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七居其三,可知其为起义中的基干力量。由于起义队伍中粤、闽不能团结等原因,起义坚持一年多,于1855年1月失败。小刀会起义是上海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众运动,反对清朝统治,并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势力表现出民众的愤慨。粤人充当了领袖的作用,处于骨干的地位,给上海的历史留下了粤人的重重一笔。
戊戌变法是在北京进行的,舆论中心却在上海。不管在哪里,最重要的人物中都有广东康有为、梁启超,而康梁在上海制造舆论的作用更大。康有为认为要变法,在于有人才;要人才,得讲求学术;讲学术,要有团体。他本着这个认识,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1895年8月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9月筹设北京强学会,11月初到达南京,动员两江总督张之洞,取得他的支持,偕同其幕僚、广东番禺人梁鼎芬到上海,设立了强学会分会,代替张之洞撰《上海强学会序》,发表在《申报》上,主张士大夫参加议政,并作《上海强学会章程》。次年1月上海《强学报》创刊,康有为令其弟子、广东人徐勤、何树龄主持笔政。但是北京、上海强学会先后被查封,《强学会》办不下去,浙江人汪康年办《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康让弟子粤人麦孟华、徐勤、欧矩甲先后来主笔政,番禺人黄延耀为该报理事,管理财务。需要指出的是嘉应人黄遵宪为参预上海强学会活动,为《时务报》的出版筹款独多,贡献甚大。《时务报》自1896年8月9日创刊,至1898年8月8日止,共出版69册,刊出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西学书目表序例》、欧矩甲的《论大地各国变法皆由民起》、徐勤的《中国除害议》等文,鼓吹变法,认为:若仍因循守旧,就会像印度那样灭亡,波兰那样被分割,而变法就会如同日本那样地富强;变法就要废科举,兴工艺,发展民族工商业。1897年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与梁启超在上海开办大同译书馆,出版译著《俄土战纪》、《意大利侠士传》、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等书。康广仁还同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设立戒缠足会,提倡风俗改革。
维新志士在沪的团体和出版机构,制造了变法舆论,推动了维新运动。他们的出版物大得读者青睐,尤其是《时务报》,问世数月后,售出万余份,为中国报纸所从来没有的盛况。梁启超的文章议论精彩,妙笔生花,大得阅者欢迎,通都大邑、穷乡僻壤的文化人都知道梁启超其人,把他与维新运动主将康有为相提并论,号称“康梁”。各地方的读者在当地传播康梁维新思想,陕西有位书院山长刘光刊刻康有为给京沪两地强学会写的序言,号召在陕西实行变法,还集资在陕西设立织布局,发展工商业,并主动与梁启超联系,梁向他转赠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康梁在沪宣传变法维新思想,富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倡导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主张废科举,清积弊,开议院以通下情,开办近代工商业。这些思想渗透到士大夫阶层,为变法制造了舆论,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
世态剪影(四)
第23节 广东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2)
康有为在沪组织学会,对民间政治团体的建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清朝历来不许士人成立政治组织,北京强学会的建立破坏了这种限制,上海强学会的设立再次对限制政策加以冲击,这两个学会虽然很快被取消了,但其他学会在1897年、1898年大量出现,梁启超因而能在《康有为传》里说,“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百数,学者不复以此为大戒矣”。汤志钧在《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一书中著录的团体就有50个之多。北京强学会与上海强学会开创之举,打破了清朝严禁结社的法令,以后民众组织社团已成不可遏制之势。事情还不只是在创立之功,更重要的是这些团体具有近代民主色彩,是明清之际的稍具政治色彩的复社、几社以及清代的民间秘密结社所不能比拟的。爱国者建立团体,就为推翻清朝统治作了组织准备,所以强学会的建立有着深远意义。
