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1686年由吉林调戍黑龙江1500名,次年由京旗补充吉林1500名。1744年将京师八旗余丁750名发往吉林拉林(今属黑龙江省)驻防,次年又派250名作为闲散余丁前来。清朝统治时间一长,八旗集中的北京、盛京的旗人生计发生问题,清朝政府开始向吉林派出旗人,进行耕作,作为一种解决办法。乾隆初年政府决定招佃开垦吉林五常堡荒地,沈阳旗人一千多户应招前往,1743年被划入吉林旗籍。在有组织移民垦荒的同时,盛京旗下家奴也有携带家属私自前往的,而且日益增多,违背了旗人不得自行迁徙及封禁吉林政策。清政府鉴于形势,执行松动政策,对盛京兵、工部、内务府壮丁、王公宗室家奴及旗下家奴,划入吉林官庄耕种,纳粮当差,对正身旗人也不一律捉拿押解回盛京原籍。蒙古旗人。在吉林驻防军中,有蒙古八旗,为1个协领,8个佐领,兵丁401人,弓铁匠98人。
世态剪影(三)
第16节 清初吉林的移民(3)
移民的进入,使吉林的人口状况发生不小的变化。在17世纪吉林人烟稀少,流人钱志熙于1664年说宁古塔城,“皆深山穷谷,人迹罕到之地”(《宁古塔山水记》钱序)。当时宁古塔城为将军治所,竟那样荒凉,吉林其他地方的人口之少可以想见了。清建国期的统一战争和抽调人口,使明代吉林的一些市镇毁灭了,如叶赫新旧二城“俱无人迹”(《柳边纪略》卷一)。方式济道经于此,见状作《叶赫城》诗咏道:“空城草木长,狐狸自悲语。”又说:“史臣颂功勋,沧桑漏应补。”就是说不要光歌颂清太祖统一的赫赫神功,也应当看到他“杀王浮民人”(张玉兴编《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的残暴性和破坏性。到18世纪上半叶,由于移民和土著的增殖,吉林人口有了明显的增长。1723年雍正帝说吉林乌拉“人口孳生,各处之人聚彼贸易甚多”,他的臣子也说这里“旗民杂处,商贾聚集”,因而民事案件增多,于是每年向吉林派出满、汉科道官各一名,进行纠察(《八旗通志》卷四十四)。又为加强对汉民的管理,决定在吉林设立专职民政长官,于1727年在吉林乌拉建立永吉州,于白都讷设长宁县,宁塔建泰宁县。这些州县设立后,人口统计数字相继上升。永吉州1731年人丁1470丁,1734年即达2186丁,三年之间增长近50%。长宁县1733年人丁179丁,次年为201丁(乾隆元年《盛京通志》卷二十三)。1734年盛京几个大州县的人丁是:锦县12239丁,宁远州7546丁,辽阳4539丁,承德3469丁,开原2439丁。永吉州以新立之地,人丁直追开原,可知其人口增加之迅速。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清朝在坚持封禁吉林政策中,执行时有所松动,即已经到了那里的汉人,有了家业,不再当作非法移民强迫回籍,于是向政府申报户口的人员大幅度增多。永吉州在三年内多出近一半人丁,大约就是这样出现的。1750年清廷决策:
宁古塔及船厂工商佣作人等,不下三四万,有业可守,未免难迁,如果情愿入籍,应分别纳粮、纳丁,随宜安插。(《清高宗实录》卷三五六)
这里说宁古塔和吉林城有汉族商人和农业、商业佣工三四万人,已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但是吉林面积大,虽然人口总数有了增长,密度仍很小。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赋统计》,1791年吉林人口密度为0.20口/km2,为全国21个省、特别行政区的倒数第一,与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苏的332.38口/km2,无法相比,连新建的巴里坤乌鲁木齐地区也有0.40口/km2的密度,吉林却只有它的密度的一半。1812年,吉林人口密度上升到0.41口/km2,依然在各省区中属末位。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形,嘉庆帝在1817年说“吉林土膏沃衍,地广人稀”(《吉林外纪》卷十)。不过,应该说18世纪上半叶吉林人口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在吉林城、宁古塔、白都讷尤为显著,但总体上说,人口密度仍极其微小。
说明了吉林土著和移民、人口状况及变化,现在归纳一下它的居民民族构成和移民社会的特点。清初吉林居民,有原来的土著和新移民,这中间有属于满—通古斯语系的满洲人,即编入八旗的满人,赫哲、锡伯、瓜尔察等族人形成的新满洲,姓长制下的赫哲、飞雅喀等族人,编入八旗的蒙古人,说汉语的汉军旗人,还有汉人、朝鲜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从民族上说,新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都属于满族共同体,均为满族。
