的料吗?要不然出名的岫岩玉器从那来呀?”
小林听后点了点头,刚忙从口袋掏出一盒日本烟,抽出一棵递了过来,“郑玉王”用手推了回去说:“我不会吸烟。”
小林把烟叼在自己嘴上,点着后吸了一口说:“郑桑,我的想和你交朋友,不知你同意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