仁人志士在沪集会、办报、译书,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要求变法维新,在北京强学会被查封之后的1896年至1898年间,上海成为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唱出变法的时代最强音,是宣传维新变法的舆论中心。上海的这种作用,是北京以外的城市所不能比拟的。这是上海历史上的光荣一页。随后有1890年章炳麟、唐才常、容闳、严复在上海成立中国国会,就不是偶然的了。当然,上海能开风气之先,康有为选择上海结社办报也不是没根据的。戊戌以前,上海受西方文化影响,思想界比较活跃。1863年开设的广方言馆,随后并入上海机器制造局为翻译馆,到1879年即译出西方书籍98种,梓刻出售。1874年容闳和唐廷枢合办《汇报》,粤人投资,该报意在主持公正舆论,与英国人办的《申报》相抗衡。改良主义思想家也在上海活动,郑观应就上海租界会审堂为洋人把持一事发表议论,大声疾呼:“我国极宜变法,破格用人。”当时人们都到上海寻求新学问,即使比较开化的广东人也不例外。康有为于1882年从北京回原籍,路经上海,更加懂得学习西方文化的必要,购买了许多译著回乡研究。梁启超在1890年路过沪上,得读机器制造局翻译馆的译作。上海的文化思想基础,使它有条件成为新时期的舆论中心,康有为在此作变法经营自非偶然。
客观条件只是一种因素,维新时期人们的活动才是决定意义的。康有为的到沪举办社团和报纸,他的学生梁、麦、徐、欧及弟弟康广仁、同乡黄遵宪、黄延耀等的宣传组织活动,对上海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阵地起了倡导作用和推动作用。没有这批广东人的到来,上海难于成为维新舆论中心。
同样上海对广东人也有很大影响,前述康、梁在沪寻求新知识即其一端,不过本文主要是探讨广东人对上海的作用,故不去谈它。现在可以就广东人在沪的作为进行归纳:广东移民是19世纪后半叶的上海居民的重要构成部分;广东人在上海开办商店,经营转口贸易,建立近代式企业,对上海经济发展,对其成为对外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城市,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广东人在近代上海的政治舞台上相当活跃,起过促进社会变革的良好作用;广东人还在上海组织地域性、商业性团体,办理社会救济事业和公益事业,一定程度影响上海居民的社会生活。总之,作为移民城市的上海,有了广东人的新血液,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它的历史,具有了广东人的一些面貌,可以说,没有广东人的参与,清代后期的上海就不会是它那样的历史面貌。
世态剪影(四)
第24节 晚清的南洋华侨(1)
这里所说的晚清,系指同治至宣统,即1862年至1911年的50年间。这时华侨大量拥向南洋,是清朝政府逐渐改变华侨政策和华侨祖国意识强化的时期。了解华人移民南洋的情况及其与祖国的关系,应当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中国人向南洋迁徙,明朝初年业已兴盛,此后络绎不绝。比如,在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至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的60年间,每年进入西加里曼丹的就在3000人以上,到1820年在那里居住着15万华人(温广益等《印度尼西亚华侨史》)。又如1832年(道光十二年)在菲律宾有几万名福建人(道光《厦门志》卷八)。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政府同英、法等国订约,允许华工出洋,跟着出现华人出国的热潮,及至1893年光绪十九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旧规,出国的人员骤增,纷纷进入美洲、非洲、澳洲,南洋地近中国,更是华人奔赴的处所。1890年(光绪十六年),出使英法义比四国大臣薛福成讲,每年到南洋的华工有10余万人(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几年后,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出使俄国的王之春说,每年去南洋的华人多达十五六万(王之春《使俄草》)。王、薛的不同数字说明南洋的华侨在逐年增多。我们知道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1860年为22.1万;1870年增至26万,平均每年增加3900人;1880年华侨34.4万,自1870年以来每年加多8400人;1890年华人46.1万,自1880年以来年增17000人;1900年华人达53.7万人,自1890年以来年增7600人(参沈己尧《东南亚——海外故乡》)。华侨的增长在前30年呈现出直线上升的势态。在缅甸的华侨,1861年有1万人,1891年增为4.3万,年平均增加1100人,1911年达到12.4