满族是土著,吸收新成分,定居意识强,所以清初吉林
满人居于人口构成成分的多数。在17世纪尤其如此,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里说:“凡各村庄,满洲人居者多,汉人居者少。”又说宁古塔“无商贾往来,往来者惟满洲而已”(《宁古塔纪略》)。18世纪上半叶有了变化,汉人移民增多,吉林城附近尤明显。统观清初全貌,居民以满族为主,汉人次之,朝鲜、回族稀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移民不断涌进,在土著本来人数绝对量不大的情况下,移民对居民成分的构成,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而且进入满族共同体的汉人、蒙古人、锡伯人、瓜尔察人、赫哲人,总还保留他们原来的民族文化的一些成分,与老满洲有很多不同,所以清初的吉林社会是以满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移民社会,因而产生相应的社会特征,需要给予充分的注意。
世态剪影(三)
第17节 移民开发吉林经济(1)
清初吉林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但社会经济却很不发达。流人方拱乾说宁古塔四处都可以耕种,只要你愿意开垦,“一岁锄之犹荒地,再岁则熟,三四岁则腴,六七岁则弃之而别锄矣”。可见处女地多,又很肥沃。问题是要进行垦种,所以方氏指出“地贵开垦”(《绝域纪略·土地》)。吉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为人所熟知,不必说了,在清初垦辟之前,野生资源极富,民谚“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在饭锅里”(民国《双城县志》卷十五),是极生动的描述,摆在人们面前的事情是如何去发展生产。
清朝政府重视驻军的生产,康熙帝于1682年巡视吉林后指示注意农事,劝勉兵丁,“使勤耕种”(《清圣祖实录》卷一○二)。军队农业生产的办法有两种方式,一是按八旗组织,生产粮食;一是专门建立官庄,用汉军垦殖。到18世纪30年代,这两种方式垦田139435垧,约合13943.5顷;另外台站役丁垦地24684垧。官庄组织办法是每庄壮丁10名,每名每年向官府交粮,起初是12石,另交草300束、猪100斤、炭100斤、石炭300斤、芦100束,后来改为交粮30石。也就在这时,将部分台站和官庄的垦田31782亩改为民田,照民田人法向政府纳税。其实,这是民人向军队渗透,代官兵垦种,至此政府承认这部分民人的垦种权利。这种民人是汉人私自移徙来吉林的。
清朝政府往往把流放人口赏给满洲、新满洲为奴隶,还有人到关内贩来奴婢,这些奴隶有的被用作农业生产,所谓“宁古塔多业农贾”,“农则无算,而奴为多”(《柳边纪略》卷三)。这些奴隶会利用汉人的农事经验进行生产。流民和流人进入吉林,把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带来,在自身生产的同时,传授给满洲土人。流人到吉林,为维持生活,就其所长,“黍稷自耕耘”(陈志纪《塞外岁暮枕上作》)。流人、流民很快改变宁古塔的生产面貌,原来此地不种粮食,“迁人比屋而后,黍稷菽麦以及瓜蓏蔬果,皆以中土之法治之,其获且倍”(《域外集》)。前述18世纪30年代纳税的民田31872亩,到1748年增至454055亩,为原额的14.29倍,增长速度惊人。这主要是清朝政府在吉林设州县认可流民垦荒的结果,如1727年设永吉州,时有粮田14061亩,1734年增至27213亩,还有一批尚未达到纳粮年限的新垦田没有计算在内,所以实际垦田要比纳税田多。流民初到吉林,没有居
住权和认垦权,依附于旗人,充当其佃户,受其控制,所谓“流民多藉旗佃之名,额外开垦,希图存身,旗人亦藉以广取租利,巧为庇护”(《清高宗实录》卷三五六)。1726年清政府允许佃户向政府登记纳粮,“不许原主侵占”(《八旗通志》卷十八),有利于汉人移民的垦种。在流民作为佃户时,与其旗人田主,必有农业经营方式和耕作技术的交流,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整体的水平提高必有好处。成百上千的流民进入深山密林偷刨人参,因为人多时间长,自带粮食不足食,逐渐学会分工,一部分人采参,一部分人种地,增产了粮食。旗人也因采参不足以维持生活,需要学习种地,于是从汉人那里学到技术。满人精于狩猎。八旗官兵四季从事捕猎,有多种方式:小围,当天或二三日内来回;秋天打野鸡围;十一月打大围,一去二十多天,按八旗各据方位,缩小对野兽的包围圈,合围之后,没有将令不许擅自射猎;十二月底举行年围。冬至时期,令士兵到各山野烧荒,以便来年草木长得更加茂盛。