万人,自1891年以来,年增4050人(B·Φ·瓦西里耶夫《缅甸的华村社》),华侨数量迅速上升。华人不断地流入,到1890年(光绪二十六年)在南洋人口达300万(《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第一册薛福成疏),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达到400万(《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第一册杨晟文)。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50年中,华人像潮水一样,汹涌澎湃流入南洋各地,是真正的出国潮。
小说推荐
- 在清朝的生活
-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 这是写一位对历史不了解,却成了清穿女的故事 这是写一位只想平平淡淡的生活,却嫁给雍正的故事 既来之则安之,看不一样的钮祜禄氏?新文《朱明画卷》正在连载中,请支持 一次野营失足,她魂堕大明 一次替代人生,她载入历史 一次阴差阳错,她嫁给朱棣 朱明生活画卷—永乐江山,帝王情
- 历史军事西木子完本
- 最新章:番外:咫尺天涯(上)
- 书虫在清朝的米虫生活
- 女主 看书是广博的,深度是不够的 潜能是无穷的,惰性是坚强的 清水文,半架空,所以,女主不是历史人物,是凭空捏造的.四四还是那个四四,不会专宠一个女人,女主还是女主,最爱是自己,不会让一个男人挡住自己的天空 虽然知道清穿的文已经烂了,因为最近太无聊,又正好看了两篇四四的清穿文,都不错,所以,头脑发热
- 穿越架空千本樱景严完本
- 最新章:114 胤禛篇
- 重生清朝幸福生活
- 赵婉如,二十一世纪普通大学生 有点小迷糊,小任性,小娇气 一朝穿越,成为历史上雍正的嫡福晋 没带空间不会宅斗,但是拥有不断升级的异能和时不时冒出的穿越福利 清穿小日子,没有权谋没有宫斗没有宅斗,温馨无虐 想看青梅竹马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故事吗?想看的话就关注本书吧 作者:在在在兮所写的《重生清朝幸福
- 穿越架空在在在兮完本
- 最新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结局
- 重生清朝幸福生活
- 赵婉如,二十一世纪普通大学生 有点小迷糊,小任性,小娇气 一朝穿越,成为历史上雍正的嫡福晋 没带空间不会宅斗,但是拥有不断升级的异能和时不时冒出的穿越福利 清穿小日子,没有权谋没有宫斗没有宅斗,温馨无虐 想看青梅竹马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故事吗?想看的话就关注本书吧 作者:在在在兮所写的《重生清朝幸福
- 穿越架空在在在兮完本
- 最新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结局
- 清朝的幸福生活
- 《大清首席女管家》请直接点击雪挖的坑:正在更新完结文完结文 作者:叶弭所写的《清朝的幸福生活》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叶弭完本
- 最新章:60 第60章
- 清朝位面的悠闲生活
- 《清朝位面的悠闲生活》作者:流水成觞【完结最近】梓娴穿越了,不怕,她有大神父母送的空间 原身要出阁,不怕,她只是换个住的地方 想要有力量,不怕,她有阿木贴心来的教导 眼见没钱了,不怕,她有阿七忠心去的挣钱 承担责任、发现空间、进四爷府、修炼、开启传承血脉、追求力量.她以为她的人生就要这么走下去 却发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9章
- 清朝幸福生活手札
- 钮钴禄.甜儿:生下来就是个享福的命,在家时有她爹妈、哥哥宠着,嫁人后有堂堂皇子阿哥稀罕着,生孩子跟下崽似的一窝一窝的生 整天想着的就只有,怎么把自己扮的美美的,怎么能够吃到更多好吃的东西 四阿哥胤禛:生下来就是个苦逼的娃,爹不疼娘不爱,还是个克妻命,在连克三个后,终于碰上了个“命硬”的,小福晋又香又
- 都市言情一个小瓶盖完本
- 最新章:106 断桥(大结局)
- 清朝欢迎你(清穿文)/红镜子
- 清朝欢迎你(清穿文)作者:红镜子因车祸穿越到三百年前,成为康熙年间徐州一普通富商嫡女的李伊水 憨厚、正直又不爱读书的大哥李卫 埋头苦读准备光宗耀祖的李纪 xing情迥异的双生子李汶水、李沉水《清朝欢迎你》简介版 清穿?哪个脑子抽筋了把我送来的 本姑娘要回家 皇子?生的太晚没前途,拜干爹当靠山还有可能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9章
- 清朝浪漫(清穿你妹夫)
- “天下并无满汉之分,搞民族分裂的人就是千刀万剐也不为过“民族和谐是要建立在民族平等之上的。如果没有建立在民族平等上,就是民族压迫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识时务意味着维护特权阶级对弱者的压迫,那我愿成为时代最不识时务之人 作者:大羿所写的《清朝浪漫(清穿你妹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
- 穿越架空大羿完本
- 最新章:99 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