小说推荐
- 在清朝的生活
-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 这是写一位对历史不了解,却成了清穿女的故事 这是写一位只想平平淡淡的生活,却嫁给雍正的故事 既来之则安之,看不一样的钮祜禄氏?新文《朱明画卷》正在连载中,请支持 一次野营失足,她魂堕大明 一次替代人生,她载入历史 一次阴差阳错,她嫁给朱棣 朱明生活画卷—永乐江山,帝王情
- 历史军事西木子完本
- 最新章:番外:咫尺天涯(上)
- 书虫在清朝的米虫生活
- 女主 看书是广博的,深度是不够的 潜能是无穷的,惰性是坚强的 清水文,半架空,所以,女主不是历史人物,是凭空捏造的.四四还是那个四四,不会专宠一个女人,女主还是女主,最爱是自己,不会让一个男人挡住自己的天空 虽然知道清穿的文已经烂了,因为最近太无聊,又正好看了两篇四四的清穿文,都不错,所以,头脑发热
- 穿越架空千本樱景严完本
- 最新章:114 胤禛篇
- 重生清朝幸福生活
- 赵婉如,二十一世纪普通大学生 有点小迷糊,小任性,小娇气 一朝穿越,成为历史上雍正的嫡福晋 没带空间不会宅斗,但是拥有不断升级的异能和时不时冒出的穿越福利 清穿小日子,没有权谋没有宫斗没有宅斗,温馨无虐 想看青梅竹马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故事吗?想看的话就关注本书吧 作者:在在在兮所写的《重生清朝幸福
- 穿越架空在在在兮完本
- 最新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结局
- 重生清朝幸福生活
- 赵婉如,二十一世纪普通大学生 有点小迷糊,小任性,小娇气 一朝穿越,成为历史上雍正的嫡福晋 没带空间不会宅斗,但是拥有不断升级的异能和时不时冒出的穿越福利 清穿小日子,没有权谋没有宫斗没有宅斗,温馨无虐 想看青梅竹马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故事吗?想看的话就关注本书吧 作者:在在在兮所写的《重生清朝幸福
- 穿越架空在在在兮完本
- 最新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结局
- 清朝的幸福生活
- 《大清首席女管家》请直接点击雪挖的坑:正在更新完结文完结文 作者:叶弭所写的《清朝的幸福生活》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叶弭完本
- 最新章:60 第60章
- 清朝位面的悠闲生活
- 《清朝位面的悠闲生活》作者:流水成觞【完结最近】梓娴穿越了,不怕,她有大神父母送的空间 原身要出阁,不怕,她只是换个住的地方 想要有力量,不怕,她有阿木贴心来的教导 眼见没钱了,不怕,她有阿七忠心去的挣钱 承担责任、发现空间、进四爷府、修炼、开启传承血脉、追求力量.她以为她的人生就要这么走下去 却发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9章
- 清朝幸福生活手札
- 钮钴禄.甜儿:生下来就是个享福的命,在家时有她爹妈、哥哥宠着,嫁人后有堂堂皇子阿哥稀罕着,生孩子跟下崽似的一窝一窝的生 整天想着的就只有,怎么把自己扮的美美的,怎么能够吃到更多好吃的东西 四阿哥胤禛:生下来就是个苦逼的娃,爹不疼娘不爱,还是个克妻命,在连克三个后,终于碰上了个“命硬”的,小福晋又香又
- 都市言情一个小瓶盖完本
- 最新章:106 断桥(大结局)
- 清朝欢迎你(清穿文)/红镜子
- 清朝欢迎你(清穿文)作者:红镜子因车祸穿越到三百年前,成为康熙年间徐州一普通富商嫡女的李伊水 憨厚、正直又不爱读书的大哥李卫 埋头苦读准备光宗耀祖的李纪 xing情迥异的双生子李汶水、李沉水《清朝欢迎你》简介版 清穿?哪个脑子抽筋了把我送来的 本姑娘要回家 皇子?生的太晚没前途,拜干爹当靠山还有可能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9章
- 清朝浪漫(清穿你妹夫)
- “天下并无满汉之分,搞民族分裂的人就是千刀万剐也不为过“民族和谐是要建立在民族平等之上的。如果没有建立在民族平等上,就是民族压迫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识时务意味着维护特权阶级对弱者的压迫,那我愿成为时代最不识时务之人 作者:大羿所写的《清朝浪漫(清穿你妹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
- 穿越架空大羿完本
- 最新章:99 八千里